初一国学课教案
丁宪辉
教学内容:《三字经》第四部分(“凡训蒙,须讲究”至“文中子,及老庄”)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本部分内容。
3、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了解,领会祖国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1、《三字经》诵读资料。
2、《三字经》参考书籍。
教学模式:一、自由谈话,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四、汇报交流,知识拓展。
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
教学流程:
一. 自由谈话,激趣导入。
1、 大家都知道,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国的文明更是博大深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们已从《三字经》的前三部分中懂得了受教育的重要, 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还了解了生活中的名物常识。不过, 一个人如果要使自己更出色, 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只懂得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丰富的知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义。”
2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平日你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吗?(学生自由谈话)
我们可以在家中向父母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向小朋友学习, 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你知道它是谁吗?(书)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教会我们许多知识,你最喜欢读什麽书?(学生自由回答)
生活在古代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你们想知道他们都读些什麽书吗?进入今天的-----《国学新世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共同了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儒家经典》。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 教师领读“凡训蒙, 须讲究”至“文中子,及老庄”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读音。
(5) 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顺。
(6) 汇报读 ①指读 ②男女生轮流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凡训蒙,须讲究”至“号六经,当讲求)
利用手中参考书籍小组合作,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书籍,除了书名外,你对它还有 什麽了解?
四. 汇报交流,知识拓展。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归纳,点拨。
(一)《小学》
作者朱熹,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学习的具体内容,简单了解古代学生
学习内容,如:驾驶马车、射箭、音乐、书法、礼仪等
(二)“四书”:
学习语句
⑴《论语》学习“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了解《论语》共253章及作者和所记录内容。
⑵《孟子》了解此书的主张行“仁政”而称天下。
⑶《大学》作者曾子,与《中庸》出自《礼记》是单独的两篇文章。
⑷《中庸》作者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庸”不易。
背诵这八句话。
(三)“六经”:
1 现存五部:《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失传
2介绍“焚书坑儒”了解史实。
3背诵这两句话。
(四)《孝经》
回忆《孝经》的作者及写作目的。
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给大家听。
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
六.教师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