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理类联考数学应用题公式技巧总结

管理类联考数学应用题公式技巧总结

来源:意榕旅游网
管理类联考数学应用题公式技巧汇总

编讲:王杰通3SS23SS2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1两岸型S=122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A.1120米B.1280米C.1520米D.1760米

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2.漂流瓶公式:T=

2t逆t顺t逆-t顺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B,从A城到B城需行3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A、3天B、21天C、24天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解: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

2t1t2车速/人速=(t1+t2)/(t2-t1)t1t2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倍?A.3B.4C.5D.6

解:车速/人速=(10+6)/(10-6)=4选B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24B.24.5C.25D.25.5

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5.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

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

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

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

6.什锦糖问题公式:均价A=n/{(1/a1)+(1/a2)+(1/a3)+(1/an)}

例题: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有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

每千克费用分别为4.4元,6元,6.6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A.4.8元B.5元C.5.3元D.5.5元

Arb7.十字交叉法:Bar例: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1.2X75-X1

75=X1.2X-751.8得X=70女生为848.传球问题

这道传球问题是一道非常复杂麻烦的排列组合问题。

不免投机取巧,但最有效果(根据对称性很容易判断结果应该是3的倍数,如果答案只有一个3的倍数,便能快速得到答案),也给了一个启发----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M

N个人传M次球,记传球方式:X=(N-1)/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大家牢记一条公式,可以解决此类至少三人传球的所有问题。

4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5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

A.60种B.65种C.70种D.75种

5

x=(4-1)/4,x=60

9.一根绳连续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2的N次方*M+1)段

10.方阵问题:方阵人数=(最外层人数/4+1)的2次方N排N列最外层有4N-4人

例:某校的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96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析: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96/4+1=25,则共有学生25*25=625

11.过河问题:M个人过河,船能载N个人。需要A个人划船,共需过河(M-A)/(N-A)次

例题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现在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A.7B.8C.9D.10解:(37-1)/(5-1)=9

12.星期日期问题:闰年(被4整除)的2月有29日,平年(不能被4整除)的2月有28

日,记口诀:一年就是1,润日再加1;一月就是2,多少再补算例:2002年9月1号是星期日2008年9月1号是星期几?

因为从2002到2008一共有6年,其中有4个平年,2个闰年,求星期,则:4X1+2X2=8,此即在星期日的基础上加8,即加1,第二天。

例:2004年2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2008年2月28日是星期几?4+1=5,即是过5天,为星期四。(08年2月29日没到)13.复利计算公式:本息=本金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利率)的N次方},N为相差年数

例题:某人将10万远存入银行,银行利息2%/年,2年后他从银行取钱,需缴纳利息税,税率为20%,则税后他能实际提取出的本金合计约为多少万元?()A.10.32B.10.44C.10.50D10.61

两年利息为(1+2%)的平方*10-10=0.404税后的利息为0.404*(1-20%)约等于0.323,则提取出的本金合计约为10.32万元14.牛吃草问题: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

天数

例题: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A、16B、20C、24D、28解:(10-X)*8=(8-X)*12求得X=4(10-4)*8=(6-4)*Y求得答案Y=24公式熟练以后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

15.植树问题:线型棵数=总长/间隔+1环型棵数=总长/间隔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例题:一块三角地带,在每个边上植树,三个边分别长156M186M234M,树与树之间距离为6M,三个角上必须栽一棵树,共需多少树?

A93B95C96D99

16:比赛场次问题:淘汰赛仅需决冠亚军比赛场次=N-1淘汰赛需决前四名场次=N

单循环赛场次为组合N人中取2双循环赛场次为排列N人中排2比赛赛制比赛场次单循环赛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循环赛双循环赛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只决出冠(亚)军参赛选手数-1淘汰赛要求决出前三(四)名参赛选手数17.握手问题N个人彼此握手,则总握手数S:

S=(n-1){a1+a(n-1)}/2=(n-1){1+1+(n-2)}/2

2

=(N-N)/2

=N×(N-1)/2,即:N和N-1个人握手(除去自己之外还有N-1个人,同时握手是互相的都重复多计算一次,所以再除以2)

例题:某个班的同学体育课上玩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不能跟相邻的2个人握手,整个游戏一共握手152次,请问这个班的同学有()人

A、16B、17C、18D、19

【解析】每个人需要握x-3次手(自己加相邻的2个人共3次)。每个人都是这样。则总共握了x×(x-3)次手。但是没2个人之间的握手都重复计算了1次。则实际的握手次数是x×(x-3)÷2=152计算的x=19人18.时钟成角度的问题

求夹角公式:设夹角为A,X时Y分时:A=︱30X-5.5Y︱或者=360-︱30X-5.5Y︱(钝角)

钟面分12大格60小格每一大格为360除以12等于30度,分针每过一分钟分针走6度,时针走0.5度,能追5.5度。19.钟表重合公式钟表几分重合,公式为:x/5=(x+a)/60a时钟前面的格数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青蛙跳井问题

①青蛙从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跳上5米,又滑下4米,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6)解析:(10-5)/5+1=6

②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又滑下半米来,问小赵几次才能爬上单杠?(7)解析:(4-1)/0.5+1=7

完成任务的次数=(总长-单长)/实际单长+1

例如第二题中,每次下滑半米,要将前面的4米转换成8个半米再计算。21.四个连续自然数

性质一,为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它们的和可以被2整除,但是不能被4整除(不包括0)

性质二,他们的积+1是一个奇数的完全平方数

22.关于“多米诺骨牌”的问题(公式是:小于等于总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序号)

有300张多米诺骨牌,从1——300编号,每次抽取奇数牌,问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多少号?答:第256号

解题技巧:不论题中给出的牌数是多少,小于等于总牌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牌的序号。(例题中小于等于300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是2的8次方,故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256号)

再举个例子:153张牌按1——153排序,每次抽取奇数牌,最后剩下几号?答:2的7次方等于128,故最后剩下的是128号牌)23,边长求三角形的个数

三边均为整数,且最长边为11的三角形有多少个?解答:

11,11,11;11,11,10;11,11,9;...11,11,1;11,10,10;11,10,9;...11,10,2;11,9,9;...11,9,3;11,8,8;...11,8,4;11,7,7,...11,7,5;11,6,6;

1+3+5+7+9+11=6^2=36如果将11改为n的话,

2

n=2k-1时,为k个三角形;n=2k时,为(k+1)×k个三角形。(n=11:36个;n=10:30个)

24,直线分圆的图形数

设直线的条数为N则总数=N×(1+N)/2+1

将一个圆形纸片用直线划分成大小不限的若干小纸片,如果要分成不少于50个小纸片,至少要画多少条直线?请说明.

〔解〕若希望将纸片划分成尽可能多的块数,应该使新画出的直线与原有的直线都在圆内相交,且交点互不相同.这时增加的块数等于所有直线的条数。

直线条数纸片最多划分成的块数11+1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1+1+231+1+2+341+1+2+3+451+1+2+3+4+5

不难看出,表中每行右边的数等于1加上从1到行数的所有整数的和。(为什么?)我们把问题化为:自第几行起右边的数不小于50?我们知道

1+1+2+3+…+10=56,1+1+2+3+…+9=46,可见

9行右边还不到50,而第10行右边已经超过50了。答:至少要画10条直线。25.象棋比赛人数问题

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恰好比赛一局,每局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棋各记1分,四位观众统计了比赛中全部选手得分总数分别是:1979,1980,1984,1985,经核实只有一位观众统计正确,则这次比赛的选手共有多少名?

A.44B.45C.46D.47

解析:(44*43)/2×2=1892,(45*44)/2×2=1980,(46*45)/2×2=2070所以选B

26.频率和单次频度都不同问题

猎犬发现在离它9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立刻追赶,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要跑9步,但兔子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跑3步。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A.67B.54C.49D.34答案b

分析: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要跑9步,但兔子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跑3步.可知猎犬和兔子的速度比是6:5,s/(s-9)=6/5,s=5427.称重量砝码最少的问题

例题:要用天平称出1克、2克、3克……40克这些不同的整数克重量,至少要用多少个砝码?这些砝码的重量分别是多少?

总之,砝码重量为1,3,32,33克时,所用砝码最少,称重最大,这也是本题的答案。

28.用比例法解行程问题

在细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如下几个关系:路程为S。速度为V时间为TS=VTV=S/TT=S/V

S相同的情况下:V跟T成反比V相同的情况下:S跟T成正比T相同的情况下:S跟V成正比注:比例点数差也是实际差值对应的比例!理解基本概念后,具体题目来分析

例一、甲乙2人分别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开车同时往对方的方向行驶。到达对方始发点后返回行驶,按照这样的情况,2人第4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280千米已知甲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则乙的速度为多少?

分析:这个题目算是一个相遇问题的入门级的题目。我们先从基础的方法入手,要多给自己提问求乙的速度即要知道乙的行驶路程S乙,乙所花的时间T乙。这2个变量都没有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去根据条件来求出: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乙的行驶路程非常简单可以求出来。因为甲乙共经过4次相遇。希望大家不要嫌我罗嗦。我希望能够更透彻的把这类型的题目通过图形更清晰的展现给大家。

第一次相遇情况A(甲).。。。。。。。。。。。。。。。。。。。。(甲)C(乙)。。。。。。。。。。。。。。。。。。。。。。B(乙)AC即为第一次相遇甲行驶的路程。BC即为乙行驶的路程则看出AC+BC=AB两者行驶路程之和=S第2次相遇的情况A.。。。。。。。。。。。。。。。。。。。(乙)D(甲)。。。。。。C。。。。。。。。。。。。。。。。。。。。。。。。。。B

在这个图形中,我们从第一次相遇到第2次相遇来看甲从C点开始行驶的路线是C-B-D,其路程是BC+BD

乙行驶的路线则是C-A-D其行驶的路程是AC+AD

可以看出第2次相遇两者的行驶路程之和是

BC+BD+AC+AD=(BC+AC)+(BD+AD)=2S,同理第3,4次相遇都是这样。

则我们发现整个过程中,除第一次相遇是一个S外。其余3次相遇都是2S。总路程是2×3S+S=7S

根据题目,我们得到了行驶路程之和为7×200=1400

因为甲比乙多行驶了280千米则可以得到乙是(1400-280)÷2=560则甲是560+280=840

好,现在就剩下乙的行驶时间的问题了。因为两个人的行驶时间相同则通过计算甲的时间得到乙的时间即840÷60=14小时。

所以T乙=14小时。那么我就可以求出乙的速度V乙=S乙÷T乙=560÷14=40说道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在行程问题中,可以通过比例来迅速解答题目。比例求解法:

我们假设乙的速度是V则根据时间相同,路程比等于速度比,

S甲:S乙=V甲:V乙衍生出如下比例:(S甲+S乙):(S甲-S乙)=(V甲+V乙):(V甲-V乙)

得出1400:280=(60+V):(60-V)解得V=40

例二、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1/3,而乙车则增速1/3。问:在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它们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A.1250B.940C.760D.1310

【解析】我们先来看需要多少次相遇才能速度相等

160×(2/3)的N次方=20×(4/3)的N次方N代表了次数解得N=3说明第三次相遇即达到速度相等

第一次相遇前:开始时速度是160:20=8:1用时都一样,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

我们设乙行驶了a千米则(a+210):a=8:1解得a=30

第二次相遇前:速度比是甲:乙=4:1用时都一样,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

我们设乙从第1次相遇到第2次相遇行驶了b千米则(b+210):b=4:1解得a=70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次相遇前:速度比是甲:乙=2:1用时都一样,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

我们设乙从第2次相遇到第3次相遇行驶了c千米则(c+210):c=2:1解得c=210

则三次乙行驶了210+70+30=310千米

而甲比乙多出3圈则甲是210×3+310=940则两人总和是940+310=1250例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返回时它用原速度走了全程的4分之3多5米,再改用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走完余下的路程,因此,返回甲城的时间比前往乙城的时间多用了10分钟,甲、乙两城相距多远?

【解析】我们知道多出来的10分钟即1/6小时是在最后1/4差5千米的路程里产生的,则根据路程相同

速度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即T30:T40=40:30=4:3

所以30千米行驶的最后部分是用了1/6×(4-3)×4=2/3小时即路程是30×2/3=20千米总路程是(20+5)÷1/4=100

例四、甲乙两人各坐一游艇在湖中划行,甲摇浆10次时乙摇浆8次,而乙摇浆70次,所走的路程等于甲摇浆90次所走的路程,现甲先摇浆4次,则乙摇浆多少次才能追上?

A.14B.16C.112D.124

【解析】甲摇浆10次时乙摇浆8次知道甲乙速度之比=5:4

而乙摇浆70次,所走的路程等于甲摇浆90次所走的路程则可以得到每浆得距离之比是甲:乙=7:9

所以,我们来看相同时间内甲乙得距离之比,5×7:4×9=35:36说明,乙比甲多出1个比例单位

现在甲先划桨4次,每浆距离是7个单位,乙每浆就是9个单位,所以甲领先乙是4×7=28个单位,事实上乙每4浆才能追上36-35=1个单位,

说明28个单位需要28×4=112浆次追上!选C例五、甲乙两个工程队共100人,如果抽调甲队人的1/4至乙队,则乙队比甲队多了2/9,问甲队原来多少人?

这个题目其实也很简单,下面我说一个简单方法

【解析】根据条件乙队比甲队多了2/9我们假设甲队是单位1,则乙队就是1+2/9=11/9,100人的总数不变

可见甲乙总数是1+11/9=20/9(分母不看)

则100人被分成20分即甲是100÷20×9=45乙是55

因为从甲队掉走1/4则剩下的是3/4算出原来甲队是45÷3/4=6029.坏钟表行走时间判定问题

一个钟表出现了故障,分针比标准时间每分钟快6秒,时针却是正常的。上午某一时刻将钟表调整至标准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钟表的时刻为晚上9:00请问钟表在何时被调整为标准时间?

A、10:30B、11:00C、12:00D、1:30

【解析】此题也是比较简单的题目。我们看因为每分钟快6秒则1个小时快60×6=360秒即6分钟。当9:00的时候说明分针指在12点上。看选项。其时针正常,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那么相差的小时数是正常的,A选项差10.5个小时即分针快了10.5×6=63分钟。则分针应该在33分上。错误!同理看B选项相差10个小时即10×6=60分钟,刚好一圈,即原在12上,现在还在12上选B,其它雷同分析。30.分配对象问题

(盈+亏)/分配差=分配对象数

有一堆螺丝和螺母,若一个螺丝配2个螺母,则多10个螺母;若1个螺丝配3个螺母,则少6个螺母。共有多少个螺丝?()A.16B.22C.42D.48

解析:A,(10+6)/(3-2)=16

若干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若每船4人则多5人,若每船5人则船上空4个坐位,共有()位同学A.17B.19C.26D.41

解析:D,(5+4)/(5-4)=9,4*9+5=41

参考文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题典》王杰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