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大大咧咧 3.请用“ ”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
1 / 24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短文。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比一比,组成词。
辉(_____) 透(_____) 坚(_____) 幻(_____) 晖(_____) 绣(_____) 竖(_____) 幼(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柔和──(____) 朦胧──(____)
2 / 24
仿佛──(____) 坚实──(____) 3.“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⑴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____)
⑵“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____)
⑶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____)
5.美丽的晚霞,生动的描写。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请写在下面,读一读,背一背。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我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就开始闭着眼睛生活。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着鼻子一酸,哽咽得问:“后来呢?”
“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
3 / 24
辱吗?”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_______) 流畅——(_______) 羞耻——(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_____) ① 自行车挡了他的路 ② 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 ③ 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_____) ① 人行横道 ② 盲道 ③ 人生道路
3.请用“ ”画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 、 、 。
4.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你把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理解。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运动。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
4 / 24
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无机的灰尘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有许多种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自从有机物加入灰尘的队伍后,这种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它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汽缸里面,会使内燃机的活塞发生阻碍;它们还会毁坏我们的工业成品,把它们变成废品。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人体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杆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严加防范。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有删改) 1.阅读本文我的用时约为__________分钟。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题目“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 / 24
2.对第一至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周围,灰尘几乎无处不在。 B.灰尘可以随着空气运动。
C.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
3.阅读时,关注一些关键句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关注文中的问句,然后借助它们概括段落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至七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
(1)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_________) (2)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_______)
(3)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_________) 5.如何控制灰尘的旅行?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
五、 课外阅读。
一棵小白杨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6 / 24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7 / 24
(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指这座边防哨所。
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
六、 课外阅读。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
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②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③1996年,丘索维金娜参加完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退役,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三年后,活泼可爱的儿子阿廖沙出生。然而,2002年,一纸诊断书几乎摧毁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丘索维金娜毅然决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多赢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每次都能够参加所有的比赛项目。她本来只是一名身高
8 / 24
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博。她为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儿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④母爱,千丝万缕,牵动着我们每一处神经。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1.文章结尾划横线处是 。 A.反问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毅然决然:_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丝万缕: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字为错别字,请你在下面横线上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读第2自然段,你会发现这段中用了许多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丘索维金娜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界为之动容,是什么原因?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后面打“√”,不合理的打“×”
①她很爱国,这么大的岁数还为国争光。 (_______)
②她爱儿子,为儿子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动了人们。 (_______)
③她在每一个项目上表现都非常出色,让人们为之动容。 (_______)
9 / 24 B.设问句
④她33岁的“高龄”仍然驰骋赛场,为荣誉而战的精神值得钦佩。 (_______)
七、 课外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
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
你不能争
我们家境比
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10 / 24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在文中的
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______) 承担---(______) 哭泣---(______) 忽然---(______)
4.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建筑奇才”——螺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①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
11 / 24
多。
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
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找反义词:笨重——(__________) 光滑——(___________) (2)找近义词:残酷——(__________) 松软——(___________) 2.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_________的特点;句子②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
12 / 24
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 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 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 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5.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
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打白骨精(节选)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
13 / 24
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每一次都被孙悟空识破诡计。
2.唐僧多次责怪孙悟空打死妖怪,说明他是怎样的人( ) A.自说自话
B.胆小怕事
C.不明是非
D.唯我独尊
3.节选部分开头先写“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对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孙悟空摘桃作铺垫。
B.为妖怪出场渲染气氛。
C.说明只有险恶的环境才会出妖怪。 D.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4.文中画“ ”句子中的“夺过”换成“接过”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悟空第三次除妖,与前两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些年爸妈为你吹过的牛
①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妹妹专程来了一趟我家,给我展示她的日本旅行计划,并邀请我这个日语“大神”一起去玩。“大神?”A我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顿时明白,我妈又在外面吹了多大的一个牛。在她心里,看我喜欢看日.
本动漫就默认了我懂日语,而我懂日语就意味着我是自学成才、精通日语的大好青年……
②后来和朋友聊起爸妈为自己吹过的牛,发现其实很多父母像粉丝一样,把孩子看作最耀眼的明星,(憧憬 幻想)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③记得刚上大学时,有一次春节聚会,一个叔叔非要给我敬酒。他听说某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我爸妈讲我就读于业界公认的王牌医药专业,他想问问我的投资意见。什么!投资?意见?B一连串的词听得我都呆住了,我端......着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空气凝固、我吓得快窒.............
14 / 24
息的感觉依然宛如昨日啊!
④后来好几年的家庭聚会上,辟(pì bì)谣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我要努力向亲戚解释,我不是行走在医药行业前沿的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奖也希望(渺茫 迷茫),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
⑤现在想想,( )是自家孩子,爸妈的眼睛( )十级美颜滤镜。朋友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她妈妈会说:“你这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单眼皮!不用割!”等她把眼皮割好,她妈妈又不遗余力地赞叹:“看看这双眼皮!感觉世上没几个能这么自然的!”
⑥当然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 )是最美的,( )是事业最成功的。小时候,我们总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愤愤不平,长大后,爸妈随时能把我们包装成“别人家的孩子”。
⑦我小姨就是个标准的“炫子狂魔”。有次家庭聚会时,二舅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他儿子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小公司。小姨立马接话:“小公司也是公司啊,我女儿在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不也一样上班嘛。”话音落地,表妹都不敢抬头看二舅的表情。
⑧还有一次 小姨和朋友聊天 朋友说 我家孩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工资一个月才5000块女生在一线城市很辛苦的 你女儿也是吧 小姨回答道 辛苦是辛苦 但我家女儿努力 一毕业月薪就9000多啦 据表妹发回的现场报(到 道),那天的气氛十分微妙,欢声笑语里带着淡淡的紧张,感觉围观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高手过招。
⑨上周我去看演唱会,在现场的粉丝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热情地挥舞荧光棒,激动地全程大喊。我突然意识到,爸妈不也是这样嘛!在家操碎了心,在外花式吹捧,他们总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打气投票,还要在外人面前为我们时时点赞。虽然有时我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
1.用“ ”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章第⑧小节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遗余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24
(2)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5.文章围绕“那些年爸妈为我们吹过的牛”写了哪些内容,家长们吹了哪些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四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填空。
(1)从第①小节的A字句加点的字可以看出“我”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小节B句中加点字可以看出“我”当时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小节,朋友的孩子单眼皮时,她妈妈认为_____________;孩子双眼皮时,她妈妈又认为_________________。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话语其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回答问题。
(1)“过招”,原指用招数进行较量或比赛,文中的“成年人的高手过招”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神奇的蚂蚁
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
16 / 24
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③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④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个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⑤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 ,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1.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特异功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 A.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 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第④段中加点的“有一种”三个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4.第②、③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
17 / 24
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 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 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便下令返航。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下面词的意思。
不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____)——(_____)——(______)
18 / 24
3.第四五自然段中写其他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 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是( )。(多选) A.是孩子对船长的信任让船长感到耻辱的。 B.实际上并不是船长救的这个孩子。
C.如果当时船长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男孩,他就不会感到耻辱。 5.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外阅读。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并且这种融合与交流不应该是肤浅的与空泛的,而应该是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这时,书中人物和事件,书中的理念与智慧就会与我们的经历及体会,与我们的思想与情感达成心与心的共鸣。日子久了,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就必然引发自我内在品格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使我们获得成长。
因此,用激情去阅读,是一个很优秀的阅读理念。没有激情,就不会运作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而拥有激情,无论是阅读,亦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使我们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用激情去阅读,用激情去领悟这个世界。我们会从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中挖掘到深沉的哲理,我们会从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到清晰的线索。那么,
19 / 24
无论书内书外,无论肤浅还是深刻,对于我们来讲都将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桥梁。
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秉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不少段落都以“用激情去阅读”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用激情去阅读”?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 24
答案
1、
1.五月的槐乡
2.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热热闹闹 3.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B
5.对五月槐乡的热爱之情。
6.示例:五月的槐花太美了,似瑞雪初降,如玉雕的圆球,我要用相机拍下来,把美景留在心里。 2、
1.光辉 透明 坚强 幻想 余晖 绣花 横竖 幼小 2.柔美 模糊 好像 结实 3.龙、森林、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4.√ √ √
5.上游下窜 吞云吐雾 枝繁叶茂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3、
1.侵占 畅通 耻辱 2.③ ②
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闭、闭、踩
4.呼吁大家尊重盲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们。 4、
1.2 说明文 拟人 2.A
3.不同地方的灰尘数量不同。 灰尘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产生的。
21 / 24
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有危害。 4.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5.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5、 1.C
2.“参天”是高耸在空中的意思,“参天而立”写出了小白杨扎根边疆的高大而坚定的形象。 “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令人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3.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的,侧面表现出部队能锻炼人,让人变得有出息。 4.D 6、 1.B
2.意志坚强,毫不犹豫。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这里指母亲和儿子之间那种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3.型 搏
4.这一切必须说是奇迹。
5.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春游。
6.运用列数字的手法,将丘索维金娜的年龄及她所获得的奖牌荣誉展现出来,既形成对比又起到烘托的作用,这些连年轻运动员都难以创造的奇迹背后,都是因为爱,这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爱的付出,所以才会创造那么多的奇迹。 7. × √ × × 7、
1.shě zhèng 2.:“ , 。”
3. 谦让 承受 啜泣 突然
4. 一本正经 鸡飞狗跳 王老师是个严肃的人,他平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5.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或:他想让
22 / 24
我学会挑战命运,挑战生活,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拼搏的奋斗决心。) 6.人要有爱心,善心。 8、
1.轻便 粗糙 严酷 柔软 2.坚固 美观 轻便
3.作比较 可移动 打比方 举例子 螺的外形区别大 4.C
5.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9、
1.村姑 老妇人 老公公 2.C 3.C
4.不好。“夺过”表现了八戒的急躁、迫切,突出了他嘴馋的特点。而“接过”表达效果较为平淡,没有此效果。
5.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了旁观者为他作证,而前两次没有,突出了孙悟空机智聪明的性格特点。 10、
1.憧憬 pì 渺茫 道
2.,,:“,。,?”:“,,!”
3.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本文指父母在夸我们这件事情上一点都不保留。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本文指我们因父母赞叹别人家的孩子而为自己打抱不平。 4.只要 就是 不仅 而且
5.我看过日语漫画,家长就觉得我是“日语大神”,觉得我是自学成才的好青年。 我上大学了,家长就向别人说我是就读于王牌医药专业,别人就来问我投资意见。 小姨在家庭聚会中吹她女儿在几万人的大企业上班。 小姨在聚会中说她女儿十努力勤奋,刚毕业就月薪9000多。
6.无奈,自己本来就不懂日语,只看过一些日本动漫 进退两难 我不太
23 / 24
懂医学,对投资提不出什么意见 单眼皮十分有味道独特 双眼皮十分自然,全世界没有几个 她们最爱自己的孩子
7.大人们互相夸自己的孩子,让他人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要把别人的孩子比下去。 虽然爸妈在生活中吹过许多的牛,让我们在亲朋好友面前很尴尬,但是不得不说,爸妈是唯一会夸赞你,鼓励你的人,是你忠实的粉丝,爸妈也是最关爱我们的人。 11、
1.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 2.C
3.不能删掉。“有一种”限制范围,删去就成了所有的,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4.第②段:列数字、作比较;第③段:打比方、举例子。 12、
1.不小心。 拿不定主意。
2.孩子掉入海中 孩子拼命求生,船长发现孩子失踪,决定返航 船长救起了孩子
3.通过对比,反衬船长的善良和负责任。 4.AC
5.他是一个慈祥、善良、负责的人。 13、
1.接受,承接。按命令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
2.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所以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反复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3.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
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读书、做事都应该有激情。
24 /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