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

来源:意榕旅游网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

一、《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比较: (一)不一致:《三国》《水浒》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发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以“真”的假象问世;

(二)《西游记》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

1.唐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门徒辨机辑录玄奘口述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由于宗教家心理,难免染上神异色彩→其弟子慧立、彦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赞颂师父,弘扬佛法中,不时用夸张神化笔调穿插离奇的故事→唐末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记录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2.成书于北宋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似为“说经”话本,虽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尚无猪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一次,但大致勾画《西游记》基本框架,并开始将取经历史故事文学化。

(2)出现猴行者形象,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实际已成主角,是孙悟空的雏型。原型:“石中生人”夏启、“铜头铁额”蚩尤、“与帝争位”刑天及猿猴成精的奇闻异说如唐李公佐《古岳渎经》“形若猿猴”的淮涡水怪无支祁,印度教经典《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

3.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渐趋定型。猪八戒首次出现在元末明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剧中深沙神改称沙和尚。

4.元末明初,有故事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残文“梦斩泾河龙”内容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主人物、情节结构大体定型,有关孙悟空的描写已与百回本《西游记》基本一致。

二、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一)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署名。

(二)清初刊刻《西游证道书》始提出为元丘处机作,一般认为此说是与丘的弟子《长春真人西游记》相混的结果。

(三)清乾隆间,吴玉《山阳志遗》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四)本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认定,吴承恩说几乎成为定论。

三、版本

(一)嘉靖、万历间周弘祖《古今书刻》录“鲁府”、“登州府”刊《西游记》佚。

(二)现存最早: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20年(1592)。

(三)万历、崇祯间另有三种百回本,均无专叙玄奘出身一节故事。

(四)清初汪象旭、黄周星评刻《西游证道书》,自称据大略堂《释厄传》古本将这节故事写成“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作为第九回插入,把原来的第九、十、十一回的内容改成第十、十一两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