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作者:段莹
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科学区角的“沉与浮”探究活动为例,对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角;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园区角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有的教师对于区角自主游戏的理解不到位,依然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因此在教师的高度控制之下,幼儿难以收获自主游戏的乐趣;与之相反,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放任不管,导致幼儿发展失去了很多良好的契机。本文以“沉与浮”为主题的科学活动为例,从显性指导的层面进行探讨,以其提高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指导质量。
一、研究学情,常规指导
在科学区角自主游戏中,教师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取材料。但是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经验,因此很多材料拿到手却不知道怎么玩,即便在摆弄之后探索出了材料的某些用法,但与自己所要进行的游戏不沾边。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常规指导,即在投放材料之前就要弄清楚孩子们是否认识这种材料,是否熟知其具体玩法,如果是否定的答案,教师必须在游戏开始之前为孩子们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甚至要和他们一起建立游戏规则。
在这其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做出不同的指导,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甚至有一定危险因素的材料,教师需要介绍得详细一点,以避免孩子们对材料产生误解或误用,避免发生危险;而对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材料,教师简单介绍即可,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幼儿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以“沉与浮”的科学探索活动为例,由于教师投放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纸片、铁块、橡皮等材料,因此就不需要进行详细介绍,而是直接讲述实验做法,然后让孩子们自己独自探索即可。 二、认真观察,随机指导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需要“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探索行为,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点,从而一步步将幼儿引向深度探索性学习。
以“沉与浮”主题活动中“让鸡蛋浮起来”为例,在自主游戏时两名相邻幼儿的实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名幼儿把水中放上了足够多的盐,结果鸡蛋浮了起来;而另一名幼儿只放了一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盐,结果鸡蛋沉下去了。此时,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是盐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教师提出了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放盐,一个鸡蛋浮起来了,另一个却沉下去了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幼儿思考,其中一名幼儿想了想说:“我在水里放了很多的盐,搅拌了好一会儿才化了。”另一名幼儿说:“我只放了一点。”于是,教师又接着问:“那么,放多少盐才能让鸡蛋不下沉呢?”大家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于是讨论之后又开始了实验,从而在亲自动手实验中了解了鸡蛋浮起来的原因。 三、增强信心,激励指导
为了激发孩子们参与科学区角游戏的兴趣,提高他们在科学区域中的参与度。教师需要时时寻找他们探究活动中的闪光点,并给予放大,进行激励性指导,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自信心。
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科学区角游戏开始之前,为了引导孩子们游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物体在水中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哪些物体放入水中是漂起来的,哪些是沉下去的?此时,孩子们很快摆弄了材料后便纷纷发言了。有的孩子说:“石头会沉下去。”有的说:“塑料泡沫会浮起来。”有的说:“橡皮会沉下去。”但是有的却说:“橡皮会浮起来。”……自由发言结束时,教师从孩子们的错误观念或一些不太不完整的表述出发,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比如在本次案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冲突引发幼儿验证的激情:“有的说橡皮上浮,有的说下沉,那么到底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呢?”该问题有效激起了孩子们探究沉浮的欲望。接下来,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区角的探究游戏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验证预测的正确性。在这次活动中,一向动手能力差的方方(化名)竟然也积极寻找材料做起了实验,她认为橡皮是沉下去的,而且实验结果证明她的猜测是正确的,并且开心地大叫起来。此时教师对于她的行为给予了激励性的评价:“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也非常成功!以后要多做试验,多有意思呀!”采用鼓励、肯定的手段对幼儿进行精神上的激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指导方式,科学区活动也离不开它。
在区角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方案、自主决定和谁做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是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当出现有效的教育契机之时,为了推动幼儿发展,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支持。这时有可能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直接参与的方式进行指导。本文总结了科学区角游戏中教师显性指导的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邱静籽.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13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梁玉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类型、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15(03):34-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