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2)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2)

来源:意榕旅游网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实验

1、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实验

实验题目: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性质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粗细相同(或是较为接近)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热水、砧板、锤子、粉笔、一节1.5伏的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段长导线。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的性质 实验一:金属具有导热性

实验方法:先用手捏捏各种棍状物体,感觉一下它们没有放进热水前的温度。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把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同时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捏捏各种物体,感觉它们现在的温度,经过放进热水前、后温度的对比,我们发现,铜丝、铁丝、铝丝等金属制品比木棍、塑料棍温度升得快。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 如果实验物体不是棍状物,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常用物体,选择时一定注意金属物体比非金属物体大些,这样在相同情况下金属先热,更能说明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实验二: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方法:用手捏住把铁丝、铜丝的一端,把另一端放到砧板上用锤子用力锤打,随着锤打次数的增加,我们发现金属丝在慢慢变扁、变宽、变长。放下它们,再分别锤打木棍、粉笔,发现它们在锤打时碎了、劈裂了,这个现象告诉我们,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三:金属具有导电性。 实验方法:将一端裸露出金属的导线缠绕在电珠的螺旋壳上,然后把电珠黑色的突起接在电池的铜帽上,拿起导线另一端露出金属的部分与要检验的物体捏在一起,用物体接触电池的锌片,注意不要让导线接触到电池的锌片,以免干扰学生的正确认识。依次检验后,我们发现:将金属物品连接在电路中,小电珠都能发光。而木棍、玻璃等不能使电珠发光,因此实验后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电性。总结以上三项实验,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热、延展、导电的性质。实验完毕,整理用具。

2、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题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器材:橡皮泥、水槽、水、土豆(鸡蛋、苹果、梨)、大烧杯、药匙、盐、搅拌棒、泡沫板(没有泡沫板可用别的能漂浮的物体代替。如木板、或是挖掉侧面的塑料瓶等)

实验目的:知道用改变形状、增大体积,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借助漂浮物这三种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一::用改变形状、增大体积的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是:把捏成团的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是沉在水里的。捞出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再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浮上来了。

实验结论:在不改变物体重量的情况下,改变其形状尽量增大它的体积,就会使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就会浮上来。

实验二:用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的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把土豆放入装水的大烧杯中,看到土豆沉在水底。捞出土豆,向水中加入两药匙盐(视土豆大小,决定加盐的匙数)用搅拌棒搅拌后,再放入土豆,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土豆浮起来了(土豆如果不能浮起,就向水中慢慢加盐、搅拌,直至土豆浮起来。)这个实验说明:向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的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三: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是:把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它在水中是下沉的状况后,将其放到漂浮的泡沫板上,这时我们会看到橡皮泥借助泡沫板受到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如果现场提供的物体较大、泡沫板较小可以把几块泡沫板固定在一起)。这个实验说明:水中下沉物体借助漂浮物也可以浮上来。不过要注意的是:漂浮物受到的水的浮力,一定要大于漂浮物自身的重量加上下沉物体的重量,否则就会因超重使两个物体一块沉入水底。实验完毕,整理用具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

4.树叶生长方式 :对生 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

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 (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

①水生植物:9 ②1 2 3 4 5 6 7 8 10 (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

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

7.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在地下的巢穴里群居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工蚁、雄蚁、兵蚁。

8.鱼的形态特征:体表有鳞。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 鱼的生活习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

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娃鱼 8.蛇 9.大熊猫 10.蜻蜓 11.蛙 (1)按运动方式分:

①天上飞:1 2 10 ②水里游:5 7 11 ③陆上走爬跑:3 4 6 8 9 11.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12.动物和人的相同点:都是动物、呼吸、水分、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

动物和人的不同点:人能够直立行走、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等。. 第3单元 生命之源—水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如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对不了解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4.水的基本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的形状,是一种液体。 5.水的神奇之处:

(1)毛细现象(会“爬”的水——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毛巾吸水、棉布吸汗) (2)表面张力现象(会“团结”的水——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 (3)水有压力(会“喷射”的水——水压机)

(4)水有浮力(会“托举”的水——船浮在水面、曹冲称象) (5)溶解现象:(溶解:糖、盐、高锰酸钾、味精…… 不溶解:面粉、沙子、泥土、豆油……)

6.水在地球上的常见分布(江河湖海、冰川、暗河等)。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7.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而在这3℅的淡水中,约有2/3储藏在两极的冰川中,人类无法使用。

8.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9.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0.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1)洗手、刷牙时不关水龙头;(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及时得到修理;(4)洗菜用“自来水冲洗法” „„ 11.节约用水的方法:(1)用杯子装水刷牙,用盆装水洗脸;(2)用盆装水洗蔬菜、水果、餐具;(3)洗澡的水用来洗衣服、洗车、冲厕所、拖地等;(4)用完水后,要把水龙头拧紧;(5)淋浴时可间断放水,避免长时间冲淋。 第4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天然材料:羊毛、木材、石料、陶土、棉花、蚕丝、麻、铁矿、沙粒、石油„„ 3.人造材料:毛线、纸、棉布、丝绸、麻布、铁、玻璃、塑料„„ 4.纸的性质:结实程度不同、吸水性不同、透明度不同等。

5.纸的用途:书写、包装、印刷、做纸箱、卫生纸、手工、做装饰品等。 6.纸的主要材料是木材。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7.常见的纺织材料:棉布、丝绸、羊毛、尼龙等。 8.棉布和尼龙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1)结实程度 (2)吸水性 (3)燃烧后气味 (4)燃烧后灰烬

棉 布 较结实 强

散发焦肉气味 灰烬飞散,颜色发白

尼 龙 结实 弱

散发刺激气味 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9.金属的性质:

(1)金属有金属光泽。(2)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3)金属具有延展性。(4)金属一般都比较坚硬。

10.金属的用途:制作厨房用具、制作电线、制作奖牌、制作常见工具等。

11.塑料的优点: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易破碎、隔热、牢固结实、价格便宜…… 12.塑料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造成环境污染。 13.塑料对环境的不好影响: (1)占用土地。(2)威胁海洋生物。(3)影响生活环境。 14.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

(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第5单元 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法布尔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3.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4.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观察 (3)调查 (4)实验 (5)询问老师、家长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

一、解释

1、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

3、毛细现象: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4、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5、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溶解。 二、填空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科学家的探究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李时珍编写药物巨著《本草纲目》。 4、居里夫人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5、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后来,电影就是根据罗杰特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6、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保持物体的重心,物体就会平衡。

7、物体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两个部分。人属于动物里最高等的一个部分。

8、植物都长在水分充足、有阳光的地方。(即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

9、鱼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尾四个部分,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0、动物分为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昆虫类、两栖类这六大类。

11、笔包括铅笔、钢笔、圆珠笔等,铅笔包括自动铅笔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动物包括人等。

12、水在人体、动植物体内所占比例: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1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14、水的特点: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没有一定的形状,能流动,有毛细现象,表面有张力、有压力、有浮力,能溶解许多物质。

15、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等。

16、地球上水的总量中,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淡水只占3%。地球上的淡水中,水

蒸气等占0.66%,河流、湖泊占0.34%,深层地下水占11%,浅层地下水占12%,以上共占24%;冰川占76%。

17、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材料是人造材料,如纸、铁、玻璃、塑料等。 18、纸的用途是书写、擦拭、包装、印刷、装饰、广告、绘画等。 1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0、东汉蔡伦总结、发明了造纸的新技术。

21、从颜色、厚薄、牢固、毛边、吸水性、透明度等方面去辨别纸的不同。 22、纸有吸水、承受拉抻、承受弯曲的性能。

23、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24、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丝、毛、人造纤维,和这些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 25、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叫尼龙,它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 26、金属有表面有光泽、能传热、能变形、能导电等性质。

27、塑料有不易分解、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威胁生物等缺点;塑料的显著缺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分解(腐烂)。

28、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速度”的结论。 29、信息卡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标题;二、正文;三、基本要点;四、照片。 30、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方法:通过查资料、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31、物体反弹高度和下落的高度有关。

三、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袁隆平、爱迪生、琴纳、居里夫人、张衡、李四光、李时珍、牛顿是科学家。( ) 2、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爱迪生研究成功的。( )

3、糖、洗衣粉、酒、酒精、醋、酱油、很多化学物品不能溶解于水。( ) 4、泥土、木屑、碳粉等能溶解于水。( )

5、木板、玻璃、棉布是人造材料;石料、棉花、木头、铁矿、沙粒、石油是天然材料。( ) 6、动物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

7、电影底片以每秒24张的速度通过光源投射到屏幕上,由于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所以看起来就是动的影像了。( ) 8、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咸水。( )

9、曹冲称象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了水的表面的张力。( )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下面有生命的物体有:

石头( ) 小草( ) 青苔( ) 蜗牛( ) 云朵( ) 大树( ) 细菌( ) 木桌( ) 闹钟( ) 苍蝇( ) 牛肉( ) 电视( ) 2、下面两组物品中各有哪种物品吸水性强一些

硬纸( )——卫生纸( ) 棉布( )——尼龙( ) 3、下面导热性较好的物品是 金属( )——塑料( ) 五、答问

1、为什么好奇心很重要?

答:因为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一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才属于生物?

答:都能长大,都能繁殖,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对刺激都有反应,都能运动,都会死亡,才属于生物。

3、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都有茎、叶、花、种子等部分,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分,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4、怎样给植物分类?

答:可以按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给植物分类(即植物的分类)。 5、蜗牛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背部有什么?

答:蜗牛身体分为头、颈、腹、尾四部分,背部有壳。 6、蚂蚁身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 7、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案见2题) 8、人和黑猩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人和黑猩猩都吃东西,都会繁殖,都能运动,都需要水,都要呼吸,都会长大,都需要一定的生活或生长空间,都会死亡。但是,人会制造东西会劳动,会说话,能直立行走,大脑发达有思维,而黑猩猩却没有这些特征。

9、动物、植物与人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案见8题) 10、水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①水是生命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占的比例很大;②人体、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必须有水才能完成。 11、水有哪些特点?

答:水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没有一定的形状,能流动,有毛细现象,表面有张力,有压力,有浮力,能溶解其它物质。(共计11个特点) 12、什么水可以被称为被污染了的水?

答: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它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这种水就可以称为被污染了的水。

13、水被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对河边的植物喷洒农药;②向河里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③井里的地下水被有毒物质污染等。

1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答:①用水后关掉水龙头开关;②洗碗水存积起来浇花;③洗衣水淘菜水存积起来可以拖地板;④用帕子抹洗汽车而不用水龙头冲洗;⑤使用节水型器具等。 15、举例说明哪些属于天然材料或属于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石料、棉花、木头、砂料、矿石、原油等;人造材料:合成纤维、玻璃、塑料、金属、油漆、洗涤剂等。 16、纸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答: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份→烘干水份后压成纸张。(共7个环节)

17、纺织材料的变化和发展经历是怎样的?

答:兽皮和树叶→麻、棉、蚕丝、毛→人工合成纤维。 18、比较棉布和人工合成纤维。

棉布:较结实,吸水性强,燃烧时散发烧纸张的气味,有白色灰烬;人工合成纤维: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散发刺鼻的气味,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19、塑料有什么优点?

答:轻便,透明,强度高,隔热性好,弹性好,不易破碎,经久耐用,价格便宜等。 20、提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答: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1、怎样才能多提问题(问题从哪里来,科学问题的来源)?

答:①在观察中提出问题;②在怀疑结论中提出问题;③在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 22、选问题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答:①能找到答案;②书上能查到答案;③上网能查到答案;④通过观察能回答;⑤通过实验能回答。

23、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选择研究的问题时,应多提什么样的问题)? (答案见课本P60-61)

24、什么问题与科学知识有关? (答案见P61)

25、物体反弹的高度和下落的高度有关吗? (答案见P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