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
①
,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
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者如堵
③
②
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
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1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20.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往送之门,戒.之曰(谨慎)(眼泪)B.见闻者无不流涕.大丈夫(称作)C.此之谓.有使使止之(不久)D.俄.121.翻译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122.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
【答案】119.120.121.
C A
(1)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
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2)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122.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
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