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 第4期 Vo1.36 No.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9年7月 Ju1.2009 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理论的批评及其建构 乔贵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天津300191) 摘 要:在2O世纪,自由主义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开始由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批评理 想主义的民主价值,而追求对民主的经验式、实证式的分析。熊彼特为自由主义者重新定义、修改和限定民主的理 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理论进行修正,去除传统民主理论的伦理取向,把民主看作一个程序 性的术语。在熊彼特的理论体系中,民主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政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 度安排。熊彼特对于自由主义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键词:民主理论;自由主义;批评;建构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9)04—0060—04 作者简介:乔贵平(1977一),女,山西太谷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 想史、民主理论的研究。 经过15、16世纪的发展,17世纪现代意义上的 国家概念和作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国家观念已 基本确立 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自由主义提出 了一种有关国家权力的恰当范围与限度的民主理 论,以促进自由的发展。在这期间,自由主义对民主 一一、自由民主理论的演进 民主的古典含义是指“人民的统治”或“人民的 权力”。在现代民族国家,由谁统治,如何进行统治, 从民主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自由主义作 为现代性的主要产物之一曾是推进民主发展的进步 直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可能侵犯 自由的“坏东西”。到了2O世纪,自由主义对民主的 思想。在17、18世纪的革命时期,夺取国家政治权 力与制度建构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历 史条件下,探求一种良好的统治方式成为民主的最 态度发生了变化,更侧重于把民主纳入自由主义的 框架下,修正民主的古典内涵,构建一种适应西方政 治现实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变 成了“证明现存统治形式的合理性”的问题,即自由 基本的一项任务,也就是说,近代的民主理论解决的 是“如何进行统治”的问题。自由主义作为当时的一 种进步意识形态逐渐地开始思考一种能够有效地保 障个人权利的政府形式。 主义者力求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运转的现实来寻求 对民主作出新的解释。政治思想家熊彼特是“民主 修正主义”的先驱。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理论进行修 正,对民主做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的定义,在此 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资 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主要任 务已经不是解决政权合法性的问题,而是如何对现 有的政权结构进行改革,以适应在经济上“上升为真 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一套修正了的民主理论的架 构。熊彼特对于自由主义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具有里 程碑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9—01—11 ・ 正的贵族”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而随着工 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力量也不断壮大,开始成为 6O ・ 推动民主发展与争取民主权利的推动力。自由与平 等之间、自由主义与民主之间的权力斗争事实上是 19世纪的主要历史问题。19世纪自由主义民主理 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参与行使权力和选举政治团 证式的分析。熊彼特批判的靶子集中在古典民主理 论的两根支柱,即共同福利和人民意志方面。人们 认为存在着一种共同福利,至少在原则上同意,存在 人民的共同意志(即全体有理智个人的意志),它完 体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权利的形成与巩固,民主 形式不断得到完善方面。后革命时代对法国大革命 的民主实践使得许多思想家开始反思在社会契约和 人民主权理论下的实践,特别是当民主已经成为历 史发展的趋势,成为近代政治体制的主要形式时,如 全与共同福利、共同利益、共同福祉或共同幸福是一 回事。这种共同福利成为人们采取或准备采取措施 的评判标准。熊彼特认为,这种共同福利和人民意 志既不存在,也不可能 J( 。 。 首先,不存在全体人民能够同意或者用合理论 何在民主的体制下保持自由,成为思想家们思考的 重点。 在20世纪,民主获得了普遍性的权威,成为所 有国家合法性的象征,甚至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逻 辑基础。在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的发展更多的是维 护自由的原则,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或以更为 系统化的方式深化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大体说 来,在19世纪,自由因素胜于民主因素;到2O世纪, 形势发生了变化,今天是民主因素胜于自由因 素”l_1j。在20世纪,在其中的某个时刻,思想界发生 了对民主态度的逆转。人们都声称自己信仰民主。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声称把民主作为政府的基础。在 19世纪以前民主没有受到这般的推崇。自由主义 者对于民主的态度基本上还是一种审慎的态度。在 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冲击下,这些学者更侧重于把民 主纳入自由主义的框架下,修正民主的古典内涵,构 建一种自由主义式的民主观念。20世纪自由主义 “对民主概论和理论的整体性重写,这不是一个完全 令人惊讶的发展。自由主义对民主一直是极为模糊 和犹豫不决的,由约瑟夫・熊彼特、罗伯特・达尔和 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这些学者所促进的对民主理论 的理论性修改体现了一种传统自由主义怀疑和疑虑 式的精致化的社会学版本”[2]( 。修正的基本点 是把民主概念局限于政府系统,或者,更狭窄地限于 选择政府的过程。熊彼特提出的竞争式民主观已成 为西方民主理论的经典命题,深深影响着西方的民 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发展。“直到20世纪,自由主 义和民主才真正达成一致,比如很容易说‘自由的民 主’,而到了20世纪末,自由的民主实际上已经成为 世界上最主要的意识形态”_3 。 二、去除传统民主理论的伦理取向 熊彼特的民主理论建立在对古典民主理论批判 的基础之上。自由主义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 开始由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批 评理想主义的民主价值,而追求对民主的经验式、实 证的力量可使其同意的独一无二地决定的共同福 利。这主要是因为对不同的个人和集团而言,共同 福利必然意指不同的东西。其次,即使有一种充分 明确的共同福利——譬如功利主义者提出的最大经 济满足——证明能为所有人接受,这也并不意味着 对各个问题都能有同等明确的回答。第三,作为前 面两个命题的结果,功利主义者据为己有的这个人 民意志的特殊概念就烟消云散了,因为这个概念必 须以存在人人认辨得出的独一无二地决定的共同福 利为先决条件。这样,人民意志就成为一个理想性 的政治概念。那么,古典民主理论中所想象的民有 政府是不存在的。“关于古典理论,我们的主要困难 集中于这样的命题,即‘人民’对每一个问题持有明 确而合理的主张,在民主政体中,人民以挑选能保证 他们意见得以贯彻的‘代表’来实现这个主张。这 样,选举代表对民主制度的最初目标而言是第二位 的,最初目标是把决定政治问题的权力授予全体选 民”_4]( 。人民怎么有技术上的可能性去进行统 治?人民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词,其本身绝不能真正 进行统治或管理。“人民实际上从未统治过,但他们 总是能被定义弄得像在统治 ̄[4](P365-366)。这是熊彼 特试图揭示的一个政治事实,即人民的任务是产生 政府,或产生用以建立全国执行委员会或政府的一 种中介体。“根据我们所持的观点,民主政治并不意 味也不能意味人民真正在统治——就‘人民’和‘统 治,两词的任何明显意义而言——民主政治的意思 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 机会”『4]( 。在这一理论逻辑之下,“人民”选举政 治领导人的方法的民主理论产生了。 三、对民主的重新定义及其条件分析 熊彼特可以说是为自由主义者重新定义、修改 和限定民主的理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根据对政治领 导地位的竞争来对民主进行定义。“民主是一种政 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立法与行政的——决定 ・ 6】 ・ 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因之其本身不能是 目的,不管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什么决定 我们的定义,那就是由未来领导人自由竞争选民的 选票。现在,定义的一个方面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 都是一样。任何人要为民主下定义必须以此为出发 点’’ ‘P。 ”。 熊彼特这一关于民主的定义对自由主义民主理 论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出了通过竞争以争取权力和职位是民 主的一个基本要素。他认为,人民的适当角色是通 表达,即民主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统治。清楚地理解 这句话所含的意义是极端重要的” 。这也就 是说,在民主制度下,政治精英的统治是不可避免的 最终结局。可见,熊彼特通过由精英竞争政治职位 的意思来对民主进行定义,适合了工业国家的现实 情况,提供了一个评判民主的西方标准,即正式竞选 过竞争性的选举选择他们的统治者,然后让统治者 去处理统治事务。“按照民主方法行使的政治领导 甚至比其他领导更少绝对性,因为竞争的要素是民 主政治的本质”[43 ∞’。熊彼特的民主理论具有严 格程序化的特点。他认为,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潜 在的政治决策者之间通过竞争来获取人民的选票才 是民主的关键特征。 其次,熊彼特把民主看作一个程序性的术语,民 主被定义为通过定期安排的竞选来选择他们的政 府。在这一民主政体里,选民投票的首要作用是产 生政府。产生政府实际上等于决定领导人应该是 谁。熊彼特正是通过对政治过程的分析,提出民主 作为一种方法就是为实现政治决策的一种制度性安 排,个人在这种安排下通过竞争赢得人民的选票以 后才能得到决策权。这也体现了在程序意义上定义 民主的特点。熊彼特对民主的这种定义后来被广为 接受。“熊彼特的成功不在于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民 主理论,而在于他分离了民主的制度与价值,剔除了 民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成分,避开了纠缠不清的价 值选择,长出了民主的共性特征,从而使民主更加具 有可操作性',L ]( ∞。在程序性民主理论中,选举、 政治竞争、议会等只不过是选择执政者的程序。 最后,精英民主也是熊彼特民主思想的一个特 色。熊彼特是民主政治下的精英治国论者。他认为 民主仅是产生治理者的一个过程,而且还不是一个 必要过程,无论人民参与民主的程度有多少,政治权 力始终都是在精英阶层当中转让,这就为精英思想 同民主理论的结合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熊彼特认 为,要将“统治”和“决策”作出区分,因为“决策”的权 力是人民无法直接或亲自实现的,必须将它赋予被 选举出来的“政治家”。选民除了挑选他们的统治者 之外不应该再有其他的权利,对政府的管理是专业 政治家的事。“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 或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机会。但是,因为人 民也能用全然不民主的方式来决定接受或拒绝,我 们不得不增加另一个识别民主方法的标准,来缩小 ・ 62 ・ 的合法性的标准。 四、评析 熊彼特提出_的竞争式民主观已成为西方民主理 论的经典命题,深深影响着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 实践的发展。熊彼特的民主理论“指明了现代西方 自由主义民主的许多公认的特征:政党之间争夺政 治权力的斗争;公共官僚的重要作用;政治领袖的作 用;现代政治如何运用大量广告技术;选民如何受到 大量信息、书面材料和消息的持续影响 引。 熊彼特的民主理论通过一种更为隐蔽与复杂的 方式表达了自由主义者对于“大众意义上的民主”的 敌视传统情感,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修正。 与许多自由主义者一样,熊彼特认为人民主权原则 更多地具有一种消极而非积极的意义,批判而非建 构的意义。民主一词最初意味着最高权力应该掌握 在人民的大多数或多数人手中,但是这种大众民主 的理念会导致煽动行为,也会为实现实质性正义而 扩张政府权力。因此,熊彼特反对把民主看作人民 的统治或大多数人的统治,认为民主实际上是通过 竞争式的选举来选择统治的精英。熊彼特的精英民 主论事实上就是一种竞争式民主论,是精英通过竞 争获得政治权力,体现了用民主的方式制约统治者 的决策,这样,选举就保证了政治过程的民主性质。 这样,民主就成为一种只是程序性的工具,即多数人 选择政治统治者的一种方法以保证政权实行和平和 定期的交换。民主过程被解释为竞争领导地位的理 论。这一政治过程被视为一种市场过程,选民是需 方,政治家和官僚是供方。“即这些修正主义者实际 更关注庆贺现存政治而不是批评之、更倾向于做个 辩护者而不是分析者。它本来无须变得如此。可以 欣然承认西方政治的实际演化向民主的传统性思考 提出了严肃的挑战。但没必要走到民主理论必须简 单重构,从而与现存政治实践相协调这一步,,[ 。民 主应该被理解为它不仅是一种产生政府的方式,而 且还是有关人民自治、参与和平等公民权的一种理 想。熊彼特的民主理论销蚀了民主的伦理取向,是 在为现实的资本主义民主进行政治辩护。 熊彼特的民主理论更强调民主的工具性,是一 种论述民主政治的方式与方法的理论。和熊彼特一 英通过竞争获得政治权力。所谓的自由竞争规则仍 然对那些占有优势资源的精英阶层最为有利。少数 政治精英而不是人民大众成为政治过程的核心和支 样,许多自由主义者按照西方民主的实践和制度来 定义民主。按照自由主义的这种“现实主义”方式, 配力量,控制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在这种自由 民主政体中,公民参与水平大幅度下降,政治逐渐成 为政治精英的势力范围,而民众则被边缘化。 自由主义不断修改对民主本身的定义以使其与 现代西方国家中的现实可能性相匹配是其发展的一 个特点。民众的统治或大众的力量等民主的古典要 素已经远离了自由主义者对民主的界定,人们习惯 于根据自由竞选、两党竞争、公民选举等西方的一些 原则来界定民主。自由主义构建了远离古代的民主 模式的民主概念。“民主理论的明智开端是区分人 们能做的事和他们不能做的事。对民主运动可能造 成的最大伤害是把人民当作神秘的、万能的上帝,而 民主仅仅意味着把政府的权力交给那些通过竞争的 合法途径获得最多选票的政治精英。在这里,选民 的作用则被低估了。“在民主之中潜藏着危险,但 是,在那些能够惩罚下层民众的哲学化的传统本身 中也同样潜藏着危险。我们可以看到,下层民众总 是被那些事实上只是欺骗与背叛他们的哲学家教导 着要安于现状。在这里,我们的主题不是讨论哲学 本身所固有的危险。但是,当我们审视自由主义对 民主的批评的时候,我们应当牢记这种危险”_8]。对 于这种利用思想控制和麻痹等政治统治技术实施对 人民大众的控制的“隐蔽性”手法也应该有清楚的认 识。自由主义者认为,传统意义的人民统治是不可 能实现的,所有的统治都是精英在统治,或者最多是 许多相互竞争的精英群体中的一群精英在统治。人 民的统治或大多数人的统治这种民主理想需要最大 程度的弱化,不仅是出于对所有人最大限度参与民 主可能性的条件是不存在的疑虑,更为重要的是个 没有注意到那些多数人无法靠纯粹的数量来做的 事。就这点来说,民主的一般定义会让我们自欺欺 人”[9]。自由主义者正是依据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国 家的现实来构筑新的民主理论的。在现代世界上, 民主制已不再是人民直接制定所有的政府政策。政 府治理是专门化的职业,需要专业知识和非同一般 的品格与头脑。因此,自由主义者认为,那些无知、 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于民主政治体系而言是危险 的。熊彼特对古典民主学说进行批评时就提出,大 迷信和散漫的“人民”没有资格担任治理的工作、政 策的选择和权威的运用,投票就成为人民发挥作用 众不具备在政治生活中参与和决策方面的能力,缺 乏协调和妥协的技能。公众在政治领域中太过广泛 的政治参与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危机。 自由主义者将广泛参与看成对自由的威胁,另一些 人则进而将其看成是迈向极权主义的一步。在自由 主义民主体系中,政治过程的民主性质主要体现在 选举上,即通过竞争式的选举来选择统治的精英,精 参考文献: [1]乔・萨托利.民主新论E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437. 主要形式。人民有能力选举他们的代表,但却不适 宜于讨论事情,参与决策是人民不能“胜任”的事情, 只能留给“他们的代表”。“人民”和政治行动领域之 间的距离越大,公民权与政治参与之间的直接联系 就会越少。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统治方式就是精英 统治,其实质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特殊政治集 团维护其利益的一种手段。 [2]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32. 1-3]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 [4]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72—373. E5]徐大同,吴春华.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26. [63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1. [7]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17. [8]E.E.Schattschneider.The Semisovereign People: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America[M].New York:Holt,Rinehart 8L Winston。1960.139. [责任编辑孙景峰]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