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向日葵 B.海马
C. 香菇 D. 烟草花叶病毒
2、“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 A.外界→咽→食道→肺 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
D.肺→气管→咽→外
4、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5、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 还应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6、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 )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
7、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8、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胃液、肠液、唾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胰液、肠液、唾液
9、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
10、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1、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
12、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3、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1 / 6
14、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
16、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种子,你认为这是因为( )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传粉不足
D.无机盐不足
17、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18、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19、“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0、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 C.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 21、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
23、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24、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25、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呼吸作用
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其中血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人体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______,它的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叫做_______,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 6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 〕__________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 〕__________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 〕_________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 〕________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2、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
3、根据下面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________为植物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_________.
(3)从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来源看,它们都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3 / 6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尿液浸种是否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呢?生物兴趣小组选择玉米、黄瓜和萝卜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结果如下:
萝卜 黄瓜 玉米 种子类型 处理方式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清水浸种24小时 20 14 20 8 20 16 50%的腐熟尿液浸种24小时 20 7 20 15 20 16 注:腐熟是指将新鲜尿液进行发酵处理。
(1)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浸种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种子会因缺少______死亡。
(2)实验中设置清水浸种这一组的目的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种植前需要用50%的腐熟尿液浸种的是______种子。 (4)尿液中含有水、______、尿素等物质,经处理后,是一种优质的农家肥。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冬春、春夏之交是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除了接种相应疫苗外,少去人口密集地区,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室内勤通风,勤洗手、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都有利于预防该类传染病。
资料二:2018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万多人死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我市多所学校进行了地震疏散演练,普及地震自救知识,并锻炼同学们面对危险的良好心态。
(1)下列传染病中,______(填序号)的病原体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属同一类。 ①肺结核 ②天花 ③甲肝 ④血吸虫病 ⑤淋病 ⑥蛔虫病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禽流感的禽类属于______。接种入人体的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让人体具有相应的特异性免疫。 (3)地震救援中,医护人员对某心跳呼吸停止的灾民进行了以下急救措施,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填序号)
(4)地震让汶川这个曾有“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称的美丽县城,一时间成为废墟,这说明生态系统虽有一定的______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的。
4 / 6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C 4、D 5、D 6、D 7、C 8、C 9、B 10、A 11、A 12、B 13、A 14、A 15、B 16、C 17、A 18、C 19、C 20、D 21、C 22、C 23、C 24、D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成熟区
2、有机物 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3、生态系统
4、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5、皱襞 小肠绒毛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1)〔1〕虹膜 〔2〕瞳孔 (2)〔4〕晶状体 〔8〕玻璃体(3)〔6〕视网膜 〔7〕视神经 (4)〔4〕晶状体 凹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胚 1 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 2胚乳 淀粉 9子叶 茎和叶 胚珠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 证明淀粉的存在 2mL清水 对照 1、3 1组的清水中不含有淀粉酶,3组煮沸的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1、3组试管的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成蓝色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转变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类物质
2、胚乳 空气 设置对照实验 黄瓜 无机盐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②③ 传染源 抗体 ④③②① 自动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