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玉石】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简称独玉,也被称为 “南阳玉”。
1、独山玉的特性优质的独山玉具有十分近似于翡翠的艳丽的翠绿色,且质地细腻、坚韧、致密,具有半透明至微透明感,玻璃光泽,硬度一般6-7,可有较大的变化,比重2.73-3.18,折射率1.560-1.700。总的说来,它不如翡翠的质地纯净,常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或灰、白、黑、褐色等色浸染变杂。这种特征与独山玉矿物组成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从物质组成来说,独山玉是世界上已知独一无二的蚀变斜长岩构成的玉石。其组成矿物以白色斜长石(主要是钙长石)、白色黝帘石为主,前者一般占20%-90%,后者占5%-70%,此外还有翠绿色的含铬云母(5%-15%),以及数量更少的黄绿色角闪石、深绿色绿帘石、褐红色金红石、深褐色榍石、黄褐色褐铁矿等。正是这些不同色泽矿物的共存,导致了独山玉色泽的复杂性。
2、独山玉的品种 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这五类是:
(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略有透明感,有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有绿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上述五类中,以透明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3、独山玉的工艺评价颜色、质地、块度是评价独山玉玉料优劣和分级的主要因素,色正、均一者为上品,色不正不均者则次之。颜色的优劣次序通常为纯绿、纯蓝、淡蓝绿、淡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杂色。好的玉料,质地应细腻,致密坚硬,无白筋(白色细脉),无杂质,无裂纹。光泽越强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块度越大越好。独山玉属中档玉料。不同级别的玉料价格相差很大。独山玉摆件的价格随玉石品级、雕刻工艺、造型、产品大小等因素的不同而定,各类佩件、章坯等,依质地、颜色、大小及加工工艺等的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4、独山玉的产地河南南阳至今仍是独山玉最重要的产地。近年在四川和新疆,均发现了与独山玉成分相似的新玉料,但组成矿物有所不同。四川所产者因产地而称\"雅翠\"。新疆产的,也因产于哈密,而被誉为\"哈密翡翠\"。
【洛阳牡丹石】
产于洛阳东南的偃师市寇店镇最古老的地层太古界登封群的石牌河组。原岩主要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因受中级变质作用,组成岩性为灰绿色斜长角闪岩,部分受混合岩化而成角闪石混合岩。岩脉基体为墨绿色,为隐晶质,白色长石斑晶呈星点状或三五成群呈聚斑状分布于岩脉中,岩脉中间的长石斑晶较密集,向两边逐渐减少,变得稀疏,斑晶的产出形态多数呈聚合斑晶,酷似牡丹花。
2
牡丹石分为斑晶和基质俩部分,斑晶部分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边部发育有聚片双晶,普遍绢云母化和斜黝帘石化。基质部分主要矿物成分为余长石、角闪石,其次为少量黑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碳酸盐等,基质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更长石和更长石。
牡丹石图案非常美丽。白色牡丹花镶嵌在墨绿色或棕黄色岩石上,自然天成,妖娆富贵,素雅清淡,令人叫绝,深受中外赏石爱好者喜爱。
【嵩山画石】
产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此石色彩艳丽、对比分明,线条流畅、画风高古、清丽,堪称山水画面石中的精中之精。它主要有以下审美特点:一是质地美。嵩山国画石石质坚硬细腻,结构细密,裂隙少、不易破损;二是色彩美。颜色丰富多彩,黑、黄、红、白、绿五色齐俱,搭配协调自然,对比分明;三是意境美。画面多以山水取胜,酷似一幅幅古代泼墨山水画卷,或山峦或丘陵均层次分明、气势磅礴,色调高雅、留白恰切、画风高古。还有的画面山峰之上白云缭绕,山下林木蓊郁,山间或泉流跌宕,或飞瀑泄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四是规格齐全。该石种大中小型齐备,大者可重达数十上百吨,立于路旁、广场,蔚为壮观;中型者规格1米左右,宜置于院内、厅堂,清雅别致、赏心悦目;小型者10—30厘米宜放案首或博古架上,茶余饭后,欣赏把玩,沃野一掌,咫尺千里,别有情趣。
湖南:浏阳菊花石、郴州旷物晶体、彩硅石、武陵石
【菊花石】
是湖南省浏阳市的独特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7-2.75亿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菊花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南、广西、江苏、贵州等地的二叠系栖霞期地层。其中以湖南浏阳菊花石
3
最为有名。此石像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近年来,突破平面造型,发展到立体多层花卉,并使人物进入这一独特的工艺品,如雕琢成“黄巢咏菊”、“天女散花”等人物神话故事作品。浏阳菊花石雕技艺精湛,构思
巧妙,
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
的菊花,
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郴州矿物晶体】
郴州市地处湘南,南邻粤北,市内特殊的地质构造孕育着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国内外,市内柿竹园多金属矿被称为“有色金属博物馆”。桂阳县内的黄沙坪铅锌矿、宝山铅锌银矿、雷坪有色矿,临武县内的香花岭锡矿,宜章县内的瑶岗仙钨矿,汝城县内的汝城钨矿等均为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矿山。据资料记载现已探明的矿种达96种,主要矿
4
床237处。除有色金属矿外,郴州的非金属矿资源也相当丰富,如香花岭、黄沙坪的萤石,桂阳雷坪矿的方解石,宜章、临武的水晶,东波矿的层解石.瑶岗仙钨矿的水晶.车轮矿及与白钨黑钨的共生体等。由于郴州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使之盛产各类矿物晶体和极具观赏价值的矿物石,部分矿种早就名扬四海。
1、香花石:临武香花岭的香花石有”国宝”之称。香花石系1958
年由我国学者黄蕴慧女士等在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新发现的矿物晶体,是世界上至今已发现的独一无二的新矿物晶体,因此按其产地而命名为香花石。该石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分布在含铍的白色条纹岩的黑云母脉中,与萤石、锂铍石、铍镁晶石.锡石.白钨等共生,晶体以米黄,白色居多,也有少量淡绿色和无色透明晶体。香花石晶体属微细晶体,一般为1-2毫米左右,形如鱼子蛋,已知最大晶体标本为12mm,现存中国地矿博物馆,香花石储量稀少,形态独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目前该矿区己遭破坏,肉眼可见的晶体很难得到。故罕见的“国宝” 香花石已成为国内外奇石收藏家们梦寐已求的珍稀矿物晶体。
2、方解石:郴州方解石以桂阳县雷坪有色矿、北湖区东波矿和大奎上乡等地为主。雷坪矿方解石晶形多,有正四方形、柱状、四方体锥状、钉状、狗牙状等,颜色有枣红、粉红、米黄、乳白、棕色等,从己发现的品种看约有50多个品种,真可称多彩多姿,绚丽夺目。北湖区大奎上乡所产方解石以晶体硕大而出名,最大单晶可达30cm,常见均在10-20cm,颜色为乳白,表面光泽透亮,晶形为四方锥体状,呈不规则连体晶簇,大到吨计,形如巨大的白莲花,雪白如玉,玲珑剔透,极具观赏性。郴州方解石质好量大,品种独特,一直是石商和收藏者的抢手货,不少精品还出口到国外,被一些国家的矿物博物馆所和收藏家们收藏。国内知名的奇石市场如广西桂林、柳州等地,郴州方解石是石市的主打品种之一,历来为商家和收藏者青睐,不少收藏品在国内外奇石展上获奖,许多精品还被画册、报刊所登录。
5
3、萤石:郴州萤石的矿藏量占湖南总量的83%,主要分布在柿竹园多金属矿、临武香花岭、桂阳黄沙坪及资兴西岔、汤市和北湖区的江口等地,其中又以香花岭和柿竹园的萤石晶体量大质佳。香花岭萤石多见立方体,晶体大而透,颜色以白色、绿色、墨绿色为主,晶莹剔透,绚丽多姿。
4、钨及共生体:郴州境内的瑶岗仙钨矿,出产白钨,黑钨晶体,并多与水晶、萤石、方解石等共生,该矿的钨及共生体,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此外该矿的车轮矿、水晶也是矿物收藏者所追寻的珍品。
【武陵石】
产于湖南省武陵山脉的常德、桃源、石门等地。该石为多年水流冲击而成,石质光滑,色泽古朴、造型变化多样。武陵石以图纹石居多,其色泽既明快又凝重,复色与间色十分丰富。体量大的石头一般底色呈米黄、浅灰、灰绿、红紫、墨黑等色,石上纹理多为深红、赭石、浅紫、古铜等色。中、小体量的石头有深绿、蓝灰、玉绿、花青、玫瑰、大红、橘黄等色。石上纹理有平纹也有浮雕纹,由块、面或点、线构成自然画面,有写意也有写实,似动物形者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似山水风景者独具特色,尽现名山大川的风情和自然神韵,近处山石见质,
远处山形
见势。
武陵石大多形成于亿万年之前,由漫长岁月的地质运动、自然风化,及几经河水搬运、冲刷与砂石磨励、溶蚀后变成。武陵山脉和临近的湘西雪峰山脉在前震旦纪时,曾普遍为海水淹没。武陵山脉踞常德地区的西北角,澧水贯穿全境;雪峰山脉地势高峻,南北延伸300多公里,为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两大山脉境地貌层峦叠峰,山岭连绵,在石门县城郊河谷、常德沅水
6
边,及高山溶洞内和沅水、澧水流域的河滩溪畔中,奇石蕴藏量较丰富。
【彩硅石】
产于湖南南部山区,因属硅质岩结构,且呈多种色彩而德名其石龄亿年以上,为火山沉质变质岩,摩氏硬度7度左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铁(F sio2),其特点:一。石质坚硬,结构紧密,石表呈釉质感。二。色彩丰富,除以绿色为主外,还有红,黄,紫,黑,白等多种色彩。三。石型变化大,象形石,抽象石应有尽有,为不可多得的雅石石种。
山东:崂山绿石
【崂山绿石】
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旧称劳山石,产于山东省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
崂山绿石的矿物学名称为蛇纹玉或鲍纹玉,主要矿物组成是绿泥石、镁、铁、硅酸盐,杂有叶蜡石、蛇纹石、角闪石、绢云母、石棉等,质地细密,晶莹润泽,有一定的透明度。其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有墨绿、翠绿、灰绿,以翠绿为上品,间有紫、赭、黄、白、灰等颜色,深浅变幻各不相同。多数绿石为层状结晶,有的排列均匀,有的厚薄悬殊,少数呈丝状、放射状结晶或云母结晶(有金星闪烁);在石肤表面或石缝的夹层间有针状结晶的,俗称\"挂翠\",常出现奇峰云谷、空山烟霞、石上清流等景观,具放射状结晶者有的呈现出奇峰高耸、岭脉延伸之景观,此为佳品。崂山绿石具有玉石的性质,含翠,散荧光,光洁细腻,硬度适中,经雕
凿磨光,即呈现出晶莹润美的光泽。并有色彩多变、质
7
地多变、结晶形体多变的特色。
崂山绿石的色泽静穆古雅,深沉谧静,多有自然图案,有的采集后稍加修饰即可供观赏,但有自然造型者甚少,主要观赏其色彩、结晶和纹理,可陈设于厅堂、几案欣赏,也可制作盆
景。宋、元时已有人将其
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崂山绿石按矿脉走向可分为水石和旱石:水石承受亿万年海水冲击浸透,光莹油润,适合雕琢的多为水石;旱石则经风蚀日剥,虽粗疏单调却尽显古朴,未曾雕琢的表面呈现潮水般纹
理,如水墨山水画,极具
苍茫悠远之意。
崂山绿石按其产出形态主要分二种:即以翠面为主要特征的图纹石,亦称\"板子石\",供欣赏的是平展翠面所呈现之精彩图案;以石、翠混杂纠结成块为主要特征的造型石,亦称\"镶嵌石
\",所展示的是立体的山川
景观或各种抽象形态。
板子石大多呈长方形板块状。以六个面均有自然包壳、无断裂者为佳。附着在板面上的一层翠绿色的结晶体,呈纤维状密集平行排列,所形成的平面称为\"翠面\"。翠面晶莹光润,色泽变化不定,纤维状晶体分层出现端头,并呈鳞次栉比排列。治石者按纤维走向以端头朝上垂直
将石板摆放,摆正之后再修剔刷磨,使之符合画意。由翠面作出的画是靠
8
垂直层次来表现意境的,有类似浅雕的风格。
镶嵌石的特征是\"翠\"成束状、缕状,弯曲纠结在许多小块绿石之间,挤压成块状结构,多以方块及斜块组成。其翠的晶莹度稍差于图纹石的平面翠,硬度也稍软,但色彩更丰富多变,绿色中掺杂着黄、白、赭、红,如湍流穿石,彩云流锦。镶嵌式结构的绿石,是一层厚约一至三厘米不等的石英状粘层把许多小块固结在一起的。在造型时,根据构成状况,可顺其纹理动
锤,或劈或凿。其石质一般较为坚硬,细密,加工后
既圆且润。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