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

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

2.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3.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4.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 ) A.尊重学生 B.偏爱、不公正 C.严格要求 D.耐心温和

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A.行政人员 B.技术人员 C.专业人员 D.职业人员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钦定学堂章程》 B.《强迫教育章程》 C.《劝学所章程》 D.《小学校令》

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9.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

10.“白版说”的提出者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11.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荀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12.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13.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4.下列教具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实验 B.参观 C.标本 D.幻灯片

。 )

15.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

A.学生掌握的方法 B.学生的学习经验 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学习内容

16.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被称为(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情、知、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8.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A.知 B.情 C.意 D.行

19.学校文化是一种( )。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D.组织文化

20.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 )的方法。

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

21.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注(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2.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

A.教学目标 B.课程设置 C.学年编制 D.人员安排

23.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

24.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5.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二、多选题(5题)

26.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

A.思想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政治教育 D.社会德育

27.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28.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29.智育的任务有( )。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形成技能 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

30.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等级( )

A.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B.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C.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D.善于把握机遇的商人

三、填空题(3题)

31.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__________特征。

3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___________。

33.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4题)

34.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5.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36.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

37.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1.D

2.D苏格拉底在数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3.B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故正确答案为B。 4.B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5.B

6.C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7.A

8.D题干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的定义。

9.D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

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10.B 11.C

12.B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3.B 14.D 15.D 16.A

17.D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8.A德有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四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是基础,“行”是关键。 19.C

20.C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21.D 22.B

23.C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24.A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孔子

25.D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因此,答案为D。 26.ABC 27.BDE

28.ACE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29.ABE智育的任务有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自主和创造性。 30.ABC 31. 相对独立 32.京师同文馆 33.教育目的

34.【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3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如下: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6.良好测验的标准是:选择、编制测验以及测验结果的分析都必须考虑测验本身的质量如何。如果测验不能测到要测的知识和能力,或评分花时费力,同时又不客观,那么这种测验就存在问题。不管测验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37.(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