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体育馆智能化设计

体育馆智能化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XXXX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设计项目

设计方案2012-8-22

1 / 174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3 1.1 工程简介 ...................................................................................................................................... 3 1.2 设计内容 ...................................................................................................................................... 4 1.3 设计依据 ...................................................................................................................................... 5 1.4 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 5 1.5 设计原则 ...................................................................................................................................... 7 第二章 设计方案 ................................................................................................................................. 8 2.1 智能监控系统 .............................................................................................................................. 8 2.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8 2.1.2 安全防范系统 .................................................................................................................... 17 2.1.3 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 42 2.1.4 机房系统 ............................................................................................................................ 48 2.2 通信网络系统 ............................................................................................................................ 53 2.2.1 综合布线系统 .................................................................................................................... 53 2.2.3 信息网络系统 .................................................................................................................... 58 2.2.4 有线电视系统 .................................................................................................................... 96 2.2.5 公共广播系统 .................................................................................................................. 100 2.2.6 电子会议系统 .................................................................................................................. 111 2.3 场馆专用系统 .......................................................................................................................... 132 2.3.1 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 ...................................................................................................... 132 2.3.2 扩声系统 .......................................................................................................................... 133 2.3.3 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 163 2.4 应用信息系统 .......................................................................................................................... 170 2.4.1 信息查询和发布系统 ...................................................................................................... 170 2.5 防雷接地系统 .......................................................................................................................... 172 2.5.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 173 2.5.2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 173 2.5.3 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 173

2 / 17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XXXX体育馆(以下简称“XXXX体育馆”)为2012年全运会比赛场馆,位于XXXX路。该体育馆在年全运会后将成为中XXXX市综合体育馆,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举行大型活动。

XXXX体育馆将建成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的体育馆,弱电系统的建设必须为使用和管理提供可靠、高速和灵活开放的传输平台和实现途径,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功能齐全的训练比赛及办公环境,为场馆的综合管理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手段。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相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全运会比赛的使用功能要求。

全运会是全国瞩目的赛事, 全运会体育场馆是支撑全运赛会的硬件基础,现代、先进的场馆不但体现出科技创新的成果,也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XXXX体育馆是第十一届全运会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一座高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高档次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设施,成为建筑业的亮点,在2012年十一届全运运会上将发挥其应有的巨大的作用。因此,本体育设施必然配套相应档次和规模的弱电系统平台,该平台将承载全运会比赛和其它体育比赛的安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高速、稳定、可靠的运转。

本馆智能化按甲级体育场馆标准设计,通过合理、专业化的系统设计,达到既节省整个工程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投资,又能使智能化工程满足国内A级比赛的要求,为体育馆的赛事和日常运营提供科学化的管理和综合应用技术平台,在这一技术平台上能顺畅地承办各种等级的赛事,提供相应的经营服务功能,实现场馆建成后运营能耗的节省和人工成本的降低。

承担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建设对我公司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公司十分珍惜本次投标的机会,本着缜密、科学的态度,汲取历年来我公司承揽各种国内外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充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利用我公司完善的质量体系、深厚的设计功底、严密的施工组织、强有力的建设团

3 / 174

队,为全运会奉献一个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弱电系统工程

1.2 设计内容

本体育中心智能化系统应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安全防范系统 (3)、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4)、机房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化(消防)监控机房等2、通信网络系统包括: (1)、综合布线系统 (2)、语音通信系统 (3)、信息网络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6)、电子会议系统

注:综合布线系统和通讯系统等采用六类布线系统 3、场馆专用系统包括: (1)、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 (2)、扩声系统

(3)、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4)、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5)、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6)、售验票系统

(7)、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8)、标准时钟系统 (9)、升旗控制系统

4 / 174

(10)、比赛中央监控系统 4、应用信息系统

(1)、信息查询和发布系统 (2)、赛事综合管理系统 (3)、大型活动公共安全信息系统 (4)、场馆运营服务管理系统 5、防雷接地系统

1.3 设计依据

(1) XXXX体育馆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招标文件 (2) XXXX体育馆弱电系统工程招标答疑文件 1.4 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1)JGJ/T131-2000建设部《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 (2)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3)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RASTI”法》; (4)GB/14948-94《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5)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SJ2112-8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器配接值》; (7)国家有关规定的与扩声系统相关的人身安全,消防法规、条例;(8)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9)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0)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11)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2)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3)SJ/T11141-97《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1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5)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 / 174

(16)GB50254 50259-9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8)YD5033-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19)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20)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21)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22)GB9361-88《计算场站安全要求》;

(23)GBJ32-82《电器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GB50222-95《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 (2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7)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8)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9)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0)GB50116-9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32)《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及实验要求》; (33)《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IEC要求); (34)(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6)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37)GBJ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8)DB51/T46-9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范》; (39)03X301-1《广播与扩声》;

(40)B/T14947-94《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41)GB9001-88《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42)GB9401-88《传声器测量方法》;

(43)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

6 / 174

1.5 设计原则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对体育馆的各智能化子系统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所采用的系统和设备应符合标准化、开放性的要求,并具有可扩性和灵活性。系统设计要做到功能实用;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维修方便;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1)先进性

现代化体育馆中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综合应用技术。系统建成后,其系统整体技术性能既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又要满足体育比赛等各种业务流程的要求,同时满足体育馆的现代物业管理模式;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还需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并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技术领先的地位。 (2)经济性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了必须满足系统应用功能和性能要求,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选择市场上成熟的,经过工程实践验证的系统和产品。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投资的经济性和性能价格比。 (3)实用性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建筑价值”;必须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追求大而全,坚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4)可靠性

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在比赛的全过程中必须要求各相关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5)开放性

由于采用系统集成技术,要求所有被集成的子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符合业界相应的关于系统互联方面的国际标准和协议。 (6)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体育馆智能化各子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化积木式结构设计,并应用控制主机+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模式,以满足今后系统的扩展、升级要求(包括满足整个体育中心的智能化系统集成需要);系统设计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式的全中文的操作界面,还要配套提供维修维护软件工具包,可极大的方便维修和维护工作。

7 / 174

(7)可操作性

各智能化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基于Windows GUI的中文操作界面,下拉式菜单结构,提示性图框,采用规范的行业用语,操作者仅使用键盘和鼠标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操作界面友好、清晰、操作简单、方便、容错性强,使复杂的操作关系变得简单。

第二章 设计方案

2.1 智能监控系统 2.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设计要点】本方案采用国内知名品牌浙大中控OptiSYS系统,对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大楼的楼宇机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管理,整个系统共有监控点位451个,包括数字输入点 262个,模拟输入点61个,数字输出点70个,模拟输出点58个,大楼系统监控接口,变配电系统监控接口等,整个网络结构由管理级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构成。本系统主控电脑设在一层弱电机房。 系统概述

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我们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管理,该系统一方面为大楼提供健康、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另一方面监控和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统计数据来看,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在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以后,可节省能耗约25%,节省管理人员约30%。现代化大楼内部的机电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楼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

8 / 174

技术,便可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大楼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长期保持设备的低成本运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了将XXX大楼建成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宾馆服务大楼,向在大楼内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快捷的服务,建立先进和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具有最新技术、高运作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楼宇设备控制系统。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综合考虑投资效费比与长期使用及维护成本,实际使用效果等因素选用浙大中控公司生产的OPTISYS楼宇控制设备。

OPTISYS系统对建筑物内的所有空调系统设备、通风排风设备、冷热源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等实行自动监测和控制,并同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和数据,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服务环境的特殊需求,节省能源,节省人力,最大限度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

我们的设计依据是: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招标技术文件相关要求

 浙大中控OPTISYS楼宇自控产品技术手册 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1987) 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 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45-90.92)  《空调系统控制》(国标图集02X201-1

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 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85)

9 / 174

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 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  相关产品安装使用手册 系统设计原则

本方案所提供的OPTISYS楼宇自控系统,遵循下述原则: 先进性: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中央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各层的控制器,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及远程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及管理功能。系统支持目前业界先进的主流技术。

安全性:

系统的构成能保证系统和信息的高度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整个系统受到非法入侵或意外故障时,对系统破坏限制在最小程度。同时在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安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联动措施,保障建筑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建筑设备的安全运行。

可靠性和容错性: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可扩展性:

系统方案中的总线能力、软件资源、DDC I/O点均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根据业主要求灵活增加少量控制点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另外,我们选用的BA系统,允许在统一的集成监控平台下,扩展新的控制网络总线,所以系统规模可以成倍增加。

可集成性:

系统具有充分的开放性能。OPTISYS系统,具有与其它建筑设备和系统产品进行数据通讯的能力,,以便建立以BA为基础的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BMS),

10 / 174

同时BA系统应能向集成系统提供通信接口,具有和第三方作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能力,以便后期根据业主要求实现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系统容许不同厂家的产品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并容许不同厂家的标准产品相互替换,以便系统今后的维护、扩展、更新。

经济性:

以切合大楼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各设备的监控方案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杜绝重复投资,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易操作性:

方案推荐一套完整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以支持BA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的操作界面为中文图形界面,采用网页化的浏览方式。 系统特点

本方案所采用的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单层网络结构

OPTISYS系统采用了单层网络结构和先进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使得OPTISYS集散系统无论在可靠性和技术上都是世界领先的水平。

11 / 174

系统硬件配置

本系统由一层弱电机房的主计算机、分布在大楼各处的DDC分站、通讯线路、各种现场检测和执行装置组成,形成集散控制系统。

整个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共配置15台DDC控制柜,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组成控制主网络,以满足空调系统设备、通风排风设备、冷热源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等设施的监控、管理要求。

系统软件配置

运行于Windows 2000/XP中文平台,灵活的动态图形操作界面,软功能键、下拉式菜单,可用鼠标完成大部分功能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Objectivity 跨平台数据库数据交换(ODBC) 接口与服务器(DDE) 数据采集与管理应用软件

12 / 174

运行参数与状态显示应用软件 运行记录报表的打印应用软件 中央调度及智能远动控制应用软件 故障诊断及报警应用软件 面向Micro Excel的趋势数据界面 可制定的权限 运行画面若干张 现地控制单元编程软件 本方案的关键技术

1. 中央监控系统软件采用浙大中控最新推出的OPTIVIEW软件,功能强大、先进,支持B/S方式,为整个大楼的信息化创造条件。

2. 充分利用DDC控制网络及其扩展网络通讯的能力,采用分布式扩展模块,系统设计相对比较分散,使得I/O电缆信号布线大为减少。控制扩展网络可接CANBUS现场总线。

3. 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的划分配置各控制点和设备,结合中央监控系统软件对不同功能区域的设备实行分区管理。做到既可以按照今后管理运行的要求对硬件、软件进行分区,又可以通过网络灵活地将各区域的设备集成在一个BA系统架构下进行集中管理。

4. 作为一个大型的多功能建筑,为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而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十分必要,方案为大楼的节能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如热水机组的群控、空调水泵的控制、空调分区控制与管理、空调机温度控制、空调机最小新风量控制、新风机送风温度控制、新风门开度控制、新风送风量重设定控制、热水温度控制、设备寿命均衡控制等;另一方面是运用能量管理软件,为大楼的节能管理提供管理手段,根据大楼内部的不同子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功能特点,收集大楼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采取措施降低大楼的能耗。我们在设计本方案中,充分考虑到节能方面的需求,力求为建筑运行管理提供灵活的控制手段,以便管理者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灵活采取管理措施降低运行费用。

13 / 174

5. 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一个充分开放的网络软件体系结构,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大楼BA系统和外部设备、系统的通讯连接和交换数据已经没有障碍,无论是将来有新的楼宇设备需要接入本系统,还是本系统接入更高层次的信息集成系统,都有最方便、可行的解决方案。 系统监控功能

中央工作站

系统由PC主机、彩色屏幕显示器及打印机组成,可直接与以太网相连。OPTIVIEW工作站软件借助于Windows NT/2000/XP多任务环境,是本系统的管理与调度的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以及对整个楼宇的被控设备进行监测、调度、管理,实现设备的联动控制。

软件功能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中央管理工作站采集各现场控制器(DDC)上送来的各项数据,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实时刷新数据库,供进一步处理及查询分析。

— 系统运行状态与历史状态显示。

— 以图形方式显示当前或历史上某一时刻的运行参数,实时显示各测点的参数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 运行记录报表与参数曲线打印。

14 / 174

— 以表格形式打印各测量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 — 故障诊断和报警。

— 中央管理单元根据实时接收到的各个现地控制单元的参数状态信息,经分析整理后将故障信息及时在屏幕上进行显示。

OPTIVIEW系统软件,它具有以下功能: — 大容量

— 一台中央工作站可以控制的点数达到1,000,000点 — 多任务性

由于采用了Windows NT/2000/XP操作平台,其强大的多任务功能,通过全动态窗口,操作员可以同时监视多个视窗,从而可提高操作员和系统的效率,是一个真正的多任务系统。

— Drag and Drop拖动功能

充分采用Windows NT/2000/XP中Drag and Drop的新功能,即在计算机上可以拖动动态点到应用程序,自动生成趋势图,点的操作历史等数据或图形。

— 结构化的命名方式:

长度达30个字节的结构化命名方式可以由用户灵活的使用,使点的名字更能为用户识别,另外有16个字节可以对点进行描述。

— 多点动态趋势图,可同时输出或者监测10个点的动态变化趋势。 — 保密性:

多级密码限制对数据库和其它机密信息的存取,采用多级密码控制,以满足众多指定用户的需要,可根据工作需要,任意定义用户的操作权限,控制范围。

报警与信息提示功能,产生报警信号时,可直接切换至动态图或者查询信息提示

15 / 174

动态的系统监控体系和系统构架图,可以直观的检测和设置整个系统的通讯,便于诊断系统故障,方便系统数据的上载和下载。

— 易于管理,可以针对不同操作者的权限和工作性质,精确指定不同操作者的不同权限内容。

— 系统能完全向上兼容,无需特殊设备和工艺就能完成系统升级及容量扩充。

可预设长达一年的时间表,用于设备定时控制和报表输出。 —自动备份 (Automatic backup) 备份OPTIVIEW数据库

从自动备份软件所创建的备份数据中恢复OPTIVIEW数据 配置和安排重复使用的数据 清除不必要的备份以清空磁盘空间

硬件配置

计算机主机配置要求:

CPU: Intel Pentium IV 内存: 256MB 硬盘: 30GB 光盘驱动器:40倍速 并串口: 三串口/一并口 显示器: 17’’ 液晶显示器 打印机: LQ-1600K针式打印机

16 / 174

UPS电源: 1kw在线式

2.1.2 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概况

根据全运安保建设需求以及结合XXXX体育馆场馆实际情况,安保系统由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巡更系统、安检系统、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和综合安防集成平台组成。其中安保通讯网络系统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统一考虑;安检系统有全运安保部统一制度。门禁系统使用嵌入式CPU身份识别卡,所选设备厂商要承诺可按规定的数据库和加密算法进行二次开发,按使用单位的要求上传所需要的数据;报警系统在馆内重要的出入口、通道、重要机房、重要办公用房等位置设置红外报警装置,在岗亭、安检大厅、治安处理点、安保观察点等安保功能用房和部分办公用房设置报警按钮,在残疾人卫生间、要人卫生间等处设置求助报警按钮,并实现与附近监控摄像的联动;周界防范系统,沿场馆安保警戒线一周设置红外对射光束探测装置,当有非法入侵时,装置向安保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并由报警主机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将相关区域的监控图像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同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值班人员;在场馆内外要害部位、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岗亭、安检大厅等位置设置值班巡更点位,采用离线式巡更系统;场馆安保系统要求对安保各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通过系统集成软件将独立分系统集合成一个整体。

基于以上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安全的、指挥调度有序进行的、管理控制有效的XXXX体育馆综合安保系统是非常由必要的。 系统总体需求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XXXX体育馆安保系统保安监控中心设于体育馆一层的安保指挥中心,另外在本体育馆一层的消防中控室内设置一个分控中心,在比赛后将交通监控指挥室纳入消防中控室,作为平时保安用。该系统由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巡更系统、安检系统、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

17 / 174

和综合安防集成平台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需求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平台最核心、重要的部分。要求系统可靠、稳定,反应速度快捷,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警情,并且具有多种联动功能,可以及时通知各个安全保卫部门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并且在事后可以保存下全部过程的图像,作为重要资料备查。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满足目前的监控需求,而且为将来的扩充提供很好的接口,符合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即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①设计原则:

先进性: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设备采 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增加视频及其它控制模块,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②设计要点和功能:

系统主要对体育馆的周界区域、出入口、进出通道、门厅、公共区域、重要休息室通道、重要机房、奖牌存放室、新闻中心、停车场等重要部位和场所进行有效图像监视和记录,录像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系统具有总控功能,并设置分控站,以便赛事期间公安临时监视和维持秩序。 画面显示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系统能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当报警发生时,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对需要进行声音复核的场所,应安装声音侦听设备。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提供通信接口和协议,以便中央管理系统的集成。 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保证重大赛事和活动时扩展监控范围,可按数字化方

18 / 174

式(网络视频监控)设计。 2)门禁系统技术需求

 门禁系统由读卡设备、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设备及中心控制设备等组成,

系统采用总线传输方式。门禁系统使用嵌入式CPU身份识别卡,所选设备厂商要承诺可按规定的数据库和加密算法进行二次开发,按使用单位的要求上传所需要的数据。

 在馆内的功能分区出入口、地下室出入口、重要机房、重要功能用房等

位置设置门禁在药检室设门禁,对于赛时不使用的房间、通道、区域等要做物理隔断封闭,物理隔断由建设方负责完成。

 各区门禁系统的供电由就近的安保设备间集中供给,各门禁控制器应有

后备电源。

 门禁系统营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当发生火灾时门禁系统应自动打

开相应的消防通道,确保人员疏散。

 当门被非正常打开和长时间未关闭时。应能发出报警信息,提示值班人

员。

 每个门禁附近若有摄像机的应联动。

 因门禁系统的管理软件需进行二次开发,投标人投标时需以暂估价10

万元报价。

3)报警系统技术需求

 报警系统由前端报警设备(报警按钮、报警传感器等)、信号传输设备、

报警主机等组成,报警主机设在安保指挥中心。

 在馆内重要的出入口、通道、重要机房、重要办公用房等位置设置红外

报警装置。

 在岗亭、安检大厅、治安处理点、安保观察点等安保功能用房和部分办

公用房设置报价按钮。

 在残疾人卫生间、要人卫生间等处设置求助报警按钮。  报警装置附近有监控摄像的要与其联动。 4)周界防范系统

 沿场馆安保警戒线一周设置红外对射光束探测装置,当有非法入侵时,

19 / 174

装置向安保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并由报警主机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将相关区域的监控图像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同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值班人员。

 警戒线上的入口处为非警戒线。 5)巡更系统

 在场馆内外的要害部位、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岗亭、安检大厅等位

置设置值班巡更点位,采用离线式巡更系统。

6)安检系统

本子系统由全运安保部统一制定,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7)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系统纳入综合布线系统中。 8)安防系统集成软件

 场馆安保系统要求对安保各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通过系统集成软件将

独立分系统集合成一个整体。

 集成要实现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包括周界报警)的联

动。

 集成实现系统信息的综合存储、交换与共享。

 集成系统响应场馆的安保指挥系统的视频控制指令,控制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视频的切换、云台、镜头等控制功能;其通道控制协议遵循《全运场馆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接口规范》。

 集成系统接受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并实现向安保指挥系统发出报警信

息,其通道协议遵循《全运场馆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接口规范》。  系统集成要采用标准硬件平台(IA)和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TCP/IP

通信协议。

 具有系统故障自检功能,及时发现故障点,记录故障数据。  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 安保系统集成软件投标时需以暂估价20万元报价。 9)其他 

安保各子系统(视频监控、门禁、报警、巡更)具有相关信息存储功能,

20 / 174

支持存储信息的网络查询;

 各系统涉及的全运安保界面、接口等规范、标准和要求由使用单位另行

提供。

 各系统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工作接地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

准。

 施工方要根据所选设备的用电量核算各房间(安保指挥中心、安保通讯

设备间、安保设备所用的弱电间等)的用电量,并提交给弱电设计负责单位进行配套设计。在有安保系统线缆转接的弱电间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得安保专用机柜或机箱。

 安保系统实外管线,由工程商根据实际情况核算外管线需求量,并在场

馆弱电外管线总体规划设计时统一考虑。  岗亭、安检大厅等安保用房内的照明150Lx。 工程范围

设计的场地有XXXX体育馆场馆内和外场。系统设计范围为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巡更系统、安检系统、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和综合安防集成平台。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纳入综合布线系统中统一考虑。 设计原则

本系统设计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0 (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3)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GB/T50311-2000 (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6) 《商用建筑综合布线标准》EIA/TIA-568B (7) 《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 11801

21 / 174

(8) 《欧洲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N/50173

(9) 《商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标准》ANSI/TIA/EIA 568A、568B (10) 《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ANSI/TIA/EIA 569-A (11) 《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及管理标准》ANSI/TIA/EIA 606 (12)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规范》ANSI/TIA/EIA 607 (13) 《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I/TIA/EIA TSB-67 (14)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I/TIA/EIA TSB-72 (15) 《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ANSI/TIA/EIA TSB-75 (16) 《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ANSI/TIA/EIA 570A (17) 《无线网络通信协议》ISO/IEC 802.11b (18) BACnet NASI/ASHRAE SPC 135P标准 (19)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

(2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2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2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24)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GB/T16572-1996 (2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2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2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2 (29)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30) 《30MHZ—1GHZ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1996 (3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32)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 (33)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180-2001

(34) 《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31-1997 (35) 《双向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Q/T BGCTV-101-2001 (36) 《双向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规范》Q/T BGCTV-103-2001

22 / 174

(37) 《双向电缆分配网络调试方法》Q/T BGCTV-105-2001 (38)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42-1995 (39)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4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 (4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 (4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 (44)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验规程》DB32/365-1999 (45)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46)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 (47) 建筑设计研究院图纸及要求 本系统设计中:

摄像机按照覆盖图要求选型,覆盖相应区域。在馆内重要出入口、楼梯口、门厅、地下车库、重要机房、奖牌临时存放处、检录处等重点部位设置固定式彩色录像机;电梯桥箱内设彩色电梯摄像机;观众大厅设置一体化全方位球型彩色摄像机;在热身馆内设置一体化全方位球型摄像机;竞赛场地设置一体化全方位球型彩色摄像机;看台区设置一体化全方位球型彩色摄像机及固定式彩色摄像机进行监控;室外周界、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安装一体化全方位球型彩色摄像机及固定式彩色摄像机。

在重要机房设置门禁读卡器、门磁、电控门锁、出门按钮、红外/微波双鉴防盗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通道设置红外/微波双鉴防盗探测器;奖牌临时存放处设置出入门双读卡器、门磁、红外/微波双鉴防盗探测器、紧急求助按钮、振动传感器、电控门锁;残疾人卫生间设置紧急求助按钮;赛时在周界设置长距离对射红外入侵探测器。

赛时保安巡更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系统,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设置巡更点及巡更。

根据招标文件文件技术要求,结合本场馆的建设特点,本系统设计选用如下产品共同构成场馆安保体系,所选产品技术指标均满足招标文件相关技术要求:

23 / 174

系统设计

中心设计目标: ◆ 视音频监控管理功能 ◆ 对监测点语音广播功能 ◆ 报警联动、报警信息管理功能 ◆ 视频流控制、转发、本地储存功能

◆ 全网内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控及网络管理功能 ◆ 授权与安全认证功能 监控终端系统设计目标: ◆ 音视频监控,本地录像功能; ◆ 视频流的网络传输功能; ◆ 与报警设备的连接和控制; 网络客户端监控设计目标:

◆ 实时图像及语音的传输、接收与流量(带宽)控制;

◆ 报警信息(开关量数据、图像和语音)的传输、接收与转发控制; ◆ 具备多级权限管理机制的客户端软件(接收与点播图像、语音及报警信息);

视频流控制流转发目标:

◆ 多级视频流、控制流转发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本系统中共设52个视频监控点,其中。 系统设计

本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分别是: 1.视频监控前端子系统

监控前端主要由前端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摄像机(防护罩、摄像机、

24 / 174

镜头、支架)、报警探测器等主要设备组成。其应用模式是前端重点防范通过主动触发外部相应报警设备,从而促使指挥中心能通过摄像机与报警信息的联动及时监看到现场的状况,为各种流程的执行状况、突发事件的抑制、处置提供有利的保障。

2.图像传输子系统

利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前端的摄像机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输入到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通过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将重点监管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压缩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专有网络传输到防范指挥中心。

3.中心控制子系统

心控制子系统包括数字视频矩阵、视频管理服务系统、桌面控制系统、电视墙组成。其中,视频管理服务系统由数字视频转发系统和服务器硬件组成,在监控中心服务器上安装数字视频转发系统软件,可以实现视频流的转发、设备的集中管理和配置(包括用户权限的管理以及访问优先级的管理)、中心集中存储以及网络隔离。

25 / 174

LED显示屏常州市消防支队 - 欢迎您交换机专有网络数字视频矩阵网络控制键盘消防管理平台网络客户端视频转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

在各个监控区域主要监控检测点部署摄像设备,摄像设备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输入到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并进行压缩编码、存储、传输到网络中。服务中心的数字视频矩阵把重点防范单位中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压缩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还原成模拟信号输出到电视墙。

各种外部报警探测器通过RS232接口接入到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中,当产生报警,立即联动视频服务器进行录像,并把摄像机转到相应的报警点,服务中心的电视墙上将自动弹出该报警画面,并提示相应的报警信息。

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分为1-8路,最大编码、存储、传输1-8个模拟视频信号,设备内可加挂硬盘进行录像文件的存储,1路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可放置2块IDE硬盘,4路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可放置4个IDE硬盘,8路网络

26 / 174

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可放置8块IDE硬盘。完全可以满足长时间大容量的存储需求。

另外,在系统中可利用网络视频切换存储服务器预留的通道来实现视频会议。当发生紧急情况,服务中心可以远程进行调度指挥。

5.1.2 原理图 见第九章 图纸 5.1.3 实现功能

该系统主要与网络视频服务器、报警主机等设备配合,采用B/S方式,实现视频浏览、报警联动、录像调阅等功能。

对包括监控点信息、设备信息等监控点信息进行录入与维护,并提供方便的按部门、行政区划等的查询、统计功能

对所有权限范围内的监控点查看实时监控视频,支持同时查看1/4/9个屏幕,并控制摄像机云台调整功能

远程报警及联动控制:检测多路报警信号,当发生报警时,自动启动各种对应的联动设备,将视频切换到相对应的摄相机,通过网络向监控中心报警,客户端弹出报警信息提示

系统将监控点信息与电子地图集成,在地图上显示所有的监控点,点击即可查看实时视频,并且支持大、小屏幕切换

系统支持设备录像调阅功能,即所有监控设备上的文件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浏览和查看

所有地方看到的图像,系统支持对图像作一定的处理并保存到本地硬盘;处理包括录相截取、截屏,并可以对某次处理增加批注功能,以方便管理人员使用。报警产生的录像,系统自动保存到本地硬盘,并支持按照时间、报警级别等条件进行报警录像检索。

完善的权限控制,各种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可以实现各自权限范围的视频浏览、电子地图、图像处理、摄像机控制等功能。

支持多种不同类型设备巡检,包括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前端编码设备等等,各种设备的巡检结果可以在统一的界面上显示出来,方便地了解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支持将巡检的日志信息记录在数据库

27 / 174

中,系统可以按不同的时段查询与分析历史的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有效性。

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与编码器都具备一路音视频输出,可以在客户端实现远端与中心端音频对讲,在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本机实现远端与中心端音、视频双向对讲,构建简单的视频会议网。

当某个防范重点单位发生突发事件,防范指挥中心可以点播其视频了解状况,并且可以实时地进行音、视频对讲,进行远程调度指挥。

在监控中心配置数字视频转发系统的目的在于实现视频数据流的缓存、转发及权限管理;实现对下属所有防范重点地域设备的集中管理;并同时实现与其他网络的隔离。

数字视频转发系统提供了一个高管理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分布式视频转发解决方案。使用视频转发系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某一路视频只占用一次网络带宽,并且不需要调整网络设置。数字视频转发系统的级数无限制,监控中心管理员可使用计算机和登录密码接入任何一台数字视频转发系统实现集中监控管理,消息流支持批量处理。

其他相关部门要访问各个防范重点地域的监控图像时,通过向中心的转发服务器发送请求,进行权限认证,认证通过以后再通过转发服务器向设备取得该视频流进行转发。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陆数字视频转发系统软件,用客户端软件对前端的视频进行实时监看或者录像文件的调看,数字视频转发系统软件可以容纳多用户的访问。各级访问用户在访问前端视频时不必再去记忆前端各台设备的IP地址,只需要根据访问用户自身的权限,在设备例表中找到相应的视频信息点就可以进行点击查看。

本系统,在监控中心配置一台无限输入多路输出的嵌入式数字视频矩阵对重点区域上传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上电视墙。

数字视频矩阵的主要功能是对前端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以及控制切换。 在监控中心,通过数字视频矩阵对前端的数字信号进行硬解码上电视墙。数字视频矩阵通过网络输入,支持无限路数的视频信号输入,解码输出模拟信号,同时具备了解码器和矩阵的功能,并且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故障自动恢复能力,

28 / 174

操作上类似模拟矩阵,可以外接键盘控制以及PC控制。

数字视频矩阵必须支持定时切换、分组切换、报警切换以及自动切换等多种查看方式,如有报警发生能够马上切换到该监控点在电视墙上输出;客户端监看和数字视频矩阵监看均具备云台控制,设备设置等完整功能,接入方式极为灵活,可以在网络中的任意一点接入网络中。

数字视频矩阵还必须具备有多种控制方式,如设备面板、红外遥控进行控制,也可以在PC上安装“矩阵控制软件”进行控制,或者采用“网络键盘”进行控制,网络键盘在网络中接入,每个键盘之间的控制互不干扰,可以在中心端对前端的摄像机发出切换和控制指令,还可以对前端的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

本系统的设备基于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根据所拥有的权限对前端各个监控检测点的图像进行实时监看,并且可以进行云台、光圈、焦距等的控制,在本机上可以操作的功能在客户端同样可以实现,包括码率的设置,图像分辨率的设置,管理员不但可以根据拥有的权限任意访问前端的图像,还可以进行录像文件的回放,日志查询等。

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设备进行设置,另外一种是对每个视频通道的设置。

对设备的设置包括:基本配置(设备的信息,自动开关机设置)、报警输入设置、报警输出设置、IP设置、设备时间以及其他设置。对通道的设置包括:基本配置、编码设置、自动录像设置以及运动检测的设置。

在实时监看的过程中,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可以现场立即进行抓屏,并把图片保存下来。

 录像文件的回放

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对前端网络视频切换服务器中保存的录像文件进行回放,也可以对保存在本地的电脑中的录像文件进行回放。可以对正在回放的录像文件进行截图、对正在回放的录像文件进行某一段视频流的捕获并保存在电脑中。播放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进行逐帧倒退、连续倒退、单帧播放。 主要特点:

29 / 174

 MPEG2、MPEG4、H.264压缩标准,提供从QCIF到D1(704*576)的多种分辨率支持,码率从32K到4M可调。

 所有视频可同时在D1的分辨率下实现PAL制25帧/秒,全实时编码(NTSC制30帧/秒),帧率可调。

 以太网、E1、802.11b、单纤单模、双纤单模、ADSL(PPPOE)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

  

可以实时传送视频、控制信号(异步串口数据RS232/485)和语音信号。 本地视音频分别提供一路BNC输出,可供调试及视音频对讲使用。 可通过ARP协议、串口进行系统基本设置,通过网络管理端进行具体设置

 

具备外部报警输入和报警输出。

支持DNS,DHCP支持动态IP,支持在NAT环境中应用。支持通过时间服务器同步时间。

 支持本地使用IDE硬盘进行录像存储。

视频编/解码设备技术规格:

主处理器:采用MotoroIa的工业级POWER PC专业嵌入式处理器,处理器工作温度可达到105℃。

操作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

操作界面:本地菜单,及远程网络控制,对视频服务器集中管理。

系统资源:1-8路实时编码/录像,网络客户端/数字矩阵实时监看及回放,

IE浏览。

控制方式:面板按键操作、遥控器操作、计算机网络接入控制、RS232接入控

制、视频服务器集中管理软件管理。

视 频:

压缩标准:MPEG-2、MPEG-4、H.264

记录速度:PAL制式每路1-25帧/秒可调,NTSC制式每路1-30帧/秒可调 码流范围:32K-4M

视频输入:1-8路视频输入 ( NTSC/PAL ) BNC ( 1.0Vp-p,75Ω) 视频输出:1路复合视频信号输出

30 / 174

图 像: 1、分辨率:

D1格式:704*576 VGA格式:640*480 3/4 D1格式:528*576 2/3 D1格式:480*576 1/2 D1格式:352*576 ClF格式:352*288 QClF格式:176*144

2、图像压缩:MPEG-2、MPEG-4、H.264

3、画 质:支持固定码流、可变码流、平均图像画质三种设置图像方法 音 频:

1、压缩标准:G.72X 2、码流范围:8K-384K

3、音频输入:1-8路音频输入BNC 4、音频输出:1路音频输出BNC 云台及快球控制技术规格:

1、云台及快球控制接口:RS485/RS422

2、云台及快球控制协议:内置大部分常用品牌云台解码器及快球的控制协议 3、加载或升级协议:可动态加载或升级控制协议 存储设备技术规格:

1、硬盘数量:内置1-4个IDE接口,可挂接2-8个大容量硬盘

2、空间占用:视频15M字节/小时,最大码流可设置到1.8G字节/小时 音频3.6M-172M字节/小时

3、备份接口:USB2.0接口、以太网接口 报警输入/输出: 1、1-8路报警输入 2、1-4路报警输出

3、动态检测区:每画面可设置192个检测区 4、动态检测灵敏度:每区可设置3级灵敏度 网络接口:

1、网络接口: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31 / 174

2、支持动态IP,支持在NAT环境中应用 3、支持E1、802.11b、光纤等多种网络扩展卡 电源和功耗:

1、电源要求:230V ( 10%的浮动限定 ), 50HZ ( 2%的浮动限定) 2、电源功耗:50W MAX(不含硬盘) 3、电源标准:ATX 门禁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本系统中共设66个门禁点。 系统设计

 1)前端设备是指读卡器、门锁、门磁以及出门按钮。

读卡器发出的电磁波,当有此范围内卡放在附近时,签在卡内的数字芯片会依此电磁波为能量而启动,一旦启动,卡将发出特定信号返回到读卡器。读卡器将信号送给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根据这个数字信号来判断是否允许本持卡人通过。读卡器是通过读卡并发送出其唯一识别信息给控制器来识别持卡人的装置。本系统中的使用的感应读卡器有防止破坏功能,读卡器在被破坏时,将发生报警信号。

 门锁选用尤其重要,为满足消防要求,门锁选用断电开门型电磁锁,可承受力600磅,以保证在系统在断电的情况下,门可以打开。另外,该门锁还提供门磁信号,为门禁系统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通过门磁可以诊测门的开关状态。对于进出监控,安装一个门磁意味着所有门开关的事件将会被记录下来。而且还可以在门不该开启时开启(即门禁系统还没有释放锁)或门开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激活继电器,产生报警信号,提示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处理现场情况。

出门按钮在不使用卡或个人密码的情况下,允许人员从高安全性区域通向低安全性区域。按此按钮可以使锁被释放,就像使用卡进入一样。另外,出门按钮也可以用作“接待”按钮,内部人员按下此按钮可以使其他外部人员进入建筑物。

32 / 174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要求,共设66扇门,安装有66个读卡器,66个出门按钮以及66个门磁。以上设备安装在馆内的功能分区出入口、地下室出入口、重要机房、重要功能用房等位置。

 2) 传输部分中门禁主控模块之间电缆选用RVVS2X1.0,门禁主控模块到读卡器模块之间选用RVVP4X0.75,门禁主控模块到门禁管理机使用RVVS2X1.0,读卡器到读卡器模块使用RVVP4X0.75,出门按钮到读卡器模块使用RVV2X0.75,锁、门磁到读卡器模块使用RVV4X0.75。

 以上所有线缆均应穿金属线管、线槽或用桥架敷设,并且供电电缆与信号电缆必须分开敷设。

 3) 中心控制部分是门禁系统的中心控制设备,就像人体的大脑一样,里面存储了大量相关人员的卡号、密码等信息,这些资料的重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该部分还负担着运行和处理的任务,对各种各样的出入请求做出判断和响应,其中有运算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讯单元等组成。它是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门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希望规划一个安全和可靠的门禁系统,则首先必须需要选择更安全、更可靠的中心控制部分。

该系统选用PRO22IC为系统的主控制模块,它的核心为32位CPU,支持TCP/IP协议。同时选择PRO22R2为双读卡器接口模块,它用于系统的门禁点扩充。该每个模块提供2个读卡器接口,8个输入点和6个继电器输出。

4) 系统管理软件使用了WP2KU5门禁控制管理软件,该软件集出入控制、报警点监控、视频图像和证件制作于一体,提供对报警点、巡更点及出入通道控制点的实时监控功能,所有的事件记录及系统信息都可形成报表。

该软件设计了5个用户客户端,视窗上操作并能在本地局域网上工作。系统容量可以扩充,采用ODBC开放数据库,使用资料库可以为其他应用软件共享。

该系统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设计,服务器平台的系统软件符合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和协议,支持主流网络协议TCP/IP。

提供完善的操作系统监控、报警和故障处理。操作系统为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的网络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 NT 5.0 /2000。

33 / 174

数据库为Microsoft MSDE或SQL Server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大数据量的加载,支持中文编码。

采用用户密码登录方式保护系统,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用户数量无限制。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以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非法用户对系统配置的更改或越权操作。

具有通行卡的发行和管理功能,卡管理操作具有批处理功能,可避免大量输入操作。

设备管理:在电脑中对系统设备进行配置,并可通过控制图或电子地图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

级别设定:在已注册的卡中,哪些人可以通过那些门,哪些人不可以通过。某门控制器可以让哪些卡通过,不允许哪些通过。

时间管理:可以设定某些控制器在什么时间,允许或不允许持卡人通过;哪些卡在什么时间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哪些门等。

数据库的管理:对系统所记录的资料进行转存,备份,存盘和读取等处理。 事件记录:对系统运行中的各种出入事件、异常事件及其处理方式进行记录,所有操作过程与“交易”数据均能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通过用户可配置的报表生成器,查阅各类事件清单,并可输出打印。

由设备或控制器产生的事件能够启动由用户设置的控制动作序列,从而实现对相关系统的联动,设置控制动作序列由宏编程完成。

管理工作站上利用图形方式操作,地图以*.wmf图形文件转换而成,提供多种图标使用,如门、报警点、电锁、报警查看、事件查看、地图之间的链接等。 各受控门、报警按钮等操作对象均以图标的形式表示在地图的相应位置,用颜色标示各对象的状态,图标的颜色根据实时状况改变和闪烁。

报警监视窗中,报警信息按照优先级顺序列表,未处理报警与已处理报警分列两个列表,任何一个报警项目都能显示详细报警类型、地点、时间,添加操作员的处理记录,以及打开关联的电子地图,并对报警执行在线控制和恢复操作。

支持网络工作站,总控中心负责发卡管理及所有分区的查看监视,数据库维护;各分区监控室只管理本区域的通道及门警巡视。

可以与下列系统互联:消防系统、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34 / 174

可以联动任意具有ASCII受控协议的第三方设备。

智能卡采用MF-02智能卡,该卡具有32个分区,4K空间,可完全满足相关技术开发要求。 原理图

 见附件图纸 实现功能

控制所有出入通道控制点的电锁开/关,实行授权安全管理,并实时地将每道门的状态向控制中心报告。

通过管理电脑预先编程设置,系统能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性授权(进/出等级设置),设置卡的有效使用时间和范围(允许进入的区域),便于内部统一管理。

全部采用非接触读卡识别方式,系统使用者持有效卡才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进出。

系统可探测到异常开门情况,具有报警功能。如有人非法(破坏)将门打开,或是“套用”低级别卡试图潜入重要地点,门禁控制器立即将警情传送给控制中心电脑并提示发案地点,同时记录在案。

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终端和管理主机对所发感应卡设定限、取消和重置使用,并可设置门锁的方式。在发生意外时,可由控制室控制部分或全部门锁的开闭。

 系统能详细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日期、进出人员的卡号、姓名、隶属部门、职务等资料,协助管理人员查询工作。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随时在查询系统上查询各部门员工的详细记录。并可随时打印出来。各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本部门人员的出入门状况。

各门禁控制器可脱机工作,脱机状态下,具有存储不少于5000条事件的能力,当与主机通信恢复时立即将这些事件传往主机做存贮查询。

35 / 174

门禁系统可通过软件与内部网络直接相连,达到数据共享。可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对进入该地区的目标进行录像;当出入通道控制监控点的门被打开后,门禁系统会输出信号给闭路监控系统,驱动摄像机及录像设备及时记录图像信息。在门禁控制管理的工作站上可发送对摄像机、云台的操控动作指令。在报警系统联动,特殊警情发生时,关闭通道,禁止刷卡出入,以防作案人员逃逸。

提供API接口,与其他系统如周界防范、在押人员报告、讯问指挥、安全检查、图像监视等子系统联动;

门禁系统可通过软件与区管内部网络直接相连,达到数据共享。使用开放型数据库,并可以文本方式输出。

多帐户管理,连接方式包括:LAN/WAN,拨号或直接连接。 报警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本系统中共设44个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29个报警按钮。 系统设计

1)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区域控制器。根据具体的环境恰当地选用探测器,以发挥各种探测器的功效,完成周密而安全的防护,是建立报警系统首要考虑的问题。报警系统所用探测器的类型主要有:

 开关

 光束遮断式探测器

 热感式红外(被动红外式)探测器  微波物体移动探测器  超声波物体移动探测器  侦光式移动探测器  视觉探测器  接近探测器  玻璃破碎探测器  振动探测器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要求,本方案中选择美国HONEYWEEL公司的手动

36 / 174

报警按钮以及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构成本系统的前端探测器。

报警系统在馆内重要的出入口、通道、重要机房、重要办公用房等位置设置红外报警装置,在岗亭、安检大厅、治安处理点、安保观察点等安保功能用房和部分办公用房设置报警按钮,在残疾人卫生间、要人卫生间等处设置求助报警按钮。

区域控制器负责探测器的管理,同时向控制中心传送所负责区域内的报警情况。一个区域控制器和一些探测器、声光报警设备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报警系统。本系统的区域控制器选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二防区控制器,能够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布防与撤防:布防---让系统工作叫布防,正式布防后,任何破坏或室内的异动将触发探测器的动作而发出报警;撤防---系统发出警报后撤掉报警。

延时防区:报警系统提供“进入延时”或“退出延时”功能,使您在触发该防区的探测器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容撤防或在布防后从容离开而不会触发引起主机报警。

紧急防区:又叫火警防区或24小时防区。用于发生紧急状况(如火警,抢劫)时使用。该防区一般接紧急按钮、烟感探头、玻璃破碎探头等等,该防区不可旁路,主机在布防、撤防状态都有效。

旁路:让某个探测器不工作叫旁路。平时正常上班工作状况下,所有的报警装置可关闭(撤防),下班后必须将所有的系统打开(布防)。此时如有某部门需加班,中心可将该防区的探测器关闭(旁路),不影响其他防区的布防工作。主机可对每个防区独立操控(布防/撤防),防区之间互不影响。注意紧急防区不可旁路。

防断电,防破坏;可为楼宇控制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提供防区报警信号; 具备联网工作功能。

本系统中的探测器防区,根据物理位置区域以及消防联动要求划分分区。  2) 传输部分系统中从报警通信控制主机到防区扩展器之间电缆选用RVVS2X1.0,从防区扩展器到手动报警按钮使用RVV2X0.75,报警通信控制主机之间使用RVVS4X0.75,所有电缆均使用国产优质电缆。以上所有线缆均穿金属线管、线槽或用桥架敷设。

 3)控制部分的报警通信控制主机工作原理为在需要防范的区域安装好探

37 / 174

测器,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后,按动探测器,通过探测器立即发送的报警信号,该信号由报警通信控制主机接收,处于警戒状态的报警通信控制主机接收信号后,立即按照预先定义好的事件策略,报告警情,并使得相关系统产生联动功能,如打开相关防区监控摄像机,在监视墙显示相关报警点视频报警信息,开启全实时硬盘录像机录像,关闭相关防区大门。使安全保卫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收到警情后,立即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处理现场。

 本系统中报警控制主机选用HONEYWELL公司的DS7400XI报警通信控制主机。该主机采用总线制方式,通讯距离达1.6KM,支持248防区。多种总线防区扩充模式可选,支持200个用户码,30种可选防区功能,可分8个独立分区。 400个事件记录,可实现键盘编程及远程遥控编程。可用4+2,contact ID等多种格式与报警中心通讯。可与PC机直连,实现PC管理,广泛用于大型安防系统及小区报警系统。实现多种输出联动方式,用于灯光、视频、模拟地图等方式联动需求。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协议,方便系统集成。支持门禁模块,支持视频监控模块实现矩阵切换功能。支持96个可编程继电器输出,可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监控管理。 原理图

 见附件图纸 实现功能

可编程开关控制支持视频同步、报警事件驱动、手动三方式; 报警控制支持手动、自动两种布防方式;

支持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门禁系统联动、可编程报警联动以及多种设备联动;

报警信息可以记录、查询和打印; 具备三级密码操作功能;

在综合管理平台上可显示监控摄像机、探测器的分布; 系统设有时标装置。

38 / 174

周界防范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本系统中所设计的红外对射点,均 安装在体育馆周边。 系统设计

本系统中前端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发射经过调制的两束红外线,这两条红外线构成了探头的保护区域。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主机报警。

 经过调制的红外线光源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灯光等外界光源干扰,也可防止有人恶意使用红外灯干扰探头工作。

 本系统的中心控制设备与报警系统合用报警通信控制主机。 原理图

 见附件图纸 实现功能

 采用远距离红外对射探测器,利用报警控制主机与总线相联,实现场馆周边安全防范。一旦周边有非法者侵入,管理机和管理中心电脑就会发出报警,弹出电子地图、显示报警地点并存贮报警信息。 巡更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本系统中共设计的巡更点,安装地点在体育馆内。 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无线巡更方式,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用户规定的巡更路线上的关键点安装专用信息钮,当巡更人员到达规定地点时,用特制的巡更器(棒)接触信息钮,所需的巡更数据即被巡更器(棒)采集到,当巡更人员回到值班室后再将巡更器(棒)插入专用数据通讯座,便将巡更时的相关信息读入数据采集分析

39 / 174

系统,记录下巡更人员到达规定巡更点的位置代码和时间等信息,起到巡更监督的作用。

根据XXXX体育馆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对无线巡更系统的要求及区域特点和范围,选用了先进的LAND-WELL智能电子巡更系统。该巡更软件具有口令保护和查询功能,可由管理人员通过巡更软件编程,对巡更路线、巡更班次、巡更地点和巡更人员进行编程设置;每个巡更人员每天、每次、到每个巡更点等均存储于微机的硬盘中,输入正确密码后可查询;由专人通过密码可对巡更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可存储和查询巡更人员的个人资料、任何巡更点的资料,还可配合安保部门查询特定时间、特定巡更人员的资料。

在场馆各处分别设置17个信息钮扣(巡更点),此外再设置1个巡更管理站作为交接班点与人员点;设置1个数据变送器用于采集数据;交接班用信息钮4个。根据管理分区的不同及管理要求设计巡逻路线。工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钮及信息采集器数量和对讲机的数量视巡更人员、巡更班次和分组数量等情况而定。本系统可根据日后布防力量的加强增加巡更信息点。 原理图

 见附件图纸 实现功能

系统能自动记录安全保卫人员巡逻到位的时间和每次巡逻的时间间隔,督促安全保卫人员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更;

计算机能对所有的巡查点和安全保卫人员自动进行管理,可将所有的信息排序检索和打印输出;

通讯软件与管理软件可设置数据采集器的各种功能,并可按系统使用的不同领域提供多种数据处理方法;

系统支持二次开发。 安检系统

由全运安保部统一制定,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40 / 174

安保通讯与网络系统

包括在综合布线系统中。 安防系统集成软件

对于本系统中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我方设计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设计采用开放式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思路,各个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可开放的通讯接口,均可以通过RS232/RS485、数据库或TCP/IP以API协议接口方式与其他子系统进行开发。各子系统之间的可实现集成联动,通过RS232串口方式提供的报警、读卡事件等信息以规定的协议形式传送给协议转换器PIT423,实现与矩阵主机连接,矩阵主机响应并操控前端摄像机,达到控制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的切换及录制的目的,从而实现门禁、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完美集成。

本系统可按照《全运场馆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接口规范》定制开发。实现比赛对安防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要求。 其他

 系统中设计了防雷保护系统。

 按照有关防雷规范:动力供电应采用不少于三级的分流限压保护。良好的电源防护是系统保护的基础。电源第一、二级保护作用是防止较强的感应雷击,经过这级的保护,使雷击电流大部分对地汇流,保证后端设备不受过高的雷击电流的冲击,电源第三级保护其作用是防止过压及浪涌电压,对重要精密设备的侵袭。系统还设计了视频信号防雷模块以及数据信号防雷模块,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预期效果

 当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后,通过协议转换器能够自动联动视频监控控制等设备;控制监视器自动切换到报警区域画面,快速转动摄像机到预置位置,镜头自动变倍变焦,使所摄图像清晰,同时联动视频存储设备开始录像。一切

41 / 174

都为系统自动完成,无需手动操作。当门禁点有人读卡后,门禁控制主机通过串口联动视频输出设备切换,将读卡点附近的摄像机图像切换至监视器画面上,或者输出相应的现场图像至门禁控制系统软件窗口上,以备保卫人员根据存储在软件数据库中的合法持卡人的照片进行读卡人身份核实等等。

2.1.3 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BMS是建筑物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BMS系统处于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IBMS)的基础设备控制层和信息管理层之间。它以开放的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广泛实现与屏幕显示系统、场地灯光控制系统、场地扩声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计时计分和现场乘机处理系统、标准时钟系统、升旗系统、消防火灾系统、安保系统、一卡通系统以及车库管理等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视,并具备与CAS系统和OA系统的基本集成功能和实现更为广泛集成基础的,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各弱电子系统的集成管理系统,起着统管全局、集中监视,实现协调优化运行和联锁控制功能。

浙大中控推出的智能建筑信息监控系统ADVBMS(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面向建筑自动化行业、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的,集数据采集、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于一体,是一种可二次开发的监控管理平台软件。ADVBMS系统的整体目标是要对建筑物内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产品介绍 产品概述

ADVBMS(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智能建筑信息监控系统集成软件采用冗余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矢量动画技术及工业标准的OPC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将场馆内的屏幕显示系统、场地灯光控制系统、场地扩声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计时计分和现场乘机处理系统、标准时钟系

42 / 174

统、升旗系统、安保系统、一卡通系统以及车库管理等子系统大楼内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子系统高效地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个智能建筑的统一控制、协调和管理。并具有界面美观、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系统资源要求低等优点。

作为一套先进的综合集成管理软件,ADVBMS综合集成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对场馆内的比赛专用子系统实行集成式的中央监控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提供图形化的综合监控界面。 提供多种通信接口和协议,与各比赛专用子系统通信连接。 提供比赛场景设置和一键式操作,保证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 实时提供比赛信息,为赛事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经实时数据处理,以图形、文字、曲线、声音等形式显示或报警。

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根据系统要求,进行历史数据库存储、报表生成和其他处理。

可以显示、处理的数据信息涵盖系统各检测点、控制点、设备状态、故障状态、LED大屏幕、电视监控图像等。

可根据建筑物的地理、单位、设施、内部布局等情况,绘制有关系统图形,在图形上还可放置动态数据信息,并可进行局部的放大/缩小显示。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图形显示,简单方便地以图形界面进行系统各种控制、监视、指挥操作。

产品特点

 强大实时数据库技术,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分析、处理平台;  纯B/S模式设计,既可本地监控,又能实现基于互联网和浏览器的远程

监控;

 具有强大报表功能,且报表生成速度快、报表文件小,并可远程浏览;  集成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语言,方便用户扩展功能;

43 / 174

 具有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DDE等开放性数据接口。  具有丰富的常用品牌设备的通讯接口,包括屏幕显示系统、场地灯光控

制系统、场地扩声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计时计分和现场乘机处理系统、标准时钟系统、升旗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监控系统、PLC控制系统、LED大屏幕、电话调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

 可选GIS系统应用集成,使地理信息与动态监控数据紧密、无缝结合。  能够实现双机热冗余技术,满足高可靠运行要求; 系统功能

作为一套先进的综合集成管理软件,ADVBMS具有以下功能:

 集成比赛场馆内的屏幕显示系统、场地灯光控制系统、场地扩声系统、

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计时计分和现场乘机处理系统、标准时钟系统、升旗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弱电系统。

 具备流程监视、数据浏览、报警记录、实时趋势、历史趋势、分析报表、

系统联动等全面功能应用。

 强大的实时性,实时数据的滞后时间小于3秒。系统具有操作报警、生

成各种生产报表等功能。

 按照B/S、C/S模式设计,在内部网络或Internet上均可运行。系统对

客户端访问数据的数量没有限制。

 彻底解决智能建筑中多种、多套弱电系统的联网、集成、管理问题。  采用实时数据库技术,满足企业多子系统、多过程集成需要。  符合ODBC/SQL工业标准的数据库系统,能够与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紧密

集成。

 采用OPC、COM/DCOM、VBA等先进技术和开放结构,方便用户开发应用

和嵌入第三方产品。

 操作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其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能满足场馆运营人员、

44 / 174

赛事管理人员和指挥人员的需要。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大型的比赛场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高速公路、隧道、供水工程、污水处理等机电控制工程领域。

45 / 174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模块

ADVBMS软件的组成可以用下面一张表来描述: 序号 名称 功能描述 1 系统组态工具 以数据库的形式定义系统的数据组成、采集、存储、报表、图形、趋势等。 2 数据采集模块 以开放性接口采集、计算、处理各种DCS、PLC、智能仪表的数据。 3 报表数据存储定时将整5分时刻的数据存储到实时数据库,用于自动模块 报表生成和每日数据、趋势、报表查看。 4 趋势数据存储定时按照用户定义的时间间隔(最短1秒)将实时数据模块 存储到实时数据库,用于通过AdvTH历史趋势查看器查阅、分析历史数据。 5 事件报警存储自动将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报警、开关变位、运行事件等模块 记录到标准数据库,用于历史查阅和故障分析。 6 报表自动生成用VBA语言定义报表生成规则,并根据已定义的报表生模块 成规则,自动生成用户所需要的数据报表,使用类似微软Excel的电子表格定义和生成。 7 用户计算模块 使用VBA语言组态、定义并自动计算过程整合所需要的 46 / 174

累计、累积、加和、平衡等计算工作。 8 SQL数据库模定时将整5分时刻的数据存储到Microsoft SQL Server块 关系数据库,用于用户根据自己需要定义、计算、生成各种报表,或用于Internet/Intranet数据查询。 9 MDB数据库模定时将整5分时刻的数据存储到Microsoft ACCESS关系块 数据库,用于用户根据自己需要定义、计算、生成各种报表,或用于Internet/Intranet数据查询。 10 流程图绘制工以目前流行的FLASH动画设计工具,能够逼真的模仿现具 场画面,并实现赏心悦目的动画效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ADVBMS主要由一些服务功能模块组成。

各服务功能模块之间通过COM/DCOM、OPC、ODBC/SQL等方式实现信息交互,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系统。通过这种功能模块划分,可以有效地分割系统功能,隔离软件错误,提高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ADVBMS软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把办公室和现场真正的连接起来。 其他功能模块

 OPC通信模块:ADVBMS-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通过OPC

接口与其它支持OPC协议的系统通信;

 联动控制模块:ADVBMS-LCM(Linkage Control Module),运行联动控

制程序,实现系统的报警联动;

 Web发布管理模块:ADVBMS-WEB,实现基于浏览器的历史数据、流程图、

报表等的查看及系统管理,但不能控制现场设备;

 客户端监控模块:ADVBMS-CNT(Client),监视并可控制现场设备;  地图板通讯模块:ADVBMS-EMB(Emulation Broad Communication

Module),完成与地图板的通信,支持天明、新光等公司的地图板。  火灾消防系统通信模块:ADVBMS-FAS(Fire Alarm System

Communication Module),完成火灾报警系统的通信,支持日本能美等产品;

47 / 174

 PLC通信模块:ADVBMS-PCM(PLC Communication Module),完成与PLC

系统的通信,支持SIEMENS、Modicon、GE等PLC;

 矩阵通信模块:ADVBMS-MCM(Matrix Communication Module),完成

与监控矩阵的通信,支持PELCO、AD、PANASONIC、AB等厂家的产品;  紧急电话通信模块:ADVBMS-ETM(Emergency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Module),完成与紧急电话系统的通信,支持兴电、飞达等公司产品; 

2.1.4 机房系统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电子计算机机房这个概念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信息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计算机设备只有通过稳定、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机房温度、湿度、洁噪声、振动、静电、电磁干扰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全运体育馆这样的重点设施,不仅要考虑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防火防鼠等等常规要求,还要满足规定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要求。

本次机房系统,我方只负责安保指挥监控通讯系统用房、数据网络中心机房、照明控制室、扩声控制室的UPS相关配电工作。 装修要求

建议材料采用铝塑板(或彩钢板)、玻璃、不锈钢的交互运用使得其与素白吊顶铝板、灰白色活动地板的对比和协调显现出现代、干练、清爽的主调。要与现代化的计算机通讯设备相匹配;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系统、通讯、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通过精良、独特的设计构思,体现“现代、高雅、美观、适用”的整体风格;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要简明、淡雅、柔和;选用装潢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48 / 174

地板要求

活动地板在计算机房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房敷设活动地板主要有三个作用:首先,在活动地板下形成隐蔽空间,可以在地板下隐蔽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使机房不致显得非常零乱;其次,由于敷设了活动地板可以在活动地板下形成空调送风静压箱,使送风均匀。此外,活动地板的抗静电功能也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为:铝合金、全钢、复合木质刨花板等。地板表面则粘贴抗静电贴面(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活动地板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机房的档次。不同质量的地板使用后,机房的效果大不一样。

抗静电活动地板安装时,同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铺设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封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考虑到机房内机器分布较密集,散热量大,地板下线缆较多,故活动地板设计高度为0.30米,活动地板安装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需精确切割下料。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地板安装后,用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 配电要求

 机房进线电源宜采用三相五线制;

 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

 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

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 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

缆,敷设镀锌铁线槽、镀锌钢管及金属软管;

 交流电源必须有足够的客量供当前的系统设备用,还必须考虑系统扩充

的需要。电源容量按工作电流的1.3倍计算。

 不要照明装置,办公设备、空调器等连接到系统的电源母线上。  电源电压与频率

49 / 174

· 电源电压:220V+7%,-13% · 频率:50Hz±1Hz

如不能在全部时间内达到以上指标、建议采用隔离变压器、稳频稳压净化电源、UPS等隔离调节装置。

 各组设备的电源分配板,应各自直接从配电箱中用三芯电缆引出、避免

各电源分配板互相串联的情况。禁止在配电箱或任何分配板上把“地线”和“中线”短接。

 电源分配箱(或分配板)应放在方便操作的位置。

 供电系统“地线”与“中线”之间的电阻应小于 l欧姆, 其间电压小

于 l V(交流)。

整个系统中所用的电源插座必须都是三芯插座。每孔的分配为:上地、左零、右火。所采用的设备电源电缆,应保证把插座上的三根线,正确地连接到设备上的三个对应插头,要确认火线通过设备的保险丝。即当设备保险丝熔断后,在电源电缆联接的情况下,设备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带电的。所配插座必须是正规产品,插孔簧片弹性良好,有足够插拔力。 照明要求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要求,照度为300Lx; 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10Lx; 温度要求

机房宜配空调系统。

 空调器应能对温度和湿度提供有效的控制、以适应设备长期稳定可靠工

作的要求。

 机房内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为:

· 温度:20℃~23℃

50 / 174

· 相对湿度:50%±10%(无冷凝) · 温度变化率:小于3℃/小时 · 湿度变化率:小于6%/小时

 进入机房的冷空气应经过滤尘网过滤、尽量滤除灰尘和污染物质。滤尘

网要定期清除或更换。

 机房内应有温度计和湿度计监测温度和湿度。 防火要求

 机房应设置在远离散发有害气体及生产、储存腐蚀性物体和易燃易爆物

品的地方,或建于其常年上风方向。也不宜设在落雷区、矿区以及填杂土、淤泥、流沙层、地层断裂、地震活动频繁区和低洼潮湿的地方,还要避开有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的地方。同时必须保证自然环境清洁,交通运输方便,电力、水源充足。

 机房与其他房间要分隔封闭,装修装饰要用不燃或阻燃材料。信息储存

设备要安装在单独的房间,资料架和资料柜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主机房应有安全出口,门要向外开启。

 空调系统应与报警控制系统连动控制。风管及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

粘结剂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电加热器的开关与通风机的开关也要连锁控制。风管通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正常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25度。可采取附设单独支吊架等方法防止风管变形。  电缆竖井和管道竖井在穿过楼板时,必须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

燃烧体隔板分开,电缆管道在穿过机房的墙壁处,也要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0.75小时的不燃烧体隔板,穿墙电缆应套金属管,缝隙应用不燃材料封堵。电缆沟要采取防潮和防鼠咬措施,并分层铺设信号线、电源电缆和地线等。电缆线与机柜的连接要牢固。

 要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或自备供电系统,并在靠近机房部位设置紧急断

电装置。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线上,不得接有负荷变化的空调系统、电动

51 / 174

机等电气设备,并做好屏蔽接地。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明敷时应穿金属管,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结构内。

 机房外面应有良好的防雷设施。设施、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

的有关标准要求。直流系统接地与防雷接地之间距离应大于5米,交流与直流线路不得紧贴平行、交叉敷设,更不能短接或混接。机房内宜选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抗静电地板。

 可视情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并尽量避开可能招致电磁

干扰的区域或设备,同时配套设置消防控制室。还应设有不间断的专用消防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并应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设置火灾自动灭火设施的区域,其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O.25小时。

 机房应严禁存放腐蚀性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检修时必须先关闭设备电

源,再进行作业,并尽量避免使用易燃溶剂。用后的各种电动工具应立即切断电源,放回原处。所有工作场所应禁止吸烟和随意动火。工作人员应掌握必要的防火常识和灭火技能,值班人员每日要定时做好防火安全巡回检查。应配备轻便的气体灭火器。

门禁要求

建议安装钢制防火防盗门,此门主要功能是防火、隔音、保温、防尘、美观。 安装非接触式门禁系统或指纹等生物技术的门禁系统,可进行有效的出入身份鉴别。并能够保存记录以待查询。

同时主机房入口及内部应加装监控摄像头,并配置硬盘录像机,在保卫室由专人监控,并对视频信息提供7天以上的存储容量以备案待查。 屏蔽要求

机房位置的原则,整体安全系数要高。

52 / 174

机房隔断骨架及墙体装修材料宜采用金属材料,可大大提高屏蔽性能。 采用钢制防火防盗门提高屏蔽性能。

2.2 通信网络系统 2.2.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楼宇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建筑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

53 / 174

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对其特别重视,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最为突出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 568A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 11801标准;这二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9: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000年出台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是当前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内标准。

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合而成,按其功能及构成分为:

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 主干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项目分析

XXXX体育馆将建成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的体育馆,以适应现

代化高技术发展的需要。本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力求满足相关国际、国家和

54 / 174

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全运会体育场馆的使用功能要求。 设计目标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前期工程,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性能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可靠性高、扩充性强、灵活方便,并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可互换性、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送平台,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 设计依据

依据全运体育馆的建筑分布、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楼层数和功能规划,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将遵循如下的技术标准:

 ISO/IED/JTC1 IS-11801  ITU-T  EN-50173

 ANSI FDDI、TP-PMD、X3  ATM FORUM-PHY、SIG  IEEE 802.3、IEEE 802.5

 ISO/IEC DIS 11801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 EIA/TIA 568A, EIA/TIA 569A 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

和空间标准;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2000);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50312

-2000);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2-81);  《市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 8-85);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

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 16-92)。 系统设计

55 / 174

系统结构

综合系统分为公网和内网系统,共用一套桥架和管线。主设备间设置于一层数据网络中心间。

由于体育馆平面跨度较大,故由多个弱电井同时走线,并在一层设立3个分配线间,地下一层设立1个配线间,还有4个赛时安装的配线架。

每个分配线间到终端统一敷设六类非屏蔽线缆,提供标准RJ45接口,同过在配线架上跳接可以满足语音和数据应用。

数据网络中心至各配线间敷设2根12芯多模光缆,端接于各配线间光纤配线架;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端接于110配线架。

公安专网系统只在三层安保指挥监控通讯间设立一个主配线架,专电和专网数据采用超五类屏蔽线缆传输,直接连入主配线架;距离较远的采用万兆4芯多模光纤传输。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通过中央主配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同时提供楼宇间主干或广域网的入户接口。

设备间设在一层数据网络中心,配线及网络设备全部都整洁而且安全的安装在标准机柜中。每个机柜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机柜隔板、安装螺丝、垂直收线环等。电源插线板采用经国家CCC认证的机柜专用电源插座。机柜上配有跳线管理器,所有跳线一律走跳线管理器,决不允许线缆散乱在理线器外。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指干线接线间的分配线架(IDF),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及快接式跳线等组成,以实现对信息点的灵活管理。

从本建筑结构特点考虑,体育馆平面跨度较大,整个建筑分两个弱电竖井

走线,分配线架设在弱电间内。弱电间内安置标准机柜,机柜内安装数据配线架、语音主干110配线架、光端箱等连接硬件,还有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所有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统一端接于六类数据配线架上。

语音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将用作语音的线对跳接至主干110配线架,每个

56 / 174

信息点最多可提供4部外线。

数据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跳接至接入交换机实现。 主干子系统

到各个配线间的数据主干采用2根12芯多模光缆,支持万兆数据传输 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在管理间的机柜内端接于110配线架。 水平子系统

水平电缆子系统将配线间内的快接式或交叉连接系统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上。

本次设计中所有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统一端接于数据配线架上。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所有数据出口采用六类信息模块,提供RJ45接口,语音出口同样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兼容RJ11接口,所有端口带有防尘罩,并提供明确的标识。

光纤接口采用LC标准,方便接插,连接可靠。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的接口,它终接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光缆,并为铜缆提供电气保护。

室外干线电缆、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包括天线馈线)进入建筑物时,都应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引入设

备宜单独设置房间,还须提供必要的电气保护装置。本工程室外铜缆由运营商实施,应适当考虑接入措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是至关重要的,接地的良好与否关系到综合布线系统能否正确的运行。本系统的方案设计中,考虑采用统一联合接地的方式,在设备间、分配线间及竖井中,将设备箱、分线箱等用一根截面积为16mm2的专用接地线连接至建筑物的等电位铜排上,接地电阻应≤1Ω,以实现设备的电气保护和抑制外来的电磁干扰。

57 / 174

2.2.3 信息网络系统

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设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安全的 “数字化体育场馆”基础网络。随着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深度发展,为整个场馆内的日常办公、比赛、训练等一系列活动铺垫坚实的基础网络。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平台,是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建设考虑的重点。 网络建设指导思想 实效性

网络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网络的实用性,着眼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内的实际办公需要和发展要求,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具体问题。

可靠性

网络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就会成为各项日常应用的基础,并随着应用的深入普及,其基础作用将越来越大。在网络系统成为实时系统后,网络设备运行的高可靠性将成为网络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安全性

网络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措施和防病毒保护技术,灵活方便的权限设定和控制机制,使系统具有多种有效手段来防范各种形式对网络的非法入侵以及病毒蔓延,以保证网络的实体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有效地保障正常的业务活动和防止内部信息数据的泄露。我方在网络设计中,将充分考虑整

58 / 174

体网络的安全性,针对网络的各种应用,实施多种的保护机制,保证整个网络在今后生产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防火墙隔离、ACL等具体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管理性

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有很大帮助,网络应该能够提供方便、灵活、有力的工具对网络进行集中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方便的监控、良好的管理界面、完备的系统记录都能使管理员在不改变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测、修改及故障恢复等管理维护工作。我方推荐采用基于SNMP标准的可网管网络产品,达到全程网管,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费用,提高网络的易用性、可管理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 规范化和标准化

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及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必须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

行,要模块化、结构化、数据要代码化,以便于信息共享和交流及将来的维护。在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时,应用程序必须规范化、模块化。

根据以上种种特性需求,在诸多网络设备中,我方推荐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建设选用星网锐捷的网络路由交换产品及安全产品作为整个网络的基础平台。星网锐捷是国内著名的网络厂商,其产品与服务通过智能、安全及可靠的网络将信息设备连为一体,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具有业内口碑极佳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59 / 174

基本网络技术简介 网络相关技术介绍 三层交换技术

通常,不同的广播域之间需要通过传统的路由器提供第三层(IP)交换以完成数据包的传送。由于传统路由器第三层包交换的性能不高(通常高性能路由器的包交换速率在1Mpps左右),因此大型网络的服务性能难以进一步提高。

先进的第三层交换技术,能够为用户构建高性能的局域网提供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出色的解决方案。采用基于ASIC技术处理IP交换的先进体系结构,获得了高速的第二层交换和IP第三层交换性能。第二层交换速率和IP第三层交换速率可达到100Mpps。在各局域网解决方案中,第三层路由交换机作为LAN主干

交换机发挥了第二层和第三层高速包交换的优势。配合1000Base-X技术和产品,可为各大中型企业的局域网络提供了1000M骨干带宽,10/100M接入带宽,整个局域网有了优越的性能保障。 虚拟网划分

虚拟网技术基本概念

虚拟网(VLAN或Virtual LAN)是将一组物理上彼此分开的用户和服务器从逻辑上组成工作组,这样的逻辑划分与物理位置无关。简单地说,就是把一组用户分配在一个单一的广播域,在该广播域上的广播流量只有其成员能够收到。

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利用VLAN技术,可以将由交换机连接成的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一个VLAN中的站点所发送的广播数据包将仅转发至属于同一VLAN的站点。而在传统局域网中,由于物理网络和逻辑子网的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站点所发送的广播数据包都将被转发至网络中的所有站点。

构成VLAN的站点不拘泥于所处的物理位置,它们既可以挂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中,也可以挂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中。VLAN技术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得非常灵活,例如位于不同楼层的用户或者不同部门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

60 / 174

VLAN。

VLAN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 提供与专用网相同的安全保密功能;  网络开放性好,易扩充;

 易于与其它网络互连,降低了建网风险。 虚拟网设计策略

随着802.1Q VLAN在应用和管理上越来越简便,各机构可以在使用它时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比如说,用户可以创建所谓的连接关系组,将其用于各种不同职能的应用之中。这类连接关系组甚至可以相互重迭,并可以根据部门和职务的性质来组织:比如,具有高级权限的用户既可以属于自身的私有网络,又可属于其它共享网络。

创建连接关系组在实现上主要有三种途径:基于端口的虚拟网、基于MAC地址的虚拟网和基于网络地址的虚拟网的划分。 对于园区内部的子网,网络站

点相对固定,可采用基于端口的虚拟子网的划分。如图:某一办公楼内部各子网(即各业务局局域网)连接至楼内主交换机。则可按各信息点的组织关系,以基于端口的方式划分VLAN。例如:业务局A分布于两个不同的楼层,并分别连接到主交换机的1,4端口上,那么,我们可以设定端口1,4属于VLAN1,实现业务局A内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如图示)

VLAN1:1,4 VLAN2:2,5 VLAN3:3

1 5

1 2 3 4 1 61 / 174

业务局A 业务局B 业务局C 图3-1 VLAN 的划分 业务局A 业务局B

当多台服务器连在同一台交换机上时,通过端口和IP地址划分VLAN,由它们所确定的重要用户能够访问同一交换机上的几台服务器。

如图:其它业务局局域网的重要用户可通过端口1直接访问连接在端口4上的其它子网或各种服务器。

可以通过配置路由器来实现跨园区的VLAN及VLAN间的通信。交换机及路由器配置复杂,而且跨网段的信息交换会引起路由器资源的较大浪费。因此,当

图3-2 VLAN 的划分 1

2

2 3 4 VLAN需要通过路由器划分时,可采取如下策略:

将跨路由器的网段分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VLAN,并在路由器上设置过滤器(Filter)的功能,当这两个VLAN需要互相交换信息时,可通过设置的过滤器直接进行访问。

至于安全性,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边缘经过认证后再进入一条VLAN网,登录的VLAN网将根据用户的认证数据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 这种认证是通过普通VLAN注册协议GVRP(Generic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来进行的,这样终点站对特定VLAN提出接入请求是否得到批准,由网络管理系统做出决定。

虚拟网设计实施

基于端口的VLAN就是将交换机中的若干个端口定义为一个VLAN,同一个VLAN中的站点具有相同的网络地址,不同的VLAN之间进行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采用这种方式的VLAN其不足之处是灵活性不好,例如当一个网络站点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外一个新的端口时,如果新端口与旧端口不属于同一个VLAN,则用户必须对该站点重新进行网络地址配置,否则,该站点将无法进行网络通信。

62 / 174

在基于MAC地址的VLAN中,交换机对站点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进行跟踪,在新站点入网时根据需要将其划归至某一个VLAN,而无论该站点在网络中怎样移动,由于其MAC地址保持不便,因此用户不需要进行网络地址的重新配置。这种VLAN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在站点入网时,需要对交换机进行比较复杂的手工配置,以确定该站点属于哪一个VLAN。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中,新站点在入网时无需进行太多配置,交换机则根据各站点网络地址自动将其划分成不同的VLAN。在三种VLAN的实现技术中,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智能化程度最高,实现起来也较复杂。

在第二层/MAC层实现的虚拟网,主要依赖显式标志(Explicitly-Tagged)技术,通过交换机对传统的MAC帧进行封装,在其中加入虚拟网标识(Tag),它是802.1Q的16bit报头的一部分。16bit的报头被添加到用于以太网和令牌环网络

中传输的MAC传输帧中,使其它交换机能够了解到该帧所属的VLAN,从而根据事先确定的虚拟网组建策略(Policy),将其正确地传输到适当的交换端口。需要为VLAN交换机的每一个物理端口分派一个MAC地址,用来收、发经显式标志的帧。每当VLAN交换机封装一个帧,它使用相关端口的这一MAC地址作为封装 后新帧的源站MAC地址。而对于最终用户级的目的站MAC地址(例如连在交换端口下的一台P C 机的MAC地址),VLAN交换机通过在以往通讯过程中的学习/记忆,建立并维护一个桥接对应 表,表中维护用户级MAC地址和与其相关的交换端口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从而确保用户间端 到端的通讯。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一定的可扩展性(Scaleability)。

第三层虚拟网称为隐性标志(Implicitly-Tagged)的方法,主要通过第三层的协议信息来区别不同的虚拟网。由于第二层交换是在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链接层上实现的,因此,它比路由或第三层(网络层)交换的速度要快,因为第三层交换必须打开IP数据包来确定目的地址。

虚拟网的管理与维护

虚拟网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上要求,如果没有对于虚拟网络灵活性的基本的控制,这种灵活性则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虚拟

63 / 174

网络是许多复杂技术的结合,独立的设备不可能单独进行管理,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包括对于各种设备的管理。这些设备范围从共享集线器到交换机、路由器和管理代理本身,要做到这一步,必须依靠一些技术和专门的应用,但是各种技术之间的过渡应该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管理一个虚拟网络的基础是物理和逻辑拓朴知识。从拓扑结构可以知道交换机端口怎样实际互连,什么用户设备被连接到什么端口,还知道每个设备支持的虚拟化程度,以使得网络管理应用知道进行什么样的逻辑配置。

物理拓朴结构确定从分层结构中建立什么逻辑拓扑结构。物理拓扑结构还要求管理第一层和第二层,分辨出端口对端口的连接,发现共同体中的所有设备,并

且正确地互连。逻辑拓扑结构必须被映射到物理拓扑之上,询问物理设备的逻辑连接信息,此信息被用来建立网络的逻辑视图,逻辑视图是第三层到第七层的主要的管理视图。虚拟化的用户接口必须简化,降低虚拟化的复杂性,网络的统计和监控必须跟踪某些方面的逻辑配置和其它的物理配置。

对于VLAN的配置工具,它具有如下功能:别名,审计追踪,冒险操作监测和警告以及口令保护。用户可以将一台终端连接到交换机的配置端口,在配置前须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再手工配置所有的互连端口。

对于大型网络,还有一种系统级的工具(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较高级的VLAN视图,包含着多个设备,还将基本技术的复杂性隐藏起来。它提供了完整性的图形工具,以图形方式显示有效/备份链路的逻辑视图,利用这种信息,可加亮具有错误的交换机端口。

只要把VLAN创建工具与各部门的策略系统相集成,VLAN使网络管理员工作得更方便的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消除了VLAN配置上的许多复杂性,网络管理员就能拥有一种可以实现动态管理企业网络的工具。

就安全方面而言,通过普通VLAN注册协议GVRP(Generic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这种相关标准,终点站还可以对特定VLAN提出接入请求。请求是否得到批准,由网络管理系统,即策略系统做出决定。

GVRP还可以将它的信息传送到一个网络管理站和策略服务器中,使这台服

64 / 174

务器可以更容易地增加、删除和跟踪用户的VLAN。若想在整个网络中使用GVRP,就必须将GVRP的智能性嵌入到网络上的每台交换机中。因此,GVRP将成为新型具有VLAN智能的设备中一项十分有价值的特性。

较大的应用中,GVRP可以帮助优化VLAN的管理。GVRP作为一种协议发挥作用,终端系统可以利用它注册到VLAN的交换机上。通过对加入和退出VLAN的用户进行实时跟踪,GVRP建立并保存一张随时都在更新的VLAN配置菜单。 IP地址分配原则

IP地址空间的有效管理是建设IP网络层的基础。对于IP地址空间的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唯一性: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

简单性: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简化路由表的款项。

连续性: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

可扩展性: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

灵活性: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多种路由策略的优化,充分利用地址空间。

此外,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还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 结构化的分配方式

IP地址的分配最重要的原则:地址空间连续。

在IP地址分配方面,充分考虑到整体网络的一致性、可扩充性,所以在分配全网的IP地址时最好为每一个独立的网络分配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地址空间。

 高效率地使用现有的地址空间

采用CIDR及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能充分利用地址空间,提高地址的利用率,便于路由组织;兼顾近期需要和远期发展,有较好的扩展性。在IP地址分配方面,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充性,即分配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有利于内部子

65 / 174

网的细分和精减路由表。

 能够支持分布式的地址管理  动态地址分配

 动态地址分配也是出于为节省IP地址而考虑的,同时也是为了管理地址

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私有地址空间和公共地址空间的考虑

面向Internet提供Web服务,E-mail服务及DNS服务的服务器应具有相应的Internet专用IP地址,对内如果内部采用私有IP还需有现应的私有IP地址。

在网中需要提供Internet专用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之间的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根据IP地址空间的选择不同这种转换可能在进入和走出时都需要进行。

有关私有地址的分配可参见RFC1918:不连接到INTERNET的设备的地址分

配。

66 / 174

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拓扑图

网络方案说明

本次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系统建设的主干网络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技术,构建星形的网络架构。其中,在核心网络机房设置1台锐捷万兆多层以太网交换机RG-S5750-24SFP/12GT做为整个场馆的核心交换机,实现全馆内网、外网的核心平台数据高速交换。其它二级节点的接入交换机根据区域数据点位的数量不同采用锐捷的S2150G或进行相应的交换机堆叠,S2150G通过配置相应的千兆多模光纤上联模块接入核心层以太网交换机。

在核心机房的服务器区单独配置了服务器专用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锐捷RG-S2924G,可以实现高密度1000M服务器接入。同时,通过独立设置交换机,

67 / 174

可以单独划分内部VLAN,更好的实现核心服务器的安全与隔离。根据目前的网络业务需要,我方建议选用IBM X3550系列机架式服务器分别承担OA、MAIL、网管、WEB、数据、DHCP/DNS业务的应用承载。

由于监控系统采用了网络监控方式,所以单独为监控系统提供一台24口100M接入交换机锐捷S2126G,可以提供10/100M网络视频监控的接入,保证监控系统数据的稳定流畅运行。

核心交换机RG-S5750-24SFP/12GT通过1000M以太网链路连接出口防火墙锐捷RG-WALL 1600,防火墙通过1000M以太网链路连接出口路由器锐捷RG-R3740,实现场馆内部的Internet的高速连接以及VPN专网的连接。

由于本次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在建设完成之后将根据实际需要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并且内外网需要在一套网络平台上运行并进行相应的隔离。所以,需要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相应的隔离VLAN,并禁用相应子网的VLAN路由。同时,可以通过部署的安全网络GSN系统为内外网不同用户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和访问资源,保证两套系统的独立和安全性。

在有线网络系统外还设计了一套高速、可靠的无线WLAN接入系统作为临时性接入用户的数据访问。根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的建筑工程平面图纸及相应的房间功能分布,本次设计了总共20台无线AP接入系统提供整个场馆的WLAN接入。由于无线系统的AP数量较多,从管理的有效性、方便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多个角度出发,我方采取了无线交换机+瘦AP的WLAN部署模式,通过无线网络管理系统可实现无线网络的实时监控的运行管理。

鉴于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可靠性设计考虑,我方在网络基础数据平台上搭建了GSN安全系统平台和OPManager系列网络管理平台,更好的实现系统运行之后网络的可控、可管理。 网络系统分层设计

核心层需求分析

鉴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本次建设的楼宇网络比较简单,所以本着

68 / 174

简化后期网络管理工作的思想在设计中按照两层架构来做结构划分。将整个网络划为核心层和接入层。这样,即可以满足整个楼宇内部网络的整体建设规划,又可以大大节省本楼宇内网络设备的采购开支,并保证数据网络的高速畅通。 核心层网络设计

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将构架一个全光纤、纯IP、1000M核心的高品质核心网络。并且,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应用数据的全速、高质量传输。尤其对于网络中的关键数据业务,要实现相应的QoS传输保障,这是对整个骨干核心网络的基本设计要求。同时,对于核心骨干网络可以在为来业务需要的同时,平滑升级到10G万兆网络并可实现IPV6业务运行。

从整体网络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全网核心应当实现负载数据业务的全速传输,而基本不进行大量的业务应用资源控制。对于核心层网络的主要功能来看,应当是负责整个骨干网的数据接入及交换,以及核心机房内核心服务器的高速访问上联。

在核心层网络的结构设计上,我们根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布局及规模,建议采用星型的网络结构。星型核心网络结构即:在网络的核心区域内部署万兆核心路由交换设备,下层网络部署可1000M光纤上联的交换机,通过100M铜缆实现到用户桌面的终端连接。

由于本网的整体规模相应较小,所以在设计上简化为两层架构,即:核心汇

聚+接入模式,将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功能何为一体,即核心交换机要实现跨网段节点的路由交换工作。

汇聚层的功能是网络接入和核心层的“中介”,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在此,需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机技术和VLAN功能的高档以太网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层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应用与业务需求,接入层交换机主要用于所有的信息点与用户终端

69 / 174

的接入。因此在接入层,我们建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使用2层线速交换机进行网络的接入,这样使整个网络具有端口间的线速转发能力,可以对2层进行隔离,保证从接入设备开始就对网络安全进行相关控制。同时将全网的所有路由工作交给核心层交换机来完成。 接入层网络设计

根据网络实际应用与业务的需要,在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的接入层网络中,建议采用二层以太网交换设备接入到桌面的网络模式。

接入层交换机需要支持网管的功能来满足整个网络的统一管理的需求。整个网络要达到管理用户的端口投入的成本是相对较高,但这一点对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这种规模的网络很有必要,这样才让网络具有可控制、可管理的能力,如果随着将来信息点逐渐的增多,网络逐渐的庞大以后,如果对用户端口状态不可预知,而且不可管理和维护的话,那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将是一个灾难,意味着所有来自用户端口的问题都不能快速的得到解决。 无线网络系统设计

根据对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的建筑平面图纸研究及系统规划,我们建议在网络中心部署智能无线交换机锐捷MX-200R,并在相应的接入层部署智能无线接入点MP-71系列AP产品。

采用MX-200R的硬件集中管理部署架构,可充分利用千兆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的大容量转发性能和最大192个无线接入点的控制能力,不但每台单机可以控制本次场馆内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还为未来控制其他建筑楼宇内区域新增无线接入点提供了扩展能力。

根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的建筑平面图纸的实际情况及房间功能分布状况,在初步的地形勘测后,我方根据以往实际工程经验及无线覆盖系统的信

道检验、信息点分布等设计之后,提出室内无线网络的具体部署规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需要上联到有线网络的交换机上,以实

70 / 174

现无线网络用户融入有线网络的目的,因此,在本设计中我们规划了独立的POE供电设备为无线接入点提供电源供电。由于体育馆的建筑特点与常规写字楼等楼宇的格局不同,所以必须采用独立的POE供电设备+无线AP的方式来实现整个无线系统,此种方式也可以降低整网的建设实施成本。具体的位置将会在该工程实施前提交具体的部署方案书中详细描述。

针对各个区域的覆盖需求,将通过锐捷网络智能无线接入点MP-71来完成部署。通过部署的无线系统,不仅可以解决馆内无线网络移动访问的需要,还可以提供信息点的弹性扩展能力,不必再为有线网络部署不密集和无法随意调整的问题烦恼。通过部署的智能无线接入点产品MP-71,该产品采用高灵敏度的智能射频系统和支持802.11b/g两种无线射频模式,可以提供最大54M的数据接入。同时还可实施包括端口保护、广播风暴抑制、信道智能调整、MAC地址过滤、VLAN划分等多项功能,更好的完成馆内不同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 网络结构分析和设备选型 核心层设备选型

我们建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楼宇局域网采用锐捷万兆多层以太网交换机RG-S5750-24SFP/12GT作为核心交换机。该交换机提供多达24个SFP千兆接口模块插槽和12个复用的千兆铜缆接口。在所有的接口上都能提供线速的二层(以太网层)、三层(IP层)和四层的交换能力。目前,核心交换机上配置了千兆多模光纤接口用于下联接入交换机S2126G/2150G以及服务器交换机RG-S2924G。

对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的锐捷多层以太网交换机RG-S5750-24SFP/12GT,需配置8个SFP的1000Base-SX模块,负责中心机房至馆内其他二级节点接入交换机的1000M多模光纤接入。

71 / 174

接入层设备选型

我们建议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选择锐捷的S2126G/S2150G以太网交换机作为二级节点的接入交换机。锐捷S2126G接入交换机为一款配置有24个固定的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还有2个千兆上联模块插槽的2层半接入交换机。每个插槽可以配置一个千兆光纤或以太网上联接口模块或堆叠模块。S2150G接入交换机为一款配置有48个固定的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还有2个千兆上联模块插槽的2层半接入交换机。每个插槽可以配置一个千兆光纤或以太网上联接口模块或堆叠模块。

这样,每个二级节点均可以通过配置在接入交换机上的一个千兆以太网多模光纤接口模块,通过场馆内部的骨干多模光纤链路接入核心交换机的千兆以太网端口(SFP)。根据馆内信息点位的不同需求,本网络内需使用7台S2150G接入交换机和1台S2126G接入交换机。 IPv6网络设计

IP网络是指以TCP/IP协议为基础通信协议的网络,著名的Internet是IP网的一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IP网络。IP网络的发展具有传奇色彩,可以这样说,连TCP/IP的发明者和IP网的初始形成网(ARPAnet)的创始者都绝对不会想到IP网会有如此辉煌的今天。在近百年的通信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像IP技术那样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

随着IP业务的迅速增长,IP网络上应用的不断增加,原有的IP网正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IP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IP网的网络协议理所当然

地也应相应改变。目前使用的IP协议是IPv4。IPv4是70年代制定的协议,随着全球IP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迅速增长,IPv4协议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早在90年代初,有关专家就预见到IP协议换代的必然性,提出在下一代网络中用IPv6协议来取代IPv4。IPv6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其主要起因是由于Web的出现导致IP网的迅猛发展,IP网的用户迅速增加,IP地址空前紧张。由于IPv4只用32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地址,地址空间很小,IP网将因地址

72 / 174

空间的地址耗尽而无法继续发展。因而,IPv6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扩大地址空间。20年来,IPv4协议本身已暴露出一些不足。而IPv6是90年代提出的,IPv4的不足可以在IPv6中得到改进。IPv6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尤其在IP地址量、安全性、服务质量、移动性等方面,其优势更加明显。采用IPv6的网络将比现有的网络更具扩展性,更安全,并更容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因此我们的设计可以实现构筑一个双协议栈的内部交换网络,并在核心的三层交换机、路由器上支持IPv6。在汇聚层上将二层数据进行终结,并对IPv6和IPv4数据进行转发。 内网IP地址分配和VLAN规划

对于一个大型的局域网络来说,VLAN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为限制全网范围的广播和多点广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网络设计中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进行VLAN的灵活划分,能够跨越交换机划分VLAN,高性能地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并能提供一些基于VLAN的安全特性。在本方案中,骨干网络为多层路由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也多支持VLAN划分,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或部门基于端口划分不同的VLAN并使其与IP子网相符合。对于与中心路由交换机相连接的二级交换机端口,将其设为VLAN的Trunk,VLAN的Trunking技术可以实现跨主干的VLAN的划分,可供用户方便的对网络进行VLAN划分和管理。

依据业务需求,对网络的配置作出了如下的要求:  采用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式;

 领导、各部门、其他机构均设置为独立的VLAN,以方便同一机构内的文

件传输和共享;

 一般各VLAN间均可以互相访问(通过路由),同时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

公共信息,如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  安全受到严格防护的VLAN间均可以不设路由。

73 / 174

无线网络系统特点及优势 基于标准的网络构架

对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而言,整体网络系统可以稳定工作与标准化的建网思路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所有网络设备遵循了标准协议,才能满足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协调工作。

本次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无线网络的规划,必须遵循标准的统一性,采用国际标准的802.11b/g技术和先进的智能无线交换机+AP的系统构架,保证与主流厂商的互操作性。 智能化的无线网络管理软件

锐捷网络推出的针对智能无线交换网络的集中管理平台系统软件Ring Master™,可为用户提供局域网或跨越广域网环境下的无线网络部署规划、设备配置及管理监控服务,并分析输出详细的网络运行状态报告。Ring Master™可与锐捷网络MX系列智能无线局域网交换机协同工作,并最大支持对192个MP系列智能管理型无线接入点产品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以优化网络表现,增强网络安全性。

因此,借助强大的网管平台,本方案中的智能无线交换机产品可以充分发挥集中管理功能,对全网智能无线接入点的行为和用户信息统一监控和管理,网络管理人员只需在Ring Master™上就可开通、管理、维护所有处于接入层的智能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无线电波频谱、无线安全、接入认证、移动漫游以及接入用户的访问策略。

动态的射频管理

锐捷网络的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支持先进的智能化无线电射频优化、信道自动调整以及功率自动调整功能。

74 / 174

这种强大的射频管理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大规模无线网络的管理工作中,即便是在初次安装无线网络时,网管人员也可以在网络中心机房,通过智能无线交换机MX系列产品来自动调节整网所有智能无线接入点的射频参数,比如频率、信道、功率等。智能无线接入点之间会自动协调射频参数,直到相邻的无线接入点之间达到最优无线电射频运行环境,并把最终调整结果返回给智能无线交换机,网管人员就可以实时看到射频环境的现状,并决定是否继续调整或手动单独调整信道和功率。

另外,如果某台智能无线接入点发生故障,智能无线交换机可支持自恢复功能,通过快速查询该故障无线接入点邻近的智能无线接入点,调节其工作功率、信道等参数来接替该故障无线接入点的用户接入工作,迅速补充盲点,并实时向智能无线交换机汇报,通知网管人员尽快更换故障无线接入点,更换之后,智能无线交换机将原先的配置信息继续控制新的无线接入点,邻接的无线接入点的射频参数调节恢复成原有状态,接替工作结束。在这整个切换期间,对用户的访问完全没有影响。 全面的负载均衡

在锐捷网络的智能无线交换网络架构体系中,负载均衡是体现“智能”的重要指标。而无线网络的负载均衡即可实现终端接入用户的负载均衡。

由于受到客户端无线网卡底层驱动算法机制的限制,用户总是会连上信号最强的AP,而并没有考虑到该AP是否能够提供最佳的服务。锐捷网络无线交换机可以根据周围无线信号覆盖情况以及用户的流量需求,动态的将用户强制连接到其他可用AP上,将用户流量分配到其他可用AP,从而保证了整个无线网络的高效能和高可用度。例如在一个用户较多的区域,正常情况下大约有15人左右,采用一个AP即可满足需求,但当用户数突然增加后,导致该AP无法连接数过多,而此时,位于区域外的AP信号虽然比较弱,但仍然是可以满足一定的网络用量,此时无线交换机则强制后来的一部分用户连接信号较弱的AP,从而实现了负载均衡,保障了网络的畅通。

75 / 174

跨三层无缝漫游

无缝漫游是无线网络移动性的最佳体现。但是传统的无线接入点仅仅能够实现基于二层的漫游,一旦无线用户跨越网段,就会由于重新获取IP地址、重认证、重新验证加密等过程,而导致漫游的失败和通信的中断。这对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利用锐捷网络先进的智能无线交换网络架构,由于所有用户信息并不保存在本地的无线接入点中,而是全部集中在无线交换机上,包括连接状态、认证状态、IP地址分配信息、加密验证状态等用户信息总是实时存在的,即便是无线用户跨网段移动,还是会延续原有的IP地址、认证与加密方式,不存在重新获取的必要,因此也不会中断连接。实现这一过程,并不需要有线网络的参与,对有线网络和无线用户而言都是透明的。这种无缝跨三层漫游尤其是对延迟敏感的语音业务有重大的意义。 Rogue AP检测和隔离

智能无线交换机可提供监测WLAN所工作的射频环境的功能,能对非法接入点与无线入侵者进行探测并定位,动态了解无线局域网(WLAN)所工作的射频(RF)环境的状态,对提供高水平的网络性能与安全非常必要。

采用锐捷网络的智能无线AP,能够支持两种模式来对非法电磁信号进行监测:一种方式为AP在做Data AP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主动进行ActiveScan;另一种方式可以将AP设为监听模式(称之为SentryScan),与前一种方式不同的是,此种方式为连续监控。

智能无线AP通过上述两种方式,采取按需的或预设定的射频扫描来监听周边环境的信号源的MAC地址, Channel类型及SSID等,自动识别并警告未授权的AP或Ad-Hoc网络,以避免潜在的干扰或与无线入侵者。另外,对于某些重点区域,还可以部署专用 AP不断地扫描空域,以便对要求更高安全性的环境提供全天候保护。

当系统发现非法AP或者非法信号后,可以根据管理策略,手动或自动将非

76 / 174

法AP加入系统的黑名单中。当发现有无线客户端尝试链接该非法AP时,系统可以主动向该无线客户端发出IEEE 802.11 disassociation信号,强制将该终端与非法AP断开,从而让终端始终连接上合法的无线网络上,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支持VoWLAN、视频、组播等业务

随着VoWLAN(Voice over WLAN)的普及,基于WLAN网络的语音通信将可能成为大型网络内或网络之间的主流通话方式。

而集中控制、智能转发的智能无线交换网络架构正是为此而设计的。由于关键需要满足语音通信的时延、呼叫的容量和漫游切换时间,智能无线交换机可以支持无线语音用户设置专有的语音SSID,把单纯是数据传输的用户和WLAN语音用户隔离,并给予较高的优先队列,即可确保在数据和语音同时传送时,语音的质量不受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没有无线语音权限的用户使用无线语音,以确保无线网络资源能有效运用。锐捷网络提出的智能转发技术提供了对WoWLAN更好的支持,即让语音流无须通过智能无线交换机的处理而直接转发,这样更好的保障了语音流的实时传输。

针对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如视频,组播),智能无线交换机可以集中设置定义不同的QoS队列,比如将RTP协议可设定在高的队列,而一般应用如http、ftp则可设定在较低的队列。这样将对于例如视频、组播这种时延敏感的业务,将可以得到最佳带宽与传输保证。同时,通过智能无线交换机的全局控制,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对每一个SSID,每一个用户,甚至是对加权队列的带宽控制,提供了精度为1kbps的带宽控制。 无线网络入侵检测和防护

无线网络由于使用空中的无线电射频信道工作,因此基于无线网络的入侵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非法无线接入点的防范与非法用户连接访问的防范。

非法无线接入点可能侵占合法无线接入点的正常信道工作,这样不但会对合

77 / 174

法的无线接入点产生干扰,由于非法设备往往不具备安全功能,还会将非法用户之间带进有线网络中。采用锐捷网络智能无线交换机MX系列产品,可以控制每台智能无线接入点产品动态扫描其所处的环境,并将扫描到的设备信息送交无线交换机及网管平台查询,这样网络管理人员即可实时发现是否有非法无线接入点存在,随后可以开启自动保护机制,阻止无线用户通过非法无线接入点进入无线网络。

另一种重要威胁是非法无线用户对合法无线接入点的入侵。互联网上可以轻易地下载到很多无线入侵和攻击工具,而原先传统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均都没有侦测无线入侵的功能,所以当受到像无线DOS攻击时,就会误以为是无线电波的信号受干扰或AP出现不稳定情况。这些攻击将会导致用户的无线连接断线,但网管人员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报警。利用锐捷网络的智能无线网络架构技术,智能无线交换机本身内置无线入侵模式库,可以实时检测异常的无线数据包,当无线系统侦测出有入侵时,它会记录和显示入侵的格式,并对入侵做出自动保护响应和报警,并提醒网管人员注意并提示相应的解决措施。

除了具备完善的无线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锐捷网络智能无线交换网络还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入侵防护系统。针对网络中常见的ARP欺骗、MAC地址flood以及拒绝服务攻击等攻击手段,智能无线交换机能够自动识别并开启防护功能,同时将产生攻击的攻击源列入黑名单,使其不能再次联入无线网络。同时,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支持硬件ACL的功能,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访问权限设置相应的ACL策略,保证访问网络的用户合法性。 无线用户的管理

对于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这样规模部署的无线网络环境,最合适的入网认证方式就是基于Web的认证与基于802.1x的认证方式。

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系列本身就能很好的支持基于web的认证功能,其可以作为全网web认证的分布式认证,针对无线用户进行web认证,后台将有线网络的web认证网关作为Radius进行联动,就可以保证全网用户有线与无线

78 / 174

的认证账号统一,而此过程中,用户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产品,利用标准的浏览器产品即可完成上网登录。

通过分布式联动的web认证,不但可以延续原有的web认证方式,对用户完全透明,还可以利用智能无线交换机强大的用户安全行为策略功能,针对不同的用户名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和行为控制,保护无线网络访问安全。

由于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系列本身还支持很丰富的802.1x身份认证功能,如果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考虑认证方式802.1x,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只需在MX-200R系列产品上修改认证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后台Radius的账号体系继续进行802.1x认证,认证方式的改变更加容易完成。

用户策略的集中下发

锐捷网络推出的智能无线交换网络架构,将所有的安全策略全部集中到智能无线交换机上统一发布和控制,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入网行为控制、安全加密、病毒库、无线入侵检测、无线电射频管理等,网管人员只要在智能无线交换机MX-200R上配置安全策略,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了整网的安全策略的配置,解决了工作量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无线接入点被盗产生的安全信息外泄的危机。

而传统的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均分布在每一台无线接入点上,不但需要单独配置,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如果需要更改策略,还需要全部重新配置,这是

79 / 174

无法接受的。如果无线接入点设备被盗,非法用户可以从设备中读出相应的入网认证、加密等信息,从而很轻易地入侵无线网络。 增值的无线终端定位服务

借助构架完整的智能无线交换网络体系,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可以形成一个蜂窝部署的无缝网络。今后在这张网络中可以完成很多增值的服务,无线终端定位就是其中一种。通过智能无线交换机与网管系统,可以控制智能无线接入点对所有环境信道进行扫描,继而跟踪和定位无线终端的位置,诸如支持无线接入的电脑、Wi-Fi手机等,其准确性最高可达到2~3米,今后可用于馆内贵重资产等物体实施定位服务。同时,针对非法的AP和非法的用户终端,无线定位系统也能够实时的将这些设备通过图形化界面定位出来。 网管系统特点及优势 稳定的可扩展的软件体系结构

OPManager的软件结构采用多进程挂靠的方式进行设计,从而使OPManager保留了丰富的可扩展接口,为进一步升级和软件外联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基础,同时OPManager使用Visual C++6.0进行设计,其高效率的代码设计降低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并使得软件得以快速完成复杂的网络计算,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平台的其它软件共存。

80 / 174

Access数据库 拓朴管理器 事件管理器 性能管理器 资源共享通道 强劲的网络拓朴发现能力

OPManager集成了目前先进的三层拓朴发现算法,可有效地对三层网络连接进行检测和描绘,同时OPManager通过子网划分和子网发现等手段,为管理员提供了点面结合的集中式管理视角。

◆使用三层拓朴发现功能,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三层逻辑拓朴的发现,从而实现对关键设备的标识。

◆提供超大可扩展的拓朴视图画布,使管理员可通过DIY手段,详细描绘网络物理连接。

◆可自定义的基于网络拓朴的设备响应检测,并提供多种设备状态标识,更好的描绘网络设备节点的状态。

◆通过与事件管理器的无缝连接,实现设备状态在事件管理器中的实时通知与处理。

智能化的事件管理机制

◆结合拓朴管理和性能管理器于一体,集中管理Trap事件、拓朴管理事件、阈值报警事件和未知类型事件。

◆事件管理器提供丰富的事件分类查看和存储功能,使管理员可在大量的网络事件中迅速查找并标识重要事件,从而进行有效处理。

◆事件管理器使用标准数据库作为Trap解释模板库,通过编辑配置数据库,

81 / 174

管理员可使用自定义的方式扩展软件支持的事件类型,从而避免了多设备混用时事件管理混乱问题。 高效的性能监视和预警功能

◆提供完美的组合式曲线统计方式,为网络性能分析和故障分析提供直观的分析视图集。

◆提供视图打印功能,使用简单的操作即可进行统计视图打印,从而为网络故障分析提供了现场保存的能力。

◆主动式的阈值告警功能使得管理员可自定义网络关键性能变更事件,并通过与事件管理器连接得到有效的预警和处理。

◆提供多设备多性能同视图对比监视的方式,使得管理员可方便的对多项网络 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自动视图记忆功能使得监视视图被设定后即可永久保存,从而使得软件一旦启动即可对历史监视点进行后台监视,免除了管理员重复再设定的烦恼。 友好的用户界面

◆采用全中文的用户界面与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界面风格,使得用户可快速掌握软件使用

◆高度简化的软件操作方式使得复杂的软件功能应用只需执行简单的步骤即可完成

系统拓扑管理器概述

◆拓朴管理器用于描绘网络拓朴结构,拓朴管理器提供简单易用的拓朴编辑方式简化了用户操作,管理员可使用其提供的自动发现和管理员自绘两种方法详

细表达网络逻辑拓朴和物理拓朴。

◆拓朴管理器可作为管理网络设备的平台,通过与软件提供Mib-Browser、

82 / 174

RMON View以及相应的Telnet客户端、Web浏览器结合构成对设备的集成管理。

◆拓朴管理器支持设备响应监视功能,通过使用强大的MS Windows协议栈,拓朴管理可定期检测资源数据库中的设备响应时间,并将设备依据其当前状态的不同进行标识。

◆通过与事件管理器的结合,性能管理器可将设备状态改变信息转化为网络拓朴事件,并传输到事件管理器中进行统一管理。 系统事件管理器概述

◆事件管理器是小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对事件包括标准Trap事件、网络设备Trap事件、拓扑管理事件、性能管理器阈值报警事件以及未知类型事件进行统一组织存储和管理。事件是通过UDP端口进行接收,根据事件规则直接进行分类存储或标记、删除。默认情况下,UDP端口为162。Trap事件存储在Trap事件文件夹中,性能管理器的阈值报警事件存储在阈值报警文件夹中,拓扑管理事件存储在系统事件中。

◆事件管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事件文件夹的新建、删除,事件规则的创建、删除,系统属性设置,事件查找,数据库维护,事件的标记、移动存储、删除等。您可以通过设置UDP端口,新建事件文件夹,新建事件规则,把接收到的事件根据规则进行分类存储或者标记、删除。可以结合事件移动存储、删除、数据库维护、查找等功能对现有的数据库事件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 系统性能管理器概述

◆性能管理器是定时采集网络报文流量信息,用可视化曲线走势图描述报文流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实时监视网络性能。性能管理器实现同时监视多台网络

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多个接口,并提供多文档的曲线走势图。功能包括:性能组的新建、删除;性能点的添加、删除;网络报文流量的阈值报警功能;曲线走势图的打印功能;曲线走势图管理;网络报文流量的信息表功能等。

◆性能管理器与拓扑管理器、事件管理器结合成一体。拓扑管理器可以直接

83 / 174

打开性能管理器,在拓扑管理窗口为网络设备添加监视性能点,实现在拓扑管理器上直接通过性能管理器监视网络设备的功能。性能管理器提供阈值报警功能,阈值报警事件传送到事件管理器进行统一管理,事件管理器的默认规则把阈值报警事件存放在“阈值报警事件”文件夹。

◆界面原型如下图所示:

用户安全认证管理系统特点及优势

认证管理方案是一个整体的方案,因此本次主要在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内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RG-SAM安全计费管理平台是一套以实现网络运营为基础,增强全局安全为中心,提高管理效率为准则的可灵活扩展的安全计费管理系统。RG-SAM支持IEEE802.1X、Radius、EAP、CHAP等多种协议标准,与其他厂商支持相应标准的产品兼容,结合锐捷网络安全交换机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RG-SAM为核心软件的“高安全、可运营、易管理”的第二代网络解决方案SAMII,为用户提供了网络建设的最佳选择,能够带来最优的用户体验。

84 / 174

该方案可实现:

1、 有效控制用户接入,禁止非认证用户使用网络。 2、 灵活多样的计费方式,使网络成为可运营的网络。

3、 具备强大的管理能力,能有效控制用户的IP、MAC、帐号等,防止出现帐号盗用、IP/MAC 冲突等现象。

4、 具有强大的防攻击,防网络病毒能力

在SAM解决方案突出了Security(安全)、Management(管理)、Accounting(计费运营)

Security——高安全:

安全认证到桌面。采用六元素的自动绑定、静态绑定、动态绑定相结合,可以确保用户入网时身份唯一,并且避免了IP冲突。

管理分级授权。使得不同职能的管理者使用同一套系统时得到不同的操作界面以及使用权限,避免了管理的安全隐患。

控制网络病毒。统一对接入层交换机做动态下发安全策略,可以轻松有效的控制网络病毒,使网络保持畅通。

抵御网络攻击。结合网络攻击的检测系统,可以抵御日益增多的内部网络攻击,并且自动对用户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保证网络安全。

Accounting——可运营

贴切网络的运营模式。结合实际运营,从原有电信策略的基础上,开发出最为贴切的运营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收费和缴费的矛盾。

丰富的营帐及帐务功能。保证管理者可以随时获得运营所需要的记录以及统计信息,从而给运营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

完善的自助服务系统。能够让用户方便的对自身帐号的信息以及帐务情况自助查询,并对部分信息做操作,极大减轻了管理者的运营负担。

Management——易管理

1、全网设备统一管理。全网拓扑发现以及对事件、性能、日志的统一管理,可以方便的对全网设备统一管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85 / 174

2、AGTS的用户管理模式。将大量的信息转化为少量的信息做对应,可以在设置的时候使用最少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管理的效率。

3、接入时段管理。通过对日常、周末以及节日的一次性设置,可以轻松灵活的管理用户能够使用网络的时段,提高用户管理的力度。

4、自动升级客户端。可以通过统一的一次性配置,使得所有用户的客户端自动进行升级,大大简化了管理者及使用者的负担,使得上网更为轻松。 系统安全规划

系统的安全规划包括下面二个方面的内容

1、 如何使系统与外界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访问系统中的主机和网络设备。 2、 如何保障系统内部安全,对系统自身的运维、管理,做到分级授权。 IP网段规划

为了保证系统与外界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访问系统中的主机和网络设备,我们要求在网络设计中做恰当的IP 规划,使系统设备的IP 网段与用户的IP 网段分开,这样我们可以在三层汇聚设备上做ACL,通过ACL 阻断外部用户对系统设备的访问。

IP 地址规划(供参考)  用户IP 段:10.0.0.0

 交换机及Radius 服务器IP 段:172.18.0.0  Radius 服务器与数据库相连IP 段:192.168.0.0

ACL 安全策略

三层上安全保证:在核心交换机上做ACL,保证用户IP 段与交换机、Radius 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的IP 段隔离。二层上的安全保证:锐捷安全交换机上设置管

86 / 174

理Vlan,所有用户端口均不属于管理Vlan 的成员端口,保证安全交换机的安全。

系统设计图

安全保障说明:

用户与所有的锐捷安全接入交换机以及Radius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隔离,保证认证计费系统的绝对安全。用户能访问WEB 自助服务器,进行自助服务。锐捷安全交换机能与认证、计费服务器双向通信。WEB 自助服务器能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锐捷安全交换机设置管理Vlan;Radius 服务器、Web 自助服务器与数

据库服务器间走专门的通道。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接入控制规划

接入控制包括接入控制管理和接入时段管理两个功能。主要用来对用户的接入信息和用户接入时段进行管理和维护。

1、接入控制设计

SAM 系统的接入控制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功能,能有效的控制用户的上网行为,对于不符合预定上网规则的用户,系统将不予通过认证,拒绝其使用网络。

87 / 174

SAM 的接入控制设计提供如下功能:

1、 对用户5 元素信息的静态绑定(帐号、IP、MAC、NAS IP、NAS PORT) 支持帐户与其他元素的自由组合绑定,彻底杜绝帐号盗用。 2、 代理控制,能屏蔽并禁止用户使用代理服务器

3、 拨号控制,能屏蔽并禁止用户使用其他拨号软件进行拨号

4、 IP 地址类型控制,限制用户使用:1-只能动态IP;2-只能静态IP;3-任意IP

此项功能可杜绝IP 冲突现象

5、 上/下行速率限制,控制用户的带宽 6、 记帐更新包服务

7、 首次通过认证时自动绑定用户信息(即自动绑定,免填繁琐的MAC 地址信息)

8、 客户端登陆数设置,标明同一时间,允许多少人使用该用户名登录。 RG-SAM具备多元素绑定,自动绑定,控制代理、拨号,带宽控制、IP地址类型控制等多种接入控制功能,提供业界最严格的接入控制功能。

2、接入时段设计

接入时段设计控制了用户什么时间可以上网,什么时间不可以上网。一个接入时段设计包括3 个子项:节假日接入时段设计、周末接入时段设计和日常接入时段设计。系统会自动根据3 个子项的设计决策出一个当前适用的方案。3 个子项决策的优先级顺序为节假日接入时段>周末接入时段>日常接入时段。 日志管理设计

SAM提供强大的“黑名单”管理策略,可以将恶意猜测密码的用户加入黑名单,并可按MAC、IP地址跟踪非法行为的来源。

88 / 174

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在线用户,强制非法用户下线。

SAM记录认证失败日志、并可以全面跟踪用户上网流程,方便定位与解决用户无法接入、异常断线等问题。

89 / 174

网络安全联动系统设计 网络安全概述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过程中,伴随着网络应用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新的安全威胁不断涌现,网络管理员不得不面对病毒泛滥、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等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当前,计算机病毒的感染率高达89.73%,种类繁多、传播迅速;软件系统中的漏洞也不断被发现,成为病毒、黑客新的攻击点。所以对网络内部接入端的病毒及系统安全整体防御成为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此次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 网络安全性设计

随着网络应用系统的增加,病毒与黑客攻击日益增多,攻击手段也千变万化,网络系统内部发起的攻击及病毒传播是影响整体网络不稳定主要因素之一,来自系统应用层的潜在危险也加重了网络系统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网易受入侵。

A> 病毒攻击。计算机病毒一直是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威胁,在Internet上,

极会传播新的病毒,例如通过E-mail传播的病毒,增加了这种威胁的程度。病毒的种类和传染方式也在增加,现在,其种类已达上万。所以对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下载可执行文件和接受来历不明的邮件时需特别警惕,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而且要强化管理,增强防毒意识。 B> 黑客攻击。黑客的攻击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他们利用系统和管理上

的漏洞,进行信息的窃取,篡改,或者对网络本身进行攻击。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整个XXXX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与外部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网络结构信息外泄;同时还要对服务请求加以过滤,只允许正常通信的数据包到达相应主机,其它的请求服务在到达主机之前就应该遭到拒绝。 (2) 公开服务器系统的安全。

服务器本身不能保证没有漏洞,CGI程序也不能保证绝对正确,不法分子

90 / 174

可能利用服务的漏洞修改页面甚至破坏服务器。系统中的BUG,使得黑客可以远程对公开服务器发出指令,从而导致对系统进行修改和损坏,包括无限制地向服务器发出大量指令,以致于服务器“拒绝服务”,最终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站点的抗破坏能力,防止拒绝服务(DOS)或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之类的恶意攻击,提高服务器备份与恢复能力,提高站点内容的防篡改与自动修复能力。如采用服务器灾难恢复系统,一旦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修改,安全系统能够迅速发现,并自动地对数据进行恢复。 (3) 数据易损

由于目前尚无安全的数据库及个人终端安全保护措施,还不能抵御来自网络上的各种病毒和对数据库及个人终端的攻击;同时一旦不法分子针对网上传输数据作出伪造、删除、窃取、窜改等攻击,都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4)操作系统可靠性

无论是AIX、UNIX或者WINDOWS NT,其开发商必然有Back—door。除非保证有自己专用的操作系统。 (5)物理上的风险

一是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所以需经常检查和维护;二是关键设备和系统是否防辐射,防电磁干扰,是否以进行必要的隔离;三是保安问题,防火,防盗的工作是否细致,硬件设备是否安全等。 (6)管理上的风险

管理在一个网络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责权不明,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上的安全风险,例如让一些非本地人员或外来人员进入网络,而管理上没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 (7)对业务主机系统的非授权访问

有些信息需经授权才能访问,由于缺乏安全措施,可能会有非法用户在没有经过允许下直接常访问网络资源,造成一些重要或者机密信息泄露出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8)不满的内部人员

91 / 174

不满的内部人员可能在WWW站点上开些小玩笑,甚至破坏。不论如何,他们最为熟悉服务器、小程序、脚本和系统的弱点。对于已经离职的不满人员,可以通过定期改变口令和删除系统记录以减少这类风险。但还有心怀不满的在职人员,这些人员比已经离开的人员能造成更大的损失,例如可以传出至关重要的信息、泄露安全重要信息、错误地进入数据库删除数据等等。因此要及时清除离职人员帐号,严格控制各人员的访问权限。

因次鉴于以上几点考虑,我们建议网络安全如下设计:

入网用户身份认证

锐捷网络基于802.1X的扩展的认证计费系统RG-SAM在用户第一次上网就必须认证,保证了用户上网的安全和合法性。

防止对DHCP服务器攻击

使用DHCP Server动态分配IP地址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DHCP Server假冒,用户将自己的计算机设置成DHCP Server后会分发非法地址给终端用户,造成用户无法使用网络,;二是用户DHCP Smurf,用户使用软件变换自己的MAC地址,大量申请IP地址,很快将DHCP的地址池耗光。

对于有二层半功能的交换机,可以用访问列表来实现。

就是定义一个访问列表,该访问列表允许目的IP地址为合法DHCP 服务器、

92 / 174

source port为67而destination port为68的UDP报文通过。而其它source port为67而destination port为68的UDP报文拒绝,之后把这个访问列表应用到上联物理端口上。

同时再定义一个访问列表,拒绝source port为67而destination port为68的UDP报文通过,并运用在下联端口。

而对于用户手工设置静态IP地址,造成和已分发的动态IP地址冲突,可以通过SAM系统指定用户只能采用DHCP获取IP。

多元素绑定技术构筑高安全网络

IP地址、MAC地址、接入交换机端口、以及接入交换机IP、身份信息、是标识网络用户的基本元素,而单一的元素无法为管理员来标识一个用户,而网络

安全被利用最多还是MAC、IP地址等。 1、MAC地址欺骗

将合法的MAC 地址修改成不存在的MAC 地址或其他人的MAC 地址,从而达到隐藏自己真实的MAC,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是MAC 地址欺骗。 2、MAC地址泛洪攻击交换机

由于交换机内部的MAC 地址表空间是有限的,正常情况下,这些MAC 地址表是足够用的,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发生MAC 地址表被占满的情况。但如果有人恶意对这台交换机进行MAC 地址泛洪攻击的话,则会很快占满交换机内部MAC 地址表,使得本来交换机本来是按单播进行转发数据包的,但由于MAC 地址表已经被占满了,所有的交换机的端口都在一个广播域里了,因此交换机转发数据包的机制变成了广播了。因此交换机变成了一个Hub,因此别的端口可以收到所有的

93 / 174

其他端口的数据,因此用户的信息传输也没有安全保障了。 3、IP地址随意更改

手工更改用户自己的IP地址,这使得原本分到该IP地址的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上网,同时也将导致整个网络的IP地址管理混乱。非法用户向被攻击的主机发出大量的攻击包,同时将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修改以掩藏自己真实的IP,这样就可以逃避网管的追查,“堂而皇之”的攻击对方了。

因此根据以上安全的情况,我们建议采用RG-SAM的绑定功能,对用户进行管理。通过RG-SAM(AAA)服务器绑定每一个用户的元素信息,当用户认证时,802.1X客户端将所需要的元素信息传送到RG-SAM服务器,RG-SAM会将所传送的信息和数据库做一一的匹配,如果有任一一元素不符合RG-SAM所定义,那么将视此用户为非合法用户,RG-SAM将不允许此用户认证通过,并反馈通知用户绑定错误相关信息。如果用户认证通过后修改地址,那么客户端也会检测到并发送到RG-SAM服务器,同时RG-SAM服务器会将此用户剔除下线。

为了管理方便,我们建议使用第一次登录自动时绑定信息,当用户第一次认证时将相关的元素信息自动的写入数据库,无需手工录入元素信息作静态绑定。 防止用户私设代理服务器

用户自行架设代理服务器以及用户认证后再自行拨号上网,这是网络安全最大的两个隐患。锐捷网络交换机提供代理服务器屏蔽和拨号屏蔽功能。实现该功能交换机端不需任何设置。只需在RG-SAM服务器端配置相应的属性。 恶意用户追查

对每个用户分配一个账户,使用SAM管理用户。由SAM记录用户每次上网的用户名,源IP地址,上网开始和结束时间。然后通过锐捷的安全认证管理系统SAM查找MAC地址和IP地址,就可以根据源IP或源MAC在系统上查到该用户所在的交换机以及在该交换机上所接的端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立刻定位用户,方便对于大型网络的管理,能够方便快捷的防止恶意用户的攻击。同时,锐捷网络RG-SAM系统可以随机保存15~90天的用户上网记录(根据管理的需要,自行定

94 / 174

义天数),并可以实现数据的备份。 日志审计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几何级数的增长,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威胁网络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当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在网络中增加防火墙、防病毒软件、IPS、VPN等网络安全设备。日志数据详实地记录了系统和网络的运行事件,是安全审计的重要数据。这些日志信息对于记录、检测、分析、识别各种安全事件和威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当前网络安全情况进行评估的主要数据源。

要对各类系统产生的安全日志实现全面、有效的综合分析,就必须为网络安全管理员建立一个能够集中收集、管理、分析各种日志的安全审计管理中心,使网络管理员不用像以前那样从庞杂的日志信息中手工搜寻网络行为,为管理员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直观的审计平台,大大提高安全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加有效地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

Ø 对用户的网络行为监控、网络传输内容审计 (如员工是否在工作时间上网冲浪、网上聊天、是否访问内容不健康的网站、员工是否通过网络泄漏了

公司的机密信

Ø 实现网络传输信息的保密存储 Ø 实现网络行为后期取证 Ø 对网络潜在威胁者予以威慑

旁路模式,不改变用户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用户的网络性能没有任何影响。根据管理员指定组合条件,如时间,协议,IP 地址或IP 地址网段,流量等,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表(报表,直方图,饼图等),包括:

 针对协议,可以统计监测网络中各协议数据,可以得到用户关心的协议的流

量,各协议发生数量,点击某一记录,可得到关于该记录的具体内容,如协议,IP,发生时间,发件明文内容等。

 针对IP 地址,可以对某台主机的操作进行某段时间的全程监控,如一天,

一个星期,关于该主机上网情况,收发邮件统计,网络聊天内容,上传和下载数据,访问其他主机情况。总之,在该主机的对于网络操作可以跟踪和还

95 / 174

原。

 报警统计,可以检索某时间段(如一天,一周,一月等)内发生的报警信息,

点击某一记录,可以得到关于该报警记录的所有可能信息,如IP,发生时间,明文内容,若是邮件,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等信息,便于管理和监察人员跟踪,了解和取证。

分析报表界面

2.2.4 有线电视系统 概述

在全运会期间,XXXX体育馆有线电视系统应具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体现21世纪中国有线电视系统的科技水平。本系统满足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群众对现场视频播放、影像资料观摩、开会、休闲娱乐等功能要求而设置。在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同时,具备自动检测功能。此外,系统还考虑到日后高清晰度电视、双向数字电视的接受与传输能力,兼容模拟电视信号的能力。 本系统在业务功能用房、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会议室、餐厅、休息大厅、接待、商店、值班室、比赛场地、热身场地、观众席等主要场所设置有线电视终端点。本系统按独立前端系统设计。本系统节目源由校园有线电视网来。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35套有线电视节目计算。同时系统具备升级能力,未来根据需要可扩

96 / 174

展到200套以上的节目;接收六套自办节目,通过碟机或其他音视频设备播放自办节目,然后通过邻频调制处理后以模拟节目方式提供给有线电视网中。

另外,设计中还考虑到了在重要场所,如比赛场地、热身场地、新闻发布厅等地,满足现场直播的要求。 设计原则 技术指标

系统内各器件、终端及输出口图像质量符合国标技术要求。所有系统设备器件均应持有国家广电总局的入网许可证(在产品资料说明中应提供),前端设备均为标准机柜安装。

系统载噪比≥44dB,交扰调制比≥47dB,载波互调比值≥58dB。系统输出口频道间载波电平差:任意频道间≤10dB,相邻频道间≤2dB,频道频率稳定度±25KHz,图像/伴音频率间隔稳定度±5KHz。放大器输入电平为75±5dBμV,输出电平为100dBμV,用户出口电平为68±5dBμV。图象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

用户分配网络星型分布,电缆网选用国产四屏蔽物理发泡同轴电缆或铝管电缆并满足国标要求。干线电缆选用铝管电缆SYWY-75-9,支线电缆选用四屏蔽电缆SYWV-75-5。

全运会赛时要求分配器系统中各器件均应具备传输双向信号的能力,同时网络应设计为双向传输,考虑有线电视系统临时部分的接入,并留有足够电平余量。所有分配器的空置端口应接上75Ω终端电阻,防止信号反射。双向放大器等有源器材均应满足下行通道70—862MHz,回传通道5—55MHz的分割,分支分配器工作带宽应为5—1000MHz。 设计标准和规范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9X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106-92

97 / 17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电视调制器通用规范》 (GB/T11318.3-9X)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频道处理器通用规范》 (GB/T11318.7-9X) 系统设计 系统描述

本系统前端设计按照5-860MHZ邻频传输系统设计(下传通道为87-860MHz,回传通道为5-65MHz),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本方案中仅设计分支分配网络。系统接收城市有线电视信号和自办节目。

本系统设有接收本场电视转播信号和校园或市有线电视信号的输入接口,系统的前端设于有线电视机房,为馆内提供视频宽带网的服务。系统为双向高隔离度的邻频传输系统,并可平滑升级到1000MHz带宽。信号源通过单模室外光纤引入,采用以光缆为传输干线,以同轴电缆为入户分配网的双向HFC方式。(信号源由室外光纤引入场馆内部分施工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本方案中系统仅考虑前端控制设备子系统、传输分配网络子系统及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系统图

见附件 分系统设计

1)系统前端控制设备

前端部分是系统使用设备最多的一个部分,因此其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信号传输的质量。系统的前端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送入前端的各种信号

98 / 174

进行技术处理,将它们变成符合系统传输要求的高频电视信号,最后将各种电视信号混合成一路,传送至系统的干线传输部分。本系统中选用设备九州牌JB862-A调制解调器。 2)传输分配网络

其主要任务是将系统前端部分所提供的高频电视信号通过传输媒体不失真地传送到系统所属的分配网络输入端口,且其信号电平需满足系统分配网络的要求,使用户终端的电视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目前,大量的 CATV 系统均采用同轴电缆作为系统干线传输部分的媒体,由于高频电视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会产生衰减,其衰减量除了决定于同轴电缆的结构和材料外,还与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的信号在同样条件下,衰减量也越大。这样,当信号被传输一段距离后,信号电平将会有所下降,距离越远,下降值越大,而且使不同频率信号的电平产生差值,传输距离越远,差值就越大。这就给系统分配网络的正常工作带来困难。除此之外,信号的衰减量还和温度有关,当温度

升高时其衰减量约增加0.2%dB/℃。为了克服信号在电缆中传输产生的衰减和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差异,除了选用衰减量小的同轴电缆外,还采用了带有自动增益控制和自动斜率控制功能的干线放大器和均衡器等设备和部件。由于系统分配网络要使用大量各种规格的分配器、分支器、分支串线单元以及用户终端等无源部件,在分配过程中,信号的电平会下降。因此,还需采用各种规格的型号放大器,对信号电平再次进行放大,以满足继续分配的需要。系统选用九州公司的干线放大器及楼栋放大器及各种规格的分配器、分支器、分支串线单元以及用户终端等无源部件。

九州放大器安装灵活方便,由二态转接器实现单路或双路等电平输出;组合式模组设计,可依不同的功能需要搭配不同的模组,最适多功能网升级、改造,施工、维护方便快捷、插拔式防高压雷击装置,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及维护方便;适宜在HFC网和同轴电缆网络系统中用作干线延长放大器;是有线电视网升级换代中的理想备选机型。

99 / 174

3)用户终端部分

根据XXXX体育馆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院图纸的要求,具体布放有线电视终端信息插座采用TV单口插座。共378个有线电视终端。

2.2.5 公共广播系统

系统背景

XXXX体育馆是一个新建的大型综合体育馆,应采用高科技技术、先进的设备。体育馆的公共/应急广播包括可能同时独立使用的以下子系统:

1、走道、大厅、房间、地下车库等公共场所的广播系统;

100 / 174

2、馆外的广播系统。

3、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医务等人员休息、练习、工作场所的检录呼叫系统。

4、公共/应急广播系统信号可由扩声系统输出到观众席、比赛场地及热身场地。 系统综述

公共广播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来设计。系统按防火分区和体育工艺要求划分广播分区,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需

要对独立的范围进行广播。广播分区步跨越防火分区。

公共广播兼作应急广播,系统把音乐广播、业务广播、检录呼叫广播和应急广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优先控制、分区选择、故障检测与自动攻放备份等功能,并和扩声系统相连,能控制扩声系统的广播。

消防中控室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消防中控室可监控用于应急广播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控制广播系统(包括扩声系统),强制进行应急广播,应急广播可自动播放或人工播放。自动播放时,可用汉语和英语报出火灾地点,疏散指导等信息。并且音控器处于断开位置仍可实现应急广播。

公共/应急广播采用100V定压传输,室内有吊顶场所采用天花喇叭,室内地下停车场、大厅等大型场所使用壁装音箱。室外设置防水音箱,并尽可能与照明、摄像机合用立杆。

在交通指挥、通信管理、安保中心、检录处等需要的地点设置广播呼叫,各个呼叫按事先设定的优先级别和呼叫范围进行广播。

广播系统设计立足于先进、灵活、耐用、可扩展。广播系统整体设计既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又可以发布日常管理信息,紧急情况时可进行疏散广播、紧急事故逃生广播等。系统为整个建筑群创造高尚、优雅、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方便高效的物业管理功能,完善的语音信息发布管理广播等。选择国际上著名的日本TOA VX-2000 数字音频矩阵广播系统与建筑群配合,使整个建筑群的智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需求分析及设计依据

101 / 174

需求分析

公共广播系统根据建筑整体性管理原则在消防中心设置业务及消防广播中心,供整个体育馆室内室外统一使用,同时可以在交通指挥、通信管理、安保中心、检录处和消防控制中心设置遥控呼叫话筒对指定区域进行广播使用。

控制中心:

 控制中心可以对不同区域分别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紧急消防广播。  控制中心音频信号源包括:CD机、MD机、FM调谐器、分区呼叫遥控话

筒。

 系统的音源、话筒、扩音设备、广播区域选择器,主机,功率放大器放

置在消防控制中心或远程播放控制中心。

 控制中心可以对不同区域根据需要播放不同效果的背景音乐。  控制中心设置一台遥控话筒,可以对每一设定区域进行广播,并可设置

不同输入信号的优先等级,满足不同优先级广播需求。

 公共区域的背景音乐与消防广播共用一套扬声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及

业务广播,火灾时播放消防广播。

 广播功放容量应满足最大同时开通所有扬声器容量要求(即整幢建筑同

时消防广播),紧急广播应配置备用功放,并能够完成火灾自动报警联动切换控制(n-1、n、n+1消防联动方式)。  控制中心提供多种语言自动语音广播。

 系统主机具有自检功能,检测主机、功率放大器状态及扬声器线路的断

路、短路的实时检测,具有RS232接口,监听不同回路扬声器工作状态。  功率放大器配置热备份功,当系统中某台功放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替换。  满足EN60849消防规范需求。 设计达到的功能

 多种方式信号输入、 多通道输出。

 对背景音乐音源进行高音、低音的音质调整;  语音清晰、自然、音质良好  多种方式信号输入、输出

102 / 174

 高可靠性

 提供符合中国消防广播规定的消防广播功能 提供多语种自动广播 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7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JGJ/T16-92-2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

XXXX体育馆弱电系统工程招标文件相关要求,提供图纸、澄清等文件 设计指标

声场强度:声场强度的确定与某环境下的背景噪音密切相关。根据KLARK

TEKNIK提供的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噪声声强表可知,噪声声强除停车场声场强度较高(55-56dB)外,其它建筑环境一般为25-45dB。

声场均匀度:声压级均匀,变化范围在8dB左右为好。 可懂度:检测声音清晰度的主观评定指标。

扬声器系统的性能指标:扬声器的频响范围是影响可懂度的重要因素,吸顶扬声器的频响范围在100Hz-14KHz就可以满足要求,功放的频响范围应优于扬声器的频响范围。扬声器的选择和布置主要是根据各区域所要求达到的最大声压级、声场的均匀度、传输频率特性、建筑空间的大小等因素决定。根据《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技术标准,本系统按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标准进行规划,具体指标如下:

 空场稳态准峰值总声压级≥85dB(在250~4000Hz内平均声压级)  传输频率特性:250~4000Hz允差+4~-10dB  声场不均匀度≤8dB

103 / 174

沿着单个喇叭投射方向垂直轴线的听音点声压级计算公式如下: LP=L0+10lgPS-20lgr LP:听音点声压级(dB) L0:喇叭声压级(dB SPL)

PS:声源的声压功率,即喇叭的额定功率(W) r:喇叭与听音点的垂直距离

功率放大器的配置:

功放的容量按:P=K∑Pi格式计算

其中Pi为第I支路扬声器装接容量,K为同时系数 本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办公区域广播K取0.3 公共区域广播K取0.6

本系统紧急广播系统: K取1.5(广播范围按照最大可能时选取) 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系统是以听音乐的人意识不到声源的位置为最佳,应具有柔和、清晰的音质作为设计目标,其设计指标为:

室内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噪声等级+(3-5)dB。 频带在100-12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

紧急广播:紧急广播系统是以听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听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作为设计目的,其设计指标为:

室内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88-94dB 频带在100-6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

根据前面所述噪声级可以确定本设计的平均声压级: 背景音乐声压级=60-70dB 紧急广播声压级=88-94dB 公共/应急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方案描述

背景音乐系统可以定时播出高保真CD背景音乐及AM/FM广播节目等节目源,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和场地具体使用功能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创造舒适、和谐的氛围。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更新,背景音乐的使

104 / 174

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于所有的现代化建筑中。背景音乐主要用于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由于扬声器均匀分布,无明显声源方向性,音量适宜,不影响人们正常交谈,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背景音乐通常由磁带机、镭射机、调谐器、数字媒体播放机等音源提供,在公共区域、办公楼、餐厅、咖啡厅、会议厅等播放。我们在选用设备时,应根据资金情况尽量选用性能稳定、使

用寿命长的设备。

业务广播主要通过管理遥控呼叫站、自动语音信息编程广播等发布管理信息,按照预定的设置分区广播,发布语音信息及物业管理,提供方便、高效、可靠管理功能。

紧急事故广播系统,通常被列为消防自动控制的一个联动部分,在广播系统中消防广播具有绝对优先权,它的信号所到的扬声器应无条件畅通无阻,包括切断所有其它广播和处于开启和关断的音控器,相应区域内的所有扬声器应全功率工作。消防广播应为N±1形式。当消防系统向本系统发出二次确认后的报警区域信号时,广播系统自动实现N±1广播功能,同时自动启动已录好的广播信息或人工播放事故广播。消防分区控制器应还具有手动切换和全切两种功能,供用户根据消防系统的实际需要做相应安排。 设备选型

根据招标书中的要求及体育馆本身的特点,我们首选TOA最现代化并具有高投资效益的模块化广播系统,即TOA VX-2000数字集成语音疏导广播管理系统。

VX-2000 公共广播系统是日本TOA公司70多年以来于致力于安全防灾及声音通讯上所累积的专业技术及知识完美结合的产品,具有稳定卓越的广播功能、音响性能及杰出的音声还原技术。VX-2000广播系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多功能广播系统,具有方便扩展的系统升级特征。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化配置,可在特别应用中以特定的模块组合达到系统理想的最优化配置,适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办公大楼、学校、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工厂、医院、各交通车站及机场航站楼等中大型综合应用场所,可满足各种功能需求,是用户值得信赖的优秀产品。

系统具体设计

105 / 174

各分区根据实际用途及防火规范要求依据将整个体育馆分成22个分区包括室内16个室外及预留计6个,在交通指挥、通信管理、安保中心、检录处和消防控制中心设置4个呼叫话筒,进行广播管理使用。其中消防中心拥有最高的优先级。终端扬声器配备为:6W嵌顶式扬声器、10W通用扬声器及室外使用的30W宽域放水喇叭。共设置音量控制器160个。各扬声器详细技术参数请参阅附件的设备技术指标部分。 系统描述

系统整体技术描述

TOA VX-2000集成语音疏导广播管理系统专为建筑物广播用途设计,完全符合中国消防法规及国际IEC60849/EN60849火灾报警规范要求,由电脑控制的数字式广播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管理广播、火灾事故广播等功能。

1)广播数字矩阵系统

 系统为微电脑控制的4音频信号总线的矩阵系统(采用多套系统级联可

扩展)。

 系统构成包括系统控制软件、系统管理器VX-2000 (输入信号矩阵)和

监察机框VX-2000SF(输出信号矩阵)、功率放大器、消防员专用话筒、供电单元、紧急供电单元以及用户定义的遥控话筒(紧急用或业务用)构成。系统通过超5类网线、光缆,可实现集中放置或远程分布放置。  最大18路信号输入(8个信号输入插槽);8支遥控话筒(含消防话筒);

2路EV(数码语音广播卡)声音,50路音频矩阵输出(可扩展至105路音频输出)。

 配置2张EV-200卡时,可同时播报两种不同的紧急信息(警报和疏散)。  从遥控话筒到末端每条喇叭线路(关键语音通道)的检测功能满足

IEC/EN60849标准。

 喇叭线路检测功能可选择导频音检测或阻抗检测方式。

 系统具备故障自动检测功能:如扬声器短路/开路/接地故障、功放故障、

系统电源故障、遥控呼叫站故障及主机设备故障等。检测功能不会中断背景音乐和呼叫广播(具备消防演习功能)。

 消防员专用话筒或系统遥控话筒的LED指示器可被设置定义成不同故障

指示灯。

106 / 174

 所有遥控话筒(消防话筒)按键都是可定义功能按键,且每个遥控话筒

(消防话筒)可扩展至105个按键(使用RM-210遥控话筒扩展单元)。  可用电脑软件便于系统配置和参数设定。

 以星期为周期的主机内部时钟定时器功能便于活动预定计划。(10天

程序,每次设定32个活动,40个假日程序,夏令时设定和时间调整设定。)

 监听母线系统允许远程监听功放输出回路的音频讯号,任何消防员话

筒或遥控话筒均可设定为传统意义的监听扬声器。

 监察机框配备一路备用功放通道,当系统中的任何一台功放发生问题

时,自动切换至备用功放,不间断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 16路控制输入/控制输出的标准配置可扩展至128路输入/输出。  在CPU故障时可用消防话筒实现全区呼叫功能。  软件可记录最近2000个活动数据并下载至电脑。  可打印软件设置清单和项目结构图。

 系统安装期间可使用系统配置和连接检查功能。  9波段图示均衡卡可用于各输出区域。

 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式(但不包括BGM音源)。  系统无音源输入时自动进入待机省电状态。  可通过软件设置检查紧急广播演习功能。 2)系统控制及操作软件

VX-2000设备控制用软件,适合于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RS-232接口与电脑进行连接,系统设置、操作简单方便,其特点如下:

 可打印软件设置清单和项目结构图。

 可对系统的硬件进行设定。(诸如:对消防员话筒、遥控话筒、监察机框、

系统监控器、数字语音播放卡和联动控制输入输出等等)

 软件可对系统广播的优先级、扬声器回路的EQ均衡状态以及背景音乐的

播放初始音量进行设定。  系统优先级设定菜单(参考举例)  扬声器回路EQ均衡状态设定菜单

107 / 174

 通过软件对紧急广播的播放作出事先设定  紧急广播播放顺序设定菜单

 紧急广播疏散模式设定菜单(参考举例)  防联动输入及联动输出设定菜单  喇叭回路故障检测模式设定菜单

 通过软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际检查(包括对系统设置的综合检查、

系统实际连线的检查、设备运转状况的检查、功放状态的检查、喇叭线路、紧急电源状态的检查以及在不实际进行紧急广播的情况下对紧急广播系统状态的检查等)。

系统功能介绍

安全性:VX-2000完全符合EN60849/IEC60849标准,在无人值守或条件更为苛刻的环境下,都能对现场进行疏散广播,引导人员逃离,极大减少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灵活适用性:VX-2000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中,具有按照规定需求方便扩展的系统升级特征。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化配置,可在特别应用中以特定的模块组合便利地达到系统理想的最优化配置。VX-2000提供了高性能和成本效率解决方案满足任何环境的播音和公共广播的要求。满足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根据建筑的整体性和“可分可和”的管理原则,设置广播控制中心、语音分控制呼叫管理中心,供各自单独使用。

可靠性:VX-2000主控硬件结构采用国际先进的CPU微处理机结构,融合TOA特有的广播系统专用CPU HD6412322RVF、专用广播系统逻辑处理芯片PLD EPM3064TC100、存储芯片FLASH ROM CY7C10V33L,同时在VX-2000SF监察机框中同样采用上述专用芯片。VX-2000与VX-2000SF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LONWORKS,VX-2000与控制计算机之间采用RS232通信,VX-2000与VX-2000DS、VX-2000SF/SP等设备之间采用RS485通信接口方式。系统可脱离计算机单独运行,也可在计算机监控下联网运行,当管理计算机出现故障死机时,系统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独立运行,不受管理计算机故障的影响。最严重的故障当系

统CPU出现故障死机时,TOA专有的“一键紧急广播按键”(在TOA遥控管理

108 / 174

话筒RM-200X或消防专用遥控话筒RM-200XF上,设有特殊的红色按键)只要按下,系统可以向全部消防广播区域播送紧急广播,保障在极端故障情况下也能实现紧急事故的广播。VX-2000系统每1/100秒不间断的进行全系统故障自动监测,在系统运行期间,让管理人员轻松的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菜单功能显示:使用软件控制可以对系统任意编写程序设定,联动设定,消防设定等等。应用起来既灵活而方便,可以满足今后的修改和扩充的需要。

系统检测功能:该系统严格遵循欧洲EN-60849和国际IEC-60849的有关标准设计,除一般广播音频矩阵的特点外,其独特可靠的故障检测电路的不间断循环检测故障,可时刻检查系统各个组件和喇叭线路的状态。一旦发现系统的某种故障情况,可以通过遥控话筒、消防员专用话筒上的LED指示或外部LED指示器显示,或通过外接的蜂鸣器信号发出故障警告,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系统在紧急情况时可以正常运转。该系统既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联机实时控制广播,也可脱机按设定的播放模式和运行程序运转。

系统可实现功放故障检测,且所有的检测工作均不中断背景音乐及呼叫广播。

同时VX-2000系统的所有运行状态可在遥控话筒上确认,我们可以给不同的遥控话筒定义不同的故障指示按键,并以标签特别著名,不同的故障可从相同或不同的遥控话筒上直观反映出来,以声音或指示灯提醒工作人员。

系统主机应具备内部时钟功能,可以实现以星期为单位的定时编程广播,可通过软件设定。

监听母线系统允许远程监听输出回路的音频讯号,任何消防员话筒RM -200XF或遥控话筒RM-200X均可设置为监听盘,可随时选择监听扬声器回路的音频信号。

各系统的音源(卡座、CD等)、话筒、扩音设备、广播区域选择器,主机,功率放大器可放置在统一的总控制中心,功率放大器也可分别放置在就近的弱电竖井中,系统既可以集中放置,也可以分别放置,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RM-200X及RM -200XF遥控呼叫话筒,可以对每一区进行广播,并可设置不同输入信号的优先等级,满足各自广播需求。同时呼叫站具有预录语音信息和提示音监听功能。

109 / 174

广播系统应能实现功放自动备份切换功能。一旦某通道功放发生故障,系统备份功放将能自动无缝接替故障功放,无需人工更换功放输入输出线路,不会影响系统正常播出。

VX-2000具有RS232接口,可通过外接PC及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监视、系统配置和参数设定。

系统实施后可达到如下功能及效果。 背景音乐功能

 不同的分区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能够独立控制不同分区背景音乐总体

音量及其启停。

 自动定时分区预设内容广播功能。

 通过业务呼叫站,能够对选择分区进行业务呼叫广播。 紧急广播功能

 具有自动/手动强切功能:一旦紧急广播被遥控话筒或其它外接设备(火

灾报警系统)

 紧急启动,公共广播系统的其它功能(背景音乐、一般广播等)将被暂

停。系统仅执行预录的消防自动语音广播(警告和疏散广播)或消防话筒的手动广播,直到紧急广播状态解除。

 广播系统设备本身不配置任何电源开关关闭设备电源,确保系统于任何

时间均可立即执行紧急广播。

 紧急广播系统在2秒内实现紧急广播。

 紧急广播的信号音和语音信息(包括警告和疏散内容)均以数码方式记

录在语音存储卡内,具有不老化、不丢失等特点,并能向所有区域播报。  紧急广播系统应具备系统检测功能且该功能为标准配置,通过该检测设

备能使系统操作人员确保系统于任何时间均能运转正常。 紧急广播的检测应采取软件设置启动,无需进行实际的紧急广播,造成不必要的慌乱。  紧急广播系统应能实现功放自动备份切换功能。一旦某台功放发生故障,

系统备份功放将能自动接替故障功放,无需人工更换功放输入输出线路。  通过数码语音播放卡,紧急广播系统应能实现2种预先录制的不同紧急

广播信息。系统应能分别编辑、记录警告信息和紧急疏散信息,紧急广播的先后顺序可以编程实现,使广播的内容易于理解。

110 / 174

 紧急广播预先录制的信息应作为主机系统的组件,主机系统应能对其进

行恒定监听。一旦故障发生,应能于系统遥控话筒上或外部故障显示设备上予以指示。

 紧急广播的语言种类应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标准,遥控话筒上应留有

操作提示语等标牌位置,以便用户粘贴相应管理信息,利于操作管理。  本系统的扬声器线缆、通讯信号线缆和消防联动线缆均采用常规通用线

缆。在总控中心与各个消防分中心之间,利用体育馆内的各个消防中心内的局域网端口,通过传统5类线(CAT5)将各消防中心的网络音频适配器相连,即可实现总控中心与各分中心的广播通讯控制,无需另外敷设专用通讯电缆,从而节省线缆和施工费用(可选项)。

 消防自动广播的联动信号采用无电压干触点方式,均为来自消防中心,

联动信号线缆的数量等同于各个消防中心的消防分区数。不必将各个分中心的所有报警联动线全部送往消防总控中心,一旦某消防分控中心有消防报警发生,消防总控中心通过各个分中心的网络音频适配器送来的控制信号同样可以了解到是哪里的报警联动,便于总控中心的总体控制(可选项)。

 扬声器主干线缆采用普通三芯护套线缆,按N、R、C命名三芯。可将背

景音乐兼紧急广播的扬声器接N端和C端,将紧急广播扬声器接R端和C端,利用矩阵广播功放在紧急时N端、R端导通短路状态,旁路音量控制器(与“三线制”兼容型),使该喇叭回路的所有种类(背景音乐兼紧急广播和紧急广播类)扬声器均能以最大音量实现紧急广播。

2.2.6 电子会议系统 工程概述

XXXX体育馆会议系统包括1个新闻发布厅、1个中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 新闻发布厅面积在100平米左右,中会议室面积在80平米左右,小会议室

111 / 174

面积在60平米左右,具体空间大小参见平面图。

新闻发布厅:要求建成一个集中央集控、会议、投影及扩声、视频跟踪于一体的高质量的会议系统,满足新闻发布的需要。同时要求与有线电视结合,具有电视直况转播功能。集控系统需具备控制视频切换、视频跟踪、幕帘控制、调光模块控制、投影设备及MD机控制等功能。同时考虑红外无线旁听。扩声扬声器采用专用音箱方式,不使用吸顶音箱。为达到更好的音质效果需配置与新闻发布厅配套的低音音箱。同时要实现会议厅的智能化,并且要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高质量的声音效果及最佳的视频效果。

在中会议室配置简易的视频、扩声系统,发言话筒直接连接至调音台。

小会议室由于面积较小,在本设计中配置简易的视频显示系统。 设计依据

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进行。基本技术依据的概念,在此为参照和等同(包括特性参数要求标准、特性参数测量方法规范标准、电气设计规范、安全要求等)。具体主要设计依据如下:

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 《国际商务建筑线缆标准》(TIA/EIA568)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 《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 《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EIA/TIA-569) 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T75-94) 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

112 / 174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J45-8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4)

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32-90.9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行业技术标准》(WH0301 9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技术标准》(GYJ25-86)  《厅堂扩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22-82)  《厅堂扩音系统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  《会议系统及音频性能要求》(GB76-84)

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

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设备互连物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55) 系统设计目标

体育馆新闻发布厅扩声系统是会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语言信号传播的清晰、明亮以及音乐信号精确的重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应达到和超过GYJ125标准中语言、音乐扩声系统的音乐扩声系统一级的要求。GYJ125标准中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如下:

见附件。

对于视频系统、会议管理系统、视频自动跟踪系统等其它子系统的设计采用开方式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以系统集成方式实现集中管理控制模式,以既便于系统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为目标。 新闻发布厅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招标文件中的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我们在方案中考虑如下系统:  集中控制系统

 会议室讨论、发言、摄像跟踪系统

113 / 174

 大屏显示系统  扩声系统  灯光控制系统

以上系统一方面各自完成特定功能,各系统自成一体、相互独立、分别控制另一方面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和各系统核心设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实现集中管理控制。具体原理图见附图(一)

本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文件的“系统功能及要求”,针对各会议室使用的特点而进行统一考虑并综合设计,每个会议厅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作为分会场使用。在分别对每个会议厅进行系统设计基础上而进行整体综合设计考虑,同时

考虑系统今后升级和扩充的需求。

下面就依据用户需求书的技术要求,对各子系统涉及的配置和相关技术、设备参数作一一介绍。 中央控制系统说明 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在报告厅,会议室只用到几个话筒,大家坐在下面仅仅是听就可以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求在开会时能听到主讲人的声音,还要看到与主讲人讲的内容有关的实物图像或有关内容,还要能进行培训等功能,有时甚至要求能举行异地会议,总之,现在的会议中心已经是一个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的多媒体中心。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的增加使人们举行会议、进行培训、学术报告时更方便、直观、生动。并且对设备的操作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观、快捷、杜绝误操作,是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则可以把会议室所有设备的操作集于一身。使设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大简化系统之操作,轻松控制整个空间从环境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就如同所有的设备一下子变成一台设备一样。从而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通过一个小小的触摸屏就可以对所有设备进行实时控制。汉化的操作界面,

114 / 174

按键多采用图标,形象易懂,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既使是第一次用,也能轻松自如的对所有设备进行操作。所以,您完全可以一边导演一边按下触摸屏上的按键,使设备按照您的意思进入预定状态。

例如:当您演示的内容需要用到录相机并投到投影机上时,您就可以轻轻点击一下有录相机图标的按键,然后中控将自动跳到录相机的控制界面,并自动将录相机的信号切到投影机上。同时,屏幕自动落下,窗帘自动关上,荧光灯或射灯关闭,并将光照强度自动调低。这时您只需在需要时,按下PLAY键即可实现播放功能。另外,通过一个中控器到计算机的接口可使计算机实现触摸屏的所

有功能。如果配上调制解调器,更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只需一根电话线及计算机,便能连上中控器作远程控制。 设备选型

集中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它将原来分散控制和管理的设备有此套系统来集中控制和管理。SMARTISYS集中控制系统即是一类可以集对音频、视频、环境电子系统控制于一身的专业控制系统。它能把会议室里有控制口的设备及所有摇控器集中在一起,用户通过一个彩色有线LCD触摸屏或无线触摸屏,以最简单、最直观的选择方式,在会场的任意位置上,实现对会场内各种指定的电器设备进行遥控和操作,所有操作均有图像界面反馈,确保操作正确快速,例如音、视频矩阵的切换、各种信号源的选择、灯光开关与调节、录象机和影碟机的操作控制、音响设备控制、窗帘开启与关闭等。SMARTISYS不仅能控制现场的灯光、窗帘及音响设备,还可对各种视频及电脑信号在大屏幕墙上显示模式进行切换,它具有与摄像机设备、会议设备和矩阵切换设备的标准通讯接口和软件,可按照用户应用需求在大屏幕墙上进行画面图像的任意组合和切换,从而使操作变得极其容易,操作员只需轻按触摸屏,即可在瞬间将屏幕画面切换到用户希望得到的另一个画面上。其可控制设备之多、应用范围之广,智能控制性能之好,将控制会议室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控制模式中。它具有预编程设计组合菜单,实现单键单功能和单键多功能操作,制定各种自动调节模式和画面切换模式,可通过触摸屏一个按键即完成预定义的各种特

115 / 174

定尤其应用功能要求,使复杂的连续多项控制变成仅按一键即瞬间完成。适应高智能化的演示、控制环境。 集中控制系统构成:

集中控制系统选用 SMARTISYS 集控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程序化控制功能,能实现对灯光、投影仪、会议系统自动跟踪智能球及其它外围设备的控制。集控系统由智能控制主机、无线彩色触摸屏、外围的I/O模块构成。

116 / 174

数字会议系统说明 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议系统的概念已经远不是几个话筒和扩音设备那么简单了,她应该是融汇了多种现代化技术,满足现代会议功能和一切管理需求,由声音、视像、数据等多元信息组成,具有便捷控制管理能力的立体化系统。飞利浦数字会议网络(DCN)率先把革命性的数字技术

引入研讨会议、代表会议、大型国际会议中心,使数字技术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用简单的网络系统处理和传送数字信号,不仅大幅地改善了音质,增强了各种会议功能,而且简化了安装与操作,可实现无机务人员的自动控制或者是利用软件对会议设备和会议进程进行实时的调整和控制,使会议功能的扩充发挥到最佳状态。

建立在数字化这个技术平台上,DCN可以满足现代会议的一切要求,包括:基本的话筒管理、代表身份的认证和登记、资料分配和显示、多语种的同声传译等,若在软件模块的支持下,系统将实现更多的会议功能,如会议的视像跟踪(即DCN系统可以自动触发视像系统对会议发言人的图象进行实时跟踪显示)等。同时,在会议网络上传输的音频信号都是经PCM调制的数字信号,每个会议单元都设有Preadics(专业音频编解码集成电路,即D/A、A/D转换集成一体的芯片),确保信号的高保真传输,达到最佳的会议音效。

DCN强调使用标准连接,因此系统扩展就变得非常简单,所有DCN设备使用相同电缆连接,改变系统配置或增加设备简单易行,这样就可以让用户按照会堂

117 / 174

对功能和设置的要求度身定造完全匹配的系统,只须把模块化的DCN单元像链条一样组合起来就可形成任何形式的会议系统,包括非正式的小型会议或者有多语种、数千人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都能轻易搭建。无论规模多大,操作和控制完全一样,这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DCN的丰富功能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承认,新型的DCN Concentus继承了这个传统,它能为不同规模的会议集成不同的系统,它与已有的所有DCN设备全部相容,聪明的设计使它既能适合桌面使用,也适合嵌入安装使用。

系统设计

在研讨会、辩论会或其他与会者都需要即席发言的会议上,若采用普通会议设备,由于采用的话筒数量有限和会议操控难度大,无法满足每个与会代表都要即席发言的需求。即席发言系统就是专门为这类会议配套的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通常由中央控制单元、主席单元、代表单元等组成。中央控制机可以对话筒实现多种灵活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对主席机的管理。代表机设有电子话筒开关,供发言者控制自己的发言话筒。主席机除具有代表机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优先发言功能和终止代表发言的控制键。话筒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布线简单,克服了一线一话筒连接方式的局限性。有的即席发言系统会议单元带有耳机插孔,一些会议系统由操作员通过PC机对会议进程实现控制,多样的软件模块使得会议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

增强型的CCU可以由机务员通过PC实施控制。用户可以享用功能齐备的DCN软件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各项控制或监管会议的专用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先进的同声传译和话筒管理、资料产生和显示、内部通讯、建立代表数据、出席登记和音频处理。这些软件模块运行于微软视窗(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把会议的准备、管理、控制都置于图形计算机环境中,从而满足各种特定的系统要求。

完整的会议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

 具备会议扩声系统设备,以及即席发言、发言管理等等以满足多种会议

118 / 174

的要求。

 各单元设备最好采用模块结构,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可根据会场

的档次和大小、代表席的数量、具体用途等因素灵活配置设备,并考虑将来系统扩容、升级的可能。

 代表机应具有请求发言、应答发言、发言控制等功能。

 主席机应具备控制会议发言进程,并具有优先发言权的功能;还可以对

会议代表的发言请求做出应答。

 有预选设定功能,设定允许开启的话筒数。  系统应具备多种会议结果显示功能。

 会议系统应具备会议资料查询、音视频记录、资料和图像显示等先进的

智能化管理功能。 会议系统的设备组成

会议系统可分成音频模拟系统和数字化系统两大类,由于数字化会议系统一般引入电脑控制,其功能更远远强于音频模拟系统。以数字化会议系统工作方式,其设备包括:

 基本会议扩声设备,以满足常规会议的扩声要求。

 微电脑中央控制单元,以实现主席单元、代表单元、译员单元之间的连

接,完成各种语言信号和各种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及分配。

 主席单元,有多语种通道选择、优先级选择、中断及哑音控制、表决控

制、返听等功能。

 代表单元,有请求发言和讨论发言功能,以及表决和返听功能。  译员单元,适合双译员轮流工作方式,具有监听选择、多路输出、音量

调节功能。

 跟踪摄像及显示设备,云台摄像系统与会议系统联动以跟随拍摄当前发

言人,用于会场显示,会议音视频记录。  音视频记录设备。

 计算机控制及软件模块,以实现更为强大的会议管理功能。

119 / 174

系统配置说明

该系统集大屏幕显示、视像跟随、会议音记录、会场扩声于一体,成为一个现代化程度高的新闻发布总线。

根据该会议系统建设需求及会场布局情况,同时结合DCN 会议系统特性设计,系统将可实现会议发言、请求发言、讨论、会议录音、等会议功能,该系统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都能自如运行,会议主席具有控制会议进程和其它功能的最高优先权。为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和视觉效果,会议室采用如下配置:

会议发言单元中,共设4个会议单元,1个主席机DCN-CONCM,另3个代表机DCN-CON

主要设备功能及性能描述

标准型中央控制器LBB3500/05

标准型中央控制器DCN-CCU是自动控制的会议系统的核心,放置于会议控制机房。

该中央控制器为标准19”机架,内置电源,为中央控制本身和外部连接的DCN设备供电;可控制240台发言设备;控制分配设备的数量不受限制;具有高质量数字声道的数字音频控制和处理能力,可用于发言、传译、分配等;为代表和主席的扬声器进行自动音频均衡处理;10个64k字节数据信道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对话筒管理可实现无机务员操作,系统可工作于多种运行模式,实现多种会议需求:

 “OPEN”模式:由话筒发言键控制,可实现会议代表请求发言的登记功

能。即当有人正在发言,另一会议单元被按下发言键,此时该机只能处于请求发言状态(会议单元有一绿色光管亮),当前者停止发言,该机则自动进入发言状态。

 “OVERRIDE”模式:由话筒发言键控制,与会者可对另一正在运行中的

会议单元越权发言(按先进出的原则)。

 “VOICE” 模式:启动全部会议单元处于可发言状态。

120 / 174

系统可分别设定允许1、2、4位代表同时发言。中控器内置自动音频均衡可用于啸叫检测并自动补偿,以抑制啸叫产生。音量和音调旋钮可对外围扩声系统作必要调整。

标准型代表讨论机DCN-CON

DCN-CON为标准代表讨论机,可用于与会者发言、登记发言请求、听取其他与会者发言。话筒支杆极易弯曲,可供位于话筒任意一侧的代表使用,也即可供两名代表使用。该装置可分别接用2个耳机,在背景噪声极高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听到发言人的讲话。这种造型很美观的装置带有一个内装式扬声器,当话筒打开时该扬声器自动关闭以防止声音反馈。

控制部件和指示器

安装在可弯曲支杆上的话筒带有“光环”指示器并内装有防“啪哒”声和

防风罩。

打开话筒或连通耳机时扬声器自动关闭。 带有话筒“开/关”按钮。

带有话筒“开/请求发言”双色LED(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红色表示话筒“开”,绿色表示“请求发言”)。

带有6芯圆形插座用于同其它数字会议网络装置环接。 带有连接耳机用的2x3.5毫米插座。 带有耳机音量控制旋钮。

带有与其它系统装置环接用的带6芯圆形插头的2米长电缆。

在装置的后/下方带有电缆夹, 当通过台面连接上述2米长电缆时,可将该线夹去掉。

主席用讨论机DCN-CONCM

这种美观小巧的主席机带有会议主席所需的各种功能,其式样与LBB 3530/00代表讨论装置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它带有话筒优先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可长期或暂时关闭所有正在使用中的代表话筒(具体情况视CCU(中央控制器)的设置方式而定),从而使主席对会议进行控制。

121 / 174

控制部件和指示器

带有主席优先按钮会发出一声“钟鸣”(由CCU进行选择),同时“超控/关闭”系统中正在使用所有话筒装置。一旦按下主席优先钮,主席机的话筒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以改变CCU中的初始设置)。

安装在可弯曲支杆上的话筒带有“光环”指示器并内装有防“啪哒”声和防风罩。

打开话筒或连通耳机时扬声器自动关闭。 带有话筒“开/关”按钮。

带有表示话筒“开”的红色LED指示器。

带有6芯圆形插座,同其它数字会议网络装置环接。 连接耳机用的2个3.5毫米插座。 耳机音量控制旋钮。

用于重新设置装置地址的隐藏式微动开关。

与其它系统装置环接用的带6芯圆形插头的2米长电缆。

在装置的后/下方带有电缆夹, 当通过台面连接上述2米长电缆时,可将该线夹去掉。 摄像跟踪系统说明

在会议系统中加入摄像自动跟踪控制,可以使会议厅、分会场等场所的图像在预设的电视机、监视器、投影仪上显示发言人的图像,重要的是摄像机的控制是全自动的—无需操作员,这一视觉手段对于提高兴趣、集中注意力和发布信息大有裨益。

在DCN摄像机控制软件LBB3562/00的支持下,设立于天花板不同位置的2个飞利浦G3BS50快球摄像象机可实现与会议系统的联动,通过软件设置,DCN中央控制器和飞利浦Allegiant系列视频控制矩阵LTC8100/50可以实现对当前发言人的视像跟踪。球形摄像机可预设99个摄像预置位,软件将每个会议单元分配1个摄像预置位,当主席或某代表的话筒键被按下,摄像机镜头既对准该预置位摄像(即拍摄该发言人图像)。如果没有话筒被按下,系统自动选择全景摄

122 / 174

像机(显示会场全景)。拍摄图像可以实时显示在大厅显示器或投影屏幕上。该系统为会议的进程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控制手段,可将会议进程以音视频方式记录保存,也可通过远程电视会议系统将其送至其它分会场。

LTC8100/50 ALLEGIANT矩阵控制系统

 8个摄像机输入和8个环路、2个监视器输出  内置报警接口和信号分配  强大的报警处理

 组同步切换和子网切换功能  备有PC为基础的软件包

LTC8100 Allegiant视频切换台/控制器系统将切换和计算机技术结合一体,为保安系统的用户提供强大的功能和独具的特点。这些系统具备全矩阵切换能

力,经过编程可以手控,或通过独立的自动切换顺序让任何1台摄像机显示在任何1台监视器上。系统可能通过编程设置多达60个显示顺序。这些顺序互相独立,并可以正向或逆向运行。

G3BS50快球摄象机 主要技术参数 16倍光学变焦; 480线清晰度

集成化的高性能彩色摄像机系统; 高速;

性价比高,功能丰富; 容易安装; 可以远程设置;

有分区字幕和预设置字幕;

专利的自动翻转(AutoPivot)和自动比例(AutoScaling)特性; BasicDome摄像系统是适合于室内保安应用的经济型高速摄像机。与价位相似的其他半球摄像机相比,它运行得更快,更安静,更流畅。对于既想得到博世

123 / 174

品牌的保证,又希望价格平易的用户它是理想的选择。

BasicDome的设计理念是节约时间和金钱。摄像机既可以采用悬挂安装,也可以仅是简单地拧入并锁紧,使安装变得易如反掌。它的屏幕显示方便了远程设置,所以无论首次设置或因为应用条件改变而重新设置,都十分简便。采用博世的FastAddress技术可以远程为BasicDome设定地址。它采用了坚固的新型马达,传动部件变得更少,这意味着它需要的电能更低,更加稳定。因而在使用频繁的应用中效果特别理想。

和其它所有球型摄像机一样。BasicDome系统也包括了专利的自动枢轴(AutoPivot)特性。它能自动旋转并翻转摄像机,使之轻易地跟踪在摄像球下方的目标。BasicDome系统灵活多用,功能丰富,使这款价格平易的摄像机能为任何保安系统增加活力。 扩声系统方案说明 设计构思

系统具备科学合理、性能先进、安全可靠、灵活扩展等原则,其配置主要设备须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经久耐用且效果好并具备以下要求:

 保证语言清晰度长时间提供足够的声压。

 使声场各个位置无死角、无刺耳的高音、符合环保要求。  声音涵盖服务区内声压与频响覆盖均匀。

 音响系统扬声器布置方式为分散群组式,分散扬声器的结构重量。  音响系统的使用功能满足各场地多功能要求,包括语音音响、演出活动、

娱乐等。

 音响系统的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各种噪声指标小于规定的限值。  扬声器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

 扬声器具有防水、防震、防冻、防腐蚀、耐高温、抗风沙的功能。  所有设备均采用世界名牌,无故障使用时间大于10000小时。

124 / 174

 全部管线符合防水、防腐、防鼠、防冻、耐高温的要求。  预留一定范围内音响系统的扩展接口。 音响系统质量标准

一般评价声音音质优劣的参数为频响、响度、混响和回音以及语言清晰度;当我们在进行选型配置时,为了保证音响系统能够充分满足其所在场地的使用要求,我们务必全面考虑这几个直接影响和决定音响系统声音再现品质的要素:

 音色-频率响应(Tonal Balance)

要获得均匀而平衡的频率响应,首先当然设备本身要有足够的频率响应,这点是非常容易达到要求的,只要选用够标准的器材即可。而重要的是观众在座位上实际所听到声音的频率响应。在理想的情况下,不论观众是坐在哪个座位上,都应该听到相同的音响效果,这就要求在音响系统时必须要使每一频段的涵盖面都非常均匀。扬声器间的相互干扰对频率响应应该有相当大的影响,驻波决定低频的频率响应,空气的湿度对不同频率有不同的衰减度等等,设计时必须要将它们全部考虑进去。  响度(Loudness)

每一个场所因其使用的功能不同,对声场强度也应有不相同的要求。设计时必须要符合使用单位的要求,设计适当的声场强度;过小的声场强度,将达不到使用要求,而过大的声场强度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高投资成本期。

 混响/回音(Reverberant and Echoes)

混响对声音品质的影响非常的大,但是建筑物的混响时间在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物时几乎已完全决定了,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音响设计师对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没有左右的能力,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最佳的方案。回音有时虽然不一定会使言语清晰度减低,应避免因太强的回音而使听众觉得不快。

 语言清晰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

语言清晰度可以说是一个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像新闻发布大厅等重要语言传输的场所,就算有很好的频率响应及适当的声场强度,如果

125 / 174

听众听不清楚场内的声音,那么这个音响系统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 音响系统选型

扬声器的选型与布局是整个扩声系统的重要一环,因为声学特性指标中的几项重要指标和最终的音质效果都直接与此有关。

为满足语言扩声清晰度,又满足音乐扩声丰满度的音质要求,除充分利用

扬声器的指向性对观众席直达声有良好覆盖外,观众席(特别是贵宾席和后区)得到的直达声能与混响声能比值(声学比)要有一合适的比值和余量。设计时按照6dB考虑。

由于混响声能有利于减少声场的不均匀度和提高音乐的丰满度等积极因素,但过大会降低清晰度。混响半径公式:

Dm = 0.141QR,式中: Dm:混响半径

Q:扬声器的指向性因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增大扬声器指向性因数(Q值) ,Dm也相应增大,由此直达声声能覆盖距离也得到了增大,远离主扬声器组的观众席才可以获得较高的语言清晰度。

在扬声器的使用上选用高Q值并且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都具有恒定指向号筒式扬声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混响声中有效部分的声能覆盖,增大50ms以前的声能密度、提高有效混响时间的声能量(有效声能)、减弱声反馈、提高清晰度,才能保证扬声器指向覆盖范围内对任何角度的听众都能传送清晰的声音。

通过对各会议厅建筑尺寸计算,用于安装扬声器的位置到后区观众席距离计算出声音的物理传输衰减dB数。按照语言和音乐兼用(音乐用)一级标准,要求观众席平均声压级≥98(100)dB,会议室扬声器的最大输出声压指标为:

距离15米,衰减23.5 dB,音箱最大输出声压要求122dB。

由前面的建声分析可知,建声和电声相辅相承,建声是基础,电声是灵魂,扬声器的选型与布局在整个扩声系统中非常重要,扩声系统的电声指标对报告厅

126 / 174

内能达到的“最大声压级、频响、谐波失真、声场不均匀度和传声增益”等起重要作用。经仔细的分析和精确的计算,我们选用美国BOSE音箱作为大会议室主扩音音箱。 音箱的确定

经过反复计算、核实,并根据各会议厅的实际使用功能,音箱选用美国BOSE公司的具有:高Q值、具有不对称扩散特性恒定指向性号筒M系列音箱产品。

选用高Q扬声器是为了保证语言清晰度。语言清晰度辅音损失率:

22200D2T60NAL CONS%= QVM

式中:

D2——扬声器离最远观众距离 T60——混响时间

Q——扬声器的指向性因数 V——会堂的体积M3

N——功率比产生LD的功率LW与除LD之外的所有器件LW比。 M——修正系数

以上理论公式和实践告诉我们:

 建筑声学中,T60(混响时间)越小,语言清晰度辅音率(ALCONS%)也

越低,即语言清晰度越高。T60(混响时间)越长,语言清晰度辅音率越高,即语言清晰度越。但音乐丰满度越好。

 电声系统中,扬声器Q值越高,则语言清晰度辅音损失率(ALCONS%)

越小,即语言清晰度越高,反之Q值越低,语言清晰度越低。 由此可看出,我们的设计是建声和电声的综合设计,是以解决语言清晰度为主而(在混响时间已确定时,通过提高扬声器的Q值)进行扩声系统设计。

127 / 174

音箱的布置与配置

扩声系统的音箱布局遵照如下原则:  音箱的重量应符合吊挂点承载的要求;  音箱应该得到自然的印象(保持声像一致性);  音箱的位置在建筑上是合理的;

 音箱的安装应避免声反馈和产生回声干扰并提高传声增益;

 保证利用音箱的指向特性来覆盖观众席,所有听众接收到均匀的声能。 考虑到新闻发布厅大而高,我们采用集中扩声方式。主音箱选用二台BOSH 402II全频音箱,分别布置在主席台前沿两侧3~4米高度处,以一定俯视水平指向角度均匀覆盖全场,提供全场的主要声压级和清晰度。BOSH 402II为全音域

扬声器系统,除拥有远投射的能力外,它平滑的功率响应和出色的音色质量也可使它很好的适应近场工作。其灵敏度达90dB@1m*1W,额定输入功率声压级有111dB,同价位的扬声器难望其背,为系统留有充分的功率余量;BOSH 402II,同时配备了国际名牌TAPCO数字功放,且由于其分散均匀布置,大大缩短了清晰度所要求的最大供声距离,使整个声场满足清晰度要求。 系统设备选择

音响系统工程设计可称之为音响连锁,每一个设备环节都是关键。根据会议室功能使用对设备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严格遵守认真负责的选型原则,坚持实用性与适用性相结合,保持设备档次性能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选系统:系统性能配套、性能价格比合理,具有时代水平;  选产品:设备性能易配接、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 可靠性:在可靠性高的条件下,选用功能强的产;  选信誉:用有售后服务好的厂家或代理商的名牌产品。

音源设备:由于会议厅对声音资料的记录要求较高,声源选用了TASCOM CD+MD机和PIONEER DVD机,能播放、当前普遍使用的模拟、数字音频媒体节目信号。

BSOE 402II全频扬声器

128 / 174

402® 扬声器

·90Hz- 16kHz ± 3dB ·120W 持续承受功率 ·4双1.5cmHVC全音域单元 ·8W

·91dB-SPL @ 1W, 1m(全频) ·地扩散角度:水平120°/垂直60° BOSE PDC数字处理器

模拟输入:接插件,2个平衡XLR输入口 阻抗:21KΩ

动态范围:95dB,20Hz-20KHz

THD(总谐波失真):标准<92 dB(0.0025%)@1KHz 频率响应:20Hz到20KHz,+0/-0.1dB 模拟输出:接插件,4个平衡的XLR插口

输出范围:平衡20/14/8/2dBu 动态范围:100Db20Hz-20KHz 频率响应:20Hz至20KHz,+0/-0.5dB 显示:2*16背光LCD显示

箭头向上/箭头向下:按下该键通过用户界面操控上下 预置(绿色LED):按下该键编辑延迟参数 MACKIE-TAPCO J1400专业功放 输出功率:

1400W(4欧桥接)、900W(8欧桥接 800+800W(2欧)、450+450W(4欧) 310+310W(8欧)

频响:5--50KHz/0,-3dB 信噪比:>100dB

129 / 174

MACKIE SR24.4 调音台

SR系列比较大型的调音台,其输入通道较多,体积也比较大,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厅堂扩声、现场扩声、专业录音棚等。

极低的噪声,充裕的信号峰值储量 20路XDR大动态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

20路单声道线路输入,20个TRS插入口,2路立体声线路输入 经久耐用、手感平滑的60mm长对数衰减推子

4路编组,4个TRS编组插口,8个编组输出口,都能通过声像控制旋钮混合到主输出的通道,能单独选听

编组输出通道有“氛围”均衡控制 恒定响度的声像控制

通道信号衰减前/后单独选听功能

每通道分出6路信号混合到辅助输出,增益15dB可调

单声道3段均衡,中频均衡点可调,调节范围100Hz~8KHz,立体声通道4段均衡

单声道通道有18dB/oct,75Hz高通滤波器 6路辅助输出,都能单独选听 6路立体声辅助返回通道

一路RCA接口输入,输入电平可调,可混合到主输出、控制室和耳机通道。一路RCA接口输出

一路附加的单声道主输出,XLR接口,音量可调 一路XLR接口对讲输入通道,带指示灯、音量控制 48V幻象电源 12V BNC灯接口 内置电源设计,IEC电源

130 / 174

视频显示系统说明

XXXX体育馆新闻发布厅视频显示系统使用了一套120”电动幕及一台投影仪。投影仪选用日本SONY VPL-PX41投影机,投影机VPL- PX41使用三片0.99英寸XGA液晶板,提供真正XGA的分辨率,结合SONY三片高分辨率液晶板技术、微镜阵列光路增强技术和全新的265W UHP高效能灯,VPL- PX40可以提供高达3500ANSl流明亮度输出,适合于动态画面和大屏幕显示,是超高亮度投影机的一种最佳选择。 信号支持

VPL- PX40可接收行频15-91kHz,场频43-85Hz范围内多种输入信号:复合视频、S视频、Y/R-Y/B-Y、YPbPr及RGB信号。为了迎合从模拟到数字的趋势,VPL- PX40已经配备了数字RGB信号接口,最终可满足未来数字电视的要求,可接收各种各样的数字信号(480/60P,575/50P,1080/50I,720/60P,720/50P)。

电动投影幕

大力(DA-LITE)电动投影幕设计新颖,采用先进的滚轴电机系统,可快速完成操作并倍觉宁静,独特玻珠幕布2.5倍高增益使图像更清晰更亮丽,在教学、会议厅、展示厅、培训室、电影院及家庭影院系统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5、中会议室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体育馆中会议室由于面积较小,因而设置了基本扩声系统和基本的视频显示系统

发言话筒直接连接到调音台上,在屋顶设置4个TOA F-2322同轴喇叭,并配置了配套的双通道专用功放 A-1120。视频显示配置了100”投影幕及一台亮度为3000流明的 SONY VPL-CX80投影机。

131 / 174

2.3 场馆专用系统

2.3.1 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

电子显示屏系统在观众区内设置两块公共记分牌、三块三角形记分牌和两个大型投影仪,控制室设置在最高层。

控制主机至电子显示屏线路利用金属线槽明敷或钢管SC75沿楼面垫层、顶板、墙、柱暗敷设或沿屋架敷设,金属槽管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在设备间接地。传输电缆根据设备配置,采用超五类线。与其它系统的联系利用综合布线系统,视频图像传输采用高质量75-9视频电缆。

132 / 174

2.3.2 扩声系统 概述

XXXX体育馆是一个新建的大型综合体育馆,体育馆总建筑面积23950平方米,设计座席8000个,其中固定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2000个。在08年全运会期间将承办所有摔跤比赛的任务。

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采用了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充分体现了“科技全运”的总目标。扩声系统满足摔跤、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对语言清

晰度的要求,保证每一名观众任何时候都能听到清晰的解说声和音乐。体育馆配有专业扩声系统设备,具有优良的现场音响效果与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同时具备现场录音条件和提供现场音频转播信号等能力。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设计依据和质量标准

JGJ31-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

JGJ/T 131-2000 GB4959-85

《厅堂扩声系统测量方法》

GB/T15381-94 《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J 232-90,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3 / 174

GB 50198-93 《民用闭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SJZ112-86 《电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3785-83 《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6278-86

《模拟节目信号》

GB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配接值》 GBJ232-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GBJ300-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Bose Modeler® 音响电脑设计系统 Bose Auditioner® 电脑模拟试听系统 音响扩声系统质量标准

一般评价声音音质优劣的参数为频响、响度、混响和回音以及语言清晰度;当我们在进行音响设计时,为了保证音响系统能够充分满足其所在场地的使用要求,我们务必全面考虑这几个直接影响和决定音响系统声音再现品质的要素: (a) 音色-频率响应(Tonal Balance):

要获得均匀而平衡的频率响应,首先当然设备本身要有足够的频率响应,这点是非常容易达到要求的,只要选用够标准的器材即可。而重要的是观众在座位上实际所听到声音的频率响应。在理想的情况下,不论观众是坐在哪个座位上,都应该听到相同的音响效果,这就要求在设计音响系统时必须要使每一频段的涵盖面都非常均匀。扬声器间的相互干扰对频率响应应该有相当大的影响,驻波决定低频的频率响应,空气的湿度对不同频率有不同的衰减度等等,设计时必须要将它们全部考虑进去。

(b) 响度(Loudness):

每一个场所因其使用的功能不同,对声场强度也应有不相同的要求。设计时必须

134 / 174

要符合使用单位的要求,设计适当的声场强度。 (c) 混响/回音(Reverberant and Echoes):

混响对声音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建筑物的混响时间在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物时几乎已完全决定了,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音响设计师对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没有左右的能力,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最佳的设计方案。 (d) 语言清晰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

语言清晰度可以说是设计一个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像体育馆等需要重要语言传输的场所,就算有很好的频率响应及适当的声场强度,如果听众听不清楚场馆内的声音,那么这个音响系统就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总体功能要求

 扩声系统满足大型比赛、大型集会等多种使用功能。

 扩声系统声学技术指标达到国家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J/T131-2000

扩声系统一级标准。

 扩声系统涵盖观众区域、比赛场地。

 扩声系统设计采用观众区域扬声器分散布置方式,配合相应的系统设备,保

证观众区域的声场均匀度、良好的声音频率相应和最佳的声像定位感。比赛场地采用集中布置,保证比赛场地有足够的声压。  采用主控调音台控制器的方式。

 扩声系统设置多种音频接口,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公共广播系统、广播电视转

播和其他音频系统相互连接。  扩声系统设计多种保护措施。

 扩声系统所有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均配置专用的隔离装置,保证系统因为其他

系统的原因而发生问题。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声学指标要求

见附件。

135 / 174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完全按照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同时我们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131-2000,J42-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行业标准《公共体育场建设等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 131-2000 J42-2000扩声特性一级指标以及国际IEC通用标准中的有关指标,对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进行系统的调整和细化设计,保证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有最佳的声学指标,完全能够达到招标文件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 131-2000 J42-2000扩声特性一级指标,并且留有足够的余量。 扩声系统组成

作为扩声系统的设计来说,音响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前端拾音设备及信号源的设计、音频处理设备的设计、后级放大设备及扬声器的设计几个部分。在本方案中,核心控制设备我们选用国际知名厂家BOSE扩声产品。前端拾音设备包括激光唱机、有线话筒、无线话筒及其它弱电系统音源。音频处理设备使用了A&H GL2200-432调音台及数字音频矩阵 BOSE ESP-88,后级功放选用BOSE 1800VI来推动后级BOSE 扬声器。

具体构成见见第九章 图纸 扩声系统原理图。 系统设计技术特点:

高保真的音响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扩声系统的音质重放瓶颈集中在换能器上,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的大小成为制约扩声系统音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方案选用了BOSE扬声器系统,该扬声器采用多种专利技术,综合利用电子、电声材料及箱体设计等技术手段,用系统的观念控制最终音质重放水平,根据厂方发布的脉冲

响应数据分析,全频段的失真均小于1%,低频及中频段介乎于0.4%到1%之间,高频段乎于0.4%到0.6%之间,该产品优良的声学特性使之成为世界上知名的艺

136 / 174

术家以及音乐家指定的专用扬声器。扩声系统中其它产品(调音台、音频处理器,周边插入设备等)均选用专业高品质产品,总谐波失真都小于0.1%,可以预见,本方案设计的扩声系统将是一个高保真的扩声系统。

足够的声压级: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节目信号。本方案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与之匹配的功放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经计算厅内声压级已全面优于国家现行标准,完全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本方案中的扬声器阵列,均根据听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强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听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

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

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有均衡器,而且指向性控制范围内各频率声束宽度变化很小,扬声器在出厂时已经在1/36倍频程0.1dB精度下对频率响应校准至平滑状态,没有过激点和陷波点,而且在扩声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连接有一台房间均衡器(在DSP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中),能提供足够的手段改善观众厅空间声场对传输频率特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平滑。

良好的传声增益:

系统中的扬声器布置合理,主要观众区均在主扩声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外,所选用的扬声器均采用恒定指向号角,-6dB角外的声能衰减迅速;另外,选用的传声器均为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因此,系统的传声增益要达到设计目标是有保障的。

低的系统噪声:

系统噪声的产生及引入,主要跟设备的档次以及系统配接方法有关。在本设计中均采用本底噪声很低的高端产品,系统采用星型接地,每路扬声器系统都自带电源滤波电路,系统所有外部接口都采用变压器进行隔离,因此,本方案中我公司提出的本底噪声指标是可实现的。

137 / 174

比赛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扩声系统设计

在设计任何一个电声系统之前,首先当然应该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同样重要的是需要分析项目的建筑声学情况。建筑声学条件是电声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声场设计需要电声与建声结合考虑”这一观念目前已被许多人认识和重视。

体育馆特殊的建声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 投射距离远 扬声器间的干涉 需要控制低音方向

针对XXXX体育馆的一系列建声环境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手段来避免或是大大降低这些特点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分析XXXX体育馆的场地环境,由于要承担全运会摔跤比赛这样重要的任务,体育馆面积巨大,看台有8000座的容量,扬声器的布点离开观众席的距离较远,大约为30米左右,对扩声系统的涵盖范围、声场均匀度和所能提供的最大声压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会采用多组扬声器分区域均匀覆盖全场。但是大声压级扬声器组成群组又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同群组扬声器之间会产生干涉,相邻的扬声器群组之间也会产生干涉。可见我们选用的扬声器必须指向性强,角度控制严密的扬声器,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声器之间、扬声器群组

之间的干涉。Bose LT-III系列长冲程扬声器采用了独有的VEE2中音单元组合,可以提供充足的声压级,同时LT系列扬声器具有极好的涵盖面控制,在扬声器涵盖范围内声场分布均匀,一旦超过涵盖范围以外,会急速衰减,在精密的设计后,LT长冲程扬声器群组互相不会造成干涉。

此外,悬挂在顶棚下部马道上的扬声器群组,会发出强无指向性低频声能对顶棚形成持续冲击,可能会引起顶棚结构的松动甚至是破坏。对此我们采用了低音列阵技术,将控制改变低音的方向性,最大限度的减小低音对顶棚的共振,保

138 / 174

证低音的纯净,提高语言清晰度。另外,低音列阵技术可以有效使本来没有方向的低音产生方向性,使低频能量可以更为均匀覆盖看台区域。

衡量场地建筑声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T60与建筑结构、表面材料和装修等有很大关系,而混响时间的特性将直接影响扩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合适的混响时间对声音有帮助,而不合适的混响时间将对声音产生有害的影响,尤其会影响声音的语言清晰度。混响是声音经过房间表面的多次反射而聚集的声音。尽管离声源有远有近,但反射声声场在房间内各处的密度却几乎相同。

国家对体育馆的建筑声学设计和混响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131-2000,J42-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中关于混响时间有以下规定:

容积大于80,000立方米的综合体育馆比赛厅满场500-1000Hz合适的混响时间T60值为: 容积(立方米) 混响时间(S)

<40000 1.2 -1.4

40000-80000 1.3 -1.6

>80000 1.5 -1.9

容积大于80,000立方米的综合体育馆比赛厅满场500-1000Hz合适的混响时间与其他频段的T60比值为: 频率(Hz) 比值

125 1.0 -1.3

250 1.0 -1.15

2000 0.9 -1.0

4000 0.8 -1.0

我们根据获得的XXXX体育馆CAD图纸资料,以及XXXX体育馆使用的特殊吸音材料,我们利用Bose 专业的声学设计软件Modeler在电脑中建立一个三维建筑声学模型,这个模型与实际建筑的形状、大小、建筑特征和表面材料一致,此模型可由多方向或立体的不同角度来观看,并在这个模型中按照观众区域相应的虚拟观众设置后进行计算。

建筑物声学模型建立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模拟设计师给出的XXXX体育馆的混响时间T60。混响时间对设计扩声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我们

将依据场地的混响时间决定应该采用那一种设计方案或选用那一种类型的扬声

139 / 174

器系统。

根据XXXX体育馆设计师最后确定的混响时间,我们依据其相应的建筑声学条件和表面材料,转换成电脑参数输入模型中,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保证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以及可以保证电脑计算的准确性。 见附件。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设计简介及技术特点 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组成

观众看台区域扩声系统 比赛球场区域扩声系统 低音列阵系统 机房监听系统 数字中央控制系统 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的技术重点和解决措施

扩声系统必须保证全部看台区域具有足够的声压级、声场分布均匀以及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因此,要达到足够的声压级、声场分布均匀以及较高的语言清晰度指标,我们认为除了常规的设计考虑外,还有以下几个技术重点并加以解决:

控制低音传播方向和效率 对于建筑结构承重的考虑

控制低音传播方向和效率

传统体育馆声场设计的缺陷——

由于体育馆场地建筑的特殊性,音箱不得不安装在体育馆顶棚网架或马道上,但由于音箱中的低音成分为球面波传播,没有方向性,这样就造成顶棚上面

140 / 174

比下面看台和球场区域还要强大得多的低频能量,低频声场严重不均匀,颤动回声和严重的驻波将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音响系统的清晰度。

独特的低音列阵技术——

因此为保证低音传播的效率和均匀度,我们采用Bose Bass Array™低音列阵技术,将球面波束传播的低音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进行控制,通过低音扬声器特殊的排列方式,再通过电脑设计系统的参数设置和精密计算,使低音改变原来的球面波束传播方向,而以我们需要的波形进行传播,将体育馆上空的低频能量减弱后叠加在下方看台和球场区域,呈伞状的波形使看台观众区域和比赛球场区域的低频能量大为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声染色现象,增加声音的清晰度。 对于建筑结构承重的考虑

传统应用于体育场馆的大功率扬声器体形庞大、结构笨重,吊装维护起来十分费力。并且大大增加了天花顶棚的负载,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不便。

我们在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中采用Bose Panaray LT-9402III长冲程扬声器、Bose Panaray LT-9702III长冲程扬声器,以及Bose Panaray LT-MB24III低音扬声器列阵。这些型号的专业扬声器采用了Bose的专利技术材料,在保持了Bose产品一贯的出色音质的基础上,结构同样坚固,重量却大大减轻。每个Bose Panaray LT-9402 III扬声器仅有51.0公斤,每个Bose Panaray LT-9702 III扬声器仅有43.0公斤,每个Bose Panaray LT-MB24III低音扬声器仅有59公斤,并且这些扬声器分组分散安装在顶棚前沿处,减少了各安装点的负荷。 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设计构成 音响系统设计构思

 保证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和长时间提供足够的声

压。

 场地各个位置无明显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  系统没有明显的声反馈问题。

 音响系统满足整个观众看台区域、比赛赛场区域以及其它区域的均匀扩声。

141 / 174

 声音涵盖区域内声场分布均匀,频率响应特性一致。  音响扩声系统扬声器为分散式群组布置的方式。  音响扩声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方式,设备高度集成化。

 用户采用简洁的电脑操作界面,可以全面控制系统操作以及监控。  音响系统配置多种保护措施和音频输出接口。

 音响系统设备配置满足多功能要求,包括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语言扩声,各种

文艺演出流动扩声的使用功能等。

 音响系统的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各种噪声指标小于规定限值。  扬声器群组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和安全。 电脑系统设计和计算分析过程

采用Bose Modeler®软件进行系统设计的步骤如下:

音响扩声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依据建筑蓝图在电脑上建造建筑物模型,再将所有表面建筑材料输入而完成三维建筑模型;此模型可由多方向或立体的不同角度来观看。

我们按照业主提供的场地资料,在电脑中建立了一个声学模型,这个模型与实际建筑的形状、大小、建筑特征和表面材料一致,并在这个模型中按照观众区域相应的虚拟观众设置后进行计算。

我们依据其相应的建筑声学条件和表面材料,转换成电脑参数输入模型中,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保证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以及可以保证电脑计算的准确性。

建筑物声学模型建立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估这建筑物的混响时间T60。

混响是声音经过房间表面的多次反射而聚集的声音。尽管离声源有远有近,但反射声声场在房间内各处的密度却几乎相同。

混响时间T60是指在音源停止后,音量下降60dB所耗的时间(以秒计时)。 XXXX体育馆建筑声学条件必须首先满足语言清晰度为主,场地中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衡量场地建筑声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混

响时间,混响时间T60与建筑结构、表面材料和装修等有很大关系,而混响时间

142 / 174

的特性将直接影响扩声系统的声音质量。

合适的混响时间对声音有帮助,而不合适的混响时间将对声音产生有害的影响,尤其会影响声音的语言清晰度。

混响时间对设计音响扩声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我们将依据场地的混响时间决定应该采用那一种设计方案或选用那一种类型的扬声器系统。 在本标中我们的设计依据采用来自于业主提供的资料同时参考有关国家的规范要求。我们会保持与XXXX体育馆的装饰单位积极配合,在取得准确的现场数据后,进行深化设计,调整扩声系统的一些参数,使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的音质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和计算技术指标对应表 见附件。

声场声学指标计算分析图

注:以下数据均为所有扬声器工作在连续工作功率下计算得出 附图(见附件):

XXXX体育馆(看台区域)1-4kHz直接声场均匀度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赛场区域)1-4kHz直接声场均匀度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全场区域)1-4kHz直接声场均匀度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看台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赛场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全场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看台区域)语言清晰度指标STI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看台区域)语言可懂度指标PB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赛场区域)语言清晰度指标STI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空场环境、赛场区域)语言可懂度指标PB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看台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赛场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全场区域)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看台区域)语言清晰度指标STI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看台区域)语言可懂度指标PB English计算结果

143 / 174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赛场区域)语言清晰度指标STI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满场环境、赛场区域)语言可懂度指标PB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声学模型-俯视图 XXXX体育馆扬声器-侧视图1 XXXX体育馆扬声器-侧视图2 XXXX体育馆扬声器-斜视图 XXXX体育馆扬声器配置参数表 扬声器系统技术特性 见附件。

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特点

    

采用全数字化的控制方式 扩声系统采用分散式扬声器布置 多种音频接口和系统保护措施 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工具 选用一流的系统设备

采用全数字化的控制方式

在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中,我们设计采用先进的数字中央控制技术,通过音响系统中的一台Bose ControlSpace ESP-88多通道数字矩阵处理器+系统及电源控制装置+用户操作软件控制界面来进行体育馆音响系统以及各个涵盖区域的扬声器和音频信号的集中数字处理和控制。

通过电脑界面的设置,可以将不同功能的使用模式和系统工作状态储存在该设备内,在需要切换功能时,只需按一个按钮,就可以立即完成传统模拟方式需

要几十个步骤的操作,非常方便和可靠;采用数字控制的大型场馆音响系统除了方便操作外,一台设备可以替代几乎全部的传统模拟信号处理设备。 使用数字控制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44 / 174

     

高度集成化、功能强大(包含所有的传统音频周边处理器功能) 预存多达多个场景和多种扬声器工作方式,各种场景切换迅速快捷 操作方便,数据保存安全

采用直观的用户操作电脑界面进行音响系统的总控制与监控系统状态 远程控制与数据

可与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方便对接

可实现与消防紧急广播自动强切和自动恢复

扩声系统扬声器布置

一般而言,体育馆内扬声器布设可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布置,二者可以说各有优劣。

传统的集中布置方式,扬声器集中于建筑物正中上空,距离观众看台较远,声能衰减大,更容易受空气对高频吸收的影响。或者为了实现足够的声压级输出,不得不采用大功率的设备,提高整体扩声系统的造价。

采用分散式扬声器布置方式,各部分看台有相对应的扬声器安装在最近的马道上,扬声器距离观众近,能够有效的控制辐射声能。各部分看台也容易做到效果一致。通过正确的延时设置,观众能够获得自然的声音像位感。而且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控制调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播效率,降低了系统造价。扬声器分散布置,对场馆顶棚负载要求不大,安装较容易,另外便于分区域控制和管理。

但是由于分散式系统发声点多,扬声器选型不当、安装不当、设置不当,都可能造成声音干扰,引起语言清晰度下降。

根据XXXX体育馆的现场情况,我们在设计时最终决定采用分散式扬声器布置的方法。选用了涵盖角度严格控制的Bose长冲程扬声器分成几个群组,使扬

声器群组安装在体育馆上空。在XXXX体育馆,我们共设计了四个群组涵盖相应的看台区域,还设置了一个群组涵盖相应的赛场区域。这些群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马道附近。(具体扬声器布置见平面布设图)

145 / 174

同时针对系统发声点多,可能造成声音干扰,引起语言清晰度下降的问题。我们选用Bose Panaray LT长冲程扬声器。Bose Panaray LT长冲程扬声器特有的专利涵盖角度控制技术可以使多个Panaray LT长冲程扬声器组合在一起,其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声音的谐波干扰,而组合后的扬声器涵盖角度为二个或多个扬声器涵盖角度的线性叠加,整体覆盖声场十分均匀。对观众看台而言,其声像感觉也非常自然。

从平面图可以看到,XXXX体育馆的看台区域由多个扬声器群组分区域涵盖。Bose LT扬声器的覆盖范围都采用涵盖角度专利严格控制其涵盖范围,将扬声器涵盖范围的重叠区域减少到最小区域,从而有效的避免声干涉现象的发生。在 体育馆扩声系统中我们选用了八只Bose LT 9402III扬声器分区域涵盖整个观众看台区域,另外选用两只Bose LT 9702III扬声器涵盖比赛场地,以达到均匀覆盖全场的目的。

多种音频接口和系统保护措施

我们在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中,考虑了多种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多种保护措施。通过专业音频分配器,可以输出最多达8个通道的音频信号,满足广播电视转播输出、大屏幕、新闻发布中心、检录呼叫系统以及公共广播系统的连接;由于采用了中央数字控制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与消防紧急广播系统的自动强切功能和自动恢复功能。

我们设计的音响系统中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更可以保护设备不

受损坏。

这些保护措施包括:

   

系统信号限幅设置,有效防止意外或操作失误而损坏设备 系统配置防止话筒反馈措施

功率放大器具有短路、电压、温度等监测保护措施

配置专用音频隔离变压器与其他系统连接,避免系统的不一致性而造成设备

146 / 174

损坏

 

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快速恢复系统数据功能 配置保护系统前级设备的电源稳压净化

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工具

我们在设计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中,采用了二个先进设计工具:

 

Bose Modeler® 音响系统电脑设计软件 Bose Auditioner® 电脑语音模拟试听系统

Bose Modeler®电脑设计系统软件采用Bose 专利的精密计算方法,可以准确的计算分析和预估音响系统的声学特性和指标,包括声场均匀度分析、声压级计算、频率响应计算和调整、语言清晰度计算分析等;在电脑上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影响声音质量的因素和原因,并对设备的选型和摆放的位置加以调整。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直到分析计算的指标达到我们需要的要求为止。

Bose Auditioner®语音模拟试听系统独特的电脑模拟试听系统可以预先“聆听”场地建成后的效果,当发现声音不满意的时候,可以在电脑中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再反复进行语音模拟试听,这个过程在仅仅电脑中进行,当系统声音调整到最佳效果后再进行安装,这样可以保证完成后的系统实际指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完全避免了传统方式安装完毕后发现问题再进行整改的尴尬局面,充分保障了业主的利益。

选用一流的系统设备

我们设计音响系统设备全部采用国际名牌产品,质量上乘,功能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检修方便,保证音响系统长时间稳定可靠的使用。

我们在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中,采用美国Bose Panaray LT长冲程系列扬声器系统。Bose Panaray LT长冲程系列扬声器是专为各种大型场馆设计的中高频长射程扬声器系统,这个系列扬声器在美国注册了扬声器列阵组合、涵盖角度控制和VEE2中频单元等三项技术专利。

147 / 174

Bose Panaray LT长冲程系列扬声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

有效射程远——满足大型体育场馆的长距离声音投射涵盖的需要 涵盖角度控制严密——可以严格控制扬声器声音涵盖范围,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声音重叠产生干扰或声场涵盖不均匀对声音的影响。

所有Bose®扬声器单元都经过极其严格的品质测试和各种恶劣使用环境的测试,确保每一件产品能为客户提供最可靠及最高素质的声音表现。 热身场扩声系统说明

在XXXX体育馆的热身场地中,我们也设计了扩声扬声器,为运动员训练时提供语言扩声和寻呼功能。根据热身场地的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我们设计采用10组Bose Panaray ST-802III扬声器,分别涵盖热身场地中的五个训练区。 Bose Panaray 802III扬声器是Bose专业扬声器的旗舰产品,经过多次优化设计使其具有卓越绝伦的声学性能,其专利的Articulated Array® 拼接排列驱动单元,即使在宽广的聆听范围也能产生清晰、真实的声音,消除声学“盲点”。 见附件。

Bose 802III扬声器音色清晰自然,不论是用于小型或大型场所,都能提供精湛高超的语言声和器乐音乐回放质量。其外观简洁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声场覆盖范围大。使用最先进的全天候驱动单元,完全符合室外使用的最严格标准,能够长期承受恶劣环境的考验。 扬声器系统特性参数表: 见附件。

热身场地扩声系统声学指标:见附件。 声场声学指标计算分析图 见第九章 图纸

注:以下数据均为所有扬声器工作在连续工作功率下计算得出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1-4kHz直接声场均匀度计算结果

148 / 174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31Hz-16kHz直接+混响声场最大声压级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语言清晰度指标STI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语言可懂度指标PB English计算结果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声学模型俯视图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声学模型侧视图1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声学模型侧视图2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声学模型斜视图 XXXX体育馆-热身场地扬声器配置参数表 流动扩声系统说明

在XXXX体育馆的检录处、裁判会议室和比赛场馆安检门处,我们也设计了独立的流动扩声系统,满足这些区域进行临时扩声的需求。

每套流动扩声系统,我们设计采用2只Bose Panaray 402II全频扬声器,Bose Panaray 402II扬声器采用Bose公司专利的Articulated Array® 拼接排列障板定位各只驱动单元,产生水平覆盖范围宽、垂直范围窄的辐射声场,通过声学干涉效应拓宽、平滑了辐射图样,使声场覆盖更加一致、平坦。

见附件。

Bose 402II扬声器以提供清晰的人声还原效果而著名,并且在声乐作品、吉他和其它器乐作品的重放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令录制的音乐听上去像现场演奏一样。其外观典雅简洁,令听众的视觉同听觉一样得到享受。使用全天候驱动单元,完全符合室外使用的最严格标准,能够长期承受恶劣环境的考验

Bose 402II扬声器有多种安装方式,既可固定安装,也可使用专业设计的SS-10三脚支架作为流动使用。

扬声器系统特性参数表:

见附件。

9.7功率放大器配备以及备份功放的考虑

如前所述,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需要足够大的声输出,才能保证观众能够听到

149 / 174

清晰的声音。这不仅需要扬声器有足够的输出功率,而且功率放大器也必须有充足的余量。如果功率放大器没有足够的余量储备,固然令整个扩声系统在处理大动态节目时必然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如果余量不够,功率放大器很有可能因为瞬间功率过载产生削波失真,而这种削波失真对扬声器的破坏是致命的,最容易导致扬声器损坏。因此扩声系统功率放大器的总处理能力相比较扬声器的总功率而言一定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设计中,我们设计使用美国Bose 1800VI功率放大器。

使用1台Bose 1800VI 功率放大器驱动2只Bose Panaray LT-9402 III中高频扬声器,Bose Panaray LT-9402III中高频扬声器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为140W,Bose 1800VI功率放大器双通道工作时,连续平均输出功率为每通道450W / 8Ω。

使用2台CARVER PXM900功率放大器以桥接模式分别驱动1只Bose LT-MB24III的一个低音单元,Bose LT-MB24III扬声器每个低音连续输出功率为400W/8Ω,CARVER PXM900 功放功率放大器桥接工作时,连续平均输出功率为900W / 8Ω。

我们设计采用2*4mm2专业扬声器音频线,通过计算其线路损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功率放大器的余量储备是充足的。 数字控制方式说明

如前所述,XXXX体育馆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全运会赛后的使用会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扩声系统参数设置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进行语言扩声时,希望低频能量少一些,以使语言更加清晰,同时避免声反馈;播放一般音乐

时,频率响应应该平直,以真实表现其艺术感染力;与流动演出系统对接时,可能需要增加延时设置…… 因此,我们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数字集中控制方式,使传统的模拟扩声系统完全转变为电脑数字控制的方式。

我们设计的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50 / 174

 Bose ControlSpace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 Bose定制编写的中央控制软件  TCP/IP、RS-485传输等通讯方式 见附件 插图及表格 8.47

根据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的区域划分,配置了一套美国Bose ControlSpace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作为主控中心,作为控制中心对 体育馆扩声系统中各个涵盖区域扬声器和音频信号的集中数字处理和控制。使用数字控制,可以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模式,将系统工作状态以及所有参数预先调整设定好,并储存在该设备内,在需要切换功能时,只需按一个按钮,就可以立即完成传统模拟方式需要几十个步骤的操作,非常方便和可靠。

Bose® ControlSpaceTM音频处理系统是美国Bose公司于2005年最新推出的产品,是一款专为教堂、剧院、礼堂和体育场馆等场所设计,灵活的、可扩展的、高品质的音频信号处理器。系统由ESP-88音频处理器、CC-64控制中心、CC-16区域控制器组成。

 Bose® ControlSpaceTM ESP-88音频处理器集成了一套完善的音频处理功能,包括:Bose® 扬声器均衡  分频器  图示均衡器  参量均衡器  路由器  延时器  矩阵混合器  信号发生器  信号指示  压缩器 / 限幅器  自动强切  自动增益控制  噪声门  区域设置

151 / 174

 音源选择

Bose® ControlSpaceTM ESP-88音频处理器具有灵活可变的信号通路和开放的扩展卡架构。一台基本的ESP-88处理器包括8个输入通道和8个输出通道。通过内部的1个DSP卡插槽2个GPIO控制卡插槽和8个音频插槽,选择适当的音频扩展卡,即可灵活的将ESP-88处理器进行扩展(最大可达到32个模拟音频通道)。

见附件 插图及表格 8.48

Bose® ControlSpaceTM ESP-88音频处理器通过随机附送的ControlSpaceTM Designer软件,使设计师可以在一个类似于CAD的图形界面中,连接处理器中的各个设备,组成信号通路,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实现需要的信号处理功能。无论是在联机还是脱机状态,通过Smart Simulation Engine智能模拟引擎可以使设计师在电脑屏幕上观察、校对系统的功能设定,到现场后只需将全部设置上传到处理器中即可,大大节约了用户调试设备的时间。

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软件——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采用中央电脑集中控制方式,并专门为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编写中央控制程序软件。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各个分系统所有的操作均在同一个电脑界面上点击完成,各种播放模式可以实现通过场景储存的方式记忆在电脑中。

集中控制系统软件完全按照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监控的特点设置界面,在音响扩声系统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只要通过电脑界面上的按钮选择需要的音响播放方式即可,当选择好播放模式后,系统就会自动进入预先设置好的场景中运行,在整个运行过程无需人员介入。 对传声增益的考虑

在话筒扩声场合,如何提高传声增益、有效避免声反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恼人的啸叫声不仅常常使重要的会议不能圆满召开,而且自激还可能损害扬声器

和一些周边设备。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设计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预防声反馈、提高传声增益。

152 / 174

(1) 建筑声学处理

场地的结构和装修与场地的建筑声学特性有很大关系,而建筑声学特性将直接影响电声系统,建筑声学如处理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场地的使用功能。好的建筑声学条件应该是声场分布均匀,频率响应特性一致;场地各个位置无明显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这样的建筑声学条件将有利于实现较高的传声增益。

系统安装结束,工程师会使用频谱仪等设备对所有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和设置,确保整个系统的频率传输特性保持平直,也可以有效避免场馆中不良频率点引起啸叫。

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能预料的强反射面,会建议建声施工方采取改变反射方向、或改变表面形状形成漫射、增加吸声等措施加以解决。 (2) 扬声器布局

从扬声器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在电声系统设计中,我们考虑到扬声器的悬挂位置避免声音直接辐射向话筒受话方向。

扬声器选型选用了涵盖角度控制严密的Bose LT系列扬声器,可以保证声音仅仅射向期望的方向,避免散射的声音传入话筒;而且可以减少射向后墙和侧墙的声音,避免过多过强的反射声传入话筒引起啸叫。 (3) 配置专业反馈抑制器

系统配备了最先进的SABINE FBX-2420专业反馈抑制器,提供无与伦比的消除声反馈功能。信号超过反馈抑制器预设的启动阈值,则立刻改变传输特性,避免啸叫情况发生。 (4) 配置自动话筒混音器

另外配备了AUDIO-TECHNICA AT-MX381自动话筒混音器,进一步提高系统传声增益。众所周知,多只话筒同时使用时,会降低系统的传声增益,同时开启的话筒越多,传声增益越低。传统扩声都是通过调音师根据现场控制话筒电平,尽量减少同时开启的话筒数,Audio-Technica 发布了 AT-MX381 SmartMixer® ,它是自动混频器系列产品中最新的成员。 AT-MX381 是一个微型处理器控制的,可编程的,自动切换的 8 通道混频器,它是专为安装的声音效果,广播和会议

153 / 174

提供自动混音功能的。 SmartMixer 直观,方便使用,可以自动使打开的话筒数量减少到最少,可以使背景噪音和回馈处于控制之下并且增加清晰度和音频质量。

AT-MX381 的特色在于 8 个平衡式话筒或者线型输出,每个都是带 48V 幻象电源,独立的增益和音量控制,可调整的门衰减,还有一个低截止滤波器来把不需要的噪音降到最低水准。 SmartMixer 带有 NOMA (开放话筒衰减数量)电路,可以通过补偿系统增益帮助控制回馈。有了三种不同的优先选择 / 操作模式,对于定制的会议需要,可以每个话筒通道的优先权利可以被分开设置。为了安装方便,所有的音频连接都终止于螺旋接线器。 系统输出接口设置和系统保护措施

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在工作时,可以通过主控调音台的辅助输出通道、编组输出通道和矩阵输出通道,可以送出多个音频信号,这些信号将送至以下接口:

       

电视台、广播电台转播输出 大屏幕控制室音频信号对接 主席台区域音频信号对接 运动员检录区域 运动员和裁判休息区域 公共广播系统 紧急广播系统接口 场内各个预设音频接口

在音响扩声系统中,我们设计了多种保护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音响扩声

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在意外情况下能够有效迅速的保护扬声器和音响系统的设备不受损坏。

这些保护措施包括:

系统信号限幅设置,有效防止意外或操作失误而损坏设备

154 / 174

  

系统配置防止话筒反馈措施

功率放大器具有短路、电压、温度等监测保护措施

配置专用音频隔离变压器与其他系统连接,避免系统的不一致性而造成设备损坏

  

系统断电设备保护和承诺数据保护 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快速恢复系统数据 配置保护系统前级设备的电源稳压净化

与众多其它音频信号对接 (1) 消防报警信号强切功能的实现

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中,采用了数字集中控制方式,其核心硬件是Bose ControlSpace ESP-88音频处理器,其内部采用32bit数字处理方式,将传统的音频信号处理和控制设备全部集中在一台主机内部,使传统的模拟音响系统完全转变为电脑数字控制的方式,功能非常强大。

Bose ControlSpace ESP-88音频处理器配有消防报警信号接口和报警广播输入通道,当外部消防报警强切信号输入后,Bose ControlSpace ESP-88音频处理器会自动切断正常播出的节目内容,按照预先的设定,自动切换至消防报警广播,并且广播结束后可以自动恢复。

(2) 与公共广播信号、大屏幕音频信号及其它音频信号对接

我们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中,考虑了多种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过一台专业音频分配器,可以输出最多达8个通道的音频信号,满足广播电视转播输出、大屏幕、新闻发布中心、检录呼叫系统、流动音乐扩声以及公共广播等系统的连接。

调音台预留了相应的通道,用于公共广播、大屏幕音频、流动扩声等信号的输入,这样固定扩声系统与其它系统实现双向信号传输:平时体育馆内比赛或会议的实况可以输出到公共广播背景音箱等其它系统;有需要时,其它系统的音频

155 / 174

信号也可以通过场内固定扩声扬声器扩声。

并且,与其它系统连接时,配置了专用音频隔离变压器,避免系统的不一致性而造成设备损坏。

配置数量合理、全场均匀的语音采集点

为了便于用户日后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保证全场任意位置附近都有话筒面板,用以连接话筒使用,我们在体育馆内全场选择了适当的信号采集点安装话筒面板。其中:

主席台设置8路信号; 裁判席附件设置8路信号; 场地四边各设置4路信号; 大屏幕控制室设置2路信号; 消防控制室设置4路信号

弱电控制室(网络控制室)设置2路信号; 监听系统配置说明

见附件。

我们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中配置了监听耳机和安装在扩声系统控制室中的Bose Companion 2有源监听扬声器双重监听系统,扩声系统操作人员可以

通过耳机监听各个独立控制区域的播放内容和系统工作状态。

机房或者扩声控制室内的噪音一直是难以避免的问题。而由Bose公司多年研究的成果——有源消噪技术已经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Bose的QC-2消噪耳机,能够在非常嘈杂的环境里,消除掉所有的噪音,并且保留原有音乐信号中的丰富细节,还你一个宁静的监听环境。区别于传统封闭式耳机,Bose QC-2耳机并不是阻挡外界的所有声音,而是通过采样和芯片处理判断,令耳机产生与噪声信号反相位的振动,仅仅把噪音抵消,别人与您交谈的语言声仍然能够清晰的传

156 / 174

入您的耳中。音响系统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耳机监听各个独立控制区域的播放内容和系统工作状态。 音响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说明

(1) 主控调音台——用于音响扩声系统所有声音播放音源、话筒信号、来自主席台的音频信号以及大屏幕信号等进行混合处理后,归类输出到数字控制系统至功放及扬声器系统、大屏幕、广播电视转播输出、公共广播系统、检录呼叫系统以及体育馆的其它区域等信号的控制输出。

(2) 数字矩阵控制器——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数字总控设备,将来自调音台的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和控制后输出至功率放大器推动扬声器系统。数字矩阵控制器内部包含音频信号处理、矩阵处理、场景储存、自动强切等多种功能。 (3)音频分配器——用于将一组信号放大分配输出4组或8组信号,输出至其它系统。 见附件

(4) 专业功率放大器——在XXXX体育馆扩声系统中,我们设计采用美国Bose 1800VI专业功率放大器来配接Bose专业扬声器,以保证扩声系统长时间稳定可靠的工作,并使Bose 扬声器的性能表现发挥至最佳。

Bose 1800VI是专门为Bose扬声器而设计的双通道高功率专业功率放大器,

具有相当优异的性能表现,同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已广泛使用在世界各地的大中型场馆的扩声系统中。 见附件

Bose 1800VI专业功率放大器还具有以下特别功能:  内部设有多种保护电路  可使用插入式有源均衡卡组件  自动电源顺序开关功能  多重输入和有源均衡输出功能

157 / 174

(5) 反馈抑制器——由于大型场馆如何预防啸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系统中配置了1台SABINE FBX-2420双通道反馈抑制器作为数字音频处理器的补充,在重要会议扩声中使用更加灵活可靠。

(6) 话筒自动混音器——系统中另外配备了1台AUDIO-TECHNICA AT-MX381自动话筒混音器,利用噪声门原理,预先设置启动电平。当有人使用话筒讲话,信号超过门限电平时,混音器自动监测到该路话筒,瞬间才将其开启,进一步提高系统传声增益。

(7) 效果器——系统还配置了1台Yamaha REV100效果器,可以为不同音乐内容提供更加饱满丰富的音响效果。 音响系统设备连接方框图见第九章 扩声系统电源系统要求

体育馆固定扩声系统需要15kwx3的独立电源系统。

电源需要经过隔离变压器后送至音响系统控制室,独立二次电源供电,经过稳压滤波处理以减少电源杂讯干扰。

扩声系统电源必须有独立的接地系统,接地内阻小于国家标准。 电源系统施工按照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装置安装规范”实施。 Bose扩声系统产品品质与特点介绍

一个完整的音频系统由许多设备和器材组成,不管音响系统设计得如何完

美,其它设备选用得再好,听众最终将从扬声器中听到声音,而评价音质之优劣也将取决于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高品质的音频系统对业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音响系统中,扬声器的品质将直接影响整个音响系统的质量。

世界上成功场地的音响系统在选择扬声器的原则为:

必须是世界著名品牌

158 / 174

   

高质量的系统设计 真实的模拟试听 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产品必须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

根据XXXX体育馆音响扩声系统的特点,我们郑重向业主推荐采用世界著名品牌的美国Bose®扬声器系统。

所有Bose®扬声器单元都经过极其严格的品质测试和各种恶劣使用环境的测试, 确保每一件产品能为客户提供最可靠及最高素质的声音表现。 先进的设计工具和专业群组

Bose Modeler®音响系统电脑设计软件

频段的指向性系数相差太大之故;所以就造成了有的地方声压太低,有的地方声压过高,有的位置则是声音反射过强。

我们知道,优秀的音箱只是一个优秀音响系统的必要条件;它并不等于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及突出的音响效果,而一个精确的设计软件已是现代音响工程必不可缺的工具。

Bose Modeler® 软件是美国博士公司自1985年花费近12年的心血,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才得以完成的一套电脑设计软件,通过这套软件,音响工程师可以对场地进行建筑模拟,及对系统的音响效果作出预测。

Bose Modeler®电脑设计系统作为给桌面电脑使用的设计软件,它可以为音响设计师提供准确和高效率的声学计算结果,并可以分析不用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反复认证后,得出最佳方案。

Bose Modeler® 电脑设计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电脑中建立与实际建筑物形状、特征和表面材料一致的电脑模型,分析这个电脑模型的建筑声学特性,然后将扬声器放入模型内进行计算。Modeler® 系统可以预测模型内声场均匀度、传输频率特性、声压级以及语言清晰度分析;设计师可以分析模型内任何一个位置的各种反射声进行甄别有利的和有害的。

159 / 174

电脑分析过程对计算结果非常有用,我们可以预先知道那些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的结果并加以调整,在电脑中调整方案进行重新计算只需要数分钟而已,这种调整可以进行多次,直至达到最佳方案的设计。这样不会发生事后发现问题而进行整改的徒劳工作。

每年博士公司都会对Modeler® 软件进行更新及改进,以确保软件可靠与准确性。到目前为止,全球超过四百位音响工程师已拥有Modeler® 软件的使用权;在前年,他们更在国际电子网络设立了一个互联网,以便交流设计。配合一流的工程师,这就使每一项设计更可靠、更有保障。

为了使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达到完美的效果,我们采用了Bose Modeler®软件,对XXXX体育馆音响系统进行声学设计。 Bose Auditioner®语音模拟试听系统

对于传统的音响工程来说,根据拥有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各种经运算得出的声学指标,就可以“预测”工程完工后的音响效果。但在工程完工之后,效果经常和当初的“预测”不相符,甚至是相差很多,其中又以大型场馆较为典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是“看到”设计上的声场效果,并由此作出想像,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但实际上,越大越复杂的场地,对声音的计算就越复杂,也越容易出错;整个音响系统作出一点点的变动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计算上却完全显现不出来。

上述所有的评估都是用数学的公式计算,以数字及图形来表达。 在这系统安装完成以前,我们并不能听到这系统实际的音响效果,在系统安装完成以后如

发现音响效果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修改起来就非常困难,有时几乎是办不到的,这种非常遗憾的事情却经常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遗憾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用户的身上,Bose®研究开发了一种专利的工具—Auditioner®语音模拟试听系统。第一台Auditioner®是在九十年代初面世的。它的问世,使音响系统的设计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Auditioner®系统配合Bose®公司的专利软件Modeler®一同使用。 通过

160 / 174

Auditioner®可以让我们在工程还没有动工以前就可以听到工程完成以后的音响效果。它的精确度我们已在世界各地已完成的许多工程上得到验证。同时Bose®也做了科学的认证来证实它的准确性。

当我们用Modeler®将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的设计师会用Auditioner®来试听系统的效果,你可以在工程还没动工前就可以听到工程完成后的音响效果,甚至可在兴建中的体育馆或歌剧院“随便挑一个座位” 静静地欣赏交响乐团的美妙演奏。如有发现有不理想的地方,就用前述效果评估程序来作修正,再用Auditioner®试听,一直到满意为止。

完成后将这个设计交给业主,同时也用Auditioner®让你们听一听工程完工以后的音响效果,如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也用同样的程序来修正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专业的测量仪器,准确预估并科学验证音响系统的语言清晰度

关于音响系统质量评价的各种标准中,语言清晰度无疑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优良的语言清晰度是所有音响系统设计的最基本原则。

传统的语言清晰度测量方式是采用真人测试。在安装了音响系统的真实房间内,受测者将听到一系列标准化的词语,受测者写下听到的词语或在表格上打勾选择。对每个人记录的内容进行统计打分,最后结果以%可正确理解的词语的形式表示。实际上这种测试非常难以实现,太复杂、太昂贵了!需要很多测试人员,一两个人是不具代表性的。另外,要听上百个词语,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几乎从不进行语言清晰度测量的原因。

博士公司自创立起,就一直重视基础声学理论的研究。数年前,博士公司即联合另外两家公司,合作研究语言清晰度、探索开发崭新的测试语言清晰度的理论和仪器。两位合作伙伴一位是荷兰的TNO实验室,TNO实验室开发了世界公认的语言清晰度STI理论并制定了标准。另一位是美国的Gold Line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测量仪器的制造公司。三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大量的真人

161 / 174

试验,开发出了崭新的语言清晰度测量仪。

这种测量仪只有一本杂志大小,五公分厚,使用测试话筒接收信号,干电池供电,便于携带。使用时,只需让音响系统播放测试信号,拿着测试仪走到任意位置,按一下按钮,12秒后就可以得到结果。非常简单,不需要专业科学家也能轻松使用。这种测量仪经过了实际工程的检验,例如2004年雅典全运会主体育场、美国路易斯安娜州8万人多功能室内体育场等。这些工程都遵循着同样的程序:

1. 首先使用Bose Modeler声学设计软件进行声场设计;

2. 通过Bose Auditioner电脑语音模拟系统试听系统建成后的声音效果; 3. 工程完成后,使用先进的STI测量手段验证是否达到设计效果。 从而确保每一个系统实现清晰透彻的音乐和语言声音。

162 / 174

2.3.3 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系统概述

XXXX体育馆是为全运会比赛用场馆。专业比赛时,要求既能满足观众有良好的观看效果,又必须保证裁判员、运动员比赛项目及电视转播所需的照明要求,随着运动项目的不同,通过灵活调节照明控制系统以适应各种运动项目和活动的需要。因此体育馆照明应该具备高质量的照明环境——要求有合适均匀的照度和亮度、理想的光色和显色性,有良好的立体感,并保证没有眩光等。 设计依据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34--79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现代建筑照明设计手册》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简明建筑电气设计图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照明手册》(日)

《城乡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手册》 《室内照明计算方法》

《建筑电气设备手册》

163 / 174

系统设计

在照明控制方面本次投标我们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APOGEE楼宇自控系统与西门子instabus EIB 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结合的控制方式,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要求,并营造不同的工作氛围,同时节约能源。

本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对于泛光照明的开关采用楼宇自控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并在独立运行的同时通过TCP/IP协议于整个场馆的上层管理BMS及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功能要求分析

XXXX体育馆是为全运会摔跤比赛用场馆。赛时,要求既能满足观众有良好的观看效果,又必须保证裁判员、运动员比赛项目及电视转播所需的照明要求。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灵活调节照明控制系统以适应各种运动项目和活动的需要。因此体育馆照明应该具备高质量的照明环境——要求有合适均匀的照度和亮度、理想的光色和显色性,有良好的立体感,并保证没有眩光等。根据以上照明控制要求,优选西门子instabus EIB智能照明系统来实现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表如下: EIB系统结构

见附件 系统结构

根据XXXX体育馆功能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主赛场区和

辅助区,依据西门子instabus EIB 智能安装系统及EIB的设计规范要求,系统主控室设在体育馆三层,每个区通过支线耦合器连接到总线上。(具体结构见原理图)

164 / 174

系统主要元件配置依据

系统主要元件设计和配置主要依据系统结构、功能要求及照明回路数。 (1)电源供应器根据系统支线数量及干线数量配置三个供电电源,根据系统结构相应设计出支线及区域耦合器的数量,区域耦合器和支线耦合器为同一类型产品,只是使用在不同部位。

(2)为方便就地编程调试,在一些区域配备有RS232计算机接口。采用N148的接口,安装在智能箱中,通过放置在丁导轨中的数据母线与系统相连。 系统安装

西门子instabus EIB 智能安装系统仅采用一根绿色互套双绞线,安装时将全部系统元件可靠地接在此 EIB线上,注意端接时要线芯颜色对应正确,一般使用红(+)黑(-)两芯。系统线缆敷设采用专用线槽。系统设备元件在安装方式上主要分两种:一种在箱体内安装;一种在现场安装。据此对所配置的总线元件进行分类。箱内安装可分为丁导轨和非丁导轨固定两类,依据依据尺寸数量计算每个盘箱尺寸。现场安装设备主要为感测元件及面板等。

系统电源由安装在箱内的丁导轨上的电源供应,通过放置在丁导轨内的数据母线将电源取出,供给系统用。

在中央控制室中放置有:主机、显示器、TCP/IP接口。需从系统引EIB总线接到主机进行监控。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内容根据系统完成功能来定。调试步骤一般为:校线-程序下载-单项功能区域调试-联调。

校线是一个工作量较大,较为复杂而必需的工作。主要实地校正模块接线正确,每个照明回路按照回路图接线正确。最难是后者,要逐一核对图纸回路和实

165 / 174

际回路是否相符,具体记录每个回路控制的是哪一盏灯,每一回路灯具的光源情况,灯具实际数量和功率。此工作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为编程及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程序下载,即赋给系统中每个元件的物理地址和组地址(信息和运行程序)。下载软件为ETS2,通过一条普通的RS232数据线,一头接在系统的或接口上,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下载前要先给和赋予一个物理地址。下载支线和区域耦合器时,要将区域线、主线、支线电源均送上,以防出现个别耦合器无法下载现象。

西门子instabus EIB 智能安装系统的智能元件上都设计有一程序下载按钮,是用来下载元件的物理地址。下载时,通过按此按钮,告诉系统目前要赋给的物理地址是系统中的此元件,而不是其他元件。每一个元件与一个物理地址在系统中是唯一对应的。故在下载时,事先要明白是哪个元件,注意不要按错元件。

因整个系统结构是一种分布式分散控制结构,每个元件在赋予程序后便自行控制,若编程正确,可以程序下载后基本系统调试完成,但实际中还要根据每项功能去实地演示查验。若与设定不一致,还需修改程序和重新下载,此过程即为单项功能区域调试。调试中需要业主进行配合,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在编程中只能粗略设置,对于业主也只能在灯具安装装修完毕后,根据具体情况来提出要求,故此部分调试常常反复进行、不断完善。

最后是进行联调,联调前应先在自己内部模拟试验,最后再与外系统进行实际联调,联调中需这些系统相互配合。最终是与上层BMS连接,通过TCP/IP接口协议,用OPC方式与上层管理沟通信息。 系统软件

西门子instabus EIB 智能安装系统主要软件为ETS3和IPAS可视化软件。ETS3(该软件由工程商提供)用来编写整个系统的运行程序,用以规定系统中的每个元件的功能及运行情况,以及之间相互控制联动的关系。

IPAS可视化软件用来编写中央控制室主机的运行平台,即人机界面。将依据ETS3所编写出的抽象程序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它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整个控制区域灯光的状态,并可直接去控制。

166 / 174

两个软件在编写时必需密切关联,其系统元件设定的物理地址和组地址在两个软件程序中一一对应。两个软件运行的平台均为WINDOWS简体中文平台。 主要设备介绍 见附件 总线电源N125 见附件 输入电压:

 额定值:220V AV,50HZ  允许范围:AC 195,5 ... 253 V 支线/干线耦合器N140/03

支线/干线耦合器N140提供两条总线的数据连接同时可防止总线间信号的干扰。它带有一个过滤表来过滤和转发跨线路的总线信号。

过滤表由ETS软件生成并下载到支线/干线耦合器N140中。 通过如下方式连接两条总线: 1)支线:通过数据导轨连压接头 2)干线:通过总线连接端子

当作为线路耦合器使用时,可连接不同的线路组成功能区。当作为主干线耦合器使用时,可连接不同的功能区组成一个大系统。

线路耦合器和主线耦合器硬件相同,它们的功能的分配和物理地址的设置由ETS软件来完成。 支线/干线耦合器

干线

支线

主干线耦合器 线路耦合器

主干线 干线1-15

干线1-15 线路1-15

167 / 174

RS232接口N148 见附件

RS232接口N148带有Sub D 9针通讯口,连接个人电脑(PC)可用于总线编程和设备监测。

RS232接口N148设备安装在标准DIN导轨上,通过卡装在带数据导轨的DIN导轨上。 联线方式: 见附件 技术指标: 电源供应 通过总线

传输速率:9600 bit/s 总线耦合器UP110/11 见附件

应用单元(AU)可通过10针PEI接口总线耦合器UP110/11,总线耦合器从总线接收的信号将经过处理由应用电源执行,相应的应用单元的传感信号将通过处理转变为总线控制信号并发射出去。

总线耦合器UP110/11直接连接EIB总线,安装在暗盒中。 应用单元(如UP245面板)插入到总线耦合器UP110/11中。 事件控制模块N341 见附件

场景模块N341事件模块是一种N-型模块化设备。应用程序管理至多255个通讯对象,可以编程最多200个事件(由总共200个事件作业组成)。内置时钟

用于时间编程,该时钟需要通过一个主时钟同步。有多种有效设备作为主时钟或

168 / 174

者时间源,比如:时间定时器5WG1 372-5EY01,或者ISDN接口N 147 5WG1 147-1AB01 IP接口AP 46 5WG1 146-3AB01,或者无线触摸屏 5WG3 583-2AB71 N341事件模块管理多达125个日志输入/每日程序。最多400个时间作业可包含在这些日志输入/每日程序中。用事件模块发送60个文本文件到instabus KNX/EIB,每个文件包含多达。

应根据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程序,并作相应的参数设置。 使用ETS软件来编程物理地址,设置参数,下载程序。 手持红外遥控器S425

见附件.

手持红外遥控器控制灯光的开关,百页窗的升降和调角度等操作。 该设备可分辨短按和长按信号。 技术指标 电源供应: 4节LR03/AAA 电池 红外发射单元:  光波:950nm  发射距离:大约20米  使用通道:64个通道中的8个

具有选择对象、选择通道、选择通道、编码开关的功能。 控制对象:  8个按键  1个转换按键

显示对象:

 1个上档键指示LED 物理指标:

 塑料表面材质

169 / 174

 尺寸:(长×宽×厚度):155×39×23  重量:70克(不包含电池) 四联带红外收面板UP287/IR 见附件

本设备可和手持红外线遥控器S425和墙装红外遥控器AP420,AP421,AP422使用。

四联带红外接收面板UP284/IR需安装在表面安装的总线耦合器上。四联带红外接收面板UP284/IR只可配合总线耦合器UP114(BCU2)使用。

四联面板有8个操作按钮(2个组成一个通道),相对应的一联(两个按钮)组成一个功能,如:开关、调光、遮阳电机控制。

2.4 应用信息系统

2.4.1 信息查询和发布系统

建立赛会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系统提供的主要信息内容为:比赛成绩信息,比赛程序信息;比赛现场信息;奖牌总分信息;排序名次信息;平破记录信息;赛会组织信息;历届赛会信息;优秀选手信息;城市背景信息;城市发展信息;旅游观光信息;天气预报信息等。

收集、录入、储存、控制赛会有关的其他信息,以供查询,包括多媒体信息查询。

向联网的各信息查询网点传送赛会的各种查询信息,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是面向运动会的参加者、各新闻单位和所有体育爱好者及公众的查询系统。

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平台由Intranet、Internet两部分组成。 INTRANET查询功能

向赛事参加者提供静态、动态的文字、图片、宽带多媒体赛会资料以及各类

170 / 174

数据库查询。

为各新闻媒体、赛事官员、运动员、裁判员等提供赛会的各类信息的查询服务(动态和静态信息)。

提供Intranet所有工作站的Internet连接。

具备所有赛会信息的发布功能,其中成绩信息发布是实时的。

建立电子公告栏(BBS),使得运动员、教练员、记者、官员等大会相关人员能在网上交流。

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包括视频点播和精彩比赛片断。

接收综合处理子系统(现场成绩系统)发送的各类成绩信息及统计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实时发送到信息服务网(Intranet和Internet服务器)。

接收注册系统提供的各类人员注册信息、进行处理并实时发送到信息服务网。

查询信息包括比赛成绩信息、比赛出场信息、奖牌总分信息、平创纪录信息、比赛赛程信息、赛会组织信息、通用会务信息、历届赛会信息、各种新闻信息及赛会天气信息。 INTERNET查询功能

建立官方的门户网站,向运动会参加者和国内外公众提供运动会的静态和动态的各类信息和网上的综合信息服务。

信息发布,其内容同Intranet基本一致。 多媒体查询。

接收综合处理子系统(现场成绩系统)发送的各类成绩信息及统计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实时发送到信息服务网。

171 / 174

2.5 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电子设备的防雷接地要求如下:

(1)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联合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其接地电阻为30Ω。

(2) 对抗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上,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但宜在5m以上。

(3) 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联合接地)装置时,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

(4) 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等电位,应采取多点接地。

(5) 当接地线长度L<λ/20(式中λ为电子设备的工作波长),电子设备

的工作频率在1MHz及以下时,应采取辐射式接地系统;当接地线长度L>λ/20,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在10MHz以上时,应采用环式接地系统;当接地线长度L=λ/20,电子设备频率在1~10MHz时,应采用混合式接地系统。

(6) 为防止接地线可能出现的射频干扰,接地线的长度L不能采用λ/4或λ/4的奇数倍。

(7) 为避免环路电流、瞬时电流的影响,辐射式接地系统应采用一点接地;为消除各接地点的电位差,避免彼此产生干扰,环式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联结;对混合式接地系统,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辐射式接地,在电子设备外部采用环式接地系统。

(8) 接地线长度应按L=nλ+(λ/20)选用。

(9) 接地环母线的截面。当电子设备频率在1MHz以上时,用铜箔120mm×0.35mm;在1MHz及以下时,用铜箔80mm×O.35mm。

172 / 174

(10) 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水平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 2.5.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为4Ω,当与交流工频接地和防雷接地合用时,接地电阻为10Ω。

(2) 泄漏电流10mA以上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主机室内的金属体应相互连接成一体,连接线可采用6mm²的铜导线或25mm×4mm镀锌扁钢,并进行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 为减少趋肤效应和信道阻抗,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用多芯铜导线,截面不宜小于35mm²,当需要改善信号的工作条件时,宜采用多股铜绞线。

(4) 直流工作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如不采用共同接地时,两者之间的电位差不应超过0.5V,以免产生干扰。

(5) 输入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或敷设在带金属盖板的金属桥架内时,钢管及桥架均应接地。

2.5.2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1)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电阻一般为4Ω,工业电视系统如设备容量不大于0.5kVA时,接地电阻可以不大于10Ω。

(2) 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至少在不同方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行接地。

(3) 为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造成交流杂散波的干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4) 电视系统的传输电缆穿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要接地,用以防止干扰。 (5) 演播室宜采取防静电接地,所处环境电磁场干扰严重时,演播室、控制室及编辑室宜采取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可接到系统的接地装置上。 2.5.3 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1) 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

(2) 采用联合接地极时,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

173 / 174

引出,两者相距应在3m以上。

(3) 对抗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例如计算机、消防控制室的接地干线,应用截面不小于25mm²缘铜导线两根,或由固定在绝缘子上的接地排引出,避免和强电接地线连通。

(4) 对消防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等重要机房,应设防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雷电浪涌保护器。

(5) 在消防控制室、电话机房、中央控制室,以及各层弱电竖井等处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6) 接地材料按设计要求使用。

(7)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两处。

174 / 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