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课堂类型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新授 教学方法 第 课时 探究、启发式 教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学质,并能初步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发现、论证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 教重点 材 难点 分教具 析 教学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理解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做一做
将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设法找到某一边的中点,记作点O,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度,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此时:
(1)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 (3)用简洁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观察,让学生勾勒出发现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美观实用的图形,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学习平行四边形.
二、感悟图形,明确概念
1、观察质疑:平行四边形如何区别于一般的四边形.
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引入概念:
2、引入平行四边形对边、邻边、对角、邻角、对角线等概念. 3、平行四边形的表示:通过演示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描述.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 ABCD , 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得到图形语言 还可以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AB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由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质疑:平行四边形除以上性质外还有其他性质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示:请学生仿照三角形的学习方法从边和角去探索)
第一步:猜想边和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第二步: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让各组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用测量、旋转、平移、推理等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
3. 小组汇报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推理:(如何证明上述结论) 已知: □ABCD 求证:(1)AB=DC AD=BC (2)∠A=∠C ∠B=∠D
(1)分析:解决四边形问题的常用方法: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2) 证明方法(运用投影) 四、例题讲解,活用知识
例题: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边AB长8米,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师生共同完成此题,并重点强调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述如:
A14D23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 ∵AB=8 ∴CD=8(m)
又AB+BC+CD+AD=36 ∴ AD=BC=10(m) 五、随堂练习,提高能力.P93.练习1、2
六、归纳小结,鼓励评价: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个角之和3600 七、布置作业: 教材 99页 1、2题,选6
课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