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欧阳宇晴彭尽晖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高消
耗的发展模式,更多人渴望在闲暇时光尝试慢生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省邵阳市拥有的各项乡村生态资源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未来邵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SWOT分析法;邵阳市[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8)25-28-3
凭借其秀美的乡村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业资源和消费人群,为发展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降低了发展该产业的开发成本与难度。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11.1
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邵阳市,史称“宝庆”,总面积20829km2,下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邻衡阳市,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与怀化市交界,北与娄底市毗连,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也是湖南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中心区域,是西部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随着全世界乡村旅游热潮的到来,世界旅游组织提出“回归自然与返璞归真”的旅游主题,这些都使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而邵阳市
在邵阳市,青山、绿水、溶洞、梯田等各种景色优美的生态资源应有尽有,同时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
3实现农户绿色生产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是获得更大经济回报的基本途径。只有农民自身认知水平提高了,先进的农业科技才能有效推广并应用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4.2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对于个体农户来说,从自己从事的绿色生产中获得的收入较低,自己需承担较高风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在组织中使农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帮助农民建立完善的生产和销售链条,实现农民增收。
4.3
建立绿色生产的保护和补偿机制
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出台指导农民生产的政策法规,使“绿色”意识真正提升为农户的实际行动,明确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奖惩措施,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光敏.绿色生产视角下的“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4):277-278.
[2]刘丽红.农民绿色生产认知度与行为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青岛市农民的调研数据[J].高等农业教育,2014(2):109-113.
[3]杨致瑗.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绿色生产方式的作用和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7(14):211-215.
3.1农户缺乏对于绿色生产的认知
在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农民认为超标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带来更高产量,即使有农户了解农药和化肥对于农产品和土壤具有破坏作用,为保证产量,也别无他法。
3.2对农户缺乏绿色生产技术和服务的推广和指导在实际的科技推广和服务中,农民直接参与的情况非常少,在农户自身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情况下,又难以接受专业的技术指导,农户绿色转型发展尤为艰难。绿色生产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是在一些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他们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与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获得技术支持。
3.3农户资源禀赋限制
有调查表明,农户对于绿色生产有较强意愿,但农户人力、物质实力制约了绿色生产投资意愿。
4
促进农户绿色生产的政策建议
4.1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的认识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转型问题,必须从加强农民的教育入手,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
28XIANGCUNKEJI2018年9月(上)
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第28页共128页
C
MYK
2018-10-2316:45:33
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和武冈法相岩等。
1.2历史文化悠久
邵阳市,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自西汉置县,为郡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南宋宝庆元年被命名为“宝庆府”,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1.3水资源丰富
邵阳市境内有众多河流,5km以上的大小河流共有595条,分别属于西江、沅江、湘江与资江四大水系。资江的干流支派纵横,从西南向东北呈“Y”字形流贯全境,流域遍布邵阳市下辖的9个县3个区。邵阳市全境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季少酷暑,冬季少严寒。
1.4森林资源丰富
邵阳市境内的草山面积居全省首位,仅林地面积就有126.67多万hm2,森林覆盖率高达61%,是湖南省四大林区之一。邵阳市地处南岭山脉、雪峰山脉与云贵高原余脉三大植物区系的交会地带,共有高等植物245科792属2826种。
1.5消费优势明显
基于优良的地理、人文、自然生态资源,已经建立稳定且较大的旅游市场与游客基础,吸引外来游客的能力不断增强。加之,近年来本地市民经济能力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愈发渴望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使得乡村生态旅游的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
2
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劣势
化,这对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也是当前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的重要原因[3]。
2.4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规划缺位,历史文化资源保
护意识落后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一些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缺少创意策划的情况下,无法形成完善、全面的开发思路,导致当前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不清晰,同质化现象严重,开发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旅游体系。而缺少对于重要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或景点的保护意识,又阻碍了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5
农村“三化”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最主要的三大问题是农村空心化、边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邵阳市农村人口与空间分布变迁多呈向城市聚集的趋向,人口的减少与大量房宅空置造成部分农村空心化严重;广大农民作为生产主体,却难以及时对市场信息变化做出应对,“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非常突出[4]。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农业发展常常力不从心,这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33.1
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机遇国家政策好
乡村振兴作为党的十九大的核心重点,被摆在突出位置,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核心,国家政策促使乡村发展形势大好,给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8年8月,邵阳市政协就民革市委提交的《关于优化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提出了构建乡村旅游扶贫的复合型发展体系、高标准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建议[5]。
3.2
城市化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趋势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基本形成,政策、财政资金及各种资源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投入,这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3.3
生态旅游迎来发展热潮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乡村旅游已达到24亿人次,初步估计旅游收入高达4800亿元;预计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相比往年旅游收入大大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已然成为扶贫和富民的新渠道,是农村发
XIANGCUNKEJI2018年9月(上)29
2.1山地地形,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邵阳市属于江南丘陵过渡到云贵高原的中间地带,南岭山脉连绵南部,雪峰山脉高耸于西北部,中、东部为衡邵丘陵盆地。邵阳市的山地地形导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较大,投入成本高,因此发展严重滞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部分山区村落偏远闭塞,成为湖南省山区典型的贫困乡村。
2.2乡村环境污染
当前邵阳市农业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不断减少,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使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逐渐增多的生产、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使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3乡土文化退化
农村是中华民族乡土文化的源头所在,而邵阳市乡土文化以“湖湘文化”“傩文化”“苗族风情”为代表,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移民文化的强烈冲击,邵阳市原有的民俗文化在日益淡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渐渐消失,语言、服饰、生活方式越来越商业化、同质
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第29页共128页CMYK2018-10-2316:45:33
XIANGCUNKEJI乡村科技挖掘不同的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发展和保护乡土文化;发挥生态资本的服务价值,加强产业融合,并突显生态文化特色,提高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价值。
三是打造全面的信息平台,强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内乡村生态旅游信息交流,加快乡村信息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乡村信息与政务平台,逐步推进乡村互联网和物流发展。
四是注重乡村品牌建设,以“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形式,因地制宜走适合各村生态旅游发展道路;以村为单位,汇集村民劳力和智力共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提高村民的社会存在感和人生价值,还可提高就业率,留住乡村劳动力,解决乡村空心化、边缘化、老龄化问题。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乡村基础建设,完善村内医疗、卫生、科教、环保和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修缮乡村公路,达到“村村通路”“路路通村”的目标;并进一步治理乡村环境污染,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活状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娟.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6-70.
[2]王小志,张岩.浅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4):25-26.
[3]沈兴菊.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3):220-223.
[4]银元,傅广海.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提升[J].经济师,2007(1):93-94.
[5]陈婷.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54-55.
[6]张众.生态文明视域下县域乡村生态游的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2015(11):47-49.
展的新方向,是我国旅游投资的重点、热点领域之一[6]。
4
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当前邵阳市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精细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强调乡村振兴要加快农村的发展。因此,环保与农村发展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生态旅游构成较大的挑战。
二是现如今开放的全球经济与文化,促使人们对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旅游产业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替代品随之出现,使得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陷入了一定困境。例如,伴随旅游市场和产品的不断成熟,开始大力倡导“休闲”“生态”回归自然式的城市旅游模式,这必将与乡村生态旅游形成部分替代关系,并且城市旅游度假村也可具有乡村休闲旅游的绿色、自然、舒适、宁静特点,又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环境优越,这是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所在。
5
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通过SWOT模型对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邵阳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劣势,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要做好随时接受挑战的准备,从而保证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快速、持续、有效、健康发展。
一是在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中找到平衡点是未来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邵阳市乡村应与周边地区已名声在外的景点一起着眼长远发展,共同研究和统筹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在注重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同时,要
30XIANGCUNKEJI2018年9月(上)
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第30页共128页
C
MYK
2018-10-2316:45: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