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建设部分(60分)切合实际建好配好,人员到位管好用好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1、校园选址和布局合理,校园封闭,建有围墙和校门,配有升旗设施,整体美观庄严。(2分) 校园用地 6 2、校园用地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小学生均不低于15平方米,初中生均不低于20平方米(不含学生食堂宿舍用地)。(4分) 1、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小学6班、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生均不低于6.7平方米、5.8平方米、5.0平方米、4.7平方米、4.4平方米;初中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生均不低于6.6平方米、5.8平方米、平方米、5.4平方米、5.2平方米(不含学生校园用食堂宿舍面积)。(3分) 地和教2、班班有标准教室,使用面积小学每间不小于52平方米,初中学用房 每间不小于56平方米(2008年开始新建的教室使用面积小学每间不小(18分) 于61平方米,初中不小于67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校舍面积 8 平方米,初中不低于1.12 平方米。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平整。(2分) 3、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的间数和使用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2分) 4、厕所符合卫生标准,使用方便。小学女生15人设一蹲位,男生30人设一蹲位和1米小便糟;中学女生20人设一蹲位,男生40人设一蹲位和1米小便糟。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1分) 1、提供校园平面图及相关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材料; 2、实地察看。 1、参照《福建省义务教3、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育校舍建设标准(试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行)》(闽教发[2007]113小学每班按45人、初中每班号)和《国家学校体育卫按50人计算。办学规模低于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教体艺〔2008〕5号)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实地查看、丈量。 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2、根据申报表上的例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教学、行政、生活用估,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房情况表》进行实地对到基本要求。校舍建筑面积不照核查。 含学生食堂、宿舍面积。 4、计算人均面积时的学生数和班级数以在册的学籍生为准。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1、体育活动用地小学每生至少2.3平方米,运动场设有200米环形跑道,附设一组6条跑道的60米直跑道,每6个班应有1个篮球场或校园用排球场;初级中学每生至少3.3平方米,运动场设有300米环形跑道,地和教活动场地 4 附设一组6条跑道的100米直跑道,每6个班应有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学用房 (3分) 2、绿化科技用地小学每生至少1.5平方米,初中每生至少2平方米。(1分) 1、小学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1间(37班以上2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平方米,仪器室(实验教师办公室)、准备室各1间(37班以上各2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43、23平方米。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间数,23班以下按1:1:1配备,24-36班按2:1:1配备, 37班以上按4:3:2配备,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仪、准备室、23班以下每科各1间,24-36班理、实验室、实验室 5 器室(实验教师办公室)化仪器室各增加1间,37班以上每科各2间,化、生药品室均各1间,每图书馆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43、23、23平方米。(2分) (室)和2、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等设施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配套的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教学仪(试行)》基本要求。(3分) 器设备 (32分)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室不少于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平方综合实践米;初中劳动与技术实践室(场地)不少于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活动室、于90平方米。(2分) 4 劳技实践2、各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室(场地) 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基本要求。(2分)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提供图纸等资料,绿地面积以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平面绿地为准。 体艺〔2008〕5号)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实地查看、丈量 1、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校舍建设标准(试行)》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闽教发[2007]113号)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和《福建省完全小学教分别计算,不得以资源共享为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由降低标准。 行)》、《福建省普通初中2、实验室的功能要求和装备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见备注。 (试行)》(闽教基3、综合实践活动室、劳技实〔2007〕56号),实地丈践室(场地)的配备要求见备量、查看。 注。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参照《福建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和《福建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闽教基〔2007〕57号),清点实验教学仪器、查阅实验教学安排表、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单、实验报告,查阅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档案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1、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单、实验报告。 2、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档案。 3、随机查看仪器设备的管理帐册。 4、中学准备一堂分组实验课。 实验 教学 仪器 1、实验教学仪器小学达到《福建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初中达到《福建省初中理科教4 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2分) 2、分组实验能保证按4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配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2分)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信息 技术 装备 1、小学配有远程教育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或计算机网络教育及教学资源,初中按远程教育要求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可通过卫星或互联网接收远程教育资源,各学科有教学资源库和教师课件用于教学。(2分) 2、小学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面积不小于45㎡,计算机完好率达95%以上,信息技术教育最少应满足 “二人一机” 教学,配有计算机工作室(兼电教器材室)1间;初中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24 间和多媒体教室2间以上,面积均不小于90㎡,计算机完好率达95%以上,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 教学,配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备,各有16㎡以上的专用室,电教器材室1间。(2分)。 参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设备基本配置》(闽教基〔2005〕83号),《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和《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闽教基〔2007〕56号),实地查看 1、卫星接收天线选址合理、基座坚固;若卫星天线不位于有效避雷设施保护范围内时,要有防雷保护措施。 2、卫星天线和电子设备的防雷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相关要求。 3、“计算机完好率达95%以上”,主要是要求用好、维护好。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图书馆(室) 参照《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21、小学设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600册/m计算)、学生(试行)》和《福建省普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1.5m2/座 ,按学生人数5%设座)、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闽教基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各1间(座位面积不小于2.1m2/座,准Ⅰ(试行)〔2007〕56号) 中图书按教师人数25%设座);初中设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500册/m2馆(室)装备标准Ⅱ类2计算)、借书处(不少于22m)、学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要求。完中初中部按完于1.5m2 /座,按学生人数8%设座)、教师阅览室(座位面积中整体评估,参照《福不小于2.1m2/座,按教师人数25%设座);完中初中部设藏书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试行)》(闽室(面积按不高于500册/m2计算)、借书处(不少于30m2)、学装备标准Ⅰ教基〔2007〕24号) 中25 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1.5m /座,按学生人数10%设座)、图书馆(室)装备标准2教师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2.1m/座,按教师人数30%设Ⅱ类要求。至2010年,座)。(2分) 一般完小藏书量应达到2、中心小学藏书量生均不少于15册,报刊种类不少于生均15册,初中藏书量40种,农村完小藏书量生均不少于10册;初中藏书量生均不应达到生均25册,完中藏书量应达到生均30少于20册,报刊种类不少于60种;完中初中部藏书量生均不册。初中、完中初中部少于28册,报刊种类不少于120种。(2分) 可根据馆舍功能布局需3、中心小学、初中和完中初中部应配备专职管理员,要将师、生阅览室合一。面积和座位数不够的酌一般完小应配兼职图书管理员。(1分) 情扣分,其他不够的全扣,实地查看。 1、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2、中心小学、初中和完中初中部的图书(馆)室实行自动化管理。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参照《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1、小学设音乐、美术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52平方(试行)》和《福建省普米和73平方米,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不小于30、18、23平方米。初中设体育活动室、音乐、美术教室各1准Ⅱ(试行)》(闽教基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300、56、90平方米,体育、音乐、美〔2007〕81号), 省教术器材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63、18、23平方米。(3分) 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2、体音美教室和器材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1、 重点是器材的配备、陈列、体音美 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和《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6 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摆放和维护情况。 教室 标准Ⅱ(试行)》基本要求。体育器材按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闽 配备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乡村中小学必配类(含一、教体〔2002〕16号)和教二类)要求配齐,选配类按一类40%配备;音乐、美术器材按教育部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九年义务教育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的通知》(教体艺〔2002〕材配备目录》Ⅱ类要求配齐。(3分) 17号)要求,实地丈量、清点、查看 1、 重点是使用、维护记录,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并抓好落实;教育教建立各类相关使用、管理学设施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良好,能按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用足用查阅材料,实地查看 帐册; 设施设备 好,实现课程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4分) 4 2、 各类课程是否开足、开好。 管理和使用 3、 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 项 目 分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学生 食堂 食堂和宿舍 (10分) 学生 宿舍和 卫生室 1、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注意生熟食品分开、食品留样、器具消毒、工人持证上岗和有效的卫生、工商经营许可证等,以及现场的卫生环境整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洁。 校舍建设标准(试行)》2、没有寄宿生及寄午膳学生(闽教发[2007]113号)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有关项目按不扣分计算。 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1、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小学生均4平方米,初中生均4.5平方米,体艺〔2008〕5号)要求,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每人一张床。(2分) 查看图纸等资料,实地卫生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2、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丈量、查看。 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6 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按要求配备生管教师,管理规范。(2分) 生专业技术人员。 3、按要求设立卫生室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卫生技术人员的持证上岗、或保健教师,管理规范。(2分) 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登记情况等。 1、学生食堂建筑面积,小学生均1.72平方米,初中生均1.5平方米。(2分) 2、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4 常管理,定期消毒,通风、采光良好、卫生、整洁。(2分)
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
备注:
(1)物理实验室装备要求
物理实验室应能满足物理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它包含实 验室(演示、分组)、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 称 主要功能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接触并熟悉有关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进行探究性实验,还可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存放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 办公、学习 配备要点 配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备 注 物理实验室 物理探究室 仪器室 准备室 实验教师 办公室 配水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仪器橱及通风、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 水、电到桌,网络信息口,维修仪器设备 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口 实验桌放置位置根据需要定 与实验室相邻或相近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或相近 单设,条件不足时可与仪器室合并使用
(2)化学实验室装备要求
化学实验室应能满足化学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它包含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药品室(含危险药品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 称 主要功能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接触并熟悉有关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配备要点 备 注 其中至少1间应设置强制排风式通风橱 化学实验室 水、电到桌,排风到桌或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化学探究室 仪器室 准备室 药品室 进行探究性实验,还可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实验桌放置位置根据需要水、电到桌,排风到桌或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定 存放仪器、设备 进行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 存放药品试剂 通风、防火、防盗 水、电到桌,网络信息口,通风橱 设置排风、供排水、防火、防腐、防盗等设施设备 宜设计在实验楼外安全处(在地下或半地下),设置危险药品柜,铁皮、加锁、防腐、防潮、排风、供排水及必需的安全措施 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网络信息 与实验室相邻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 宜朝北,单设 单设,若因条件限制无法单设,则应在药品室中设危险药品柜,双人双锁。 单设或与仪器室合并使用,不应与药品室、准备室合用 危险药品室 存放实验所用的危险药品、试剂等 (选配) 实验教师 办公室 办公、学习 说明:① 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② 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配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③化学药品应与化学专用仪器、模型、标本分室存放。
(3)生物实验室装备要求
生物实验室应能满足生物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它包含实 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 称 生物实验室 主要功能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接触并熟悉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可进行探究性实验,还可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存放仪器设备 进行实验准备和简单制作,维修培养 配备要点 配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解剖室上下水管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配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解剖室上下水管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 水、电到准备台、地漏,网络信息口,制作修理工具 模拟生态场地或标本橱 备 注 根据需要部分实验室设置局部照明 生物探究室 仪器室 准备室 实验桌放置位置根据需要定 与实验室相邻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 做好防潮、防虫、隔热、降温、防鼠等措施。 生物(生态)存放动、标本、植物模型 标本室(选配) 生物园地 作生物实践和探索场地 可根据校园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有植物园区、动物园区、水池等,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等,面积不少温度、湿度、光照适宜。 于300㎡,各种模型根据实际选配。 宜水电到室。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高压灭菌锅、冰箱、可单设1间,面积为43㎡,条件恒温箱、接种箱、接种环等培养设备 困难的也可与准备室合用 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口 单设或与仪器室合并使用 培养室(选配) 进行组织培养等 实验教师 办公室
办公、学习
(4)探究实验室的装备要求(达到装备标准的基本要求) 学科 增加的主要设备名称 计算机 物理 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陈列柜 资料柜 计算机 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陈列柜 资料柜 计算机 生物 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陈列柜 资料柜 参考规格要求 多媒体(配音视频设备)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和配套仪器等 多媒体(配音视频设备)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和配套仪器等 多媒体(配音视频设备)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和配套仪器等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台 套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6套, 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1、可与实验室合用; 。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4套, 2、其余配置与实验室相同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若干 若干 放置学生作品 放置仪器、资料 台 套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4套, 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1、可与实验室合用; 。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4套, 2、其余配置与实验室相同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若干 若干 放置学生作品 放置仪器、资料 化学 台 套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4套, 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1、可与实验室合用; 。 规划建议选配不少于4套, 2、其余配置与实验室相同基本要求选配不少于2套 若干 若干 放置学生作品 放置仪器、资料
(5)实验室管理人员要配齐配足,保证工作: 学校规模(中学) 实验教师 12班~23班 24班~36班 37班~48班 2人(2名专职) 3人(至少2名专职) 4人(至少3名专职) 实验教师兼课宜不超过每周8节;兼职教师相对稳定在3年以上。实验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应专业对口,必须 通过县(市、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经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中学建议根据学科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
学校规模(小学) 12班~23班 科学或实验教师 1人(兼职) 24班~36班 37班~48班 2人,其中1人(专)1人(兼) 3人,其中1人(专)2人(兼) 学校规模达4个平行班以上的(每班45人为参考)应配备专职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可兼职协助专职实验教师共同管理。科学实
验教师应达到省规定的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6)关于实验室管理和药品(危险品)的领用:
①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并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应张贴在实验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分别张贴于实验教师办公室仪器(或药品)室和准备室。 ②必须建立的账册: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总账”一年填写一次;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登入“分类账”;玻璃仪器、药品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并接受财务监督。做到定期盘点,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总账、分类账的账、卡、物相符率达100%,低值易耗品的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各种帐册实行计算机管理。
③必须做好和保存的记录: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单、仪器借还记录、使用仪器完好情况记录、仪器报损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学期实验开出率统计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④严格各类药品,特别是危险品的管理和领用手续。严格执行国家和《福建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有关规定,对各类药品实行领用登记。加强对危险品和剧毒品的管理和领用制度,做到“五双”:双人验收,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双本账册,领用须经领导批准。
(7)小学科学教室装备要求 名 称 科学教室 科学活动室(24班以下为选配) 仪器室 仪器准备室 实验教师办公室 培养室(选配) 标本陈列室 (选配) 生物园地 小气象站 主要功能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接触并熟悉有关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进行探究性实验,还可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存放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 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设备维修 办公、学习 进行组织培养等 存放标本、模型和相关科普资料;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供学生参观、查阅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彰显个性地进行种植、饲养等 进行天文、气象的观测、记录 备 注 1、应尽量为学生自行完成科学信息查询和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创造条件。2、单设或与科学教室合并,设立科学探究区,科学探究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不要盲目配置。 与科学教室和活动室相邻或相近,内门相通; 药品柜应采取防潮、通风及安全等措施 与科学教室和活动室相邻或相近,内门相通。 单设或与仪器室合并使用。 朝阳方向,通风良好。 宜与仪器室毗邻设置 可结合校园绿化在校园空地布置设计,根据实际,合理适当配置,不作太高要求。 宜设在宽敞通风的绿地草坪上 (8)初中劳动与技术实践室(场地)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室(供3—6年级使用):
1、要求必配不少于1间,省装备标准中,小学部分提供了烹饪教室和手工制作室两种配备模式,中学部分提供了园艺、营养与烹
饪、蔬菜栽培、木工、金工、缝纫机、工艺制作、电子电工、现代办公技术9种配备模式,各校根据学校特点选配。 2、课程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要求有专门的教室,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如讲台、操作台、成果展示柜等)。在标准中的“教室设施配置要求(参考)”,在名称和数量等只是参考,各个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3、考虑到经费、场所和设备等因素,各地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资源等形式进行建设。
二、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和质量(40分)
项目 A级指标 B级指标 分值 1、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以上班子健全,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学历达标,中级职称以教师 队伍 学校 6 领导 上≥80%。 (3分) 2、学校领导教育思想端正,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奉公。(3分) 听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 1、校长负责制文件,中层以上班子的花名册(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任教学科、职称等,学历、职称要有复印件)、任职文件; 2、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文件规章、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相关文件; *召开教师座谈会主要了解学校的校务公开情况,“三风”建设情况,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了解。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1、师资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小学50%以上的专任教师一专多能,能适应两门以上学科教学,初中80%的教师能胜任循环教学,教师 队伍 师资 8 配备 能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4分) 2、50岁以下的教师均取得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书。按有关规定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分) 3、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奖惩合理,业务档案完整。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2分) 项目 A级指标 B级指标 分值 查阅教师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合格证书,近两年教师任课表等材料,抽查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及教师评价资料 1、专任教师花名册,教师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的复印件; 2、近5年教师任课表; 3、小学提供一专多能教师花名册,并列出近2年所教学科的班级、学科;初中分别提供能胜任循环教学和能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花名册; 4、查阅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及业务档案; 5、抽查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校风、教风、学风良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育人环境良好,校容校貌整洁优美,校纪严明,组织活泼。(4分) 学校 教育 管理 管理和质量 8 2、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大德育实践力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辅导室,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定期开展教育培训。(4分) 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查看,学生座谈等 1.(1)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完善的校园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 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 ● 校风建设——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 教风建设——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 学风建设 ——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 评估办法:实地查看、学生座谈、随机访谈、查看学校规章制度。 2. (1)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制度——针对学校教职员;针对学校不同的工作。 (2)重视德育工作。 (3)设立心理辅导室,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定期开展教育培训。 评估办法:查看学校规章制度。心理教育的教学计划、时间安排、心理辅导记录材料等。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项目 B级指标 分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1、学校认真实施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认 真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2分) 教学 6 常规 2、严格按规定选用教学用书,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实验、电教、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的常规要求,定期检查、总结、分析。(2分) 3、教务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教师能严格执行有关常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教学秩序良好。(2分) 查阅档案,听 课等 1.(1)根据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了解相应学科是否成 立备课组(教研组);(2)根据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了解相应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安排;(3)学生座谈、随机访谈了解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是否开齐开足各门课程;(4)查看课程表。 2. (1)备课 ● 查阅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 查阅教案; (2)作业布置批改● 查阅学生作业;● 学生座谈、随机访谈了解作业布置批改的情况; (3)实验、电教● 实验、电教的记录;● 听课。 (4)定期检查、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的方法、整改的措施、实际的效果。 3.(1)教师能严格执行有关常规 ● 查阅相应材料; ● 查阅听课记录; ● 查阅各级测试的质量分析; ● 查阅教研组、备课组的每学期(学年)的研讨主题、实施的效果。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 课堂教学分层推进,作业分类布置; ● 辅差导优的措施。 项目 分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A级指标 B级指标 值 片区内小学适龄儿童均能按法定时间全部入学,学校均衡分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教育 管理和质量 普及 6 程度 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毕业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7%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三年按时毕业率达92%以上,毕业考试及格率90%以上。(6分) 合格率 6 查阅相关表册和资料 提供上学年和本学年度基层报表,毕业生花名册、学生变动(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出境、死亡的证明材料) 1.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分)=本学年度闽小基2学龄人口情况表3列在校学龄人口/1列校内外人口数×100%, 年辍学率(2分)=学年内辍学人数/学年初在校生数×100%即,闽小基3-2表学生变动表15列/1列×100%(核查学校学生变动中转出、出境、死亡等证明材料,提供《动员返校流生登记表》,与15列数据不符的重新计算辍学人数),毕业率(2分)=领取毕业证书学生(核查毕业生花名册)/相应年级毕业班学生×100%。 2.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分)以本学年度闽中基2表数据为准=在校学龄人口总数/校内外学龄人口总数,年辍学率(2分)=学年内辍学人数/学年初在校生数×100%(核查学校学生变动中转出、出境、死亡等证明材料,提供《动员返校流生登记表》,计算辍学人数和隐性辍学人数(可根据班级点名情况进行核查,并查看相应的成绩记录), 按时毕业率(1分)以本年厦门市中考质量分析数据为准(由基教处提供),毕业率(1分)=领取毕业证书学生(核查毕业生花名册)/相应年级毕业班学生×100%。 1、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学生期末考试学科及格率达80%,全科及格率达70%。(3分) 2、初中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97%以上 。综合素质评价正常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以上。(3分) 1.学生期末考试学科及格率(2分):上学年期末单科考试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抽查上学年期末考成绩册,各考试科目及格率均应达到80%)。填写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各科考试及格率简表(范例,可根据实际调整) 学 科 合 计 参加考试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备注 全科及格率(1分):上学年期末考试科目全科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抽查上学年期末考成绩册)。 2.初中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由学校提供原始的成绩册。提供本校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原始表格和合格率。综合素质评价是否有实施方案,抽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和汇总表。 3.总体核查学校的学籍管理情况(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