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明孝陵为例谈古代帝王陵墓

以明孝陵为例谈古代帝王陵墓

来源:意榕旅游网


以明孝陵为例谈古代帝王陵墓

陵墓是中国帝王的坟墓,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战国时将高大的坟丘称作“陵”,秦汉时帝王一级的称作“山陵”,比喻君王的形象,以示其崇高。因而君王之死,不称为“死”而叫做“山陵崩”,发展到后来则称作“驾崩”。因此,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寝、陵墓。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已有坟墓这种建筑形制。墓葬所谓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殷周的墓葬也没有坟丘,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巨大的坟丘形成于战国孔子时代,起坟丘是一种对尊贵死者的“礼貌”。中国“礼”文化在春秋、战国盛行,筑墓发展到了在坟前树碑、种树,直至后来在墓区建造陵寝建筑与设“神道”、“石象生”等。

秦始皇陵空前绝后,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魏晋、南北朝的陵制比较卑小,是中国比较提倡薄葬的时期。唐代时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建气势宏伟。北宋的帝陵规模小于唐陵。元代按蒙古族的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

明代帝王陵墓明孝陵宝城宝顶的皇陵制式开创了明清帝陵500多年的先河。放弃了历来的正方形布局。清代的陵墓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民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为了病重的马皇后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第二年葬入马皇后,1398年朱元璋病死葬入明孝陵,之所以称作孝陵,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为孝慈,二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

整个明孝陵的大建筑群的前端为著名的下马坊,上刻“诸司官员下马”,这里是去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过去来此处必须下轿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处。再向前就是孝陵建筑大金门,原门的顶部及东西两侧的陵园红墙已经不复存在了,穿过木质栈道就是“四方城”,这个建筑叫做碑亭亭顶已毁仅存四壁和四个门洞,没变墙壁为27米多长,犹如一个古城堡,所以俗称为四方城,中立一石碑称作“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当年朱棣夺走了皇太孙朱允炆的帝位,为了大树特树自己的权威,在碑身上课文大大颂扬自己父亲一生的神功,在石碑下面的石刻是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能驼重,名赑屃,因此常放在皇帝的碑刻下面。

出了四方城就是神道石像路,从东向西排列着石兽共24只,石兽的排列随着地势转折起伏、错落有致,神道上安置这些石兽,一是为了纪念朱元璋,二是为了让游人感到死者的威严和国家的太平富强,三是为了镇妖辟邪,以保护陵墓。

向前走进石翁仲路,路边有座小山叫做梅花山,原名孙陵岗,又称吴王坟,最早是三国东吴大帝的孙权墓所在,神道在这里绕梅花山成弓形,相传当年筹建孝陵时,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朱元璋却说,孙权也是一天好汉,就留着给我守门吧,所以孝陵神道的平面布局不取传统的南北中轴线对称,完全依山就势的平面布局,任其自然,弯曲布置这的确是朱元璋突破传统的一个创新。石翁仲路上则有四对3米的石翁仲,两对武将,身披甲胄,一老一少,雄壮威武,两对文臣,亦分老少,身着朝服,形象生动。

过了枢星门,御河桥越桥向北是孝陵的主体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很好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孝陵的正门称作文武方门,在大门的东墙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碑是宣统元年所立。进门不远处有一歇山顶建筑叫做碑殿。在碑殿中有一块刻有“治隆唐宋”四字碑刻,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在于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做为满

清皇帝的康熙如此的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满汉矛盾,加强其统治。

穿过碑殿,便是原来的主要建筑享殿,踏跺甬道中间中置丹壁,上壁为“二龙戏珠”中壁为“日照山河”下壁为“天马行空”浮雕图案。享殿原有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5米,三层台基的死角上还遗留着石雕的黔首,大殿殿基上海留着大石柱柱基56个,可见当年的建筑气势恢宏,现在的小三间是清同治年间建造的。

穿过升仙桥就是方城方城的外部由大条石建成,沿方城郑重的隧道上去这里一共有54级台阶,迎面而来的是宝顶的南墙,上面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据说这七字是刻于民国初年,用来达游人问。登上明楼,四周砖墙四壁,楼顶原始重檐黄瓦,但已在咸丰三年的战火中化为灰烬了,方城的后面就是在独龙阜玩珠峰下的宝顶,是一个直径为300蹈400米的圆形大坵,下面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玄宫。

在宫殿、庙堂、陵墓的建造上中国长期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完整的制度体系。其中反映出古代建筑在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尺度、色彩、装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参考文献:《南京导游》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南京导游词》康泰

《古代帝王陵墓》

《中国历史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