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分析和思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27卷第l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7 No.1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Feb.2013 安徽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分析和思考 梁文慧, 王春珊, 丁 伟, 张礼国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合肥 231131) 摘 要:在分析安徽省近三年中职业教育发展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调查问卷和部分 县市教育局、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座谈、访谈情况作了分析,最后对政府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 展提出建议: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整合职业教育的资源,建立健全就业准人制度,促进普教 与职教同步协调发展,提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政策和平台。 关键词:安徽省;职业教育;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3)01—0107—0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LIANG Wen-hui, WANG Chun-shan,DING Wei, ZHANG Li—guo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23113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atistic data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n the last three years.Then it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survey questionnaire for teach— 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s well as those of symposiums and interviews with persons in charge of mu— nicipal education bureaus。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r teachers.Some sug— 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ssing o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vocationa1 education,relocating the resources of vocationa1 education,improving the em— ployment access system,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providing policy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Anhui Province;vocational educatiom investigation;analysis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 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 境。”[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政府要“统筹中等职业教 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_2]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安徽 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较好地促 进了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大省的目标基本实现。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安徽经济 强省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从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转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加大政府统筹职教 收稿日期:2012—11—12 基金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2011sk591zd) 作者简介:梁文慧(1956一),女,汉族安徽巢湖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108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月 力度,促进我省中职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一、安徽省中职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及其分析 1.安徽省近三年中职业教育发展统计资料分析 (1)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减状况分析三年来,我省普通中专学校共增加7所,职业高中共减少.58 所,成人中专共减少l1所。中专学校增加、职业高中减少的原因是,根据我省的发展规划,每县成立一 所职教中心,许多职教中心都是由职业高中等资源重新整合而成的,故中专学校连续三年有所增加,而 职业高中数逐年减少(见表1)。 表1 2009 2011年中职学校数 (2)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比较分析普通中专的招生数2009年和2Ol1年都是比上年减少的,职 业高中的招生只有2011年是正增长的。而近三年,我省成人中专的招生数却大幅提升,从而拉升了我 省整个中职招生的增长率。成人中专是成人学历教育的一种,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 招收初中以上学历的成人学生,开设不同的专业,为学生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培养职业技能。成人中专 的招生数不降反升,说明许多务工人员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见表2)。 表2 2009--2011年招生情况 (3)psi,专任教师现状分析2011年我省中职教师的数量大幅增加,教师的合格率逐年提高,高 学历的教师也越来越多,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师生比逐年下降。成人中专专任教师数的增加不如招 生数增加的快,师生比大幅提升,同时成人中专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总体不高(见表3、表4)。 表3 2OO9—2011年专任教师合格率及师生比 注:学历合格率一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数/教师数 第1期 梁文慧,等:安徽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分析和思考 109 表4 2011年我省中职教师学历情况 我省中职学校(含成人中专)教师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占47.17 9/6,①所占比例偏高,专业课 及实习指导课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不能很好体现职教特点(见表5)。 表5 2011年中职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情况 2.中职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为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师学历构成、经费来源、教师对中职发展的信心、中职 的作用、发展的前景等内容,共发出调查问卷263份,对象为来自本省各地的中职学校的教师,收回调查 问卷259份,其中有效问卷252份。现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如下。 (1)中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认为“作用明显”的占22.3 ,认为“作用一般”的占 44.2 ,认为“没有作用”的占26 ,“说不清”的占7.5 。说明对中职教育作用的认识不只是学生家 长、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同时也说明了我们 的中职教育本身还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2)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前景展望认为“迅猛发展”的占14.5 ,认为“一段时间内停滞于目前水 平”的占27.2 ,认为“逐渐没落”的占51.4 ,“说不清”的占6.9 。近6o 的中职教师对中职教育的 未来发展缺少信心,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前景抱着不乐观的态度,从而难以安心和投入本职工作。 ①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及分析(2009--2011)》 110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月 (3)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原因及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关于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原因,填“家里安 排”的占10.1 ,填“个人意愿”的占9.6 ,填因“经济原因”的占14.8 ,填因“成绩不好”的占65.5 。 关于对中职教育的认识,有73.7 的教师认为中职学校是成绩差的学生就读的。说明中职教师对这方 面缺少正确认识。 (4)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多选题)认为关键是“统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占76 ,认 为是“建立普教与职教衔接机制”的占81.5 ,认为是“重新整合现有职教资源”的占91.2 ,认为是“建 立经费投入保障体系”的占93 。 (5)影响就业的因素(多选题) 认为影响就业是因“专业理论学习”方面的占62.3 ,认为是因“专 业技能训练”方面的占95.8 ,认为是因“专业技fl ̄,tJll练”方面的占91.2 ,认为是因“学校知名度”方面 的占72 。这说明对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师资结构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6)教师需要提升的能力认为需要增强中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需要树立“新的职教理念”的分 别占91 和93.5 ,这说明这两个方面是中职教师最为关注的。这是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师许多都是大 学毕业后直接从事职教工作的,同时有不少教师是从文化课转岗成专业课教师的。 3.部分县市教育局、职教中心和中职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座谈、访谈情况分析 2011年和2012年暑假期间,我们到部分县市组织相关负责人和一线教师进行座谈和访谈。现将 他们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意见和建议整理分析如下。 (1)职业教育被轻视、受歧视 大家普遍认为社会及家长重普教、轻职教现象比较严重,甚至视职 业教育为二流教育。这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2)职业教育缺乏特色 一些从事中职教育多年的人士认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办学脱 离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导致低水平重复建 设现象极为严重,使得原有专业失去了应有特色,而新专业又力不从心,缺乏应有的办学特色。 (3)职业学校招生秩序混乱 一是县市“职教中心”的迅速兴起与生源不断减少产生矛盾,学校为 了生存,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加入“生源大战”;二是民办普通学校招生缺乏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致使 一些民办普通学校为了争取生源,不惜代价甚至采取虚假宣传招揽学生;三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完 成下达的招生任务,采取给初中校长下达招生任务或提前将升高中无望的学生直接分流到当地职校等 行政手段,确保本地生源不流失。这种恶性竞争,既助长了招生中的不正之风,也使一些学生失去了自 主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权力。 (4)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 大家普遍认为,国家对接收中职教育的助学政策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 展,但就业没有准入制度,中职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的打工者在就业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反而还有工作 经验的差距,致使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 (5)职业学校办学困难 目前中职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由于政府对中职教 育的投入不足,许多学校的实训设备陈旧落后,且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训课的需要,办学水平 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6)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多数诞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是部门和行业 办学,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办学条件差、资源配置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各 学校管理分散,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重复交叉,信息交流不对称,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对政府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促进职教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 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强化职业教育 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受教育者进行就 第1期 梁文慧,等:安徽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分析和思考 111 业准备,使其形成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还要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使职业教育 成为既为社会,也为人人的教育,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2.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的资源,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合理布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明确中高职学校的专业和办学定 位,整合职教资源,通过联合、合并、新建、扩建等多种途径,把一些资源贫乏、办学艰难的学校合并到骨 干学校,促进类型相同、专业相近、基础较好的学校联合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3]。 3.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原则,严格实施就业准人制度即“劳动准人制度”。所有从业人员 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特别是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 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 书方可就业上岗的劳动就业制度_4]。就业准人制度不但能够“倒逼”学校依据这样的标准进行有针对性 的培养,而且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要进一步促进普教与职教同步调发展。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要促进普教与职教同步协调发展,一要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就业、升学和发展的三种特质。 即既能掌握一技之长,且一专多能,又具备掌握一技之长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自己毕业后能顺 利就业或升学,或在今后职业生涯中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二要改善办学条件,政府每学年给中职学生 的1500元补助的普惠政策,可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获得比较 优质的教育。三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加大对职教师资的培训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使他们既能安 心职业教育,又能热心职业教育。四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打通中职与高职教育 的立交桥,使职教有学历提升(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空间。五要对各类普教和职教办学资质有严 格的标准和监管措施,避免非正常的“生源大战”扰乱正常的招生秩序。 5.要进一步提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和平台,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 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一要围绕皖江城 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 规划,从推进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的深度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这一角度出发,实现 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二要采取措施对职业教育的专 业设置、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动态监管,促进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三要结 合省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推 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四要政府定期发布区域不同行业产业在不同发展 阶段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引导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加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长期坚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匹配性和互适性将会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服务能力也会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l_s]。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定[EB/OL].(2011—04—12)[2o12—11—02].http://zjxy.hrbcu.edu.on/news—nei.asp? id=1492. [2]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O1O一2020年)[EB/OI ].(2010—07—29)[2o12—12一o23.http://Ⅵn gov.on/ 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rrL [3]喻启定.深入理解规划纲要,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职业教育,2010,(27):1o一12. [4]王寿斌.就业准人制度为职教赢得发展空间[J].教育与职业,2011,(1O):42—43. [5]吴基申.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力度,提高职教对社会的贡献率[J].职业,2011,(14):34. (责任编辑刘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