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信息急剧增长、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必须转向培养个人获取、 选择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因此, 如何结合高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成为一个紧迫而有意义的课题。
在当今信息量剧增的全球经济环境中, 每个人都需要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源中收集和利用信息, 为决策提供参考。同时, 随着信息的多媒体化, 对每个人评价和理解信息又提出新的要求 , 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和数量的爆炸增长向人类提出了重视信息素养的要求。在现代教育领域, 单纯的传授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被广泛的接收。面对信息急剧增长、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教育必须转向培养我们获取、选择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如何结合高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加强个人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一个紧迫而有意义的课题。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 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 1974年提出的, 并概括为 “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含义包括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 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 具有对信息筛选、检索、评估、组织、处理的技能等。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认为信息素养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总和,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它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 培养和提高个人的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完善信息心理素质, 发展个人的信息潜能的一种教育活动。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及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等四个方面。
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观念和需求,具体表现为是否敢用与想用两个方面。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 谁有效掌握、 善于利用有价值的信息知识, 谁就占有优势。信息知识指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则、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 人们对于信息的意识、 情感以及伦理道德也可能得到巩固与加强。信息能力教育主要是对信息获取、输出、信息加工以及信息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它对学生的学习、 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通过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可提高学生的信息免疫力,使其具有崇高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三、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信息检索课探索与实践
早在 1984年, 教育部就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 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中由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这门课程。1998 年, 教育部在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 对每个本科的业务培养目标都有“掌握文献检索, 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这项要求。
1.改革教学方法, 丰富实习内容
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发展到光盘检索、 联机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 虽然信息检索的目的没有改变 , 信息检索的功能也没有改变, 但信息检索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变。随着近年来学生人数的增长, 为节省人力和教学资源, 必需采用大班上课, 这使得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因此我们教学方法的定位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网络课堂和虚拟课堂为辅助, 机检和网络检索为教学方法的重点。
2.改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 网络教学所显示出的特有优势使得网络教学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彻底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为学习者提供图形、声音、文字、 影像等多种教学信息, 并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如果说信息检索课的课堂教学是
师父领进门,那么网络教学就纯粹是修行在个人了。
3.改革考核方式
要使信息检索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考核评分也是一个关键环节。时代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是获取信息能力强且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的人才。要想适应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 仅着眼于几个概念和几种检索工具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具有获取、选择、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研究的能力。为此, 我们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用户层次、综合能力等特点对学生实行实习和检索报告二者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且重点放在检索报告上。这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信息检索课质量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配备上, 我们遵循以多学科、 复合型人才为主, 整体知识结构要合乎学校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总之, 信息素养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所传授知识和技能应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信息检索课则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程。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希所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21 世纪的高等学校, 既是人才的培养基地, 又是知识的生产基地, 同时也是高新技术扩散、辐射的基地。今后的信息检索教学务必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全部教学过程, 以提高信息意识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突出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检索课程只有不断地改革和探索, 才能完成其信息素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