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作者:张淑平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7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很多途径可寻的,广大基层学校必须意识到:立足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质性出路。本文拟提出两项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教育实验;教学风格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整个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就像“素质教育”“尊师重教”这些理念的贯彻一样,是以社会大背景为依托的。
对于已入职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己经接受过师范院校的教育或参加过类似师范教育的上岗培训,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专业知识,这些作为一种显性的知识结构己经部分地被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但是理论与实践是有客观差别的,当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小学生,面对具体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情景,他们会把以往学习的东西暂时搁浅在一边,开始应对实际的教学情景。因此,如何使初入职的教师顺利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己经胜任的教师继续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现专业的精深发展。广大基层学校必须意识到:立足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质性出路。本文拟提出几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校木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开展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平台,随着人们对“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逐步重视,教育实验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作用得到充分确证。教师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教师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把教室当作天然实验室,把学生当作真实情境中的被试。一些教育界专家也大声疾呼“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近年来,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而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是基于行动研究提出的。它不同于理论工作者的科学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学工作者为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实践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旨趣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行动研究除了解决实际问题外,也能使理论更具有适切性,因此它能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形式。
世纪之初,恰逢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被重新定位,小学语文的人文性被提到新的高度。反省过去几十年我国语文人文教育的缺失,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语文人文教育以新的时代精神。因此,以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给小学语文教育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包括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过程、媒体、教师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研究。同时,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实验研究有助于促使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如何形成教师参与教育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氛围,这需要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首先,各级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包括学校在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对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的开展、结项等环节要形成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良性科研机制。以小学语文为例,要鼓励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反思,形成研究假设并逐级上报,进行更广泛地讨论与交流。更多时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课题中涉及的小学语文部分逐级分解下达课题,此二者互相吸收、融合,形成各级研究课题。其次,形成与课题级别相应的课题组,并积极调动师范院校中文、教育系科的大学教师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充分合作与互动。几十年的教改实践证明,光靠把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书斋学问”下放给中小学教学实践工作者,对于教学现状事倍功半。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成果要想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作用,必须要有一个解读、转换的中间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同样,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理论前沿工作者的引导下,充分了解当今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要求,不断修正自己以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隐认识,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贯彻新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 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简单地说,反思就是反省思维,“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对于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大力倡导可以说是教育研究的一大成果,这是教育情境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内在要求。日常性、情境性是教师反思的基木特点,特别是对于小学教师更是这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相对于“教什么”的问题,可能更多应反思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如何为学生听、说、读、写打好基础,语文课堂如何向课外延伸,如何搞好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反思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理念方面的;二是指实践操作方面的。理念层面的反思是指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观、价值观、儿童观等的反思。小学语文对于形成小学儿童基木的语言文字能力和应有的情感体验方面应具备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甚至是其它学科方面进一步学习的生长点。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确确实实认识到小学语文人文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与这样一种建立在充分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基础上的价值认识相对应的就形成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观。对于学生来说,人文关怀首先意味着他们拥有作为人的自主感,而不是什么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在学生面前永远是权威。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权威者、传知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儿童世界,自己也将移情于其中,这样更容易与小学生平等地交流,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操作层面的反思主要是指对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事件的反思,包括课堂内的行为选择、方法选择和各种策略的应用效果等以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衔接、统一。理念反思的结果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对具体教学行为的反思又会不断地修正、调整已有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总之,二者调和的结果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具有反思性、自觉性,更符合时代精神。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过程也是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原有观念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