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兴趣——打开思品之门的金钥匙

兴趣——打开思品之门的金钥匙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兴趣——打开思品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赵国娟

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2期

赵国娟

(吉林市双吉中学 吉林 132000)

摘 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关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激趣 巧妙引导 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231-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某学科情有独钟。问之,我喜欢学。这里的喜欢就是兴趣。何为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很多教师叹息:“现在的思想品德课难教啊!”所以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关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

1 以“巧”激趣

1.1 巧妙引导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的导入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有趣的“导语”,给新课开好头。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导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他们就会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学习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入新课。学生边聆听歌曲,边观看全家福。歌曲情深获得学生情感共鸣,图片温馨唤起学生幸福回忆。

1.2 巧妙实践

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实践出真知”,实践就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去。如果不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些知识也就失去它的价值。在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并不令人感兴趣,往往是在做了之后才尝到成功的滋味,才能体会到它的意义,才会产生兴趣。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坚强意志的作用”内容教学时,安排一个实践活动: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事业成功的人士进行采访,分析意志品质对其成功的重要影响,研究意志品质对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直接获得知识,既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又调动3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最终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2 以“多”激趣

在课堂上引入具有独特魅力的多媒体,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活泼可爱的动画、赏心悦目的图象吸引着学生。教学中运用得法,就为思想品德课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新天地,更为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人口问题”时放映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很好。

例如:在八年级课本中“诈骗罪”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多媒体显示一幅漫画:一只凶猛的金钱豹,长有满身的古铜钱图案,画上写着:“豹子……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捕获自己的猎物,除了它有凶猛的天性之外,更有诱人的外表……”。通过这幅漫画,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有贪小便宜的想法,是会很容易受骗上当的。学生从中会很深刻认识到拒绝诱惑是预防受骗上当的有效方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起到了对危害的预防,达到教学相长的最好效果,真是一举两得。

3 以“活”激趣

3.1 教学内容要“活”。教师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应熟知大量课外内容,以充实教学内容。教学中,既要讲书本知识,又要联系实际;既要谈古又要论今;既要谈国内时事,又要分析国外形势。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仰。

3.2 教学方法要“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又能常变常新。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素质,调整教学方法,用活教法。例如:在评讲测验试题时,采用设“疑”的方式。先故意设下埋伏,公布一个错误答案,令学生对教师给出的答案产生质疑,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推翻老师公布的答案。这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又避免了学生出现习惯性认为教师说的永远是对的固化思维,消除学生盲目依赖教师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以“情”激趣

1、调动学生以发自内心的感情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世界的发展产生强烈的积极影响。如学习《我爱我家》,该研究者借用了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学生在充满亲情的音乐中动手制作:一个个风铃,一张张信笺,一只只千纸鹤,一张张温馨卡给父母,以拉近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感知父母的恩情。

2、思想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活动可分课堂内和课外的活动,我们通过活动慢慢地去触摸孩子真实的灵魂。比如在上人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给父母的爱》时,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洗脚、洗头、洗衣服、做饭,请家长配合,最后请家长签字,学生各个兴趣高涨。百善孝为先,借此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父母工作的不易,进而懂得珍惜父母给自己创造的学习机会。

5 以“爱”激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敞开他的心灵。”该研究者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与孩子们谈心,问寒问暖,关心学生心理问题,给予解答疏解,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学习资料;鼓励成绩优秀学生再接再厉,帮助成绩不佳学生纠正不良习惯、树立自信心;与他们共同探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爱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友谊。这样能与学生拉近距离,师生关系融洽,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思想品德课既要教出成绩,还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塑造灵魂,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工作中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思想品德课之门的金钥匙——兴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周秋平.鼎尖教案:语文年级上(人教版)[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