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在综放工作 面应用研究 胡浩(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坚硬顶板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在我过多数矿区普遍存在。对于坚硬难垮顶板的控制我国多采用爆破的方法, 然而该方法存在较多缺点。本文采用水力压裂对顶板进行弱化,通过对比水力压裂前后周期来压步距、动载系数等可得。 巷道压力明显降低,工作面上覆岩层得到了一定的弱化,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坚硬顶板;zK力压裂;来压步距 中图分类号:F406.3;TD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7)02—0086—02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其中坚硬顶板的煤 层占有较大比例。对于坚硬顶板,在煤层上方一 般赋存有厚而坚硬的砂岩、砾岩或石灰岩等,具有 强度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厚度大、整体性强的特 点。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出现大面积悬顶,一旦垮 落,将产生强烈的动力现象,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 成威胁 。 1工程概况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顶板中以石英、长石 某矿现主采石炭系3—5#煤层,其倾角为1。~ 3。,平均厚度为15.6m,埋深为400~600m,工作面 斜长190m~220m。煤层顶板以较坚硬的粉砂岩、 细砂岩为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变形严重, 多处出现煤体脱落、支柱弯倒、离层等现象;工作 面来压强烈,来压步距较大,初次来压步距最大可 达160m;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露。 2坚硬顶板控制技术 目前,对于我国坚硬难垮顶板的控制多采用 爆破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污染井 下空气等缺点;在高瓦斯矿井中应用爆破法控顶 时,容易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对于浅埋煤层,爆 破控顶易对周边环境的安全造成影响 J。 水力压裂作为一种能有效控制坚硬顶板的技 术,已逐渐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j。水力压裂就是 通过钻孔中的高压水的作用,使煤岩层中钻孔的 裂隙扩展并通过裂隙中水压对裂缝的扩展进行控 制。采用水力压裂可有效改变岩体的物理力学性 质,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性,改变顶板岩体的物理力 学性质,将坚硬厚层顶板分成几个分层或破坏其 完整性;将悬顶挑落;有利于瓦斯抽放;破坏煤体 的完整性,降低开采时产生的煤尘等 。 3水力压裂实施 为主的细砂岩中砂岩互层强度高,不易垮落,造成 运输巷矿压显现剧烈。在5106运输巷采用水力 压裂弱化顶板岩层,从而达到卸压的目的。 主要设备有动压注水泵、乳化液泵站用电器 控制箱、封孔器、切槽钻头、高压钢丝缠绕胶管等。 水力压裂方案选择在巷道临空一侧,首先利 用钻机打深孔。根据围岩硬度以及压裂范围,初 步计划布置7个钻孔,钻孔间距40m~50m,孔深 为43m,钻孔角度为45。。然后将普通钻头换为开 槽钻头,在已钻深孔底部开一楔形槽。最后,将约 1.2m长的特殊封孔胶管与泵站普通高压胶管连 接,插入已开槽的深孔底部,注入高压水。 裂缝产生所需的破裂压力pb可由下式确定: Pb 3o"lnin一盯mx+ort 式中, i 和 分别为最小和最大水平主应 力。 考虑到钻孔存在倾角,在注水压裂过程中,裂 缝弯曲扩展将导致压力升高,因此注水泵额定压 力确定为60MPa。基于矿井实际条件考虑电机功 率等,泵的流量确定为220L/min。待十几秒左右, 顶板深处发出声响,且距离由近至远。从监测孔 可观察到,开始流出的水混浊含有顶板岩渣;后来 水质变清。说明顶板沿深孔底部楔形槽开裂,裂 隙范围逐渐扩大。当注水泵压降低为峰值压力的 30%左右时,注水结束。 3.2保障措施 (1)注水时间的控制。当水压明显降低或者 钻孔附近严重出水现象时,应立即停泵,结束水力 压裂。 坚硬顶板弱化的实质就是通过注入高压水, 人为降低顶板的整体性及强度。顶板弱化中,一 般情况下勇马化措施直接作用破坏的只是部分顶 板,并非全部。弱化效果取决于煤岩层的地质条 (2)超前加强支护矿压的观测。在试验阶段 对超前加强支护的支柱的工作阻力进行观测与预 警,结合压裂后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对水力压裂的 技术参数进行优化。 (3)压力及流量监测。采用监测仪对注水压 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注水压力和流量的变化 反映了水压裂缝扩展基本信息。 件,钻孔布置方式和注水参数等。 3.1水力压裂设备及参数 收稿日期:2016—12—22 作者简介:胡浩(1990一),男,山东济宁市人,山东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86 4实验结果分析 实施水力压裂后效果明显,工作面水力压裂 前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8.6m,动载系数约为1.6; 水力压裂后周期来压步距的为16.3m,动载系数 为1.5。通过对比水力压裂前后周期来压步距、动 载系数可得,采用水力压裂后,工作面上覆岩层得 到了一定的弱化;顶板下沉量与两帮移近量都明 显缩小,巷道顶板较为完整;煤壁片帮深度明显减 小;工作面内瓦斯监测显示正常,未出现瓦斯异常 进行干预和制止。大家对不安全行为也变得更加 漠视。随着这种现象在车间工人群体中的蔓延, 使安全车间工人也开始出现不安全行为。最终, 安全车间工人的数量比例f=0,从此,在车间工人 群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对工友的不安全行为 进行干预,安全车间工人从此在车间工人群体中 消失此时,f=0是该动态复制方程的稳定点,当出 现不安全行为时,车间工人不加干预,每个人都漠 视对待,安全生产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涌出现象。 5小结 水力压裂的实施,对工作面顶板的强度及完 整性进行了弱化,使顶板能够随工作面推进及时 垮落,巷道顶板的压力明显减弱,说明水力压裂对 于坚硬顶板的控制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对同类矿 井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斌,段宏飞.特厚煤层高强度综放开采水力压裂 顶板控制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04): 778—785. [2]谭云亮,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北京:煤炭 工业出版社,2011. [3]冯彦军,康红普.定向水力压裂控制煤矿坚硬难垮 顶板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06):1148— 1155. [4]黄炳香.煤岩体水力致裂弱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D].中国矿业大学,2009. [5]康向涛.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瓦斯抽采 钻孔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责任编辑:陈文明) (上接第83页) n 由于上式是非常规微分方程,令H = ,UL 可求 得其解为:(1)f。,(2)f2,(3)f3,且F(0)=Y,F(1) =M V it( ),因此,fl和f2是复制动态方程的稳 定策略点(即平衡点),f3=不是方程的稳定策略点。 通过上述分析,对模型进行如下解释: (1)当车间工人群体中进行安全行为作业的 车间工人占总车间工人群体的比例f∈(0, n‘ 时, ,表明进行安全行为作业的车间工人对工友 UL 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时获得的收益明显降低(例 如,安全车间工人对工友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时,会 大大降低其在工友中的人际关系,如受到工友的 排斥和误解,甚至会受到工友的打击或者蓄意报 复等),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车间工人对工友的不 安全行为进行干预和制止变成一种压力和负担, 逐渐使得越来越少的车间工人愿意对不安全行为 (2)在某一阶段开始,当进行安全作业的车间 V 工人占总车间工人全体的比例时,f∈( )时, lv■干工 n‘ ,表明进行安全行为作业的车间工人对工友不 UL 安全行为进行干预时获得收益较大(比如物质奖 励,精神嘉奖等),在车间工人群体中对不安全行 为进干预和制止变成了在作业过程中的一种习惯 行为,并在车间工人中相互传播、示范、模范和学 习,每个车间工人成员都会议“不安全作业行为为 耻,安全作业行为为荣”,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安全行为递增,达到微 分方程的“稳定特性”,并形成了该进化博弈的纳 什均衡,即只要有车间工人出现不安全行为,其他 安全车间工人就会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制止, 因此,动态博弈进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全体车间工 人都会成为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的安全车间工 人,最后整个车间工人群体在作业过程中都会进 行安全作业,不安全行为得以控制和杜绝,实现安 全作业的要求。 3结论 本文主要对车间工人与车间工人三种这一对 象进行博弈分析,根据每组对象之间不同的关系, 采取不同的博弈模型,依次为委托代理模型,不完 全信息的纳什均衡和完全信息的纳什均衡,通过 对对象进行博弈分析,找到其稳定策略点,并依据 稳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博弈分析的作用是为 生产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持,使管理 人员在制定管控车间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方案时, 更加科学和严谨,也使制定的方案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刘轶松.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2005,(6):226—228. [2]曹庆仁,李爽,宋学锋.煤矿员工的“知一能一行” 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7 (12):19—25. [3]戴冬阳,邹红亮.土地征用中国家与地方政府委托 代理关系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4,(6). [4]金晶,王颖.委托代理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 2008,(6). [5]仲伟周.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的扭曲与管制 [J].当代经济科学,1999,(2). (责任编辑:张春玲)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