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矿压数据分析报告

矿压数据分析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吉新煤矿11A601工作面末采

矿压分析报告

生产技术科 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

吉新煤矿11A601工作面末采矿压分析报告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7141工作面走向长度247~241m,倾向长度182.5 m,煤层厚度5.0~5.50 m,平均煤厚5.18 m,煤层倾角2°~5°/3°,工作面工业储量56.4万吨,工作面储量14.99万吨,工作面设计采高2.5±0.1 m,实际回采过程中采高为2.7±0.1 m,设计工作面回采率93%,工作面回采储量13.94万吨。

老顶:粉砂岩,灰白色,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裂隙发育,•含云母及暗色矿物,滚园度、分选性差,具有水平层理;•厚度3.60~12.65 m。

直接顶:细砂岩,灰~深灰色,下部为粉砂岩,裂隙发育,具有水平层理,从上至下含砂量逐渐减少,而泥质增加,含羊齿类植物化石;厚度1.65~7.38 m。

伪顶:泥岩,深灰~灰黑色,松软易冒落,含植物,灰纹及少量黄铁矿;厚度0.1~3.70 m。

直接底:粉砂岩,灰~深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上部深灰色粉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逐渐过渡到以灰色细砂岩为主的交互层,厚度6.75~7.78 m。

老底:中砂岩,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厚层理,胶结致密较坚硬;厚度12.88 m。

该小面是7141上分层综采工作面剩余的一小部分,工作面机头段由于原7141大面回采不能推进,补充了一条中间巷(从24—26架),该巷道与工作面两道平行布臵。

从已掘巷道及回采后的资料表明,该小面内无大的地质构造,工作面分别揭露f1、f2、f3断层,这三条断层对回采基本没有影响。

所见断层及产状如下: 断层编性质 产 状(°) 号 (米) 响 落差对生产的影备注 f1 f2 f3 正 正 2°∠55° 12°∠50° 0.5 0.4 1.5 正 197°∠45°

近年来,煤矿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各类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仍居前位。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开采强度的增大和向深部开采转移,顶板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凸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锚杆支护为主要形式的巷道稳定性。现有的支护参数到底有多大安全系数?需要监测手段进行评估及潜在的危险性预测。二是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多大?压力集中程度多高?支承压力高峰位置在何处?支承压力前移速度是多少?等等,这些与超前支护和冲击地压密切相关因素监测问题;三是回采工作面支护稳定性和安全性。回采工作面支架工作状态怎样?支护是否满足控制顶板的要求?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步距多大?来压时对目前支护系统有多大影响等。我国几乎所有煤矿都面临开采顶板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由于局限于相对落后的监测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而被忽略,这是顶板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因此,着眼于国内研究的前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基于以太网技术矿山顶板安全监测系统”,对促使煤矿安全上一新台阶具有实际意义,在全国煤矿中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以太网平台的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利用矿区或矿井已经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将各生产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KJD25、KJ216)组成矿务局级监测网络,实现矿压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