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 经管系
毕业论文附属过程管理材料
(2014届)
专 业 物流管理
学 号 10213547
学生姓名 骆 旸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印制
目 录
1.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2.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文献综述
4.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表 5.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人评阅表 6.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7.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中文: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 外文:Based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system of traceability 年 级 2010 学 号 10213547 学生姓名 系别 骆旸 经管系 所学专业 物流管理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不存在伪造、篡改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签名):骆旸 2014年 4月 25 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认真指导,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禁止、杜绝剽窃、抄袭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的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刘剑 2014年 4月 25 日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专业 设计(论文)题 目 骆旸 物流管理 班级 指 导 教 师 102135 刘剑 学号 开题时间 47 2013.4.27 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选题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因此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可追溯系统。只有将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步落实到位,并向可追溯性的目标靠近,才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本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三农”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了社会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的重视。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农产品供应链现存组织模式的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等方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 赵文颖、周修理、邓铭辉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载《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年)、金廷芳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载《商场现代化》,2011年04期)、彭剑、陈光仪的《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建模研究》 (载《农机化研究》,2010年10期)、赵晓飞的《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李岩、傅泽田、刘雪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载《农村经济》,2008年03期),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夏英,宋伯生的《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载《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1期)、舒和斌、柳珊的《基于食品安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刘畅、安玉发、中岛康博的《日本食品行业FCP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研究——基于对我国“三鹿”、“双汇”事件的反思》(载《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4期)等,对于如何结局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著作中找出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但是这些研究成果较多反映了存在问题与改进的理论方法,至于如果运
用到实际当中以及在实际中的可行性等的讨论就较少。因此,理论丰富而实际运用的尝试较少,这是现阶段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在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的研究都从理论、实验方法角度探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启发。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已有的研究还未结合食品安全与农产品供应链进行过综合的研究分析,现在的一些研究结论只是通过已有的理论体系加以整合而来的,对供应链的管理体系还没有确定一个公认的体系,大多都只是学者们自己的理解。其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并没有深入到对农产品供应链问题的思考。再次,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理论方面的成果,缺少了动态的研究方法,导致在实际中,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应用不足。 研究目标: 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结合相关知识和借鉴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现状,思考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导致食品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可追溯系统的相关理论。在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有一个明确认识的同时,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与国外对比,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应用的不足之处。 其次,分析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原因。分析我国现阶农产品供应链的缺陷,提出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的措施。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生命安全隐患,并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内容: 题目: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1、相关概念 1.1农产品供应链 1.2可追溯系统 2、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2.1农产品安全问题现状 2.2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供应链角度下分析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研究 3.1可追溯系统产生的背景 3.2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结构
3.3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3.4可追溯系统在供应链中作用 4、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5、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对策 研究方法: ①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做出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方式。 ②比较分析法: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的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状况,制定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路径。 ③网上调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借鉴前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观点,是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研究步骤: 在本课题研究的步骤上主要分材料收集、思想体系整合和自身认识高度提升三个阶段。其中,在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课题的准备上,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相关资料:包括与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有关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 2.学校图书馆书籍:包括在这方面的定义,以及现存问题在其它领域的体现和研究 3.数据库相关文献:包括高新等中文及英文数据库 4.其它信息源收集:收集各方面对文章写作有效的信息。 在对以上途径材料的收集后经过阅读及分析,对其中的相似和差异点进行归纳,最终完成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并将其进行整合。为论文的进一步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的过程是将现有的研究成果与自身思考总结的成果结合,经过逐步的论证和磨合形成自己对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认识,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思路。 研究措施: 结合研究步骤,把研究措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本人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汇总,第二阶段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进一步的论文工作。期间需经过若干次调整和完善。第三阶段是进一步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导师的直接交流和意见交换来完成,同时后两者的操作过程中仍需不断进行材料的补充和修改。
1.2013年6月初,完成选题,查找相关资料 2.2013年6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研究的3.2013年11月中旬,收集资料,写作开始 总体安4.2013年12月初,提交论文的中期报告 排与进5.2013年12月底,完成论文初稿 度 6.2014年2月,完善和修改论文 7.2014年3月,论文基本定稿 [1]成黎、马艺菲、高扬、朱旭、古滢,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态度调查初探[J].食品安全导刊,2011 (4) [2]金廷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4) [3]杨学义、李新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探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 报,2011(1) [4]余孝炉、韦维、伍少芳,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7) [5]李圣军,孔祥智,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 [6]戴化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 [7]李岩、傅泽田、刘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2008(3) [8]张丽霞,中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15) 主要参考献 [11]钱莹、王慧敏,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0) [12]胡定寰、杨伟民,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与现代供应链[J].科学决策,2007(12) [13]方昕,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12(6):15-19. [14]李晓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及保障平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05,15(9):65-67. [15]袁康来、杨亦民,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研究[J].物流科技,2009,14(9):121-125. [16]王国良,食品供应链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17(10):40-41. [17]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8]包文娟,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赵睿,北京市蔬菜供应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20]Aruoma, O. I. The impact of food regulation on the food supply chain[J].Toxicology,2006, (221): 文 [9]孙小会、谭立群、郭全洲,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09(12) [10]舒和斌、柳珊,基于食品安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119-127. [21]T. A. McMeekin, J. BaranYi, J. Bowman,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 Food Safety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6,(112):181-194. [22]SAC.Competitiveness of the UK cereal sector-final report to the cereals industry Forum[R].2004. [23]VetterH. ,Karantininis K. Moral Hazard, Vertical Integration,and Public Monitoring In Credence Goods [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2,(2):271-279. [24]Hennessy D. A. ,Roosen J. , Miranowski J. A. Leadership and the Provision of Safe Food[J]. American 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4):862-874.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以“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能较好地符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基本合理,希望进一步加强企业调研和实证,理论联系实际,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刘剑 2013年4月27日
文献综述
10213547 骆旸
摘要:随着我国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学者们对供应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又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就尤其重要了。通过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这是我们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农产品 供应链 食品安全 可追溯系统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几乎人人都可以吃饱喝足,然而在食品获得轻而易举的情况下,食品的质量安全却成为人们所担心的问题。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因此加强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供应链研究较晚起步,而农产品方面的研究更晚。通过国外一些成功改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实例,我们发现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制定可追溯性机制等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正文
近年来,在物流的发展与研究下,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不少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是国内外研究实践的热点。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对食品安全的研究衍生到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胡定寰、杨伟民在《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与现代供应链》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已形成了农产品全国大流通的局面,即使采用最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也无法储存和传递如此巨大的信息来建立可追溯系统,再加上要让2亿农户学会运用系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了实现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性,政府应借助超市企业来协助管理食品安全并且加强对超市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和监督,首先要对企业特别是现代流通企业-----超市进行立法,要求超市企业率先建立和推行可追溯性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技术,提供产业基础,优化供应链中的产业关联,还要加强绿色农产品知识的宣传和引导,让消费者认识到使用可追溯系统可以对消费的产品进行有效地监控,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供产品形象。钱莹、王慧敏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中认为,由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结合过程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过程的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强调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每个质量环节出发,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通过建设绿色食品供应链,使绿色食品在销售终端的
价格劣势必然要求其减少中间环节、加快流通速度和降低流通成本,从而减少时间与费用的消耗,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戴化勇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那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名录内的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的调查得知农产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行为、供应链管理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行为、供应链管理绩效对农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效率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是一种性任性的产品,其质量衡量成本较大,若企业间无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可能对产品质量做出错误评价,企业就可能面临质量风险,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质量管理效率。李圣军、孔祥智在《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研究》中认为,蔬菜产业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因此,设计蔬菜质量安全追溯机制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课解决政府监管部门间的“搭便车”问题和产业链条各流通主体之间的“搭便车”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各流通主体之间、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全产业链质量信息、检测信息的完全共享和实时传递。蔬菜的产业链追溯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各环节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可追溯性的完成。然而各环节都有实施困难,所以要求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加大对批发市场的财政补贴,调动超市积极性等措施来实施可追溯机制。
从2003年至2013年,这10年里,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论文共搜索出125余篇。而单独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或单独关于可追溯系统的论文就有上千篇了。这些论文对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对如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阐述来反映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以及制定了相对应的改善措施。这些探讨和研究一方面为我们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另一方面,为我们以后对这方面的理解及写作角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包括《农业经济》、《商场现代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物流与技术》、《学报》等在内的全国各地近百种刊物上。从文章的时间上来看,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且内容越来越新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季芳 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金廷芳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载《商场现代化》,2011年04期)、张 倩, 李崇光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对策》(载《软科学》,2008 年1月第22卷第1期)、赵晓飞的《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李岩、傅泽田、刘雪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载《农村经济》,2008年03期),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夏英,宋伯生的《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载《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1期)、舒和斌、柳珊的《基于食品安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刘畅、安玉发、中岛康博的《日本食品行业FCP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研究——基于对我国“三鹿”、“双汇”事件的反思》(载《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4期)等,但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构建研究内容较缺乏,主要是单独研究农产品供应链
或是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较少地以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下研究可追溯系统的构建,而我们需要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来思考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可追溯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不足与应对措施。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者阐述了农产品供应链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以及提出一些较新颖的观点,如制定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性机制,可以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维系社会和谐。另外,我国也有一些研究者从信息共享机制,标准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等方面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观点。
结论
我国研究者近年来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的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的研究都从理论、实验方法角度探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启发。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已有的研究很少站在供应链角度下研究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现在的一些研究结论主要是在社会角度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提出建议,而如今可追溯系统的构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实施起来较难,所以大多数研究只是理论层面的。其次,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理论方面的成果,缺少了动态的研究方法,因此很难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总之,任何研究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我们都需要借鉴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成果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出一套合适的方法对策,并且经过实践的考证,不断更新,推陈出新,那么总有一天一定会是研究成果不在只是单纯的理论的东西,而是找出合适的方法,真正得改善农产品供应链,减少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成黎、马艺菲、高扬、朱旭、古滢,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态度调查初探[J].食品安全导 刊,2011(4)
[2]金廷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4)
[3]杨学义、李新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探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1)
[4]余孝炉、韦维、伍少芳,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7)
[5]李圣军,孔祥智,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 [6]戴化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 [7]李岩、傅泽田、刘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2008(3)
[8]张丽霞,中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15)
[9]孙小会、谭立群、郭全洲,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09(12) [10]舒和斌、柳珊,基于食品安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11]钱莹、王慧敏,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0)
[12]胡定寰、杨伟民,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与现代供应链[J].科学决策,2007(12) [13]方昕,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12(6):15-19. [14]李晓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及保障平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05,15(9):65-67.
[15]袁康来、杨亦民,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研究[J].物流科技,2009,14(9):121-125. [16]王国良,食品供应链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17(10):40-41. [17]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8]包文娟,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7. [19]赵睿,北京市蔬菜供应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20]Aruoma, O. I. The impact of food regulation on the food supply chain[J].Toxicology,2006,
(221):119-127.
[21]T. A. McMeekin, J. BaranYi, J. Bowman,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 Food Safety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6,(112):181-194.
[22]SAC.Competitiveness of the UK cereal sector-final report to the cereals industry Forum[R].2004. [23]VetterH. ,Karantininis K. Moral Hazard, Vertical Integration,and Public Monitoring In Credence Goods [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2,(2):271-279.
[24]Hennessy D. A. ,Roosen J. , Miranowski J. A. Leadership and the Provision of Safe Food[J]. American
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4):862-874.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近些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所以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可追溯系统非常重要。本文站在质量与安全的角度下,对农产品供应链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通过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对构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只有将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步落实到位,并向可追溯性的目标靠近,才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论文选题较好地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论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较为分明,论述较为得当,文字通顺,达到了本科学位论文的标准。 指导教师(签字): 刘剑 2014年 4 月 25 日 骆旸 刘剑 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班级 职称 102135 讲师 学号 论文得分 10213547 7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人评阅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评阅人姓名 评阅人评阅意见: 论文从质量与安全的视角,对农产品供应链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通过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对构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论文选题较好地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条理较为分明,论述较为得当。 评阅人(签字): 唐卫宁 2014年 4 月 27 日 骆旸 唐卫宁 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班级 职称 102135 副教授 学号 论文得分 10213547 70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 得分: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骆旸 班级 102135 学号 10213547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毕业论文评分表
学院: 求真学院 班级: 102135 学号: 10213547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字数 骆旸 刘剑 专业 职称 物流管理 讲师 基于质量与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12096字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因此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论 文 摘 要 影响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这几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所以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可追溯系统非常重要。本文站在质量与安全的角度下,对农产品供应链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通过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对构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只有将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步落实到位,并向可追溯性的目标靠近,才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总成绩 71 评阅人 评定成绩 70 成绩等级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定成绩 学院答辩委员会意见 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毕业论文总成绩采用“结构分”,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的评分分别占30%、30%、40%;成绩等级分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