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科学中国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魏国英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泡子沿学校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不能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本文作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能有帮助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探究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益不高。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深人探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有帮助和借鉴作用。一、精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采用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欲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后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人到学习中才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小数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写出三个数“2、02、20”然后问学生这三个数字相等吗?学生当然会说不相等这时教师引出问题问哪个学生能在这三个数后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让这三1、数才目等?通过这个问题能将学生的精力吸引到教学的内容上还会让学生对此产生疑问和兴趣。学生会想出各种答案有的说:2米=20分米=20厘米;有的说: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进一步发问:哪个同学能在这三1、数后加上一个相同的单位名称后将三1、数稍作变化让他们再相等呢?有的学生回答:2米=2刀米=20米……教师继续问:你的回答中2米、2刀米、20米这三个数量是相同的但是2、20、20这三个数是不是相同呢?为什么?通过这个的问题情境会给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极大兴趣有了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极大提高。二、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问题探究开始学习教师围绕问题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习让探究问题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探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不但要掌握课本的数学知还要开发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教学问题让学生逐一去解答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同学目前已经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是怎样算出平行四边形面一330一2016年9月积的呢?学生回答: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同学们现在会日算三角形面积吗?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方格的方法算面积;教师再问:如果要测量一块很大的三角形面积用数方格的形式不方便同学们用什么好方法测量三角形面积呢?学生回答:用计算的方法求面积;此时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能不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你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它呢?通过这几个有序的连续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向教学内容的目标逐步靠近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去探究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三、带着问题训练,开发发散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当学习了一堂新知识后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一些数学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效益、解题能力培养意义不大。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研究问题”去做练习题这样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达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小数乘法法则后需要做题练习巩固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两个数相乘69*35=3657这个积来探究:如果积里有一位小数那么两个乘数可能是什么数?(整数、小数)如果积里有三位小数那么两个乘数又可能是什么数呢?给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思维障碍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数学习题进行多解练习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小学乘法有一个深度理解。四、紧贴生活教学,增强数学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不会再感到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小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实例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统计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要统计全班40个人的体重的总和怎样在几分钟之内算出来如何进行测算或估算?学生们开始发表意见。甲:可以统计每一个人的体重再相加求和即可;乙:甲说的太麻烦可以测一个人的体重再乘以40就可;丙:乙这样做的误差太大可以找出4名同学测算他们的平均数再乘以40这样算的误差小比较准确。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l]赵东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2]谢荣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策略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识们你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