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近陈傅良

走近陈傅良

来源:意榕旅游网
走近陈傅良

教学目标:

1、走访陈文节公祠,了解陈傅良生平事迹。

2、走近陈傅良,了解他在教育、做官以及著述方面的成绩,感受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影响。

3、宣传陈傅良,引发学生重视、热爱家乡文化以家乡文化为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走近陈傅良,感受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成果汇报、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 课前准备:学生参观陈文节公祠,大致了解陈傅良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仙岩优美的自然景观图片导入,引出和仙岩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导出课题——走近陈傅良。) 教师语:

造化钟神秀,仙岩得到了大自然特别的宠爱,有着无数优美动人的景色。其中,最闻名遐迩的要算是我们的梅雨潭了。因着这一抹醉人的绿,许多人慕名来到仙岩,你知道有哪些历史名人曾踏足仙岩吗? 学生回答,引出陈傅良。

教师语:这么多名人当中,有一位算是我们家乡人,他就是(陈傅良)。上个星期我们去参观的陈文节公祠,就是为了他建造的。说起来,我们仙岩一中和陈文节公祠还有一份深厚的缘分。我们现在就读的一中校舍是1993年建造的。在这之前,一中的教学办公分三处,一处在仙岩圣寿禅寺,一处在一小,还有一处便是陈文节公祠。看来,我们和这位历史名人还是很有缘分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近陈傅良。

二、陈傅良生平简介

陈傅良是谁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 生:预设(字、地位、评价、教书、做官等等) 教师补充:PPT——

陈傅良(1137一1203),字君举,号止斋,谥号“文节”。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塘下镇罗凤街道)人。

1172年(乾道八年)进士甲科及第。历官江西、福州、湖南桂阳、临安等地。从政期间,因故多次回乡教书,于1184年创办仙岩书院。永嘉学派承前启后人物。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春秋后传》、《历代兵制》、《周礼进说》、《止斋文集》等。1203年冬。卒于家。 板书:

做过官、办过学、写过书

三、由“祠”切入,了解陈傅良与仙岩关系、了解陈傅良的教育经历及其影响

教师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为什么我们仙岩人民要给陈傅良建造祠堂?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他创办了仙岩书院)我们来看看“祠堂”这个词语的解释。 PPT——

祠堂:旧时祭祀祖宗或贤人的场所。

看来,为陈傅良建祠肯定是和仙岩书院有关系了,而且由“先贤”(已故的有才德的人)我们可以知道,陈傅良开办书院,肯定获得了很好的反响。那么陈傅良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办了仙岩书院呢,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他培养了哪些优秀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某某同学为我们答疑解惑。 某某同学:

大家好,参观陈祠之后,我对陈傅良的教育经历产生了兴趣,于是借助网络以及陈祠展厅搜集了相关的资料。

陈傅良创办仙岩书院,这件事发生在1184至1187年间,那时,陈傅良被任命为湖南桂阳军知军,但岗位没有空缺,所以他在家创办书院,历时4年。除了这四年以外,陈傅良青年时期在瑞安、永嘉一带教书,谋求衣食。还有一次是在乾道八年(1172),当时36岁的他进士及第授迪功郎、泰州州学教授,但他对当时政治非常失望,不愿赴任,在家执教,历时4年多时间。我们来看看这张时间表,我们会发现,陈傅良一生很多时间都花在教育上。原温州师范学院离休教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周梦江先生说,“陈傅良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教书授课,是永嘉学派中培养学生人数仅次于叶适的大学者。 PPT——陈傅良年表(1137-1203)

青年时期在瑞安、永嘉一带教书。

1172-1175 授迪功郎、泰州州学教授不愿赴任,在家执教。 1178 任福州通判。后罢官,回乡教书。

1184——1187 湖南桂阳军知军待缺,创办仙岩书院。

学生语:

下面我们来看看陈傅良做为一名老师的表现吧! PPT——“台、越间从余者几百余人。”

“君举到湘中一收,收尽南轩(张栻)门人。” “ 闻卿在永嘉,从学者常数百人。” 学生语:

“台、越间从者几百余人。”这句话中的“台”是指台州,“越”指绍兴等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台州、绍兴等地来跟从陈傅良学习的有几百人。陈傅良教学有方,30岁不到就在浙南一带非常有名。我们再来看这第二句话“君举到湘中一收,收尽南轩(张栻)门人。”这句话来自一个真实的事情。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湖南有一个十分有名的书院,校长叫张拭,学识渊博,在他主持下,这个书院达到鼎盛时期。有一次,陈傅良带着学生到这个书院讲学,他精彩的讲学引得学院的很多学生都决定跟从他学习。连校长张拭的得意高足胡大时都想拜他为师。学院的某一位元老人物听到这种情况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于是说了这句话。“君举”是陈傅良的字,湘是湖南的简称,“南轩”是张拭的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陈傅良到湖南讲学,把张拭的弟子都揽入在自己门下。这个书院就是赫赫有名的岳麓书院,而说出这句话的元老人物就是朱熹。陈傅良的魅力震住了朱熹,他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名声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进士及第后,在与宋光宗廷对时,光宗特意提到他授课之事。“闻卿在永嘉,从学者常数百人。”我听说你在永嘉教书的时候,跟从你学习的有几百人。皇帝亲自询问自己的授课情

形,让陈傅良不胜悚惧。他谦虚地回答,我并没有什么特长,只是和学生做做对子罢了。 教师语:

谢谢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如此丰富的资料。通过他的资料,我们知道,陈傅良作为一名老师不同凡响的魅力,从这我们可以推断陈傅良学识渊博,教学有方。这里,老师也补充几则材料。

陈傅良从事教育多年,为我们家乡培养了许多人才。在温州,他的学生中有的成为永嘉学派的佼佼者,有的成为救国爱民的好官,著名的有蔡幼学(官至兵部尚书)、曹叔远(官至礼部侍郎)、曹豳、周勉等,而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叶适,虽不是陈傅良的正式弟子,但他十岁左右就向陈傅良问学。他在《陈公墓志铭》中说:“余亦陪公游死十年,教余勤矣。” PPT——

蔡幼学(官至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曹叔远(官至礼部侍郎)(文化部副部长) 叶适(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

小结:

他的辛勤耕耘为温州培养了大批的人才。难怪做为当年陈傅良开坛讲学的仙岩要为他建立一座祠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陈文节公祠的前身就是仙岩书院。

四、由“谥号”切入,了解陈傅良为官事迹,感受他的为官之道

教师:

陈傅良当过官,谥号“文节”,谥号是什么意思?(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道德博文约文,学勤好问约文,兹惠爱民约文。好廉自克约节。)“文节”二字,应该是个褒义词吧?!也就是说,朝廷给予了陈傅良积极的,肯定的评价。陈傅良是一位好官。然而“好”字太宽泛太抽象了,我请同学结合陈傅良的为官事迹,具体讲讲陈傅良做为一名好官,他好在哪里?

(如果学生忘记,那么教师发放收集的陈傅良为官事迹资料。) 提问:

陈傅良做为一名好官,他好在哪里?(学生探讨)

小结:这里有三副对联。是后人根据陈傅良做官事迹写的,里面包含百姓对他的评价。“严法度、见峻骨、仁道、抚恤”这些字眼,说明百姓和我们对陈傅良的为官评价是一致的。陈傅良实实在在是一名执法公正、忠君爱国、有气节、体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的好官。

PPT——1.通判福州严法度,知军湘桂教耕蒔。

2.白发引裙见峻骨,高风亮节汗清垂。 3.同情疾苦施仁道,抚恤贫民博政声。

五、由光宗皇帝赐写的对联切入,带领学生感受陈傅良的“经世致用”的思想

教师语:南宋光宗皇帝也为陈傅良写了一副对联——(板书) 东瓯理学无双士,南宋文章第一家。(理学:一种哲学思想流派。)

教师提问:

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按照常理,皇帝应该就为官功绩来评价一位臣子才是,怎么评价起臣子的思想和文章了。难道还有其他的对联?不过,据老师查证,史书上有确切记载的光宗皇帝赐予陈傅良的对联就这一副。难道,在皇帝看来,陈傅良的思想和文章的成就远远大于他做为臣子的功绩?文章是思想的书面表达。我们还是先从他的文章中找寻答案吧。 PPT----

“方今之患,何但四夷?盖天命之永不永,在民力之宽不宽耳。岂不可畏哉?陛下宜以救民穷为己任,推行太祖未泯之泽,以为万世无疆之休。”

——《止斋文集》

教师: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探讨。 学生思考,探讨。回答。 教师明确。 PPT——

如今国家面临的忧患,难道只是有强大的外敌吗?宋朝国运的长治久安,

关键在于陛下能不能宽民力。这不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吗?陛下应该以救民穷为己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将太祖未能施行的恩泽施于百姓,这才能够让我朝万世无疆。

提问:陈傅良讲这番话的目的是?(介入背景:南宋冗官、冗兵、冗费,百姓生活十分艰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陈傅良认为外敌入侵不是影响宋朝统治的根本原因。解决民生问题才是

解决王朝统治危机的关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要求朝廷切实施行“宽民力”的做法,以救民穷为主要任务。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陈傅良所写的其他书籍的大致内容。 PPT——

《周礼进说》以注释经典的方式,提出了永嘉学派关于全面改革南宋政治、经济制度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历代兵制》是通史性质的我国历代的军制史。 《春秋后传》补充解释《春秋》一书。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 《止斋文集》此集即其一生著作的汇编,正文中诗九卷,文四十二卷,杂文八篇为一卷,傅良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文及杂文部分。在这部分著述中,傅良“经世致用”、“实事实理”思想有比较全面的阐述。 教师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所写的内容都和国家、政治有关。 小结:

我手写我心。陈傅良的文章、著作反映出他的思想。他向光宗皇帝提议“宽民力、救民穷”,就是希望皇帝能够减轻百姓赋税压力,缓和百姓与朝廷的矛盾,稳固南宋政权。他写书,内容关乎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他研究历代兵制,收集

历朝历代军事资料,就是希望改革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加强军事训练,打有准备之仗,挽救国家危机。陈傅良的思想可以用“经世致用”这四个字概括,即“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必须对国家有帮助。” 光宗皇帝的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陈傅良的思想,其实也已经高度肯定了陈傅良为人臣子的功绩。因为行为是思想的外化。

人物小结:

“经世致用”通过著书立说表现,“经世致用”指引陈傅良成为一名忠君爱国、爱民如子的好官。“经世致用”指引陈傅良教书育人,培养出陈叶这样的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可以说,“经世致用”贯穿了陈傅良的一生。

六、回到校训,感受陈傅良“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陈傅良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而且他的思想也指引着现在的我们。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弘远气象,葆育英才。”它的意思是?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弘远气象,葆育英才 (继承“开天气象”,恢弘仙岩文化,追求高远志向,培养时代英才。) 英才就是在座的你们。知道学校想把你们培养成为怎样的英才吗? 灵慧、崇理、事功、致善

(灵秀聪慧、崇尚事功(经世致用)学说、做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七、宣传陈傅良

陈傅良是杰出的教育家,创办仙岩书院、任教于岳麓书院,一生大部分时间教书授课,桃李满天下;陈傅良是南宋的“一代名臣”,出身贫穷,却位居高位,他还倡导并不断实践“救民穷、宽民力、结民心”的政治主张;陈傅良的思想、主张、抱负尽管在当时不能得以实现,但对当代瑞安乃至整个温州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我们在这节课里了解了他,走近了他。那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陈傅良呢?我们如何宣传他呢? PPT—— 如何宣传陈傅良?

八、作业——将你想到的宣传方式变为实际行动,宣传陈傅良。 九、板书

走近陈傅良

用致世经

南宋文章第一家著书教书做官东瓯理学无双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