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 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中南金尚环境工程XX
2017年7月
1 / 77
目 录
1概述0
1.1 项目背景0
1.2 环评工作过程1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 1.4 评价结论1 2总则2
2.1编制依据2 2.2 评价重点4 2.3评价因子4
2.4 评级等级与评价X围5 2.5评价标准8
2.6环境保护目标10 3工程概况12
3.1工程基本情况12 3.3工程主要生产设备14 3.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15 3.5公用工程18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 4.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20 4.2物料平衡23 4.3污染源分析25 4.4 污染源汇总29 5区域环境概况30
5.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30 5.2高新区概况32
5.3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概况34 6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6
6.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36 6.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37 6.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38 6.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9 6.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9 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1 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41 8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47 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47
2 / 77
8.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分析48 8.3噪声治理措施分析49
8.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分析49 8.5地下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49 8.6环保设施投资估算50 9环境风险分析51 9.1 风险评价概述51 9.2 风险识别52 9.3源项分析53
9.4环境风险评价54 9.5 风险防X措施54 9.6 应急预案55
9.7 风险评价结论57 10 清洁生产分析58 10.1清洁生产概述58 10.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8 11 总量控制分析60 11.1总量控制因子60 11.2总量控制指标60 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1 12.1经济效益分析61 12.2社会效益分析61 12.3环境效益分析61 13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62 13.1环境管理62
13.2 环境监测计划64 13.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64 14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66 1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6 14.2选址可行性分析66 14.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67 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9 15.1 评价结论69 15.2 总结论72 15.3 评价建议72
3 / 77
附件:
附件1:环评委托书 附件2:厂房租赁合同
附件3:宁乡县环境保护局关于《XX省XX金洲大学科技园资产管理XX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宁环复【2015】44号
附件4:相关专利证明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3:项目周围环境及场地现状图
附图4: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及大气监测布点图 附图5:XX大学科技产业园平面布置图
4 / 77
1概述
1.1 项目背景
绿色可再生能源是21 世纪全世界各国都倍加关注的新型洁净能源产业。目前广泛看好的锂电池由于本身固有的安全性差、充电要求过于苛刻、充电时间长,电池使用寿命较短和使用成本较高等缺陷已成为电动车辆产业化发展的桎梏。而目前具有体积小、电容量高、安全性高、运行综合费用低廉、可循环使用、无污染等优秀特质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的研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转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铅蓄电池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的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XX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金属燃料电池是以活泼固体金属(铝、锌、镁、钙、锂等)为燃料,以碱性或中性溶液为电解液,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的一款电池,金属燃料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安全环保、能量密度高等一系列有点,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可使用温度X围宽(-20~80℃)及污染小等特点。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在可移动电子设备、自主式潜航器电源、海洋水下仪器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镁空气燃料电池的研发,目前已获国家多项专利,该公司研发的镁空气燃料电池已可实现产品的销售。因此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投资700 万元,购买相应的设备,租用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3栋101厂房作为镁空气燃料电池的生产场所(租赁面积约916.93 平方米)。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属于“K 机械、电子“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分类如下:“有电镀或喷漆工艺的;电池制造(无汞干电池除外)做报告书,其他的做报告表”。本项目为电池制造,不属于无汞干电池,因此该项目
0 / 77
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根据《中华人民XX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中的有关规定,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委托中南金尚环境工程XX承担“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详见附件1)。按照环评导则及相关法规的要求,环评项目组经现场踏勘、调研及监测,收集了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情况,在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征询有关部门及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环评工作过程
本次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前期准备、调研。具体工作内容是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明确评价工作的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大气、水、噪声等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评价X围和评价基础,制定本次评价的工作方案;第二阶段的工作是根据评价工作方案完成评价X围内环境状况的调查、监测与评价,完成项目的工程分析,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三阶段的工作是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项目与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准入条件分析。
②生产过程乙醇废气对大气环境以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③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4 评价结论
本项目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及地方相关规划要求;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X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1 / 77
2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XX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2016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XX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XX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 5)《中华人民XX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修正); 6)《中华人民XX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 7)《中华人民XX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XX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 9)《中华人民XX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 4月1日施行); 10)《中华人民XX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 11)《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0月25日修订) 12)《中华人民XX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 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24日)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实施);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591号);
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1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2012年4月1日施行); 18)《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2012年3月1日施行); 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施行); 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第39号令,2016年8月1日施行); 2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 15562.2-1995);
2 / 77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2013.11.14)。
2.1.2地方法规
1)《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2007年10月1日);
2)《XX省环境保护暂行条例(2002年修正)》(XX省人大常委会,2002年3月29日);
3)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53号)
4)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33号)
5)《XX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 6)《XX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湘环发[2016]25号)。
2.1.3政策
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35】号);
7)《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2003】60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X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X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10)XX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湘环发【2013】20号);
3 / 77
1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12)《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湘政办发【2012】40号);
13)《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1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3.18.
2.1.4技术导则与规X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2.1.5项目相关资料
1)《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XX华中矿业XX,2015年4月)
2)宁乡县环境保护局关于《XX省XX金洲大学科技园资产管理XX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宁环复【2015】44号,2015年4月;
3)《镁空气燃料电池及组件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2017年6月。
2.2 评价重点
本项目评价工作重点为: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污染物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3评价因子
2.3.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从本项目建设施工期和生产营运期环境影响要素分析,本项目在建设期及生
4 / 77
产营运期会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营运期。采用环境影响矩阵方法进行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见表2.3-1。
表2.3-1 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矩阵
环境要素 项目名称 施工期 材料运输 设备安装 生产过程 噪声 营运期 废水 固废 废气 自然环境 环境空气 地表水 ● ■ ■ ■ ■ ■ 地下水 ■ ■ ■ ● ● ■ ■ ■ ■ ■ ■ ■ 社会环境 声环境 人体健康 交通 经济 ● ○ □ 注:□/○:长期/短期影响;涂黑/白:不利/有利影响;空白:无相互作用。
2.3.2评价因子
表2.3-2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结果表
评价要素 地表水 评价类型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分析因子 地下水 大气 声环境 固体废物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分析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分析因子 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 pH、COD、NH3-N、SS COD、NH3-N、SS / CODcr、NH3-N、BOD5 SO2、NO2、PM10、TVOC VOCs 等效声级Leq(A) 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 2.4 评级等级与评价X围
2.4.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X围
(1)评价等级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的要求,选择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5 / 77
PiCi100% Coi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 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若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表2.4-1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Pmax≥80%,且D10%≥5km 其他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源为乙醇废气,根据7.2.1章节预测结果可知,预测及评价工作定级详见表2.4-2。
表2.4-2 各污染物预测及评价工作定级表
排放源 乙醇废气 VOCs 标准浓度mg/m3 1.8 最大地面浓度mg/m3 0.001368 占标率% 0.08 评价等级 三级 根据计算得到的Pimax(最大占标率)=0.08% <10%,因此,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X围为以项目车间为中心,东西长5km,南北长5km的矩形区域。
2.4.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X围
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宁乡城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沩水,外排废水量为4.1m3/d,受纳水体沩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规
6 / 77
定,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2.4-3。
表2.4-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
项目 废水排放量 废水水质复杂程度 纳污水体规模 地表水水质要求 评价等级 内容 4.1m3/d 污染物类型=2 流量46.6m3/s GB3838-2002 与HJ/T2.3-93对照 判别结果 小 中等 中河 Ⅲ类标准 三级 评价X围为沩水排污口上游500m到下游3000m共3.5km河段。
2.4.3 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X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属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池制造),属于Ⅲ类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用水均为自来水,所在地地下水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因此,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调查评价X围为6km2。
表2.4-4 地下水评价工作级别一览表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 Ⅰ类项目 一 一 二 Ⅱ类项目 一 二 三 Ⅲ类项目 二 三 三
2.4.4声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X围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该区域声功能区划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区。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要求,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X围为厂界外200m。
7 / 77
2.4.5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X围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租用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无需征地,厂房用地面积远小于2km2;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对生态影响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T19-2011)可知,本项目生态评价不定级,简要分析生态环境影响。
评价X围为项目用地区周边500m的区域。
2.4.6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X围
本项目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为乙醇,无重大危险源,所在地环境不敏感,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次风险评价为二级。
评价X围: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为3km的圆形X围。
2.5评价标准
2.5.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乙醇执行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TVOC参照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中相关标准。
表2.5-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m3
项目 1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 年均浓度 依据 SO2 0.50 0.15 0.06 NO2 0.2 0.08 0.04 PM10 / 0.15 0.07 TSP / 0.3 0.2 乙醇 5 5 / CH-245-71 TVOC / 0.6 / GB18883-2002 GB3095-2012二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表2.5-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L
序号 1 2 3 项目 pH CODMn CODcr Ⅲ类标准值(mg/L) 6-9 ≤6 ≤20 8 / 77
标准来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4 5 6 BOD5 氨氮 石油类 ≤4 ≤1.0 ≤0.05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表2.5-3 地下水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Cu Zn Pb As 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 6.5~8.5 ≤3.0 ≤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1.0 (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1.0 ≤0.05 ≤0.05 (4)声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表2.5-4 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适用区域 3类 昼间 65 夜间 55 依据 GB3096-2008 2.5.2污染物排放标准
2.5.2.1废气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VOCs参照执行《XX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 524-2014)表2中“其他行业”标准要求。 表2.5-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1 2 3 污染物 颗粒物 非甲烷总烃 VOCs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mg/m3) 120 120 80 15 排气筒 高度 (m)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3.5 10 2.0 无组织监控浓度 (mg/m3) 1.0 4.0 2.0 执行标准 GB16297-1996 DB12/ 524-2014 2.5.2.2 废水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及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9 / 77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表2.5-6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pH除外,mg/L 污染物名称及标准值 pH 6~9 6~9 COD 500 60 SS 400 20 氨氮 / 8 石油类 20 3 GB8978-1996三级 GB18918-2002一级B 标准来源 2.5.2.3 噪声
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具体见表2.5-7;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具体见表2.5-8。
表2.5-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别 3类 昼间 65 夜间 55 表2.5-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施工阶段 施工全过程 噪声限值 昼间 70 夜间 55 2.5.2.4 固废
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6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位于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3栋101厂房,项目东面及北面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南面为XX塞恩斯环保科技XX,西面为XX双胞胎饲料XX,周边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2.6-1及附图4。
10 / 77
表2.6-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名称 XX戴斯光电XX办公宿舍楼 产业园规划宿舍楼 XX和鼎电子科技XX办公楼 鸿扬集团办公楼 大气环境 全民安置区 散户 XX护理学校 金洲新城(在建)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声环境 水环境 社会环境 产业园规划宿舍楼 沩水 城东污水处理厂 方位/距离 EN,370m EN,150m E,500m E,500m WN,670m N,760m S,550m WS,800m S,1000m EN,150m W,3.4km W,2.9km 性质/规模 办公人员30人 住宿人员200人 办公人员25人 办公人员28人 居民区,约2000人 保护级别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居民散户10户 学校,占地90亩 住宅小区,305户 在校师生4000余人 住宿人员200人 农业用水,大河 城市污水处理 日处理规模5万m3/d GB3096-2008 3类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标准 GB8978-1996 三级排放标准 11 / 77
3工程概况
3.1工程基本情况
3.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XX锦锋新能源科技XX 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规模: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
建设地点:宁乡高新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3栋101厂房 用地情况:厂房用地面积916.93m2。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员工30人,不在厂区内食宿,年生产251天,每天2班制,每班8小时。
施工工期:建设期两个月。
3.1.2产品方案
(1)产品方案及规模
本项目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主要产品包括充电宝、便携式电源箱、单兵电源、无人机电源、备用电源。不得在厂区内进行电池回收。
表3.1-1 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充电宝 便携式电源箱 单兵电源 无人机电源 备用电源 年产量 10000只 5000只 50000只 1000套 5000套 规格 5V/20Ah 12V/100Ah 12V/50Ah 48V/100Ah 48V/10kwh 备注 以部队提供参数为准 带220V逆变器
12 / 77
(2)基本特性
金属燃料电池也称金属空气电池,是用金属燃料代替氢而形成的一种新概念的燃料电池,将镁、铝等金属像燃料氢一样提供到电池中的反应位置,它们与氧一起构成一个连续的电能产生装置,金属燃料电池具有低成本、无毒、无污染、放电电压平稳、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等优点,又有丰富的资源,还能再生利用,而且比氢燃料电池结构简单,是很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能源。目前各金属可作为电极的基本特性见下表。
表3.1-2 金属燃料电池特性
金属阳极 Li Al Zn Mg 电化学当量/(Ah/g) 3.86 2.98 0.82 2.20 理论电压/V 3.4 2.7 1.6 3.1 原子价态变化 1 3 2 2 理论比能量/(kWh/kg) 13.0 8.1 1.3 6.8 实际电压/V 2.4 1.1~1.4 1.0~1.2 1.2~1.4 本项目生产的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可使用温度X围宽(-20~80℃)及污染小等特点。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在可移动电子设备、自主式潜航器电源、海洋水下仪器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产品结构原理
该电池主要由空气阴极(主要是由一些催化剂、活性炭组成)、镁合XX极及电解液组成,工作原理如下:
镁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3 / 77
(1)在氯化钠电解液中,镁合金金中的镁会释放出电子,反应为:
3Mg → 3Mg2+ + 6e-
(2)镁溶解释放出电子时,此时若空气中的氧气与空气电极、电解液接触,则在空气电极所带的催化剂作用下,吸收电子发生化学反应:
3/2O2 + 3H2O + 6e- →6OH-
(3)总的反应为:3Mg + 3/2O2+ 3H2O→ 3Mg(OH)2
3.1.3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租用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3栋101厂房进行建设,厂房用地面积916.93m2。建设1条镁空气燃料电池生产线,主要包括金属阳极板生产、空气阴极制备、外壳注塑、电池组装线等工序。项目建设内容见表3.1-3。
表3.1-3 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 主体工程 辅助工程 主要内容 镁空气燃料电池生产线一条,包括空气电极生产区1间,建筑面积140m2;组装区1间,建筑面积140m2;测试间1间,建筑面积70m2; 综合实验室1间,建筑面积50m2;成品存放区1间,建筑面积16m2;原材料存放区1间,建筑面积16m2;办公室4间,建筑面积60m2;会议室1间,建筑面积35m2;会客区、样品陈列展厅1间,建筑面积166m2 给水:市政供水,依托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供水管网 公用工程 排水:依托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排水管网 供电:依托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供电系统 乙醇废气: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套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研磨粉尘:集气罩+布袋除尘装置1套 无组织废气:加强车间通排风 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化粪池1座,依托产业园现有 地面拖洗废水:沉淀池1座 3.1.4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租赁厂房划分为办公区、原材料及成品存放区、组装区、空气电极生产区、测试间、综合实验室等区域。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
3.3工程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生产设备清单见表3.3-1。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2013
14 / 77
年修订版)》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可知,项目所选设备均不属于国家淘汰和限制的设备类型。
表3.3-1 项目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设备名称 激光切割机 抛光机床 钻孔机床 冲剪机 焊接机 混料机 粘度计 涂布机 鼓风烘箱 板框压滤机 对辊机 冲切制片机 电焊机 热平压机 全自动叠片机 电芯封装线 激光打码机 超声波焊接机 点胶机 注塑机 小型球磨机 搅拌机 小型切片机 烘箱 充放电测试仪 粘度计 热压平机 实验室辊压机 原子荧光光谱仪 比表面测试仪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1 2 4 1 5 1 1 1 2 1 1 1 2 5 1 1 1 1 1 10 10 5 1 1 1 1 备注 金属阳极板 空气阴极制备 电池组装线 实验室 3.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1)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表3.4-1 主要原、辅料工程消耗
序号 1 2 3 4 原料名称 镁合金板 金属铜网 导电炭黑 纳米氧化锰催化剂 年用量 100t 10000m2 2t 0.5t 储存方式 仓库堆置 仓库堆放 仓库堆放 仓库堆放 最大储存量 10t 1000m2 200kg 100kg 用途 电池负极 空气电极集流体 导电添加剂 空气电极成分 来源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15 / 77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聚四氟乙烯乳液 乙醇 聚四氟乙烯膜 石墨烯 食盐 氯化镁 醋酸钠 ABS塑料粒子 胶水(环氧树脂胶) 焊锡 各型电路板 各型接线端子 导线 1t 2t 10000m2 0.1t 1t 0.5t 0.5t 2t 100kg 50kg 5000片 100kg 5000m 桶装 桶装 仓库堆放 仓库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仓库储存 / 100kg 500kg 1000m2 50kg 100kg 100kg 100kg 500kg 50kg 20kg / / / 空气电极成分 分散液 空气电极防水透气膜 导电添加剂 电解质盐 电解质盐 电解质盐 外壳原材料 / / / / /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外购 (2)原辅材料性质 ①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分子式(C2F4)n,白色固体。熔 点327℃,密度2200kg/m3,沸点:400℃。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是当今世界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除熔融碱金属、三氟化氯、五氟化氯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场合。有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耐温优异(能在正250℃至负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聚四氟乙烯本身对人没有毒性。
聚四氟乙烯可采用压缩或挤出加工成型;也可制成水分散液,用于涂层、浸渍或制成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的乳液聚合又称分散聚合,产品是PTFE的水分散液,它固含量60%左右,可用于织物、成型薄膜、金属涂层及其它基材的涂层等。
②乙醇
乙醇(Ethanol)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2H5OH,分子式C2H6O,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相对分子质量46.07g/mol。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乙醇在常温
16 / 77
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③导电炭黑
导电炭黑是具有低电阻或高电阻性能的炭黑。可赋予制品导电或防静电作用。其特点为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且粗糙,结构高,表面洁净(化合物少)等。
碳黑本身是半导体材料,导电碳黑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能够使橡胶或塑料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用于不同的导电或抗静电制品,如抗静电或导电橡胶、塑料制品、电缆料;还可以做干电池的原材料。
④ABS塑料粒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简称ABS。
ABS的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的粒料,无毒、无味、吸水率低其制品可着成各种颜色,并具有90%的高光泽度。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烧焦但不滴落,并发出特殊的肉桂味。ABS属于无定形聚合物,无明显熔点;熔体粘度较高,流动性差,耐候性较差,紫外线可使变色;热变形温度为70~107℃),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对温度,剪切速率都比较敏感;ABS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 -40℃到85℃的温度X围内长期使用。
⑤纳米氧化锰
氧化锰,灰白色到暗绿色无定形粉末,熔点(℃):1650,相对密度(水=1):5.09-5.19,不溶于水,溶于酸,溶于氯化铵。急性毒性:小鼠气管LD:>50mg/kg;小鼠皮下LD50:1gm/kg;吸入氧化锰粉尘,可引起人的锰尘肺。
纳米氧化锰由于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因而具有与普通氧化锰不同的独特性质,在电极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⑥氯化镁
氯化镁纯品为无色单斜结晶,工业品通常呈黄褐色,有苦咸味。容易吸湿,溶于水100℃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常温下其水溶液呈中性。在110℃开始失去部分氯化氢而分解,强热转为氧氯化物,当急速加热时约118℃分解。其水溶液呈酸性熔点118°C(分解,六水),712℃(无水)。沸点:1412℃(无水)
17 / 77
水合的氯化镁加热时失水和氯化氢部分生成氯化氢和碱式氯化镁。 ⑦醋酸钠
乙酸钠一般以带有三个结晶水的三水合乙酸钠形式存在。三水合乙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水解。密度1.45克/立方厘米,无水物的密度1.528克/立方厘米。
⑧环氧树脂胶
环氧类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为改善某些性能,满足不同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由于环氧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高、通用性强,曾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建筑、化工、轻工、电子、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3.5公用工程
3.5.1 给水
(1)给水系统
本项目厂址位于高新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产业园内已有较完善的供水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2)给排水量
项目新鲜水总用量为5.4m3/d,1364.1m3/a;排水量为4.1m3/d,1024.1m3/a。 1)生活用水
本项目员工30人,均不在厂区内食宿,用水量以50L/d.人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5m3/d,376.5m3/a,排水量以用水量80%计,则生活污水量为1.2m3/d,301.2m3/a。
2)地面拖洗用水
地面拖洗用水按36L/m2.月,需要拖洗的车间面积为3000m2,拖洗用水量为3.6m3/d,903.6m3/a。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80%计,地面清洗废水量为2.9m3/d,722.9m3/a。
3)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主要为搅拌和浆用水约0.6t/a、测试用水约9.4t/a,总用水量约10t/a,
18 / 77
均采用纯水,企业设置一台纯水机用于制作纯水。纯水制备率为50%,即反渗透提取过程约50%为纯水,50%为浓水。浓水可用于地面拖洗。
4)注塑冷却用水
注塑机采用自来水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仅需定期补充损耗水,冷却循环用水量为10m3/d,2510 m3/a。需补充新鲜水量为0.3 m3/d ,75m3/a。
自来水氧化锰催化剂、导电碳黑聚四氟乙烯乳液、乙醇破乳、制胶砂滤、碳滤球磨混料精密过滤过筛三级反渗透电极干粉粘结剂胶纯水乙醇搅拌和浆压滤除溶剂滚压成膜电极初胚铜网聚四氟乙烯膜压制塑料母粒烘干金属板材注塑裁剪裁剪安装接插件引线引极线塑料外壳正极注塑胶粘负极焊线电池电解质、纯水测试电解质包装产品
图3.5-1 水平衡图(单位:t/a)
3.5.2 排水系统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产业园内已有完善的排水管网,能满足项目排水需求。 ①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污水管网再排至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经污水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沩水。
②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流排水方式,由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管网排至裙房屋面和室外建筑散水有组织的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地面雨水经设置在道路两侧的雨水暗渠收集后排入区域市政雨水管网。
3.5.3 供电
区域电源容量充裕,可靠性高,能满足本项目对用电容量的要求。
19 / 77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1)生产过程产污环节
镁空气燃料电池核心部分是金属阳极、空气阴极,主要涉及金属阳极、空气阴极、塑料外壳以及产品组装生产;其余电解质、电线、线路板等零配件均外购。镁空气燃料电池电解液为纯水,采用纯水机即可制取。本项目仅需将氯化钠、氯化镁、醋酸钠等粉末电解质直接与电池一起包装即可出售,无需制备电解液;客户将电解质粉末直接放入电池中,自行加水即可使用。
工艺流程简述: ①金属阳极
本项目的金属阳极板采用牌号镁合金,直接采购镁合金板材,通过切割机、冲剪机等进行裁剪、然后钻孔、引线,注塑外壳制备电极组件。镁合金板采用裁剪方式有利于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该工序主要污染物为裁切边角料、钻孔镁屑等固体废物,注塑废气、注塑边角料,设备噪声。
②空气阴极
空气阴极的制备主要工序包括混料、搅拌和浆、除溶剂、滚压成膜、压制贴膜等工序。
混料:将导电炭黑、纳米氧化锰催化剂放入球磨机中研磨混合,再经振动筛过筛得到电极干粉;
搅拌和浆:聚四氟乙烯乳液(水分散液)中加入一定的比例的乙醇进行搅拌,制取粘接剂胶,再将电极干粉、粘接剂胶、纯水、乙醇等按一定的比例在密闭搅拌机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取电极浆料。
项目设置1台纯水机,采用三级反渗透工艺,纯水制备率约为50%,即反渗透提取过程约50%为纯水,50%为浓水。浓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属清净下水,可用于地面拖洗。
压滤除溶剂:电极浆料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得电极滤饼,滤液经回收后回用于搅拌和浆;
20 / 77
滚压成膜:电极滤饼经对辊机滚压成电池初胚。
乙醇属于易挥发物,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挥发形成乙醇废气。在生产过程中,电极浆料的搅拌在密闭不锈钢搅拌釜中进行,搅拌完成后进入到压滤工艺,80%以上的乙醇进入压滤废水收集后回用,残留在滤饼中的少量乙醇在滚压过程中以蒸汽形式挥发形成废气,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搅拌釜出口、辊压机上方设置抽风机,再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大部分乙醇,剩下少量乙醇废气排空。
压制贴膜:将电极初胚、铜网以及聚四氟乙烯膜用热平压机压制成正极极片,再将正极极片烘干去除水分(由于乙醇易挥发,在滚压成膜工序基本已完全挥发,因此烘干工序主要去除水分,无乙醇废气产生),烘干后再经裁剪、引线得到空气阴极。
该工序主要污染物为研磨粉尘,乙醇废气;压滤废水、纯水制备浓水;裁剪边角料、废反渗透膜;设备噪声。
③塑料外壳
外购的塑料母粒经注塑机注塑成产品塑料外壳。 该工序主要污染物为注塑废气、注塑边角料,设备噪声。 ④产品组装
自行加工好的空气阴极、镁金属阳极、塑料外壳及外购的一些零配件,利用点焊机、超声波焊机组装得电池,然后加入电解质、纯水进行性能测试(3Mg + 3/2O2+ 3H2O→ 3Mg(OH)2),测试性能合格后与电解质一起包装出售。(氯化钠、氯化镁、醋酸钠等粉末电解质直接与电池一起包装出售,使用时,由客户将电解质粉末直接放入电池中,自行加水使用。)
该工序主要污染物为裁剪边角料、焊接废气、测试固废(主要为Mg(OH)2),设备噪声。
21 / 77
自来水氧化锰催化剂、导电碳黑聚四氟乙烯乳液、乙醇破乳、制胶砂滤、碳滤球磨混料精密过滤过筛三级反渗透电极干粉粘结剂胶纯水乙醇搅拌和浆压滤除溶剂滚压成膜电极初胚铜网聚四氟乙烯膜压制塑料母粒烘干金属板材注塑裁剪裁剪安装接插件引线引极线塑料外壳正极注塑胶粘负极焊线电池电解质、纯水测试电解质包装图例 ▲ 废水 ● 废气 ■ 固体废物 产品 图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22 / 77
(2)公用及辅助设施产污环节 ①办公生活
员工办公、冲厕会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员工办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
②地面拖洗废水 地面拖洗产生少量废水。 ③实验室
本项目实验室主要进行空气阴极(不同原料配比等)的实验,实验过程与空气阴极制造工艺过程一致,因此其产污情况与阴极制造也一致,但实验室实验规模很小,产污量也很小,因此,本环评不再另行分析。 (3)产污环节汇总
表4.1-2 生产线主要产污环节一览表
类型 污染源 研磨、过筛粉尘 废气 焊接废气 注塑废气 乙醇废气 生活污水 地面拖洗废水 废水 纯水制备 压滤废水 阴极裁剪边角料 阳极裁剪边角料 注塑边角料 废原料包装袋 固废 废反渗透膜 测试废物 废活性炭 废包装桶 生活垃圾 主要污染物 颗粒物 颗粒物 非甲烷总烃 乙醇 COD、氨氮 COD、石油类、SS 盐分 乙醇 炭黑、铜网、氧化锰 镁合金 ABS塑料 / / 主要为Mg(OH)2 / / /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集气罩+布袋除尘装置 加强车间通风 加强车间通风 集气罩+活性炭吸附 化粪池处理 隔油沉淀池处理 外排雨水管网 回收利用 回收外卖 回收外卖 回收外卖 回收外卖 由厂家回收处理 回收外卖 有资质单位处理 厂家回收 交环卫部门处理 4.2物料平衡
(1)物料平衡
23 / 77
表4.2-1 物料平衡表
投入 物料名称 镁合金板 导电炭黑 氧化锰催化剂 聚四氟乙烯乳液 乙醇 石墨烯 食盐 氯化镁 醋酸钠 ABS塑料粒子 合计 投入量(t/a) 100 2 0.5 1 2 0.1 1 0.5 0.5 2 109.6 物料名称 电池产品 压滤废水 乙醇废气 研磨粉尘 边角料 合计 产出 产出量(t/a) 106.03 2.1 0.4 0.03 1.04 109.6 (2)乙醇平衡 项目乙醇用量为2t/a,乙醇主要作为制浆溶剂。其中80%以上的乙醇进入压滤废水收集后回用,剩余少量乙醇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外排。
表4.2-2 乙醇平衡表
投入 物料名称 投入乙醇 回收乙醇 合计 投入量(t/a) 0.4 1.6 2.0 物料名称 压滤废水 活性炭吸附乙醇 有组织废气外排 无组织废气外排 合计 投入0.4产出 产出量(t/a) 1.6 0.256 0.064 0.08 2.0 0.1活性炭吸附0.2560.32无组织废气外排0.080.2搅拌和浆 2.01.9集气罩废气0.4压滤0.11.6有组织废气外排0.0640.1滚压成膜电极初胚
图4.2-1 乙醇平衡图
24 / 77
4.3污染源分析
4.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租赁标准厂房进行建设,施工工期很短,施工量很小。
施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主要为室内装修扬尘;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施工噪声主要来自装修设备噪声,主要为电锯、切割机等设备噪声,其噪声级为85~90dB(A)。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有少量的施工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4.3.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1、废气污染源分析
企业产生废气主要为研磨粉尘、焊接废气、乙醇废气、注塑废气。 (1)研磨粉尘
项目研磨设备为密闭式,且项目催化剂研磨混合均是小批量生产,研磨罐体积不大,研磨过程无粉尘外溢;仅在投料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研磨粉尘产生量为原料用量的1%,则研磨粉尘产生量为25kg/a。建设单位在研磨区域上方设置集气罩,少量研磨粉尘经布袋除尘设施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排放量仅0.5kg/a,排放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2)焊接废气
焊接设备主要采用点焊机、超声波焊机。点焊机工作原理为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产生的电阻热瞬间使金属熔化。点焊机主要用于紫铜线与电极的焊接,由于紫铜线与电极均是精密、洁净材料,且焊接时接触面少,因此点焊机运行时,废气产生极少。
对于超声波焊机,其工作原理为由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递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焊接。因此,焊接时由于接触面积小,废气产生量极少。
综上可知,该两种焊接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废气均较少,本环评不予定量分析。 (3)乙醇废气
在生产过程中,电极浆料的搅拌在密闭不锈钢搅拌釜中进行,搅拌过程不会有乙醇挥发,但在投料及搅拌开盖后均有部分乙醇挥发出来。搅拌完成后进入到
25 / 77
压滤工艺,其中80%以上的乙醇以液态形式回收,残留在滤饼中的少量乙醇在压滤、滚压等过程中以挥发形成废气。
本项目乙醇用量为2t/a,其中80%进入压滤废水收集后回用,20%挥发,则乙醇废气产生量为0.4t/a,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搅拌釜出口、压滤机、辊压机上方设置集气罩,乙醇废气收集后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后经15m排气筒高空排放。
风机风量为3000m3/h,收集率按80%计,年操作时间为4016h(年工作251 天,每天16h),则乙醇废气排放具体见表4.3-1。由于乙醇无排放标准,因此乙醇废气以VOCs计,由下表可知,VOCs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XX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 524-2014)表2中“其他行业”标准要求。
表4.3-1 乙醇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乙醇废气 污染因子 废气量 产生浓度m3/h mg/m3 3000 26.67 产生速率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 排放量 环保措施 kg/h mg/m3 kg/h t/a 活性炭吸附,去0.080 5.33 0.016 0.064 除效率80% VOCs (4)注塑废气 项目注塑采用ABS塑料粒子为原料,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性能稳定,其分解温度在在270℃以上。本项目注塑温度为250℃左右,达不到聚合物断链温度270℃,理论上不会产生苯乙烯等单体废气。但由于在注塑剪切挤压力作用下,少量分子间发生断链、分解、降解,产生微量游离单体废气。参考《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废气排放系数,非甲烷总烃排放系数为0.35kg/t。
本项目注塑ABS树脂用量仅2t/a,单体废气产污系数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数据0.35kgNMHC/t,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7kg/a,产生量很小,无组织排放。
表4.3-2 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a) 污染源 生产车间 排放高度 VOCs 5m 0.08 非甲烷总烃 0.0007 加强职工个体防护和车间机械通风 环保措施 2、废水 本项目浓水量约10m3/a,产生量很小,且浓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属清
26 / 77
净下水,可回用于地面拖洗。本项目主要废水为.1、生活污水及地面拖洗废水。
(1)地面拖洗废水
地面拖洗废水排放量约2.9m3/d,722.9m3/a,主要污染物为COD、SS等,根据类比分析,产生浓度分别为300 mg/L、400 mg/L。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为产生量1.2m3/d,301.2m3/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等,根据类比分析,产生浓度分别为300mg/L、200mg/L、25mg/L。
生活污水及地面拖洗废水经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进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沩江。
(3)压滤废水
电极浆料压滤产生压滤废水,压滤废水产生量约2.1t/a。由于电极浆料中各成分(催化剂、导电添加剂和聚四氟乙烯等)均不溶于水和乙醇,因此,压滤废水主要含乙醇,压滤废水经回收后可直接回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循环使用,不外排。
表4.3-3 工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单位:t/a
项目 生活污水 301.2m3/a 地面拖洗废水722.9m3/a 经宁乡县东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沩江 1024.1m3/a 类别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污染物名称 COD 300 0.09 300 0.217 60 0.061 SS 200 0.06 400 0.289 20 0.020 NH3-N 25 0.015 / / 8 0.015 3、固废 企业产生的固废主要是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废原料包装袋、废包装桶、废活性炭、废反渗透膜、测试固废以及生活垃圾。
(1)废边角料
阴极边角料主要为炭黑、铜网、氧化锰等物质,产生量约0.02t/a;阳极边角料主要为镁合金,产生量约1t/a;注塑边角料主要为废塑料,产生量约0.02t/a;各边角料均为一般固废,经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2)废原料包装袋
27 / 77
废原料包装材料主要为电线、线路板等的包装袋,根据企业的原材料消耗,废原料包装袋产生量约为0.5t/a,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3)废包装桶
企业无水乙醇使用量为2t/a,聚四氟乙烯乳化液用量1t/a,无水乙醇、聚四氟乙烯乳化液均桶装,50kg/桶,一年会产生60个废桶,废桶净重约0.5kg/个,则废包装桶产生量为0.03t/a,属于危险固废,由相应供应商回收重新罐装利用。
(4)废反渗透膜
纯水机定期排放少量失效的反渗透膜,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理。 (5)废活性炭
本项目将乙醇废气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吸附量为活性炭自身重量的20%。本项目吸附的乙醇量为0.256t/a,则废活性炭产生量为1.5t/a(包含吸附的乙醇),属于危险固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6)测试固废
电池性能测试固废主要为Mg(OH)2,经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7)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8t/a,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表4.3-4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方式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固体废物名称 阴极边角料 阳极边角料 注塑边角料 废包装袋 废包装桶 废反渗透膜 废活性炭 测试固废 生活垃圾 产生量(t/a) 0.02 1.0 0.02 0.5 0.03 少量 1.5 少量 3.8 固废性质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危险废物 一般固废 危险废物 一般固废 生活垃圾 供货厂家回收处理 厂家回收处理 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外售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交环卫部门处理 外售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处置方式或去向 4、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及治理措施见表4.3-5。
28 / 77
表4.3-5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备名称 切割机 抛光机床 钻孔机床 冲剪机 焊接机 板框压滤机 对辊机 冲切制片机 热平压机 噪声源强dB(A) 治理前 85 85 85 80 80 80 80 80 80 治理后 70 70 70 65 65 65 65 65 65 防治措施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基础减震、厂房隔音 4.4 污染源汇总
表4.4-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单位:t/a
类别 污染物名称 研磨粉尘 废气 焊接烟尘 乙醇废气 注塑废气 废水 粉尘 烟尘 VOCs 非甲烷总烃 COD NH3-H 阴极边角料 阳极边角料 一般固废 固体废物 注塑边角料 废包装袋 废反渗透膜 测试固废 危险废物 废活性炭 废包装桶 产生量 0.025 少量 0.4 0.0007 1024 0.307 0.015 0.02 1.0 0.02 0.5 少量 少量 1.5 0.03 3.8 削减量 0.0245 少量 0.256 / 0 0.246 0 0.02 1.0 0.02 0.5 少量 少量 1.5 0.03 3.8 外排量 0.0005 少量 0.144 0.0007 1024 0.061 0.015 0 0 0 0 0 0 0 0 0 厂家回收处理 外售综合利用 有资质单位处理 供货厂家回收处理 交环卫部门处理 外售综合利用 排放去向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沩水 沩水 沩水 废水量 生活垃圾
29 / 77
5区域环境概况
5.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5.1.1地理位置
宁乡地处湘东偏北的洞庭XX缘地区,距XX36km,是省会XX向湘西北辐射的重要平台。位于东经111°53′-112°46′,北纬27°55′-28°29′,东与XX市区(岳麓区、望城区)为邻,南接XX市区(雨湖区)、韶山市、XX县、湘乡市,西与XX市区(娄星区)、涟源、安化交界,北与XX市区(赫山区)、桃江县毗连是XX省内唯一与五个地级市市区相邻的县。东西最大跨度88 公里,南北纵长69 公里。2017年4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高新区位于地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心城市区、湘江新区核心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已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X基地、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XX省首批低碳示X园区。交通区位优越,距XX市政府23公里,距离京珠西线高速仅7公里,距火车南站、黄花国际机场等均在50公里以内,东西向金洲大道、长常高速、319国道、岳宁大道贯穿全境,1小时交通圈辐射XX、XX、XX三省11个地级市近2000万人口。
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位于宁乡高新区的西北片区,紧邻长X高速金洲互通出口以北,是由XX省人民政府在宁乡高新区建设XX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XX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简称一基地一园一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50亿元。
项目拟建地位于宁乡高新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3栋101室,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5.1.2地形、地貌及地质
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全境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岗地和平原,县内土沃田肥,山多林茂,河渠交织,阡陌纵横,物埠民勤。镇区X围内最高
30 / 77
海拔92.0m,最低海拔46.2m,大部分丘岗坡度在25%以下。
宁乡高新区用地X围内现状用地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和农田用地,并有部分自然水系,地块内有部分山体,开发建设条件较为有利;现状高程最低点约为43米,最高约为72米,呈南高北低趋势,在南部有两座小XX西并列,现为植被良好的丘陵地,除中西部有一些低缓山丘外,总体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差一般小于15米,属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选址内植被良好,有麻砾,枫香,樟树,女贞等。
项目区域地质构造属红岩低岗地。地表组成特制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沙质泥岩、红岩质,土壤呈酸性。根据国家1990年出版的《国家地震烈度区划分区》,区域地壳稳定,地震烈度小于6度。 5.1.3气象条件
宁乡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寒期短,四季分明的特点,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湿多变、夏季酷热、秋季干燥、冬季严寒,暑酷热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6℃,极端最高气温为40.7℃,极端最低气温为-11.3℃;年平均气压1008.2Kpa,降雨多集中在3~7月,占年降水量的64~80%,年平均降雨量1394.6mm,年最大降雨量1751.2mm,年最小降雨量1018.2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9.5天,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有霜天数84.5天,年平均无霜天数280.3天,年平均雾天26.4天;年平均风速2.7m/s,常年主导风向为NW和NNW,夏季主导风向为S,冬季主导风向NW。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 16.8~18.7℃ 年极端最高气温 40℃ 年极端最低气温 -10℃ 年平均降水量 1394mm 年平均蒸发量 1382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平均气压 101KPa 年平均风速 2.7m/s 年最大风速 23.7m/s
31 / 77
5.1.4水系及水文
宁乡市境地表水丰富,但分布不均。空间分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项目建设用地东向约1500m处的沩水其主要用途为县城的饮用水源及排洪、排渍、农灌。全长144 km,流经宁乡市98km,流域面积2447 km2,历年平均流量46.6m3/s,枯水期最小流量0.5~1.0 m3/s,是宁乡市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点。沩水为湘江一级支流,其发源宁乡市沩山,分南、北两支。南支源头在扶王山南麓大托里,北支源头在宁乡市与新化县两县交界的灯窝寨和大沙坪。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堆积(Q4al)地层的砂卵砾石层中,含水层厚一般2~4m,水位埋深一般2~5m。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溪水的侧向补给,迳流条件较通畅,外河水位高时,补给地下水,外河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向河沟谷排泄。季节性变化明显。地下水主要补给水为自然降水和沩水水。地下水水层较浅,易于开采。地下水质较好。
5.1.5生态环境
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区域内人为开发活动较频繁,生态现状正在逐步向城市生态系统过渡,植被分布较固定,多为道旁绿化带和公园绿地,木本植物主要有松树、杉树、梧桐、玉兰、樟树、黄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狗尾草、车前草、蒿类、矛类等。据调查,区域内除樟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外,未发现其他珍稀濒危需特殊保护的物种,而樟树为南方常见行道树,分布广泛。
区域野生动物较少,主要为常见的鼠、麻雀、青蛙、斑鸠等;水生鱼类有草鱼、鲢鱼、鲫鱼等,据调查未发现珍稀动物物种。
经初步调查,评价X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未发现名木古树、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树种。
5.2高新区概况
高新区是XX市人民政府和宁乡市人民政府为加快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一体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功能而开辟的中国中部最具发展活力的投资新区。高新区位于XX市正西面,宁乡市正东面,是XX辐射XX五分之三地区的第一站。新区东距XX市政府23km,
32 / 77
距国家级XX高新技术区15km,与省级XX宁乡经济区隔沩江相望,距县城5km。
高新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园区,广泛汲取了省内外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以高起点编制金洲规划作为打造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站在新的高度谋划新一轮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市场、成本等优势,打造以工业为主,集现代物流、商贸、房产、行政办公、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化工业新城。
⑴地理位置
高新区位于XX市正西面,宁乡城正东面,是XX辐射XX五分之三地区的第一站;新区东距XX市政府23km,距国家级XX高新技术开发区15km;与已建成的省级开发区XX宁乡经济开发区隔沩江相望;距县城8km。
⑵交通运输
新区以长石铁路、长X高速和319国道连接线(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线)为南北中轴线,以XX连接国家级XX高新区和宁乡城的城市主干道金洲大道为东西中轴线;北沿长石铁路与全国各火车站点相连,长X高速从新区北部横贯,并有两个出口与新区相通;319国道为新区南沿。几大主干道与多条省、县公路结成园区与外界的大交通网络。区内路网已规划并已完成19.1km2区域的建设。高新区以金洲大道为核心,1小时车程可辐射11个地级市5000万人口,是XX市辐射带动湘西北发展的咽喉要道。
⑶规划面积
高新区总规划X围为55.63平方公里,北起石长铁路,南至319国道,东至八曲河,西至沩水,包括历经铺乡的群星村、紫云村;夏铎铺镇的高新村、六度庵村;金洲乡的全民村、沩桥村、XX村、龙桥村、颜塘村。规划用地面积约55.63平方公里,第一期建设用地为19.16平方公里;远期(到2020年)建设用地为39.64平方公里。
⑷园区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按照“两型化”发展要求,金洲新区将主导产业定位为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
其中:
先进制造业——重点引进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33 / 77
新材料新能源——重点发展生物能源、化工、电子、纳米及复合材料、轻质金属结构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及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光电信息产业——重点引进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电路终端产品混合集成电路等生产企业。
产业招商方面:新区突出引进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重点抓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投资项目,全方位整合产业资源;新区对入园企业实行经济与社会指标双重考核制度,建立了环境准入制度、企业退出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在功能布局方面,新区实行产业分区集聚发展,分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光电信息产业区和现代综合配套服务区,优化新区功能配套。
金洲新区规划环评已于2008年12月通过了XX省环保局的审批(湘环评[2008]215号)。
⑸基础设施
用电,区内已有1条220KV和1条110KV输供电线路;目前建有1座110KV变电站和1座35KV变电站;正在规划建设1座220KV、2座110KV变电站。
供水,新区西临沩江,东临八曲河,地面水供应资源充足;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自来水供应管网已全面铺开。新区现有工程供水主要为宁乡三水厂进行供水。
供气、供汽、通讯、网络等配套已完成。园区规划并已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区内教育、医疗、购物、休闲、住宿等已全面规划并启动建设。
高新区雨水管网已全面铺设,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金洲镇沩桥村沩水XX岸路与金水西路交叉口东北地块,总设计规模15×104m3/d,分三期建设。近期(2015年)规模为5×104m3/d,中期2020年扩建5×104m3/d,远期2030年再扩建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采用水解酸化+改良型A/A/O工艺。
5.3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概况
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作为宁乡高新区区中园项目,将重点依托XX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辐射全国“985”、“211”工程等重点院校,打造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实验区。该工程于2015年4月获得由宁乡县环境保护局环评批复(宁
34 / 77
环复【2015】44号),详见附件3。
该工程总用地面积217821.82㎡(326.73亩),净用地面积200900.95㎡(301.35亩),总建筑面积481796.00㎡。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包括标准厂房一42252.00㎡、标准厂房二38692.00㎡及地下室4948.00㎡;二期工程包括企业孵化楼112422.00㎡、综合服务楼22890.00㎡、员工宿舍楼16830.00㎡、地下室22000.00㎡;三期工程包括标准厂房三77148.00㎡、标准厂房四58637.00㎡、标准厂房五58637.00㎡,地下室27340.00㎡。
该项目围绕先进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技术优势、长株潭地区的产业基础和我省有色金属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先进装备制造需求的新材料,把新材料打造成优势性产业。主要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而围绕标准工业厂房及住宿、办公等附属设施的整体开发,采取标准工业厂房的租售相结合、企业孵化楼、员工宿舍和综合服务楼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与通信三大产业。
目前,已入驻红宇耐磨研发中心、赛恩斯环保、锂顺新能源、祁胜新材等企业,3D打印、水性UV涂料等一批高校合作项目也在这里展开。
35 / 77
6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6.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本环评收集了《XX烨海机械科技XX机械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XX精科检测XX的历史监测数据以及《XX锂顺能源科技XX大功率锂电子电池项目环评报告书》中XX坤诚检测技术XX的历史监测数据。
1)监测点位
表6.1-1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分布一览表 序号 1 监测点位 A1—XX烨海机械科技XX所在地 A2—全民安置社区(项目上风向1050 m) A3—锂顺能源所在地 A4—红宇耐磨新材东厂界 方位/距离 E,400m 监测因子及时间 非甲烷总烃,2016年11月5-7日 非甲烷总烃,2016年11WN,630m WS,250 m S,390m 月5-7日 SO2、NO2、PM10,2015年2月4日~2月10日 备注 引自XX烨海机械科技XX机械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引自XX锂顺能源科技XX大功率锂电子电池项目环评报告书 2 3 4 2)监测因子及频次
监测因子SO2、NO2、TSP、非甲烷总烃。SO2、NO2、PM10监测时间为2015年2月4日~2月10日,连续监测7天;非甲烷总烃监测时间为2016年11月5-7日,连续3天监测。
3)执行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中二级标准。 4)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详见表6.1-2。
表6.1-2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 点位 A1 非甲烷总烃 PM10 NO2 项目 日均值 日均值 时均值 A2 日均值 时均值 日均值 测值X围(mg/m3) 0.08~0.10 0.131-0.142 0.016-0.055 0.026-0.045 ND-0.049 0.01-0.019 36 / 77
标准值 (mg/m3) 2.0 0.15 0.2 0.08 0.5 0.15 超标率 (%) 0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 / / / / SO2 非甲烷总烃 PM10 NO2 日均值 日均值 时均值 <0.04 0.135-0.17 0.017-0.051 0.02-0.047 ND-0.052 0.016-0.037 0.142-0.173 0.021-0.075 0.037-0.056 0.011-0.054 0.027-0.038 0.15 0.2 0.08 0.5 0.15 0.15 0.2 0.08 0.5 0.15 14.3 0 0 0 0 42.9 0 0 0 0 13.33 / / / / 15.3 / / / / A3 日均值 SO2 PM10 NO2 时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时均值 日均值 时均值 SO2 日均值 A4 从表6.1-2结果看出,除A2、A3监测点位PM10 超标外其他各项目指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A1、A2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小于评价标准值2.0mg/m3。PM10 最大超标率为42.9%,超标的原因可能为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引起。
6.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本项目拟建地区域纳污水体为沩水,本环评采用《XX嘉鸿检测技术XX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XX华泽检测技术XX于2016年12月5日-6日对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及下游1000m两个断面进行的现状监测数据。
(1)监测断面
W1: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 W2: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00m。 (2)监测因子:pH、COD、NH3-N、SS。 (3)评价标准
根据XX省地表水域功能区划,监测断面各评价指标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4)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超标率、超标倍数法进行评价。
37 / 77
(5)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6.2-1。
断面 表6.2-1 水质监测数据表 (单位:mg/L,pH值无量纲) 监测项目 pH NH3-N COD 12.5 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上游500m 12.6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GB3838-2002Ⅲ类 12.5 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00m 12.6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GB3838-2002Ⅲ类 6.23 6.21 0 0 6~9 6.26 6.25 0 0 6~9 0.624 0.608 0 0 ≤1.0 0.901 0.966 0 0 ≤1.0 6 8 0 0 ≤20 18 18 0 0 ≤20 SS 14 12 0 0 ≤1.0 18 14 0 0 / 历史监测数据表明:沩水各评价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说明沩水宁乡段水环境质量良好。
6.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1)监测点位及监测时间
为了解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本环评课题组于2017 年6月17日~6月18日,根据噪声源和区域环境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在厂界四周各布置一个监测点,共有4个噪声测点,进行了昼、夜间噪声监测。
(2)监测结果分析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环境监测技术规X》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大气部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6.3-1 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dB(A) 采样点位 采样日期 2017.6.17 2017.6.18 2017.6.17 2017.6.18 2017.6.17 2017.6.18 检测结果Leq A(dB) 昼间 59.5 58.6 57.5 55.4 56.2 54.6 38 / 77
夜间 50.1 48.9 46.3 45.1 48.8 47.6 项目厂界东侧 项目厂界南侧 项目厂界西侧 采样点位 采样日期 2017.6.17 2017.6.18 检测结果Leq A(dB) 昼间 57.2 57.6 夜间 47.2 48.5 项目厂界北侧 由上表可知,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6.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区域植被属次生植被群落,主要由人工林地、道旁绿化带组成。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樟树等,草本植物有芭茅、丝茅、狗尾草、芒草、车前、野菊花、狗牙根、蒲公英等。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蛇类、田鼠、青蛙等。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未发现珍稀动植物物种,未发现名木古树。
6.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次评价收集了《XX邦普循环科技XX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XX永蓝检测技术股份XX于2016年11月21~23日对地下水的监测数据说明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引用监测点位布设
地下水环境质量引用1个监测点位,具体点位布设方式见表6.5-1。
表6.5-1 引用地下水监测点一览表 与本项目相监测点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 对方位、距离 序号 数据来源 引用自《XX邦普循环科技pH、高锰酸盐指数、全民村居2016年11月XX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U1 WN,630m 氨氮、总磷、氟化物、民家井水 21~23日 用产业化扩建项目环境影总大肠菌群 响报告书》 (2)监测时间和频次 监测时间:2016年11月21~23日。 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1次。 (3)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评价因子的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的方法
39 / 77
进行评价。
(4)监测结果及分析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6.5-2。
表6.5-2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 监测项目及结果 监测点位 pH TP CODMn 氨氮 氟化物 GB3838-2002Ⅲ类 6.5~8.5 / 3 0.2 1 监测值X围 7.27~7.38 0.02~0.03 0.30~0.36 0.048~0.067 0.08~0.10 / 0.023 0.33 0.054 0.09 全民村居 三日平均值 民家井水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以上收集监测资料监测结果表明,全民村居民家井水采样点的各监测因子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
40 / 77
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不新征土地,租赁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3栋101厂房进行生产设备安装和综合配套设施施工安装。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气为道路扬尘,在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周边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噪声主要装修噪声,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厂区环卫人员清理后统一处理。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7.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预测模型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研磨粉尘、焊接废气、乙醇废气以及注塑废气研磨粉尘经布袋除尘设施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排放量仅0.5kg/a,排放量很少,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注塑量以及焊接量很小,注塑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仅0.7kg/a,焊接废气产生也极少,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主要为乙醇废气(VOCs),本环评选择VOCs作为预测及评价因子。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三级评价可不进行进一步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的依据。
(2)废气污染物源强
环评采用估算模式计算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各有组织废气排放浓度及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
41 / 77
污染源 乙醇废气 表7.2-1 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强表 排气筒参数 废气排放速率(kg/h) 废气量污染因子 温度高度内径(m3/h) 正常工况 事故排放 (m) (m) (℃)VOCs 15 0.3 20 3000 0.016 0.08 (3)相关计算参数 采用Screen3Model模型估算污染物排放影响。程序计算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7.2-2 相关计算参数 项目位置 城市 环境温度 20℃ 预测点离地高度 0m 下洗算法 不计算下洗 气象筛选法 自动筛选 (4)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见表7.2-3。
由表可知,正常工况下,VOCs对外环境的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01368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0.08%;未超过相应的标准限值,乙醇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大气环境仍可维持现状,乙醇废气对敏感点影响很小。
事故情况下,VOCs对外环境的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06842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0.38%;虽然仍未超过相应的标准限值,但最大落地浓度较正常工况下排放情况明显增大。因此,项目运行过程中须杜绝非正常排放,一旦发现设备运行不正常,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
表7.2-3 乙醇废气最大地面浓度预测 下风向距离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VOCs(正常排放) 浓度mg/m³ 0.001338 0.001273 0.001107 0.0008346 0.0006352 0.0004982 0.0004024 0.0003333 0.0002818 0.0002425 0.0002117 0.0001871 0.0001671 占标率% 0.07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2 0.02 0.01 0.01 0.01 0.01 42 / 77
VOCs(事故排放) 浓度mg/m³ 0.006688 0.006365 0.005535 0.004173 0.003176 0.002491 0.002012 0.001666 0.001409 0.001213 0.001059 0.0009355 0.0008354 占标率% 0.37 0.35 0.31 0.23 0.18 0.14 0.11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最大值 最大浓度距离(m) 0.0001505 0.0001367 0.0001249 0.0001149 0.0001062 9.862E-5 9.198E-5 8.611E-5 8.088E-5 7.622E-5 7.202E-5 6.823E-5 0.001368 89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0.08 0.0007526 0.0006833 0.0006246 0.0005744 0.000531 0.0004931 0.0004599 0.0004305 0.0004044 0.0003811 0.0003601 0.0003411 0.006842 89 0.04 0.04 0.03 0.03 0.03 0.03 0.03 0.02 0.02 0.02 0.02 0.02 0.38 (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X围,超出厂界以外的X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① 源强与参数选择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源强及参数见下表:
表7.2-7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源强及参数 污染物 VOCs 非甲烷总烃 面源高度 (m) 5 5 面源宽度 (m) 8.4 8.4 面源长度(m) 8.4 16.8 排放速率(kg/h) 0.02 0.00017 小时评价标准 (mg/m3) 1.8 2.0 ②计算结果及分析
环境保护距离采用导则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本项目厂界X围外无超标点,即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源排的废气影响仅限于厂界内,故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7.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压滤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面拖洗废水。。
43 / 77
本项目电极浆料压滤产生压滤废水,压滤废水产生量约2.1t/a,由于电极浆料中各成分(催化剂、导电添加剂和聚四氟乙烯等)均不溶于水和乙醇,因此,压滤废水主要含乙醇,压滤废水经回收后可直接回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循环使用,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利用影响。
本项目地面拖洗废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仅4.1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沩江沩丰坝下游。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4.1m3/d,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5 万吨/d,项目废水在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中所占分额很小,且本项目废水水质不会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可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7.2.3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源强
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为机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值约为80~90dB(A),具体设备噪声值详见下表。
表7.2-8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备名称 切割机 抛光机床 钻孔机床 冲剪机 焊接机 板框压滤机 对辊机 冲切制片机 热平压机 噪声源强dB(A) 70 70 70 65 65 65 65 65 65 东厂界距离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南厂界距离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西厂界距离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北厂界距离 5 5 5 5 5 5 5 5 5 (2)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推荐的模式。
LA(r)= LA(r0)-20×Lg(r/r0)
式中:LA(r)—预测点声压级,dB(A);
LA(r0)—噪声源声压级,dB(A); r—预测点离噪声源的距离,m;
影响预测的复合声压采用噪声叠加公式:
44 / 77
式中:Leq—预测点处噪声总叠加值的影响预测值(dB(A));
Leqi—第i 个声源的噪声值(dB(A));n—声源个数
(3)预测结果
表7.2-12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预测一览表 dB(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备名称 切割机 抛光机床 钻孔机床 冲剪机 焊接机 板框压滤机 对辊机 冲切制片机 热平压机 东厂界 48.42 48.42 48.42 43.42 43.42 43.42 43.42 43.42 43.42 南厂界 43.56 43.56 43.56 38.56 38.56 38.56 38.56 38.56 38.56 西厂界 43.98 43.98 43.98 38.98 38.98 38.98 38.98 38.98 38.98 北厂界 56.02 56.02 56.02 51.02 51.02 51.02 51.02 51.02 51.02 表7.2-13 厂界噪声及敏感目标预测结果表 dB(A) 序号 1 2 3 4 点位名称 厂界东 厂界南 厂界西 厂界北 贡献值 55.32 50.46 50.88 62.92 背景值 59.5 57.5 56.2 57.6 预测值 60.9 58.28 57.32 64.04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注:夜间不生产。 由上述预测结果可知,项目生产设备经隔声、减震、吸声等措施处理后,预计厂界噪声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7.2.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工程建成运行后,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企业产生的固废主要是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废原料包装袋、废包装桶、废反渗透膜、废活性炭以及生活垃圾。
项目产生的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均为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电池性能测试固废主要为Mg(OH)2,经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废原料包装材料主要为电线、线路板等的包装袋,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无水乙醇、聚四氟乙烯等废包装桶由相应供应商回收重新
45 / 77
罐装利用;废反渗透膜由原厂家回收处理;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做到了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2.5 地下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是排污管线可能发生事故发生的渗漏等。但本项目排污管线采取了防渗措施,发生几率很小。非正常工况及事故情况下,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的影响途径主要为排污管线若发生渗漏也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能性。具有隐蔽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发现,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同类工程类比分析,项目正常生产状况下,废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因此拟建项目正常工况下,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在非正常情况如排污管线发生渗漏等事故情况下,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采取有效的防腐、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并加强生产管理,渗漏发生的概率较小。即使在发生渗漏事故的状况下,因污染物通过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迁移时间相对较长,非正常工况及事故状态下泄漏的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之前,有较充分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将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本项目对地下水影响较小。
46 / 77
8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企业产生废气主要为研磨粉尘、焊接废气、乙醇废气、注塑废气。 1、研磨粉尘
项目研磨设备为密闭式,且项目催化剂研磨混合均是小批量生产,研磨罐体积不大,研磨过程无粉尘外溢;仅在投料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建设单位在研磨区域上方设置集气罩,少量研磨粉尘经布袋除尘设施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排放量仅0.5kg/a,排放量很少。
布袋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一般在98%以上;处理风量的X围广,小的仅数立方米/min,大的可达数万立方米/min;结构简单,维护操作方便;对粉尘的特性不敏感,不受粉尘及电阻的影响。本项目研磨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是可行的。
2、焊接废气以及注塑废气
本项目研磨粉尘、焊接废气以及注塑废气产生量均很小,主要为无组织排放;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后可有效减小其对环境的影响。
3、乙醇废气
类比调查显示,活性炭吸附苯类、醇类、酮类、醚类、酯类等有机气体单级最低吸附效率可以达到75~95%。其中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有机废气在流经活性炭层时被比表面积很大的活性炭截留,在其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平衡的表面浓度,并将有机物等吸附到活性炭的细孔,使用初期的吸附效果很高。但时间一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减弱,吸附效果也随之下降。活性炭颗粒的大小对吸附能力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活性炭颗粒越小,过滤面积就越大,但过小的颗粒将会使有机气体流过碳层的气流阻力过大,造成气流不通畅,吸附法气体净化设备的设计主要参数是空塔风速,现一般使用0.5~2m/s。炭层高度为0.5~1.5m。
本项目在电极浆料的投料及搅拌开盖、压滤以及辊压成膜工序均有乙醇挥发;本项目通过在搅拌釜出口、压滤机、辊压机等上方设置集气罩,乙醇废气经负压抽风收集后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后经15m排气筒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为确保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达80%以上,建设单位应加强活性炭吸附设备的
47 / 77
检修及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设置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及管理制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定期脱附或更换活性炭(一般1~3个月需进行一次)。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废气处理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8.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分析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压滤废水、地面拖洗废水及生活污水。
本项目压滤废水主要含乙醇,压滤废水经回收后可直接回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循环使用,不外排。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沩江沩丰坝下游。
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宁乡县XX新区XX镇沩水XX岸路与金水西路交叉口东北地块,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10 万m3/d,为三期建设。第一期建设用地120 亩,投资1.1 亿元,日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能力为2.5 万吨,其中工业污水约占60%。预计在三年内将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能力将达5万吨/日,到2020 年后,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进行第三期工程建设,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10 万吨。设计处理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 标(GB18918-2002)。采取水解酸化池+改良型A/A/O 工艺,纳入X围为沩水东岸XX新区、夏铎铺工业基地,历经铺等区域,项目已于2012 年取得环评批复,2014年12 月15 日,正式破土动工,2015 年10 月进行了设备采购及安装的招标。现阶段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已运营,污水管网已覆盖项目所在地。
本项目建成后废水排放量约为4.1m3/d,目前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能力为2.5 万吨,项目废水在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中所占分额较小,且本项目废水水质不会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废水属于其服务X围。因此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可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本项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污水处理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48 / 77
8.3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项目实施后,生产中有一些转动设备,因此应加强噪声的治理工作,主要从设备选型、阻隔传播途径和受声者保护三方面入手。
(1)在设备选型中选择可靠先进的低噪声设施。
(2)振动转动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支座,包扎阻尼材料,并提高安装质量。 (3)对于主要生产设备通过设置阻尼基础、厂房墙体隔声等措施;设备基础减震处理,并布置在厂房或设备房内。
(4)合理布局:将各类机械设备等噪声源尽量布置在厂区中部,通过距离衰减减轻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5)加强设备运营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维护,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异常运转,而引起噪声超标。
总之,项目对其噪声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均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经济、实用的有效手段,实践表明其控制效果明显。经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能够确保厂界昼夜噪声值均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因此,拟建项目对其噪声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8.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分析
本项目工程建成运行后,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企业产生的固废主要是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废原料包装袋、废包装桶、废反渗透膜、废活性炭以及生活垃圾。
项目产生的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均为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电池性能测试固废主要为Mg(OH)2,经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废原料包装材料主要为电线、线路板等的包装袋,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无水乙醇、聚四氟乙烯等废包装桶由相应供应商回收重新罐装利用;废反渗透膜由原厂家回收处理;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各固废均能得到合理处置,处置措施可行。
8.5地下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本项目需采取的地下水防护措施如下: (1)源头控制措施
在乙醇存储存储区设置不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混凝土),以确保任何物
49 / 77
质的冒溢能被回收,从而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
从设计、管理中防止和减少污染物料的跑、冒、滴、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工艺、管道、设备、土建、给排水、总图布置等防止污染物泄漏的措施;运营期严格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
(2)分区防护措施
针对本项目厂区不同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护区及一般防护区。
①重点防渗区:乙醇储存区,铺设2mm厚渗透系数不高于1.0×10-10cm/s的HDPE膜防渗层,上覆保护层,保护层表面涂环氧地坪防腐漆。
②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其他区域等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渗,防渗等级为P4(0.78×10-8cm/s),混凝土厚度不低于20cm;
经以上防护措施后,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渗漏污染地下水。
8.6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700万元,环保投资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
表8.6-1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类别 污染物 乙醇废气 1 废气 研磨粉尘 无组织废气 2 3 废水 噪声 地面拖洗废水 生活污水 边角料、测试固废 废包装袋 4 固废 废包装桶、废反渗透膜 废活性炭 生活垃圾 5 6 地下水 合计 / / 项目名称 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1套 集气罩+布袋除尘装置+15m排气筒1套 车间通风 沉淀池1座 化粪池1座 外售相关企业综合利用 回收外卖 交厂家回收处理 有资质单位处理 交环卫部门处理 车间防渗 投资 (万元) 4.0 4.0 1.0 0.5 / 2.0 / / / 2.0 / 0.5 14 备注 依托产业园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设施 50 / 77
9环境风险分析
9.1 风险评价概述
9.1.1 风险概述
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和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X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精神,采用对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环境后果计算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所引起的事故风险),引起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露,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X、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9.1.2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1)工作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风险评价的级别划分主要依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按9.1-1划分:
表9.1- 1 评价工作级别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 二 一 一般毒性 危险物质 二 二 一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一 二 一 爆炸 危险性物质 一 二 一 (2)评价工作等级判定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同时考虑到项目所在区域为工业园区,周边环境要素不敏感,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次风险评价二级。
51 / 77
9.2 风险识别
9.2.1物质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乙醇,其识别结果见表9.2-1。
表9.2-1 物质危险性判定表
物质名称 有毒物质识别 特征 标准 易燃物质识别 特征 沸点78.4℃,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标准 易燃 爆炸物质识别 爆炸极限 标准 识别界定 易燃易爆物质 乙醇 / / 3.5~18 易爆 9.2.2贮运系统风险识别
本项目乙醇在运输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有:因路基不平或发生车祸导致容器内的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喷出,发生火灾爆炸等;运输人员玩忽职守,未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如无证上岗、不熟悉物料特性、未对容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晒、防火、粘贴危险标志)等,使容器内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风险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本项目风险类型主要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泄漏及因此而造成的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振、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9.2.3 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辨识方法如下: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
52 / 77
式中q1,q1…,qn为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1, Q2…,Qn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本项目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物质”X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乙醇。本项目乙醇最大储存量远小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本项目不涉及重大危险源。
表9.2-2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物质类别 临界量Q(t) 易燃液体 500 实际储存量 q(t) 0.2 物质名称 是否重大风险源 q/Q<1,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乙醇 9.3源项分析
因为导致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事故发生后排放强度有多种可能,导致环境风险事故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就导致对风险事故的预测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风险可以表述为:
风险的单位多采用“死亡/年”,由此可以看出安全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风险事故的发生频率不可能为零。通常事故危害所导致的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最大可接受风险不应高常见的值。在工业及其它活动中,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参见下表。一般而言,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参见下表。一般而言,环境风险值的可接受程度,对环境风险值的可接受程度,对有毒有害工业以自然灾风险值,即 10-6/a为背景值;人类遭受火灾、淹死中毒的风险值为 10-5/a,社会对此没有安全投资,仅告诫人们小心是一种可接受风险,当风险达10-4/a,则必须投资采取防X措施;10-3/a风险值属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否则就放弃该项活动 。
根据对本项目生产过程及其装备系统的主要危险作业点分布情况析,潜在 项目生产过程及其装备系统的主要危险作业点分布情况析,潜在危险性事故有:
53 / 77
乙醇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以及后继引发的火灾爆炸。即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乙醇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以及后继引发的火灾爆炸。
本项目所用的原料等均由供货厂家负责运送到,后存于专用的化学品仓库,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在加强厂区防火管理、完善事故应急预的基础上,事故发生概率很低,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可以使事故造成的后果影响控制在很小X围内,项目的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9.4环境风险评价
9.4.1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
火灾爆炸事故将产生大量烟尘,本项目所涉及的可燃物质燃烧(如ABS塑料)也会释放一定的有害废气,会对下风向的居民造成短暂影响,可能导致下风向空气出现暂时性的污染物浓度超标。
(2)水环境及生态影响
火灾或爆炸事故会产生大量消防废水,由于本项目用到乙醇、ABS塑料等原辅材料,消防废水中可能含有未燃烧完全的烃、醚、醇类等有机污染物。这些消防废水若流出,有可能对周边地表水体、土壤、植被造成污染影响;若渗入地下,则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同时,大量高浓度的有机消防废水若进入市政下水管网,从而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不利影响。
9.4.2泄漏影响分析
乙醇均采用桶包装,由于包装桶破裂等导致的物料泄露进入水体或土壤,造成水体、土壤的污染。化学品仓库设置收集沟,一旦发生泄漏,危险品将收集在收集沟内,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9.5 风险防X措施
(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X措施
本项目位于工业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区。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从选址上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项目在总图设计时须设置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应有应急救援
54 / 77
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符合防X事故要求。厂区主干道、支干道路面宽度能保证消防、急救车辆通畅到达各个区域。
(2)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X措施
项目的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物料泄漏的风险。根据调查,物料泄漏事故原因多是由交通车辆事故造成的。因此,应加强对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对危险物质的包装应该严格检查,防止包装不严造成泄漏。同时设置危险品标志,禁烟禁火。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物料泄漏事故,应及时通报消防、环保等部门。
项目单位对乙醇的储存应单独,并有明显的界限,严禁将化学物料混合储存。危险品仓库明显处应悬挂防火、禁火的标牌。化学品仓库设置收集沟,一旦发生泄漏,危险品将收集在收集沟内。
9.6 应急预案
9.6.1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环保部有关文件的要求,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各有关企业应制定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工作计划,消除事故隐患及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办法等。
本项目《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指挥、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响应级别、人员疏散、应急响应要素、培训与演习、应急响应预案管理,以及主要污染源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1)废气处理措施失效和处理效率降低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2)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见表9.6-1。
表9.6-1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内容及要求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应急计划区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应急救援保障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内 容 及 要 求 危险目标:危险化学品区、环境保护目标 工厂、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55 / 77
序号 6 7 8 项 目 内 容 及 要 求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救援及控制措施 依据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织计划 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应急培训计划 公众教育和信息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9 10 11 9.6.2 事故的处置
本项目应根据具体风险程度和事故起因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事故应急救援内容包括污染源控制、污染物处置等,具体如下。
(1)运输过程事故
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查明泄漏部位后,根据事故大小和处置的难易程度向公司或有关政府部门报警,并立即实施现场清除。所有运输车辆均应配备备用转运箱,为泄漏物料现场紧急清除提供条件;对于严重的泄漏情况,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队到现场组织清除,并评估和监测泄漏影响,直至确保安全为止。对于特别重大的泄漏事故,如翻车导致水环境污染等,应通过救援队对下游采取隔离措施,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回收清除和化学处理,对现场进行控制,直至消除影响。
(2)突发事故
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查明事故发生部位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厂外支援。
事故发生时至少派一人前往下风向(或流域的下游)开展紧急监测,佩戴随
56 / 77
身无线通讯工具、便携式检测仪,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下风向(或流域的下游)的污染物浓度和距离情况,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群众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当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应成立调查组,分析事故原因,并研究制定防X措施、抢修方案。
9.7 风险评价结论
针对本项目生产的工艺特点,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乙醇泄漏,结合厂区与周边敏感目标相对位置距离、生产平面布置,以及当地环境气象条件,在建设单位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严格加强风险防X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风险可接受水平在可承受X围内。
57 / 77
10 清洁生产分析
10.1清洁生产概述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其核心是从源头做起、预防为主,通过全过程控制,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0.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对于本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装备水平
项目所选设备无国家淘汰和限制的设备类型。烘箱等设备均用电加热,不使用燃料,减轻了污染。各原辅料研磨、搅拌过程中均是密闭操作,减少了粉尘、乙醇等废气的产生,降低了对车间内操作员工身体健康及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采用的焊机为点焊机、超声波焊机,废气产生极少,对周围大气及车间内的操作员工影响不大。
2、污染物产生
项目生产过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少。
项目生产过程废气产生量少,仅产生少量乙醇废气,且通过活性炭吸附后仅有少量乙醇排放;项目产生的压滤废水量少,且压滤废水主要含乙醇,经回收后可直接回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循环使用,无生产废水外排。
3、溶剂使用
项目制浆过程所用的溶剂为纯水、乙醇,无其它有机溶剂。纯净水、乙醇对大气环境较小。
4、产品
本项目生产的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可使用温度X围宽及污染小等特点,属于新型绿色能源。
金属空气燃料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干电池、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主要
58 / 77
表现在:金属空气燃料电池既不需要压缩氢气作为燃料源、也不需要采用易燃易爆的有机电解液,其安全性远远超过氢氧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燃料电池采用固体的金属板作为燃料,一方面便于存储运输,另一方面,使用完后通过更换金属板可以实现快速充电,解决了以往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充电困难问题。
同时采用空气作为阴极,有丰富的资源。金属阳极溶解后产生的碱性电解液又可再生利用,基本不会废弃,属于具有广阔用途前景的清洁能源。
5、生产管理
通过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建立各种单位产量的消耗指标(如水、气、电、原材料等),并将指标分解到公司内部各生产单元,实行经济考核,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气、电、原辅材料的消耗。
59 / 77
11 总量控制分析
11.1总量控制因子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XX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的总量控制指标如下:
废水:COD、NH3-N。
11.2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总量指标见下表,拟从排污权交易购买。
表9.2-1拟建工程总量控制指标 类别 废气 废水 NH3-N 0.015 0.015 项目 VOCs CODCr 排放量(t/a) 0.144 0.061 建议控制指标(t/a) 0.144 0.061
60 / 77
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2.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年税收100万,经济效益良好。
12.2社会效益分析
建设项目生产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项目投产后不但企业本身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而且能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一定贡献。
(2)本项目的建设可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3)本项目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的采购,将扩大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上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发展机遇,从而带来巨大的间接社会效益。
12.3环境效益分析
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产生的各种废气通过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高空排放,均可达标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弃物可做到安全处置,噪声通过采取减震、隔音降噪以及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加强车间管理等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工程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一方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体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三废”及噪声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治后各种污染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建设单位需认真落实“三废”及噪声治理措施,使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早日竣工,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61 / 77
13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是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污染总量控制和治理措施达到预期治理的有效保证。装置建成投产后,除了依据环评中所评述和建议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减少或避免污染和损失。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为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和污染处理技术进步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参考。
13.1环境管理
13.1.1环境管理计划
建立比较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是保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控计划,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管理包括机构设置及职责、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环保责任制等内容。开展企业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在项目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确保工程在各阶段执行并遵守有关环保法规,协助地方环保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监测工作,了解工程明显与潜在的环境影响,制定针对性的监督管理计划与措施。
13.1.2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
(1)环境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立环保部门,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至少1名。环境保护管理环保人员由熟悉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系统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落实、管理工程在施工和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2)环境管理职责
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主要包括:
⑴、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环境保护标准; ⑵、建立并完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62 / 77
⑶、编制并组织实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⑷、搞好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⑸、组织对环保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素质;
⑹、领导并组织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环境监控档案;
⑺、制定本企业污染治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检修计划,检查、记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检修情况,确保治理设施常年正常运行;
⑻、制定车间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定时考核和统计,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3)环境管理要求
本项目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⑴、运行前期
①、落实本项目各项环保投资,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达到设计要求与环境保护设施执行“三同时”制度。
②、向环保部门递交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报告,组织环保设施试运行。 ③、编制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方案报告,向环保部门申报;同时开展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④、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正式运行。 ⑵、正式运行后
①、宣传、贯彻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标准。 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对项目营运期环保措施的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督。
③、编制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负责日常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 ④、开展环境保护科研、宣传、教育、培训等专业知识普及工作。 ⑤、建立监测台帐和档案,编写环保简报,做好环境统计,使企业领导、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污染治理动态。
⑥、制定污染治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检查、维修计划,检查、记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检修情况,确保治理设施常年正常、安全运行。
⑦、制定车间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定时考核和统计,确保全厂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⑧、为保证项目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减少或防X污染事故,制定各
63 / 77
项管理操作规X,并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各项操作规X的可行性。
13.2 环境监测计划
13.2.1 环境监测机构与人员
本次工程建成运行后的污染源监测依靠宁乡县环境监测站或社会机构。 13.2.2监测计划
项目的环境监测计划如表13.2-1所示,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按照规定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执行。
表13.2-1 监测计划
名称 废气 废水 噪声 监测点位 乙醇废气排气筒 厂界 排污口 厂界 监测项目 废气量、VOCs 颗粒物、VOCs、非甲烷总烃 pH、COD、NH3-N、石油类、SS 等效连续A声级 监测频率 1次/半年 1次/半年 1次/半年 1次/半年 13.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本项目投资建设的主要环保设施验收应符合表13.3-1的要求。
表13.3-1 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览表
类别 治理项目 乙醇废气 治理设施或措施内容 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1套 监测因子 VOCs 验收标准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废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颗粒物、中的二级标准 无组织废气 车间通风 VOCs、非甲烷总烃 化粪池1座(利用产业园pH、CO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 现有) NH3-N、SS、(GB8978-1996)三级标石油类 准 地面拖洗废水 沉淀池1座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声排放标准》主要噪声设备 振基座、消声器、设备房、Leq(A) (GB12348-2008)3类标隔声墙等减噪 准 边角料 回收利用 / 处置率100% 废包装袋 回收利用 / 处置率100% 废包装桶 交厂家回收处理 / 处置率100% 64 / 77
废反渗透膜 测试固废 废活性炭 生活垃圾 交厂家回收处理 回收利用 有资质单位处理 交环卫部门处理 / / / / 处置率100% 处置率100% 处置率100% 处置率100% 65 / 77
14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1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第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第25 小点:新型动力电池设备。不属于《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的淘汰类、限制类。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4.2选址可行性分析
14.2.1从相关规划分析
(1)产业定位符合性
根据《关于XX省XX金洲大学科技园资产管理XX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宁环复【2015】44号)(附件4)中“严格产业准入。进入产业园的项目为新材料、光电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本项目生产新型燃料电池,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准入条件。
(2)规划用地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根据高新区规划,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内,本项目建设性质与用地性质相符。
(3)相关环保要求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XX省XX金洲大学科技园资产管理XX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入住水污染型工业项目必须预留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场地,每个工业项目的废水须经单独处理达标后由一个规X排污口排入产业园的污水管网,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排污口达标排放。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项目压滤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符合产业园排污标准。
66 / 77
14.2.2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可充分利用目前科技产业园内的水、电、天然气、通信等市政设施;项目用地位于宁乡高新区内,周边交通方便;且项目周边无大型工业企业,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纳污水体沩水水质现状基本较好,且本项目污废水能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沩水水质影响较小。
14.2.3环境制约因素
评价X围内无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保护文物、生态敏感点或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存在,本项目选址不存在明显环境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本项目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从园区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可行。
14.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4.3.1 总平面布局的主要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运输和办公等国家现行的规X要求; (2)尽量做到物流线路顺畅;
(3)尽可能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4)有利于项目的环境保护;
(5)项目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既能有机联系,又不相互干扰。
14.3.2 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从总平面布置图来看,本项目按照生产功能将厂区大致分为办公区、原材料及成品存放区、组装区、空气电极生产区、测试间、综合实验室等区域。办公区域独立、紧邻楼梯间并有专门的出入口,便于办公人员出行。原材料存放区域位于车间中部,便于生产运输,组装区、测试间、综合实验室、空气电极生产区、涂布机等,车间布置简洁明快;同时车间或相邻或相对,缩短了生产作业线,有效缩短了运输距离,并且生产区有专门出入口直接连接产业园道路,租赁厂房外围道路设置有消防通道,有利于消防车辆进出,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平面布置的过程中,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和消防需求,
67 / 77
又满足了工艺流程合理,使整个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布明确、布局合理,物流和人流互不交叉,因此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合理可行的。
68 / 77
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1 评价结论
15.1.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租用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3栋101厂房建设1条镁空气燃料电池生产线,主要包括金属阳极板生产、空气阴极制备、外壳注塑、电池组装线等工序。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厂房用地面积916.93m2,年产1兆瓦镁空气燃料电池,主要产品包括充电宝、便携式电源箱、单兵电源、无人机电源、备用电源。不得在厂区内进行电池回收。
15.1.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
除全民安置社区、锂顺能源所在地监测点位PM10 超标外其他各项目指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A1、A2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小于评价标准值2.0mg/m3。PM10 最大超标率为42.9%,超标的原因可能为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引起。
(2)地表水环境
沩水各评价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说明沩水宁乡段水环境质量良好。
(3)声环境
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4)生态环境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区域植被属次生植被群落,主要由人工林地、道旁绿化带组成。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樟树等,草本植物有芭茅、丝茅、狗尾草、芒草、车前、野菊花、狗牙根、蒲公英等。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蛇类、田鼠、青蛙等。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未发现珍稀动植物物种,未发现名木古树。
69 / 77
(5)地下水环境
全民村居民家井水采样点的各监测因子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
15.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废气
企业产生废气主要为研磨粉尘、焊接废气、乙醇废气、注塑废气。 ①项目研磨粉尘经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焊接废气以及注塑废气产生量均很小,主要为无组织排放,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后可有效减小其对环境的影响。
②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来看,VOCs对外环境的小时浓度最大预测值未超过相关标准要求,达标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建成后空气环境质量可维持现状,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③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本项目无须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压滤废水、地面拖洗废水及生活污水。
本项目压滤废水主要含乙醇,压滤废水经回收后可直接回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循环使用,不外排。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地面拖洗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宁乡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沩江沩丰坝下游,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预测结果表明,在采取设计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及环评要求措施后,本项目对声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各厂界噪声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
(4)固废
本项目工程建成运行后,项目产生的阴极边角料、阳极边角料、注塑边角料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电池性能测试固废主要为Mg(OH)2,经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废原料包装材料主要为电线、线路板等的包装袋,收
70 / 77
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无水乙醇、聚四氟乙烯等废包装桶由相应供应商回收重新罐装利用;废反渗透膜由原厂家回收处理;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使产生的固体废物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及处置,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5.1.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通过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本项目生产厂区无重大危险源。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采取本报告书提出有关建议、落实风险防X措施前提下,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本项目从环境风险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15.1.5 总量控制结论
本项目总量指标为COD 0.061t/a、NH3-H 0.015t/a、VOCs 0.144t/a,拟从排污权交易购买。
15.1.6 清洁生产结论
本项目生产工艺与装备成熟、可靠,各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得到安全处置,在参照环评所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后,可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15.1.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项目实施后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5.1.8 产业政策、选址可行性结论
15.1.8.1 符合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第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第25 小点:新型动力电池设备。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5.1.8.2 选址可行性
本项目位于宁乡高新区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内,根据高新区规划,项目用地为二类工业用地;项目生产新型燃料电池,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XX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准入条件。
71 / 77
本项目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从园区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可行。 15.1.8.3 平面布局合理
项目在平面布置的过程中,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和消防需求,又满足了工艺流程合理,使整个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布明确、布局合理,物流和人流互不交叉,因此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合理可行的。
15.1.8 公众参与结论
所有被调查个人和团体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
15.2 总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要求,所产生污染物经采取各项有效的防治措施后,能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得到妥善处理。在全面落实风险防X与应急措施,风险事故环境影响可控。
本项目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风险防X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15.3 评价建议
(1)加强对工程环保设施的管理,并定期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以减少事故排放和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
(2)加强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尤其是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外排废气的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持续达标排放,减少企业外排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72 /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