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5月 C 第 7 卷第 15期May C 2019 Vol. 7 No. 15
血生化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韩丽丽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摘要】目的 分析溶血、样本保存温度、样本保存时间对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中血生化检测正常的标本93例作为研究标本,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每例血液样本分装成两管,通过对三组分装的研究样本分别设定是否溶血、不同的样本保存温度、不同的样本保存时间,均进行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从而研究分析溶血、样本保存温度、样本保存时间对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同一样本在不同温度储存时进行生化测定,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样本保存不同时间后进行生化测定,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产生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后,ALT的测定结果产生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测定结果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样本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于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而样本出现溶血时会干扰AST测定结果,因此血液样本在测定前要注意妥善保管,避免出现生化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关键词】血液样本;生化测定;保存温度;保存时间;溶血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5.64.02
血液生化检测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规检查,在诸多疾病的诊断中意义重大。血液生化检测过程包括样本采集、运输、保存等环节,当中每个环节样本的妥善管理十分关键[1,2]。血液样本的保存一般对于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以及避免溶血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作为两个常见的生化检测指标,常被检测用于判断肝脏功能状态[3]。本研究从我院检验科中血生化检测正常的标本中随机抽取93例作为研究标本,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每例血液样本分装成两管,通过对三组分装的研究样本分别设定是否溶血、不同的样本保存温度、不同的样本保存时间,均进行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从而研究分析溶血、样本保存温度、样本保存时间对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期能为血液生化检测中样本的保存和处理提供指导借鉴。
(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上述两指标主要用于判断肝脏功能状态,AST和ALT的含量升高说明肝细胞存在损伤,肝功能存在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各组不同处理条件的样本亚组间AST和ALT的含量为计量资料,其比较分析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
2 结 果
2.1 溶血因素对于血液AST和ALT的含量的影响
不进行溶血处理的血液样本AST含量和ALT含量均数分别为(17.87±2.55)U/L和(32.65±3.14)U/L,同一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后,ALT含量均数变为(31.65±3.45)U/L,其测定结果产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含量均数变为(33.42±2.97)U/L,其测定结果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血因素对于血液AST和ALT的含量的影响(x±s,U/L)
检测指标ASTALT
n3131
未溶血样本17.87±2.5532.65±3.14
溶血样本33.42±2.9731.65±3.45
P值<0.05>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中血生化检测正常的标本93例作为研究标本,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每例血液样本分装成两管,对三组一分为二的研究样本分别进行处理:第一组中进行是否溶血的处理,第二组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保存血液样本,第三组将样本保存不同时间后进行检测。
1.2 样本处理方法
所选取93例血液样本均为4 mL,进行均分后每管2 mL。不同温度保存时分别设定室温保存和4℃冰箱保存;不同保存时间分别为采血后立即送检和保存24小时后送检。三组不同因素的探讨进行独立研究,第一组样本用于研究溶血因素的影响时,样本处于4℃保存和运输,且均立即送检,第二组样本用于研究保存温度因素的影响时,样本均不溶血,且立即送检,第三组样本用于研究保存时间因素的影响时,样本均不溶血,且处于4℃保存和运输。
1.3 检测指标
本研究中血液样本生化检测的指标选择谷草转氨酶
2.2 样本保存温度因素对于血液AST和ALT的含量的影响4℃保存的样本AST含量和ALT含量均数分别为(17.92±1.97)U/L和(29.76±2.64)U/L,同一样本在室温储存时进行生化测定,AST含量和ALT含量均数分别为(18.87±3.42)U/L和(30.74±2.97)U/L,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样本保存时间因素对于血液AST和ALT的含量的影响立即送检血液样本AST含量和ALT含量均数分别为(19.04±2.74)U/L和(31.05±3.77)U/L,同一样本保存24小时后进行生化测定AST含量和ALT含量均数分别为(18.97±3.41)U/L和(32.01±5.45)U/L,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产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简介:韩丽丽(1980.10.-),女,山东成武人,本科,中级职称,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2019 年 5月 C 第 7 卷第 15期May C 2019 Vol. 7 No. 1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65
前列腺疾病使用腹部超声波的诊断分析
彭惠文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健康教育所,湖北 武汉 432200)
【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腺疾病使用腹部超声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所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波诊断和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波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炎21例、前列腺囊肿18例、前列腺增生22例、前列腺钙化16例、前列腺癌10例,腹部超声波诊断出前列腺炎20例、前列腺囊肿18例、前列腺增生21例、前列腺钙化15例、前列腺癌10例,腹部超声波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96.5%)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疾病使用腹部超声波的诊断价值良好,不仅诊断准确率高,且能确定疾病类型。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腹部超声波;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5.65.02
前列腺疾病指的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囊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钙化、前列腺增生合并钙化、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好发于成年男性,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多、尿后沥滴、尿失禁、血尿等症状,同时还可诱发患者出现上尿路损害、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等并发症,因此,临床需尽早对该些疾病进行确诊和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质量[1]。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20Kllz的声波,其具有穿透能力强、束射性良好和强度高等优势,本文主要探究了前列腺疾病使用腹部超声波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胱,采用飞利浦彩超Affiniti70多普勒诊断系统四维彩超腹部超声诊断仪对其整个前列腺进行扫查,重点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位置、内腺区前列腺增生结节情况,并测量前列腺上下径、前后径、横径等。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波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所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7±2.4)岁,病程0.4~12.5年,平均病程(6.3±0.6)月,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且经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包含前列腺炎21例、前列腺囊肿18例、前列腺增生22例、前列腺钙化16例、前列腺癌10例,(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其他生殖系统疾病者,(2)对本研究不知情或不配合者。
1.2 方法
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波诊断,检查前引导患者充盈膀
2 结 果
腹部超声波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腹部超声波与手术病理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对比 [n(%)]
诊断方法
n
前列前列腺 前列腺 前列腺 前列腺炎2120--囊肿1818--增生2221--钙化1615
腺癌1010
诊断 准确率87(100.0)84(96.5)0.135>0.05
手术病理87腹部超声波87
x2P
--
3 讨 论
血液生化检测对于样本保存、运输要求比较严格,温
度的变化、样本的溶血、保存时间等都可能对某些生化指标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样本的储存时间达到24小时后再进行检测和储存温度达到室温时检测对于AST和ALT两个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而样本出现溶血时会干扰AST测定结果,这提示我们在进行肝功能检测时,应当保证血液样本避免溶血的发生,当出现严重溶血时,应当重新采集血液样本,以避免检测结果出现错误。此外,血液生化检测的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检测所用
试剂的质量也会影响血液样本的检测,对于诸多因素的分析仍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2] [3]
田 平.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50-151.朱兆生.探究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3):247-248.
陆锦锦,俞乐平.血尿酸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6(8):60-60.
本文编辑:刘欣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