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填埋场环境监测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一章 填埋场环境监测

由填埋场管理机构负责成立专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配置4-5名专业人员与相应设备负责日常的污水、废气、噪声常规监测分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填埋场需要进行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6.1大气监测

6.1.1 监测点布设

填埋作业区下风向及周边较敏感点下,另根据填埋作业区内面积布设4个点,共布设填埋场大气监测采样点8个。

6.1.2 监测频率

每月监测一期,每期5天。 6.1.3 监测内容

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1。

表1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与仪器

序号 1 2 3 4 5 6 7 监测项目 臭气浓度 甲烷 总悬浮颗粒物 硫化氢 氨 甲硫醇 氮氧化物 分析方法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重量法 气相色谱法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Saltzman法 方法来源 GB/T 14675-1993 《气象和大气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 GB/T 15432-1995 GB/T 14678-1993 HJ 534-2009 GB/T 14678-1993 HJ 479-2009 主要仪器设备 真空抽样瓶 气相色谱仪 智能空气微尘/气体采样器 气相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空气采样器

6.2填埋气体监测

6.2.1 监测点布设

在气体收集输导系统的排气口和填埋气体易于积累的地点设置采样点,共设置采样点6个。

6.2.2 监测频率

随机采样监测,不少于1次/月。 6.2.3 监测内容

定期在填埋气导排系统取样点处将气样抽取至监测仪或吸收管中,现场配便携式气体监测仪进行监测,测定精度要求为0.1%或者0.1ppm,不具备现场监测条件时可采取实验室监测。填埋气体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

表2 填埋气体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与仪器

序号 1 2 3 4 5 监测项目 甲烷 二氧化碳 氧气 硫化氢 氨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方法来源 a a a GB/T 14678-1993 HJ 534-2009 主要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 可见分光光度计 注:a采用《气象和大气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2年。

6.3地下水监测

6.3.1 监测点布设

共设置地下水监测井8眼,其中包括本底井1眼、排水井1眼、污染扩散井4眼、污染监视井2眼。

6.3.2 监测频率

于每年枯、平、丰水期各监测一次,直到填埋场达到稳定化为止。于每年4、8、11月各取样一次。

6.3.3 监测内容

定期与监测井取样至化验室分析,地下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3。

表3 地下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与仪器

序号 1 2 监测项目 pH 浊度 分析方法 玻璃电极法 —— 方法来源 GB/T 6920 -1997 GB/T 13200-1991 主要仪器设备 pH酸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序号 3 4 5 6 监测项目 肉眼可见物 嗅、味 色度 高锰酸盐指数 分析方法 —— —— —— 酸性或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重量法 方法来源 a a GB/T 11903-1989 GB/T 11892-1989 GB/T 11899-1989 a a GB/T 11896-1989 GB/T 7477-1987 HJ 503-2009 HJ 535-2009 HJ 537-2009 GB/T 7480-1980 GB/T 5750.5 -2006 GB/T 7493-1987 GB/T 5750.12 -2006 GB/T 5750 12 -2006 GB/T 7475-1987 GB/T 7470-1987 GB/T 7467-1987 GB/T 7475-1987 GB/T 7471-1987 HJ 597-2011 GB/T 7485-1987 a 主要仪器设备 —— —— 比色管、pH计 酸式具塞滴定管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酸式具塞滴定管 酸式具塞滴定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酸式具塞滴定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 恒温培养箱、灭菌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7 硫酸盐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 9 10 11 溶解性总固体 氯化物 钙和镁总量 挥发酚 —— 硝酸银滴定法 EDTA滴定法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12 氨氮 蒸馏和滴定法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13 硝酸盐氨 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 14 15 16 亚硝酸盐氮 总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分光光度法 多管发酵法 平皿计数法 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 17 铅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8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 镉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0 总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21 总砷 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注:a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6.4渗沥液处理前后监测

6.4.1 监测点布设

于场区污水处理系统进、出水口处各设置一采样点,对处理前后的渗沥液水质进行监测。

6.4.2监测频率

渗沥液经处理后外排水水质宜每旬监测一次,对处理前的渗沥液原水水质宜每月监测3次。

6.4.3监测内容

由环境监测实验室对水质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项目可待运行时确定。规范要求的填埋场渗沥液的污染物控制项目以及浓度测定方法见表4。

表4 渗滤液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标准与仪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污染物名称 色度(稀释倍数) COD(mg/L) BOD(mg/L) 悬浮物(mg/L) 总氮(mg/L) 氨氮(mg/L) 总磷(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升) 监测方法标准 GB 11903-1989 GB 11914-1989 HJ 505-2009 CJ/T 3018.1-93 GB 11901-1989 HJ/T 199-2005 HJ/T 195-2005 GB 11893-1989 HJ/T 347-2007 HJ 597-2011 9 总汞(mg/L) GB 7469-1987 HJ/T 341-2007 10 11 12 13 14 总镉(mg/L) 总铬(mg/L) 六价铬(mg/L) 总砷(mg/L) 总铅(mg/L) GB 7471-1987 GB 7466-1987 GB 7467-1987 GB 7485-1987 GB 7470-1987 主要仪器设备 比色管、pH计 酸式具塞滴定管、消解仪 恒温培养箱、溶解氧测定仪 滤膜、吸滤瓶、真空泵、恒温干燥箱 镉空心阴极灯、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锌空心阴极灯、气象分子吸收光谱仪 高压蒸汽灭菌器、分光光度计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 冷原子吸收汞分析仪,微波消解仪 分光光度计 数字荧光测汞仪、远红外辐射干燥箱、高纯度氩气和氮气 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砷化氢发生器 分光光度计

6.5填埋场的物理性质监测

6.5.1 测定项目

对将要填埋的垃圾进行成分测定分析,以掌握填埋物的性质,利于对填埋场进行管理及跟踪分析。

6.5.2 监测内容

按照《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13-2009)的要求进行垃圾采样,并对垃圾的容重进行测定。主要仪器为:磅秤(最小分度值100g)、垃圾桶。

6.6苍蝇密度监测

6.6.1 监测点布设

于填埋场内布设不少于10个的监测点。 6.6.2监测频率

春、夏、秋季监测频率为2次/月,冬季为1次/月。 6.6.3监测内容

监测在晴天时进行,在日出时将装好诱饵的诱蝇笼放在监测点上诱蝇,日落时收笼,并用杀虫剂杀死活蝇,计数并分类。

采集来的苍蝇以每笼计数,单位为:日/(笼〃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