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276331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4.10
(21)申请号 201821798209.7(22)申请日 2018.11.02
(73)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
号(72)发明人 高玉军 贾代鹏 陶维维 高磊岩
赵改红 李明峰 吴松毓 周培杰 房中甲 张淑颖 林丽 蒋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王春光(51)Int.Cl.
A47B 13/08(2006.01)A47B 9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会议室(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议室,包括会议室主体,会议室主体内部设有多功能幕墙及会议桌,多功能幕墙设于会议室主体一侧墙壁上,会议桌为由多个边桌拼接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会议桌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两侧部边缘,两侧部边缘均由多个边桌呈线性排列形成,每个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位于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朝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能供参会人员不离开各自的席位而快速的对各边桌的位置进行调整,无需另外增加席位或安排人员进入会议室对各个席位进行重排,提高会议室调整的严肃性、美观度及即时性。
CN 210276331 UCN 21027633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包括会议室主体,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内部设有多功能幕墙及会议桌,所述多功能幕墙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一侧墙壁上,所述会议桌为由多个边桌拼接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所述会议桌具有靠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多功能幕墙的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部边缘,两所述侧部边缘均由多个所述边桌呈线性排列形成,且每个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均朝向另一所述侧部边缘,每个所述侧部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边桌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向远离另一所述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且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的移动范围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部边缘的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固定安装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且其中一所述侧部边缘的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近的所述边桌能移动地置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作为汇报席,两所述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以及所述汇报席以外的各所述边桌均能通过所述引导限位机构向远离另一所述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限位机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且平行于所述多功能幕墙的限位导轨,且两所述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以及所述汇报席以外的各所述边桌的底部中央处分别设有一万向导轮一所述限位导轨对接,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各所述限位导轨的长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对应设有所述限位导轨的各所述边桌的底部均设有旋转限位器,且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各所述侧部边缘的底部安装有所述万向导轮的所述边桌的转动角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桌呈矩形环状结构或椭圆形环状结构,且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呈直线型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桌呈圆形环状结构,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呈弧线型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桌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的所述边桌。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内部还设有多个座椅,多个所述座椅与组成所述会议桌的各所述边桌一一对应设置。
2
CN 210276331 U
说 明 书一种会议室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会议室。
背景技术
[0002]会议室作为实施讨论交流交流活动的主阵地,对与会者应该是自主和开放的。现有的会议室布局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日益丰富的讨论交流形式。[0003]传统会议室布局,在面对面讨论交流时一般没有问题,但转入多媒体汇报时,靠近多媒体幕墙的一侧的人就会挡住坐在其一侧且距多媒体幕墙较远的人的视线,尤其是当会议桌的其中一侧的最靠近多媒体幕墙的汇报席的人员采取站姿汇报时,遮挡视线的问题更加明显。而坐在除了汇报席之外的其他位置的参会席的人员长时间转头观看也会很不舒服。当然,也可以采取在幕墙附近添加汇报席或安排人员进行会议室重排,但从严肃性、美观度、即时性等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议室,能对各席位进行快速调整,提高会议室调整的严肃性、美观度及即时性,同时减小距离多媒体幕墙较近的席位对距离多媒体幕墙较远的席位的遮挡影响,同时能对各席位的朝向进行调整,使各席位向朝向多媒体幕墙的方向偏转,提高参会人员的舒适度。[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室包括会议室主体,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内部设有多功能幕墙及会议桌,所述多功能幕墙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一侧墙壁上,所述会议桌为由多个边桌拼接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所述会议桌具有靠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多功能幕墙的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部边缘,两所述侧部边缘均由多个所述边桌呈线性排列形成,且每个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均朝向另一所述侧部边缘,每个所述侧部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边桌能通过所述引导限位机构向远离另一所述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且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的移动范围逐渐增大。
[0006]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两所述侧部边缘的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固定安装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且其中一所述侧部边缘的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近的所述边桌能移动地置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作为汇报席,两所述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以及所述汇报席以外的各所述边桌均能通过所述引导限位机构向远离另一所述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所述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0007]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引导限位机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且平行于所述多功能幕墙的限位导轨,且两所述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所述多功能幕墙最远的所述边桌以及所述汇报席以外的各所述边桌的底部中央处分别设有一万向导轮一所述限位导轨对接,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各所述限位导轨的长度逐渐增加。
3
CN 210276331 U[0008]
说 明 书
2/4页
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对应设有所述限位导轨的各
所述边桌的底部均设有旋转限位器,且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各所述侧部边缘的底部安装有所述万向导轮的所述边桌的转动角度逐渐增大。[0009]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桌呈矩形环状结构或椭圆形环状结构,且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呈直线型排列。[0010]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桌呈圆形环状结构,两所述侧部边缘的各所述边桌呈弧线型排列。
[0011]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桌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地面上的所述边桌。[0012]如上所述的会议室,其中,所述会议室主体的内部还设有多个座椅,多个所述座椅与组成所述会议桌的各所述边桌一一对应设置。[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00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位于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朝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能供参会人员不离开各自的席位而快速的对各边桌的位置进行调整,无需另外增加席位或安排人员进入会议室对各个席位进行重排,提高会议室调整的严肃性、美观度及即时性。[00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由于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的移动范围逐渐增大,即距离多功能幕墙越近的两个相对的边桌之间的距离越大,从而使得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沿着逐渐靠近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向两侧分散开,避免距离多功能幕墙较近的边桌处的参会人员对距离多功能幕墙较远的边桌处的参会人员的视线造成遮挡。
[001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向朝向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以减少参会人员为了观看多功能幕墙而转头的角度,从而提高参会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的会议桌的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位于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的会议桌的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的会议桌的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后的一布局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的会议桌的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后的另一布局示意图。[0022]附图标号说明:[0023]1、会议室主体;[0024]2、会议桌;
4
CN 210276331 U[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
说 明 书
3/4页
21、边桌;211、汇报席;24、限位导轨;25、第一端;26、第二端;3、座椅;4、多功能幕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0033]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议室,其中,会议室包括会议室主体1,会议室主体1的内部设有多功能幕墙4及会议桌2,多功能幕墙4设于会议室主体1的一侧墙壁上,会议桌2为由多个边桌21拼接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可以为椭圆形环形结构、圆形环形结构或矩形环形结构,会议桌2具有靠近多功能幕墙4的第一端25、远离多功能幕墙4的第二端26及位于第一端25与第二端26之间的两侧部边缘,两侧部边缘均由多个边桌21呈线性排列形成,当会议桌2为椭圆形环形结构及矩形环形结构时,两侧部边缘的多个边桌21均呈直线型排列,当会议桌2为圆形环形结构时,两侧部边缘的多个边桌21分别呈弧线形排列,且每个侧部边缘的各边桌21均朝向另一侧部边缘,使得坐在会议桌2两侧的参会人员是面对面的坐下,便于会议中进行讨论,每个侧部边缘的各边桌21均能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偏转,且沿着由第二端26至第一端25的方向,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21的移动范围逐渐增大,即会议桌2一侧部边缘的边桌21与会议桌2另一侧部边缘的相对的边桌21能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距离多功能幕墙4越近的相对设置的两边桌21之间能移动的距离越远,以使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21沿着逐渐靠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分散开形成大致呈V字型或弧形的排列方式,以保证距离多功能幕墙4较近的边桌21处落座的参会人员不会遮挡住距离多功能幕墙4较远的边桌21处落座的参会人员的视线,另外,由于各个边桌21在移动的过程中均能向着朝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偏转,也就是供参会人员向着面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转动,从而在参会人员观看多功能幕墙4时能减小转头的角度,提高参会人员颈部的舒适性。[0034]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两侧部边缘的距离多功能幕墙4最远的边桌21固定安装于会议室主体1的地面上,由于这两个边桌21的距离多功能幕墙4较远的一侧没有其他边桌21,故落座于这两个边桌21处的参会人员也不会对其他边桌21处落座的参会人员的实现造成遮挡,因此无需对这两个边桌21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也可以将这两个边桌21设置为能转动地安装于地面上,使其能进行转动从而能向着朝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偏转但无法产生位移;且其中一侧部边缘的距离多功能幕墙4最近的边桌21能移动地置放于会议室主体1的地面上作为汇报席211,此边桌21能够被灵活挪动置放于会议室主体1内的任意位置处;两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多功能幕墙4最远的边桌21以及汇报席211以外的各边桌21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并向朝向多功能幕墙4的方向偏转。
5
CN 210276331 U[0035]
说 明 书
4/4页
更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引导限位机构包
括多个设于会议室主体1的地面上且平行于多功能幕墙4的呈直线型的限位导轨24,且两侧部边缘的除了距离多功能幕墙4最远的边桌21以及汇报席211以外的各边桌21的底部中央处分别设有一万向导轮与一限位导轨24对接,沿着由第二端26至第一端25的方向,各限位导轨24的长度逐渐增加,各参会人员能够拉动对应的边桌21沿限位导轨24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与实现各边桌21位置的调整,同时通过万向轮的设置能够分别对边桌21进行转动以灵活调整边桌21的朝向。[0036]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为避免各边桌21随意转动角度导致会议室主体1内看上去杂乱无章的现象发生,从会议严肃性的角度考虑,会议室主体1的地面上对应设有限位导轨24的各边桌21的底部均设有旋转限位器,若两侧部边缘的距离多功能幕墙4最远的边桌21设置为能转动的状态,则这两个边桌21的底部也对应设置有旋转限位器,且沿着由第二端26至第一端25的方向,各侧部边缘的底部安装有万向导轮的边桌21的转动角度逐渐增大,以使各侧部边缘的多个边桌21能排列形成一条弧线,保证边桌21位置调整时的严肃性及美观度。[0037]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会议桌2的第一端25与第二端26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会议室主体1的地面上的边桌21,以供更多的参会人员落座。
[0038]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会议室主体1的内部还设有多个座椅3,多个座椅3与组成会议桌2的各边桌21一一对应设置,以供参会人员落座,需要说明的是,座椅3的个数可以比边桌21的个数多一些,以作为备用座椅。[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004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位于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朝向远离另一侧部边缘的方向移动,能供参会人员不离开各自的席位而快速的对各边桌的位置进行调整,无需另外增加席位或安排人员进入会议室对各个席位进行重排,提高会议室调整的严肃性、美观度及即时性。[004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由于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的移动范围逐渐增大,即距离多功能幕墙越近的两个相对的边桌之间的距离越大,从而使得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沿着逐渐靠近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向两侧分散开,避免距离多功能幕墙较近的边桌处的参会人员对距离多功能幕墙较远的边桌处的参会人员的视线造成遮挡。
[004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会议室,其中两侧部边缘的各边桌均能通过引导限位机构向朝向多功能幕墙的方向偏转,以减少参会人员为了观看多功能幕墙而转头的角度,从而提高参会人员的舒适性。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
CN 21027633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7
CN 21027633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8
CN 210276331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