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终复习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终复习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是物体振动不一定发出声音。

3、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5、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中快。

6.要听到回声人与障碍物至少要距离17米。(教室里讲话比在空旷地方响亮是因为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

7、骨传导:声音不通过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失聪的贝多芬通过骨传导进行创作)

8,人通过双耳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叫双耳效应,立体声是利用双耳效应得到的。 9. 声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10.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发声体与听者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12.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声是根据音色)

13.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14.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5.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比如医院利用B超诊病和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比如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利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5.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它发生的是漫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

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生漫反射;黑板“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8.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9.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生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10.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4)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1. 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下方);

所以渔民叉鱼总是叉看到的鱼的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 (6)海市蜃楼 (7)透镜成像

12. 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就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4.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烤箱,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遥控器;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可以验钞,另外紫外线还可以灭菌 。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归纳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2f 倒立放大的实投影仪(或幻灯像 机) u6、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折光本领过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偏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7、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折光本领过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偏短,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第四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五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自然界有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6.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7.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8.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9.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10.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1.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2.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3.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4.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5.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6.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