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体自重,加大坍塌和滑坡的风险。当地下水比较丰富且层次较多时,可以设置盲沟来支撑土体和排出部分地下水减少土体含水量。(2)可以根据实际土质情况,在有坚实基底且滑坡体推力不大的地方设置挡土墙,或者在底部有未扰动层的滑坡体的斜面上设置抗滑桩来维持土体平衡,防止土体滑坡。(3)土质边坡可以采用种植树木、草皮或者铺砌块石等措施来稳固土体;而风化石质或泥质页岩坡面可以通过表面喷浆、植树种草等方式来稳定边坡。或者根据地形条件和地质特点挖去一部分土体减轻土体自重和缓轻坡度来达到土体平衡的目的。2.3 泥石流的防治当坡面土体疏松、植被稀少、边坡陡峭时,在暴雨时大量夹带着土、石等固体物质的水流会形成具有严重破坏性的泥石流。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公路线路设计时应该尽量绕避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的路段;当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无法进行绕避时,应该尽量避重就轻的选择公路线路,将损失降到最低。(2)结合地形、沟槽宽度和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性质合理的布置导流拦挡坝等调治构造物,引导和阻挡泥石流的流向,远离公路和人们生活区域。(3)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工程和生物水土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那些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泥石流。并且当人类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制定合理的防治办法。(4)可以采用平整山坡、填塞沟缝、修建阶梯和土埂等方法控制易形成泥石流地段的水土流失和滑塌发展,减小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5)可以在泥石流堆积区域的中、下部的扇面宽阔区域或两扇间的低洼处设置停淤场。对于路两侧小量的泥石流可以设置碎落台或者挡渣墙并及时清理沉积的泥石。2.4 沿河路基水毁的防治(1)在易受到洪水冲顶和淘刷的路段,应设置丁坝、浸水挡土墙等必要的防护构造物来保护公路路基不受或少受洪水的危害。(2)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排水不良导致路面、边沟渗水严重,或局部出现管涌现象而引起路基垮塌。2.5 桥梁水毁的防治(1)清理河道淤积保证桥梁能够正常泄洪;加固桥梁构造物及各类防护构造物,保证桥梁安全性。(2)在稳定、次稳定河段上修建调治构造物时,应根据桥位形式、位置,桥下滩流是否对称、和河床冲淤分布等实际需要以及水流流向等情况分别选择修建直线形导流堤、曲线形导流堤、梨形堤和短丁坝群。(3)在不稳定河段上,可以根据桥梁位置、河岸条件、河床地貌以及桥孔位置等情况分别修建封闭式导流交通世界TRANSPOWORLD堤、分水堤、漫水隔坝等构造物。(4)为防止桥梁墩台基础冲刷,可以根据桥梁跨径大小、墩台基础埋置深度等情况,合理增设桥梁基础防护构造物。当河床比较稳定稳定且冲刷范围较小时,比较适宜采用立面防护措施;而当河床稳定、冲刷范围较大时,宜采用平面防护措施。3 水毁的抢修恢复(1)在汛前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洪保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汛情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灾害降到最小。(2)备有专门的抢险救援人员、机械设备以及准备充足的抢险救灾物资,确保在出现汛情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排除险情、清除障碍,保证公路的畅通无阻。(3)在汛期加强对管养路段的巡查工作,对危险路段重点防护,各养护部门要24h坚守岗位,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以利尽快决策、处治水毁,保证公路畅通。(4)对发生的水毁进行全力抢修恢复时,一方面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要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标牌指示车辆绕行防止造成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影响水毁路段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5)在进行水毁抢修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使抢险与修复相结合,使恢复路段在今后可以继续使用,避免二次修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6)在洪水退后,应该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清除路面塌方等障碍物,及时恢复交通。(7)对边坡、路基坍塌较轻的地方应迅速修补,对于严重的造成断交的路段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修建临时便道,疏导交通。(8)全面认真地调查公路水毁情况,根据线路、水毁程度等情况做好公路修复计划。对于部分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水毁的路段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和改建。4 结语针对我县国省干线公路水毁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治理措施和抢修措施,以降低和减少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参考文献:[1] 曲冰,李忠,武喜,董贵春. 浅谈我省干线公路水毁预防及抢修恢复[J]. 山西交通科技,2001(S1):46-47.[2] 凌建明,官盛飞,赵鸿铎. 西部地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浅议[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8):29-31.(编辑:钱宇宁)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