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谈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谈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预防为主”是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手段,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正确地进行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针对重大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可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从而达到减少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谈谈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建立组织

1.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级管理层都要建立相应的危险因素辨识领导小组,一般应以各级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负责辨识评价工作的领导、控制、确认。

2.各级危险因素辨识小组成员都要经过“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方法。

3.确定责任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下传上报工作。

4.制定责任制度

5.项目部是危险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的主要实施单位。

二、危险因素的辨识、评价

危险因素的辨识、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它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公式计算的危险性分值,用对照危险性分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来确定其危险程度。具体做法是:

1.危险因素辨识应考虑的范围

(1)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如抢修、气候异常变化当中的作业活动)。

(2)所有进入现场人员的活动(包括相关方人员和来访者)。

(3)施工楼、办公楼(包括生产一线和机关办公室)。

(4)工程所需的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工具)的运输过程。

(5)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和施工中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6)作业场所内的各种设施(设备)。

(7)办公楼,生活楼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

(8)有毒有害作业部位。

2.危险因素的根源和状态

(1)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材料、施工机械、机具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反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定及单位的规章制度、方案、措施等。

(3)管理缺陷:技术措施、设计方案、管理不到位;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合理、防护装置、用品缺少等。

3.以事故类别考虑;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为16类,即: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5)触电(6)淹溺

(7)灼烫(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

(11)放炮(12)火药

(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

(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