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8年12月 护理学报 December,2008 第l5卷第l2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Vo1.15 No.12 69 【医院感染控制】 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黄郁竹,单国萍,陈涛 (徐州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徐州221009) 【摘 要】目的 了解住院死亡与医院感染因素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降 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l一12月243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医院感染的病例,统计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 基础疾病、病原菌类型及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年龄较 大、住院时间较长的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疾病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一菌、真菌 为主。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正确审视发生医院感染的诸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注意配合I临床医生合理用 药;加强感染预防,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意识,更好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 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死亡。 【关键词】住院患者;死亡;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69(2008)12—0069—03 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调查国内外均有报 者,其余1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1例134例 道,美国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医院感染,30万人因此 次,医院感染率40.9%。 丧生,死亡率15 ;在我国死亡患者中有60%以上曾 2.2不同住院时间的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次或多次发生医院感染,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60% 住院时间较长的死亡患者,其医院感染率较高, ~75%为感染所致[2]。有报道国内医院感染致死亡发病 住院15 d以上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达到一半,住院 率高达9.3 。为了进一步了解住院死亡与医院感染 2个月以上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达100%。见表1。 因素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 表1 不同住院时间的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对我院2007年1—12月 243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7年1—12月我院243例住院死 亡患者病历资料及医院统计室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 1.2调查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逐项查阅 2.3住院死亡病例中医院感染患者感染次数分布 并登记每份病历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病程记录、检 情况在发生医院感染的81例患者中,发生1次医 查及化验报告单、医嘱单、体温单等,确定发生医院 院感染56例,发生2次医院感染l2例,发生3次医 感染者,记录感染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病 院感染4例,发生4次医院感染4例,发生5次医院 原菌类型及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 感染4例,发生6次医院感染1例,共计134例次。 1.3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华 2.4不同年龄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 住院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医院感率较 行)》[引。 高,7O岁以上尤为明显。见表2。 表2不同年龄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2结果 圭 墼 壁鎏 墼 壁 里 2.1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死亡病历中,男性159 <】 】 O O 1 5lS6 (005 0 O 0 例,女性84例,年龄最小1 d,最大94岁,住院时间 2 0 0 最短1 h,最长620 d。按照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 2 O O 18 5 27.8 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人院48 h后发生 19 6 31.6 的感染为医院感染;除外入院2 d内死亡的45例患 41 l3 31.7 42 18 42.9 【牧稿日期】2008—10-17 73 39 53.4 198 81 40.9 【作者简介】黄郁竹(1970-),女,浙江崇德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护理学报 2.5 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 呼吸系统感染 占医院感染的首位,其次为败血症或菌血症和皮肤 软组织感染。见表3。 表3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n=l34) 感染的4l例中有25例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死亡患 者医院感染率为52.8%,高于其他疾病死亡患者的 医院感染率。见表4。 表4不同疾病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2.7 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 G一菌仍为医院感 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从134例次 2.6不同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在198例 医院感染病例的痰、尿、血、分泌物及各种引流液标 死亡病例中,患有2种及2种以上基础疾病83例 本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63株,主要为不动杆菌、肺 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其中真菌 检出25株。见表5。 (划分疾病分类时以第l诊断为准)。16例直接死于 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有lO例肿瘤患者;间接死于医院 表5住院死亡病例中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布(n=63) 病原菌种类 G一菌 菌株数 病原菌种类 其他G 球菌 菌株数 2 不动杆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8 6 表皮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 1 2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阴沟肠杆菌 硬鼻克雷伯菌 5 5 1 1 人型葡萄球菌 铅黄肠球菌 真菌 白色念珠菌 1 l 15 洋葱假单胞菌 木糖氧化产硷杆菌 G 菌 2 1 热带假丝酵母菌 克柔假丝酵母菌3 4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其他真菌 3 2.8 医院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在198例 住院>48 h患者的治疗中抗生素使用率达85.4%,高 于同期全院的平均抗生素使用率57.7%,未使用抗感 染药物的有29例。8l例医院感染病例全部使用抗感 染药物,最多的使用了3种,联合用药的占93.0%。 3讨论 有统计学意义(P<O.O1),住院时间较长的死亡患者, 其医院感染率较高。住院时间超过15 d的住院死亡 病例医院感染率大于50%,而住院60 d以上的死亡 病例中,100%发生医院感染。 3.3年龄因素本组资料中,年龄较大的患者,医 院感染发生率较高(P<O.05)。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 下和组织退行性变等因素,当疾病袭击往往缺乏典 型的临床表现,不易为人所察觉,一旦发病来就诊, 3.1 医院感染率本组调查的198例住院超过48 h 的死亡病例中,8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40.9%, 与文献报道相近 ,其中l6例直接死于医院感染, 占8.1%(16/198)。感染例次134次,最多的1例患者 发生6次感染,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部位感染 往往发现多种疾病并存,预后较差。由于高龄,呼吸 功能减退、吸烟及大气污染等因素,老年人抗感染能 力低下,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因此,老年人是医院 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控制感染是降低住院老年患 的25例。死亡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于同期医院感 染的l0倍(我院同期医院感染率为3.9%),医院感 染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以致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 命而造成死亡。 者病死率的关键。 3.4 医院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 多见,呼吸道感染总计91例次,占67.9%,其中下呼 吸道感染88例次。与国内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报道相 一3.2住院时间 不同的住院时间医院感染率差异 致『6]。住院死亡病例住院期间病情危重,侵人性 第l2期 黄郁竹,等.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操作较多,例如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 机、全麻等。由于以上侵入性操作使呼吸道黏膜受 治疗;81例医院感染病例全部使用抗感染药物,联 合用药的占93%,最多的使用了3种。可见医院中仍 存在着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医护人员必 须提高医院感染意识,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 少细菌耐药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住院患 者的医院感染率。 4小结 损,破坏了机体防御机制,同时气体未经上呼吸道 过滤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对空气湿化作用和黏膜表 面分泌型IgA抗体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加之患者昏 迷、呼吸道分泌物储积等因素,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因此,呼吸系统感染应是医院感染预防的重点。 3.5基础疾病 本组死亡病例中,最多见的基础疾 病是恶性肿瘤,而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例存在医院感 染,感染率52.8%。恶性肿瘤是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 原因,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Funai等回顾分析 了1982--1991年间日本90例恶性血液病尸检病 例,发现第1类死因为感染占50%左右,第2类死因 为非感染因素,但患者合并感染率占2O%f21。本组16 例直接死于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有1O例肿瘤患者; 间接死于医院感染的4l例中,肿瘤患者25例。恶性 肿瘤患者因各种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 了感染的机会。本组死亡的肿瘤患者常为晚期患者, 较长时间卧床造成肺部淤血、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 出,为细菌滋生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住院时间长,致 病原微生物在体内定植或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多。 肿瘤晚期以老年人居多,食欲差、营养不良、低蛋白 血症常见,诱发局部黏膜水肿、黏膜屏障功能下降, 易发生医院感染。为缓解晚期肿瘤症状,常常为患者 进行如长期静脉置管、气管食管支架植入、留置导尿、 胸腔引流置管等,也为细菌的侵入感染创造了条件。 3.6 医院感染病原茵G一菌仍为医院感染的主要 致病菌,以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真菌 感染明显增加。有报道在医院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 约占23.11% ̄35.19%,其中白色念珠菌占21.19%t 。 本组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占30.9%,而白色念 珠菌感染占真菌感染总数的60%。白色念珠菌作为 条件致病菌,分布广泛、致病力及黏附性强。它能分 离磷脂酶A和溶血磷脂酶,前者能将机体上皮细胞 破坏,使真菌容易侵入机体细胞内进行繁殖;后者由 该菌分离出来,以保护其自身的生长繁殖f8】。白色念 珠菌的这种侵袭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成为真菌感 染的主要菌种。 3.7抗生素使用 在198例死亡病例中,抗生素使 用率明显高于同期全院的平均抗生素使用率,这可 能和本组病例中危重患者比例高有关,但在117例 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死亡病例中,88例进行了抗感染 综上所述,住院死亡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 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与住院时间长有关;高龄患 者及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呼吸道感 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一菌和真菌感染多 见。在临床护理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正确审视发生医 院感染的诸因素,注重客观地分析,正确判断,找出 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 。应加强对肿瘤患者、老 年患者的呼吸系统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不仅要重 视空气消毒,还需密切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严 格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 试验,以细菌学诊断为依据选择用药,严格控制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加强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掌握洗手指征,全院各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感应式水龙头和液体肥皂,一次性擦手纸巾,治疗车 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做好诊间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医护人员定期培训,了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更 好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 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死亡。 【参考文献】 【1】段继承.医院卫生学管理[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 16~17. 【2】沈志祥,欧阳仁荣.血液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出版社, 2000:205—2o6. 【3】杨玉波.225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53. f41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作小组.医院感染的诊断 标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0,6(5):306. 【5】朱莹,刘 明,杨爱华.187例住院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分 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66. 『6】韦丽青.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 染学杂志,1998,8(4】:228—230. [7】王世恒,朱秀华,张帆.106株真菌的分类和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o4,3(3):250—251. 【8】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重庆分社),1997:31-38. 【9】欣翠玲,王 红.从以人为本的护理视角去警觉医院感 染【J】.护理学报20o8,15(1):74—75. 【1o1周惠联.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 2002。9(5):9~l1. 【本文编辑:方玉桂简若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