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填涂考生号。并填涂考生号。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此技术可以改变生物多样性中的 A.遗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图1所示化合物的虚框①~④中,属于某一氨基酸R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使用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的高倍镜40×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一个保卫细胞的长占16格,换用低倍镜10×后,该保卫细胞的长所占格数是 A.4
A.细胞大小不同 B.8
B.有无细胞器 C.16 C.有无DNA D.32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5.图2中甲物质为ADP,其转变为乙物质时需要提供 A.磷酸、酶、腺苷和能量 C.磷酸、能量和酶 B.能量、腺苷和酶 D.磷酸、能量 图2 6.图3是人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
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转氨基作用 B.②也存在于脂肪代谢中
C.葡萄糖转变为物质X的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D.物质Y是丙酮酸 图3 第 1 页 共 10 页
7.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 引流,重复多次,此过程中图4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A.①区扩大,②区紫色变浅 C.①区扩大,②区紫色不变 A.乙醇和CO2
B.乳酸和CO2
B.①区缩小,②区紫色加深 D.①区缩小,②区紫色变浅 C.CO2和H2O
表1 图4 8.在受涝时,植物根部会进行短时的无氧呼吸。大部分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时产生 D.乙醇和H2O
9.为研究细菌F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实施了如表1的实验,此实验的结论是 步骤 1 2 3 培养皿1 淀粉固体培养基 接种细菌F 培养2天后往培养基中加碘液 菌落周围为无色透明圈,其余呈蓝色 培养皿2 淀粉固体培养基 未接种 培养2天后往培养基中加碘液 培养基表面呈蓝色 B.细菌F能分泌淀粉酶 D.此淀粉固体培养基无杂菌污染 结果 A.淀粉遇碘显蓝色 C.细菌F能利用碘液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合成于Y期 B.选择2期细胞诊断染色体遗传病 C.3期细胞完成染色单体分离 D.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核仁、核膜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10.图5为细胞周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5 11.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要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可采用的生殖方式是 C.营养繁殖 D.有性生殖 12.肝脏细胞将甘油三酯运送到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 A.高密度脂蛋白(HDL) 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A.农药引起了原始甲虫的变异 B.原始甲虫发生了定向变异 C.抗药强的甲虫发生了进化 D.农药对甲虫的抗药性状进行了选择 14.以下技术与应用匹配不正确的是 ...A.核移植技术——培养鲤鲫核质杂交鱼 B.干细胞技术——提供用于移植的细胞或器官 C.细胞融合技术——培育单倍体植物
D.酶的固定化技术——固定α淀粉酶连续水解废水中的淀粉
B.低密度脂蛋白(LDL) D.乳糜微粒(CM) 13.某地区甲虫的抗药性如图6所示,据图判断 第 2 页 共 10 页
15.图7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④为神经中枢 B.③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C.⑥内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增加⑤处细胞外Na+浓度,⑤处兴奋时膜
图7 内外电位差的峰值下降
16.图8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芽生长
的影响,可正确解释植物呈宝塔状株侧芽的生长素浓度组合是
A.顶芽m,侧芽n B.顶芽n,C.顶芽i,侧芽g
D.顶芽i,17.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①取2个相同小桶,在每桶内放入②摇匀后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1个小③统计每种小球组合和每种组合对④统计小组的结果比全班的结果更A.①②③
B.①②④
18.若图9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AY、AY B.AXB、aY、C.AXB、aY、AY D.AY、aXB、19.图10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其血浆渗透压随时间的变化是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20.图11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A.胰岛素起信号分子的作用,促进葡萄糖进细胞从而降低血糖 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C.若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 D.若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糖尿病
形的顶芽和 芽g 芽m
”的叙述正确的是2种颜色的球,记录性状的合计数、占近孟德尔试C.①③④
aY aXB 1升清水后的入
促进葡
2型
第 3 页 共图8 相同小球各10个
后分别放回原桶,如此重复50次 总数的百分率 验的分离比 D.②③④
aXB 图9 尿生成速率,分析0.5(h)~1.5(h)时段内
图10 理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1 10 页
侧侧 应接饮 的部分作用机脂肪和糖原 会发生 二、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础(12分)
图12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结构。
图12 21.(2分)根据表格中的功能描述,用图12中的结构编号填表。
功能
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的调控中心 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及脂类代谢有关
A.ATP合成酶
B.载体蛋白
C.抗体
结构编号 [ ] [ ] D.雄激素
22.(2分)如图12,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是________。
23.(2分)用3H-亮氨酸(一次性提供一定量)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
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4.(2分)糖酵解过程需要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基因表达过程对应图13中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
图13 25.(2分)柠檬酸合成酶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种酶,由核基因控制合成。推测其合成
后将被转运到结构________(填图12中结构编号)发挥作用。
26.(2分)结合图12所示过程,解释细胞核可以控制线粒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10 页
(二)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12分)
图14为人体在病毒(毒素)刺激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若体温偏离这个值,人体会通过一定的调节过程使体温恢复到调定点体温。
图14 27.(6分)如图14,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
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出兴奋,并分泌激素甲________。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________(冷感受器/温感受器)引发的全部调节过程接近,相关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8.(2分)流感患者体温持续维持38℃,此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
散热量。
29.(2分)退烧时体温下降,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多选) A.汗腺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C.立毛肌收缩 D.皮肤血管舒张
30.(2分)出现高热状态时,人体同时会发生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结合图14分析,
此时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10 页
(三)现代生物技术与疾病治疗(现代生物技术与疾病治疗(12分) 1990年,科学家首次用基因治疗手段成功治疗了一位因为缺乏正常的腺苷脱氨酶
(ADA)基因而导致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症(SCID)的患者,治疗思路是将正常的ADA基因转入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再回输至患者体内。主要的治疗过程如图15。
A.获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C.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D.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2.(2分)下列有关SCID患者基因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选用感染率高且对人体无毒性的病毒能提高此基因治疗的成功率 B.T细胞1是受体细胞,获得T细胞2无需经过筛选 C.T细胞2的大量增殖需采用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 D.若要根治此病,宜选用造血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33.(2分)上述基因治疗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4.(6分)若图15患者为某种肿瘤患者,给T细胞1成功转入识别该种肿瘤细胞的受
图15 31.(2分)图15中虚线圈内所示的过程是转基因技术步骤中的________。
体基因后得到T细胞2。 (1)(4分)与T细胞1相比,T细胞2在细胞膜物质组成上的变化和功能上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由此引发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多选) A.第2道防线 C.天然免疫 B.细胞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第 6 页 共 10 页
图16 第 7 页 共 10 页
第 8 页 共 10 页
闵行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高二、高二、高三年级)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 A 11 D 2 C 12 C 3 A 13 D 4 D 14 C 5 C 15 D 6 B 16 B 7 D 17 A 8 A 18 A 9 B 19 B 10 D 20 C 二、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础(12分) 21.(2分)填表 功能 结构编号 ⑥ ②
22.(2分)C 23.(2分)C 24.(2分)b、c 25.(2分)④
26.(2分)线粒体的某些蛋白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 (二)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12分) 27.(6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冷感受器 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 28.(2分)等于
29.(2分)A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0.(2分)皮肤血管收缩导致外周阻力增大,引起血压升高
(三)现代生物技术与疾病治疗(现代生物技术与疾病治疗(12分) 31.(2分)B 32.(2分)AC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3.(2分)没有免疫排斥 34.(6分) (1)物质组成上,T细胞2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该种肿瘤的受体蛋白;功能上,T细胞2能特异性地识别该种肿瘤细胞(有利于发生相应的细胞免疫)。【4分。评分细则:物
质组成和功能各2分】
(2)BD【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12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35.(2分)等于
36.(2分)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37.(2分)较低
38.(1分)(不同)X植物的品种和(不同)光照强度 39.(5分)X2(1分)
因为X2植物在a点时光照强度是9Klx,高于X1植物在a点时的3Klx;同时,X2植物在b点时的光照强度是3Klx,高于X1植物在b点时的1Klx。【评分细则:共4分。a点(光饱和点)和b点给1分。若出现(五)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40.(3分)基因41.(2分)2 42.(2分)IAi43.(3分)D 44.(2分)C
光补偿点)的表述c点数据阐述的则(12分突变(2分) 多方IAIA 第正确各得2分。若未结合数据】 向性/不定向性(1分) 10 页 共 10 页
表述正确的各(完全但用不得分)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