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需求及未来走向
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周志强
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4年10月,是漳浦县唯一一所对听障、智障儿童、自闭症、脑瘫少年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截止2015年12月30日,学校共有教职工 30人,其中专任教师学历与教师任职资格达标率100%。学校现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2人,13个教学班,附设康复型“福乐幼儿园”10名学生,1个教学班。其中听力残疾学生27人,智力残疾学生85人。
一、漳浦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至今,问题重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是漳浦县唯一一所招收残疾学生(包括5—17周岁适龄聋哑和智障残疾人)的学校。漳浦县人口约有86万人,现目前为止,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并未掌握到漳浦县的盲、聋哑、智障儿童精确数量,况且就凭学校一已之力,也无能力对此作出统计,所以还有多少适龄残疾儿童应入我校,无法掌握。以前的招生工作都是学生家长自己问到我们学校里来,学校无法主动出击,动员该入我校的残疾少年儿童。
2、特殊教育师资困难。2013年,上级人事部门核定的学校教职工编制为33人。现在在职教职工才30人,缺编3人,很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教师紧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专业技能教师紧缺,如计算机、艺术、职教专长等。目前,学校学历以专科为主,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70%,本科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25%,高中学历占总人数的5%,并且,本科学历教师比例在不断增加。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专业为主,第一学历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占45%,非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占55%。全县只有一所特校,50%的教师都是从“普教”调入特校,故对教师的培训、对相互之间的交流、横向的学习,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
-1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高,是一个困难。
3、学校设施设备欠缺。学校功能室均欠缺,包括“律动设备、语训设备、康复设备、测听设备、计算机室配备、生理化实验设备、劳技设备”等。
4、办公经费不足。经费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办学的水平。目前我县还没有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因而学校经费无从保证。特别是教育附加费的取消后,个别乡镇政府取消了对贫困残疾学生的生活补助,使得学校的办学更加困难。一路走来我们深深的感到“乞讨”的日子不好过。再则,经费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师资的陪训和教学的手段,至使学校无法迎接信息化教学的到来。特校班额小,在册学生少,仅有112人,公用经费按人头拔付,每年仅有不能满足学校正常支出,特别是一年负担将近二十万的临聘人员工资,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教师待遇偏低,2006工资改革以前政策规定“特殊教育津贴”实行的是“工资前三项”的25%,并在特校工作年满十五年后计入退休工资;后调至“工资前三项”的15%,并不计入退休工资。这一政策的改变,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5、残疾学生就业成难题。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是很少的,而且大多集中在中等城市以上的地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生范围和学员选择的余地不大,同时由于中国开设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量不多,加上接受特殊教育的学员特殊性,没有良好的毕业输出渠道一般很难自行解决就业问题。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大,正常的健全人群找工作都是一个难题,何况身体带有残疾的学生。这就造成部份残疾学生不能自食其力,有的甚至走上社会歧途,成了社会的一个隐患和负担。
二、解决当前问题的建议及未来走向。
1、加强普法执法与管理:从《宪法》到《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
-2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而当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说明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
政府责成残联等机构,协助教育部门精确的摸清和掌握残疾儿童的信息资料,并使特校知晓。让特校的招生工作能有序、有计划的开展,让其具有可控性,可操作性。拔付专款用于特校的招生动员,走访,核实情况,了解家长意愿等,从而保证学生的入学率,更有效、有实的完成“义务教育”工作任务。
2、政府应加大对特校的重视力度,完善师资的配备,协调县人事局,教委、残联,按照“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员工,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设置特殊教育、社会工作、康复工程、心理教育等专业,培养本地特殊教育专门人才。市教育局要成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与研究中心并承担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培训和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选聘省内外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与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展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验等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落实教师的编制和待遇。加大师资的培训,拔付专款,对全县专兼职残疾教育师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我县残疾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水平,以达到统畴城乡、均衡普特、协调发展,使我县残疾教育水平逐步与经济发达地区靠近。
-3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应对特校设施设备不足和落后问题,真正要使得特校的设施设备满足条件的话,尚需一定的资金,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支持特校的发展。
4、特校公用经费不足,原因出在人数少,建议按普通中学生均经费的十倍拨款。
5、残疾毕业学生就业难,建议政府拔特校“职业教育”专款,用于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得在校学生能掌握一技之长;特殊教育学校开办职业高中,政府扶持、鼓励开办福利企业,鼓励接纳残疾学生。国家及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对于特殊人群,不仅要有耐心、有爱心,更重要的是接受特殊人员的专业能力,接受他们的就业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比捐赠更为重要。
三、特殊教育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实践性等特点。新的课程方案要坚持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要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坚持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个别化教学等有效的教学实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形成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模式或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
总之,我校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和探索出一条既适应现实要求,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