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jjI8I— : ;;— i . 。 。 。 。 。.。 科教论坛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刘丹丹 (黑龙江省大庆市福利院 黑龙江大庆 1 6331 2)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艾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扛负着发展学生思堆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自主学习 创新 思维 心里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数学知识是博大精深,学之不尽的。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中最基础的部 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方式方 文章编号:1 673--9795(2OO9)07(c)-Ol94—01 生的创新意识呢? 5.1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 题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强调怎 样解题,而忽视了把题意、思路,解法和检 验说出来,从而忽略了解题的思维能力培 法,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础知 养,从学生解题的实际看,学生解题的错 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解 误,主要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 题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并有兴趣 考和分析。教师应在能力上对学生进行有 的进行学习。接下来,我将谈几点我的体 意的培养,而不是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引 会。 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高学 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1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 4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 能力 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 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有了 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 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 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 验。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 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 念: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 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 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 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 教为主导。既然这样,在教学中应适时地 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 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环境,激发学生乐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 学、爱学数学的动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的全面发展和2 I世纪的需要。 同时,教师可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让学生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 自己去探索等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习兴 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 趣。通过给学生创设这些方式,让学生自 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 己去探索、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 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 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有 培养和提高。第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力地激发出来,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 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 2消除学生学习时的心理障碍,让学 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 生敢于提出问题 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得多, 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 学生练得少,说得少,难题由教师讲清楚后 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 才让学生练习,从而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识到“自己是主体 。第二,创设最佳的学 能力。在学生眼中,老师的话,做的事都是 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 正确的,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畏难心理 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 和崇师心理,这些心理障碍抑制了学生学 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 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 敢提出问题。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 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 于提问,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 鼓励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并建立良好的师 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 生关系,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敢于提问。在 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第三,精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诱导,采取 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竞赛或游戏的方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让 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 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 提问。 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 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 3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 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 要提高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首先要 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 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心理 扶,该放当放。 学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实际上, 现在的学生难以养成思维习惯,解题不灵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常常错误百出,我们要从学生的思维角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 度和学生的解题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解 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 9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i ̄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 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 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 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 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 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 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 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 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 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 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 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 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 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学会 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 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 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 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 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 的前提,“会 学”是“学会”的创造。 5.3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 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 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 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 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 创造才能的发展题 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 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 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 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 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 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 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 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就必须不断的提 高自己,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手段,促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对学 习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 创新的精神,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