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 (总第133期) 信息通信 INFORMATION&C0MMUNICATIoNS 2014 (Sum.No 133) 浅谈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贾旭峰 (太原展宏信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基于对当代有线传输系统中采用的传输技术有:架空明线传输、平衡有效性电缆的传输、同轴电缆的传输以及光纤 传输。针对每种传输技术各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在有线传输线路中还采用了SDH网络保护机制,使得保证有线传输线 路的稳定性,文章对此有线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为今后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有线传输;同轴电缆;光纤传输;SDH网络;保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4)o1—0249—02 根据当前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发展需要,使得两者在 一定层次上有所区别,并且当前传输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 段,各种技术也正处于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因此两者 在实际需要中各有利弊存在。 l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分析 通信系统由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终端设备三大设备组成, 其中对于当今的有线传输部分主要是将传输的信号进行光电 之间的转换,最后传输至终端设备。在进行有线传输时,所采 用的传输介质都是物理性质的连接,使得终端设备连至终端 设备,中间没有其他关联性的连接部分。按照传输介质改进 的进度,其中进化了三个层次等级,其中包括原始的双绞线, 该连接线缆的使用采用的是电话线的连接方式,但是这种信 号传输的带宽极窄,一般传输的光功率传输的速率只能达到 512Mbi ̄s;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传输线缆由双绞线 过渡至同轴电缆,电缆内部结构包括缆芯、屏蔽层、外护套层 以及电缆护套。按照电缆芯线颜色的分层结构,可分为白红 黑黄紫、蓝橘绿棕灰、粉红和天蓝12种颜色排布顺序。光缆 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电缆传输光功率信号的年代,这种传 输介质的应用不但传输信号的稳定性能高,并且传输速率也 特别快。使得不同的传输介质的应用在实际的传输技术中也 具有不同的影响,下面对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 析。 1.1架空明线技术传输 架空明线传输所采用的是线杆线缆传输,在路旁建立实 体电杆,将传输的线缆一对或几对固定在电杆上,以此实现数 据信息的传输。在这其中每个线缆便形成一个传输信道,并 且这种信道存在低频和高频之分,主要是由线缆的芯径以及 外层的绝缘材料有关,一般低频保持在300Hz,对于高频信号 的传输,采用的纤芯的芯径较粗,一般频率保持在1MHz。这 种架空明线的方式依然在投产使用,并主要用于电话、传真的 传输等。 利用架空明线传输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1)建立该 系统设备比较简单,易于管理维护,相对于大型基站的建立, 建设投资成本少,回收效益高。但是对于单个传输线路的建 立所花费的成本要比单一所建电缆线路所花费的成本要多。 (2)易受到多变天气变化的影响,风雨天气对电磁信号影响较 大,使得在传输线路中传送的光电信号容易产生失真的现象。 (3)传输信道的带宽窄,对于传统双绞线架空线路的传输部分, 传输有线信号的带宽为512Mbi6s,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质的 速率远远要低于预测值,因为在传输线路中还有信号的损耗, 使得降低了一部分信号的传输强度。所以只能传输一些小容 量的信息,对于大型数据信息的传输不适于这种有线传输模 式的使用。 根据当前的使用情况,架空明线传输由于受传输距离以 及带宽的限制,对于较大信息量的传输部分,架空明线的使用 情况还是比较少,而一般用于大型光电缆有线传输的模式,但 对于较少信息的传输部分一般适用于架空明线的使用,对此 应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 1.2对称电缆的有线传输 对称电缆的有线传输采用的是对称式电缆扭绞而成的传 输部分,首先将两根相互绝缘的传输导线,相互缠绕使之构成 对称式电气回路的传输部分。在这种有线传输模式中由于传 输的线缆采用的对称式结构,所以在传输光电信号时,不会受 到光电信号产生电磁波的干扰,因为线缆构成传输的回路结 构,在传输过程中每根导线所形成的封闭磁场都会相互抵消, 所以不会受到内部磁场因素的干扰。并且对称式结构的线缆 位置固定不变,所以在传输过程中每点所受到的磁场力都是 平衡的,这便是对称式电缆结构的有线传输。 根据当前使用对称式电缆的有线传输部分,按照结构层 次性的不同可分为低频对称式电缆传输和高频对称式电缆 传输。低频对称式传输电缆一般传输低频的电功率信号,并 且每个信道的传输部分只能传输一路话音信号,使得每个时 隙只能同时传输8路语音信号。但是这种传输的速率慢,延 时较大,只是使用与短途距离的有效性传输。但对于高频对 称式电缆传输按照线缆内部结构划分的不同形式,可分为屏 蔽式电缆传输和非屏蔽式电缆传输,对于非屏蔽式电缆的传 输电缆芯线的线径小,并且易于敷设,对于偏远的山区可采 用这种结构的有线传输模式,但是在传输速率上,只能满足 日常的基本需要,所以适用于一般化的有线传输结构模式。 非屏蔽式电缆的传输,适用于一般大型的企业以及政府单位, 这种传输模式所用的电缆的芯线较粗,并且传输信道的带宽 容量大,传输的有效速率能达到几G的比特速率,使得在传 输速率结构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但是该工程所花费 的成本较大,并且后期对于线缆维护程度复杂,对于线缆地 气故障点的测量精确度偏低,所以每种线缆的传输部分各有 利弊存在。 1‘3同轴电缆的有线传输 同轴电缆内部结构层次中包含了铜质的屏蔽层,使之保 证不受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大大降低了非自然条件下,对有 线传输部分结构信号的干扰程度。对于内部光电信号的传输 部分,由于内部自身产生的电磁波使之被屏蔽层经过多次的 反射,逐渐被削弱。由于同轴电缆是组成有线传输部分的重要 249 2014年第1期 (总第133期) 信息通信 INF0RMATION&COMMUNICATIONS 2O14 (Sum.No 133) 高速铁路环境 研究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济南250000;2.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铁旅客对于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愈加强烈。在LTE试验网部署初期及4G牌照即将 发放之际,如何构建一个LTE高铁专网保障高铁旅客的数据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从高铁列车的特性入 手,分析高速移动环境下的网络部署策略,并给出高铁沿线LTE组网建议。 关键词:高速移动;多普勒频移;穿透损耗;RRU共小区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l(2014)01—0250.02 环境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给出组网建议。 0引言 国内高速铁路(简称高铁)运营里程不断增加,高铁作为 一1高铁环境的特殊性 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并且高铁建设环境包罗万象,除了城 市和平原,还有高山、丘陵、戈壁、桥梁和隧道等,基本上涵盖 了所有的无线衰落场景。列车运动速度的提高导致的较大时 变多普勒频移和信道的多样性相结合使得信道的动态衰落特 征非常恶劣,给高速通信带来很多问题: 种快捷、方便、舒适的出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己逐步替代传 统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随着各类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对于高铁上的移动用户而言,基于公务 处理、电子邮件、消遣娱乐等因素,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更为 迫切。移动用户期望在高铁旅途中拥有一个快速、稳定的移 动网络。 1.1车体穿透损耗大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高速列车全部采用全封闭式车体结 构,且部分车型采用金属镀膜玻璃,电磁波的穿透性大大减 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在LTE牌照即将发放之际,谁能在 高速铁路环境下部署一张稳定、快速、高效的LTE移动网络不 仅仅意味着抢占高端用户的经济效益,同样具有打造自身品 牌、扩大影响力、服务社会大众的社会效益。 在LTE牌照发放前夕,本文将基于高铁用户需求对高铁 ・—・弱,特别是电磁波频率比较高时,如选用频率为2GHz以上 时,穿透损耗非常明显,图1给出了四种高铁列车的穿透损 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卜”+一+一—・+一”+”+一+n+”+”+”+一十”+・・+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 组成结构之一,所以传输信道的带宽比较宽,不仅能够传输平 时的话音信号,同时还能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使之保证通 信线路的畅通性。 次在传输距离上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应用,有线部分传输的 距离也正逐渐向外扩展,不仅光功率的损耗程度低,而且以光 导作为传输媒介的材料传输性能稳定,能够实现点对多点的 传输模式结构。 (2)智能化。传统通信行业所采用的系统比较单一化,控 制程度比较复杂,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所以智能化方 向的发展,对该应用程序的改变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减 1.4光纤有线传输 根据近几年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光纤的问世使得通信 发展重新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光纤传输采用的是以光导纤维 作为传输媒介进行的光功率信号的传输,这种传输模式结构, 不但稳定性能好,并且敷设的距离非常远。于此光纤有线传 少工作人员的任务安排,简化传统传输结构模式中的复杂程 度。 输部分具有以下优点:(1)频带宽,传输有效信息的容量大,其 中对于光纤传输部分结构中包含了32个话路系统,16个用于 上传部分的发送,另外16路用于下传部分的接收,所以能够 保证通信线路的畅通性。(2)传输距离远、损耗低。根据光纤 使用波长情况的不同,对于不同的波长损耗程度也不同,其中 0.85um波长的光纤损耗系数为2--4dB/km,在1-31之间附近 的损耗值大约在0.5dB/km,在1.55m之间附近的损耗值大约 (3)网络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其在通信行业 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集成网络一体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部分结构实现对远端的控制,随着4G时代的 到来网络化在其应用程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网络 化必将是今后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3结语 通过对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分析, 得出有线传输系统在通信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 技术的延续将会为通信行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返立.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分析和发展方向[J].信息通信, 2012(4) 在0.2dB/km。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于1.55um的光纤 波长较多,其损耗值保持在最低界限内。(3)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本身属于非金属材料制成,所以不会受到外界电磁波信 号的干扰。 2有线传输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今后朝向宽带化、网络化以及 智能化方向发展。当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也正处于不断发展 阶段,但是根据实际的需要不能完全代替有线传输部分,所以 有线传输技术会更加趋于完美化。 (1)宽带化。宽带化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传输更 [2]毕光明.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技术分析[J].山西电子技术, 2008(5) 【3】秦大欣,李考军.有线传输技术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J]. 山东通信技术,1996(1) 多的光功率信号,使得在有限时间内的传输运行效率最高。其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