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次构件砼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a

龙光…

二次构件砼施工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 ________ 龙光•城中央一、二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

市大亚湾中心北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单位: ________ 市大亚湾东圳房地产 ____________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龙光工程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城规建设监理 ________________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 ________ 龙光工程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 ____________ 2013年03月20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 1

二、 ............................................................................... 小型混凝土构件种类 2

三、 .......................................................................... 小型混凝土构件做法与工艺 2

四、 ....................................................................................... 施工及管理 4

五、 验收标准 .................................................................................. 13

六、 注意事项及质量通病预控 ..................................................................... 13

、工程概况

龙光•中央项目位于大亚湾中心北区中兴北路,建设用地面积:89328卅。建筑 高度:一期 1#楼 99m,5# 楼 98.7m,6# 楼 99.65m,7#楼 99.65m,9#楼 84m, 10# 楼 96.2m,11# 楼 96.2m,12# 楼 96.2m,会所 15.29m,二期 2#、3# 楼 101.8 m建筑最高点101.8m ;。城中央地下一层,地上1#、5#楼两层临街商铺,9#~12# 楼一层临街商铺,其余一层为架空层,塔楼为商品房,地下室为设备用房、车库。地 下室层高为4m ,地上会所首层4.2 m、二层3、6 m,其余各栋塔楼架空层均为6.0m、 商铺首层6.0m、二层为4.0 m, 5#楼2-30层层高为3.15m,1#、9#、10#楼2-30 层层高均为 3.10m,2#、3#、6#、7#11#、12# 楼 2-32 层,层高均为 3.0m。1#、 5#楼两层临街商铺,9#~12#楼一层临街商铺,其余一层为架空层,室外园林绿化。 二〜三十二层为标准层。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次工程为2#、3#、6#、7#、11#、12#楼塔楼(1#、5#、9#、10#楼及地 下室、商铺、会所主体全部已经成为)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为 116318.45m2 结构楼板厚100~140不等。墙、柱采用矩型和异型柱,与墙同厚。结构采用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为 C50、C45、C40、C35、C30、C25。所有单体结构按规定 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钢筋依设计采用

外墙及分户墙:主要规格

HPB235和HRB335、HRB400。

600 X 200 X 200 (长X宽X高),立方体抗压强度

> 5.0MPa,墙用》5.0MPa。干体积密度为7 KN/M3。其余隔墙:主要尺寸为 600 X 100 X 200,立方体抗压强度》

5.0MPa,干体积密度为,干燥收缩值:

< 0.50mm/m。局部配套砖采用蒸压灰砂砖和水泥砖,厨房、卫生间底部设置与墙同 宽的C25反坎;砌筑砂浆采用M5.0。

二、 小型混凝土构件种类

根据国家规标准及龙光工程建设一些硬性要求,将该工程的一些小型混凝土构 件归类如下: 1、 反坎 2、 构造柱

3、 门窗过梁、腰梁、窗台卧梁 4、 W1OCM 门垛 5、 压顶 6、 女儿墙

三、 小型混凝土构件做法与工艺

1、 反坎:

卫生间、厨记、阳台、屋面反坎支模板、倒 C25细石素混凝土,宽度同墙宽。清 理基层,放线工弹出控制线,界面凿毛,安装模板、倒素砼。注意施工交接处需多些 砂浆,以便连接牢固;模板固定所使用的零星材料 -镀锌铁丝不得穿过反坎,以防止 渗水。 2、 构造柱:

当墙体长度超过4.0m时、外墙的阳角处、外墙T字接口处应设置构造柱。构造

柱截面一般为墙厚X 200宽,支模板、倒C25混凝土,构造筋为4 10, 6200。

且钢筋需与梁锚固。先砌墙留马牙搓,沿墙高度每 600mm通长设置2 6拉结钢 筋。 3,腰梁:

只在外墙墙中设置,每层墙高 3.0m处设置100厚、与墙同宽的C25腰梁(主 要在地下室、架空层、商铺部分),配筋为4 10, 6250,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 平面上形成封闭状, 4、 门窗过梁:

所有门窗洞口及施工洞口上部均设置过梁,每边伸入砌体长度不小于 250mm ,

过梁宽度同墙厚,配筋采用为 3 10。一般门窗过梁采用预制,但不能保证深入砌

体长度时采用植筋、现浇。 5、 窗台卧梁:

配筋同腰梁,本组团腰梁与窗台卧梁连通成一个整体一次性完成。窗台面需高出

外窗台面10~20mm 。 6、 ,<10cm 门垛:

当<10cm门垛与柱交界时,应在沿柱高度每 600mm 设置一道拉结钢筋2 6

(如无预埋需钻孔植筋,孔洞>100mm,植筋前需清理干净孔洞,植筋胶必须符合 强度要求),钢筋需带弯钩。模板安装后需预留混凝土浇筑口。 7、 压顶:

(2+1外阳台)砖墙上压顶,压顶的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高度为 100mm,配 筋为2 8,混凝土强度为C25。 8、女儿墙:

在屋面梁板浇筑时应预埋女儿墙钢筋,并且在女儿墙位置需浇筑200高、同屋面 梁板标号的砼反坎,以达到一次浇筑而防水的目的。完成后绑扎女儿墙钢筋、支模板, 倒砼。

9、管洞、管井

四、施工及管理

1、组织机构及职责

管理组织人员:

项目经理: 木工施工员: 铁工施工员: 质量检查员: 泥工施工员:

1、管理人员及班组分工安排:

根据以往经验,管理人员和班组往往不是很重视二次结构构件的质量,

认为不是

主体结构可以随意点。必须摒弃以往的观点,不放松任何小构件的质量。

项目经理对工程整体和进度进行安排和调整, 现场二次构件采取泥工施工员负责 制,将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管理到位,各工序交叉由泥工施工员协调,各施工员对工人 和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小型混凝土构件的详细做法,哪些部位该预留位置哪些位 置改放置钢筋,落实在细处。

质量检查员全程对施工过程随进度进行质量测量和检查控制,

检查钢筋预埋、植

筋等隐蔽验收、对二次结构的模板表面平整度、垂直度进行实测和验收,对浇筑混凝 土进行过程监控。

木工施工员铁工施工员对模板、 钢筋的下料加工、安装尺寸、安装质量分别进行 检查、跟进,配合泥工施工员把关。各班组由各施工员调配,项目经理统一协调。

相关主体结构完成(钢筋预埋)——技术交底(各施工员对班组、工人)—— 基层清理 —— 随砌筑进度------砌体搓口留置、水平拉结筋预埋------门垛、压顶等 钢筋安装、植筋、固定------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灌------拆模------喷水养护。

2、质量控制:

1)、预拌砼质量控制(原材料由预拌砼厂家控制):主要控制丹落度及砼时间在 3小时砼完。

2) 、标高控制:

门窗过梁、窗台卧梁、压顶均使用建筑标高(结构标高H-3cm )。放线工人在该 层次的结构完成后用红外线平水仪配合墨线在柱砼上弹出 1m高度控制线,二次构件 均以此控制线为基准。

3) 、钢筋安装质量控制:

钢筋需绑扎、安装到位。混凝土结构其表面不能露筋,需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骨架不得变形,通长筋和柱筋都必须锚固在原有结构,并保证锚固长度,原结构 无预埋钢筋的需钻孔、

植筋处理,并保证拉结强度。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钢 筋振动。

4)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考虑到小型构件,模板接缝宽度w 1.5mm,接口处可用薄白铁皮封闭。模板支 撑和安装不牢固,对拉螺杆和紧固件需拉紧,保证构造物尺寸和形状不变。模板与砼 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浇筑前模板先湿润。女儿墙高度超

700应钻孔安装对拉螺杆。

考虑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门垛、构造柱的模板需在顶部两侧预留浇筑口,以便浇筑 和振捣。模板拆除需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方能拆除,据施工气温,或混凝土浇毕 24h左右或3d过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可拆除侧模。外墙部位模板固定 用钢管架或木枋加对拉螺栓拉紧,压顶用“步步紧”紧固件拉紧,尽量避免使用铁丝 穿透,防止以后渗水、黄锈点等缺陷。

5)、浇筑过程控制: 需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由9〜11cm ,泵送混凝土由

12〜14cm。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 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应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落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故尽量沿模板四周倒砼,必要时需用专用套筒浇筑混 凝土。

6)、其他:

二次构件施工前基层需处理好,原砼面光滑的先凿毛,有浮浆、灰尘要清理干净 并用清水清洗,保证粘结的质量。

附:部分二次构件现场做法:

丿> W \"厶—/V 人H••乂「 ■_> 11 「木枋s 高强螺杆 L 1 多余部分凿除

封堵丝杆洞

—— ZZZZ> 甞1 ■WNvV”上异兄 多余部分凿除

(_

V 1 1 第-族殲二”龙欣集不童尢于

15 A 白:训濒上痢距不宜兀于5G0 ,

.w

驟师绷示觀

死土过梁< 钢筋混/ 浪顷度L L<100C 不闫 90 1COC0 负彼 底筋 五、验收标准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和龙光集团有关技 术要求的,

二次构件验收标准如下:

1、 构造柱:顶部两侧预留浇筑口,采用螺杆固定,与周边砌筑连接处无缝隙、 孔洞、

无蜂窝等质量缺陷。

2、 反坎:砼与基层结合紧密、无缝隙、无蜂窝、无孔洞、尺寸标准(偏差小于 5CM),

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 8cm)

3、 窗台卧梁:与周边构件结合紧密、无缝隙、无蜂窝、无孔洞、尺寸标准(偏 差小于

5CM),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 8cm)

4、 圈(腰)梁:与周边构件结合紧密、无缝隙、无蜂窝、无孔洞、尺寸标准(偏 差小

于5CM),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 8cm)

5、 压顶:与周边构件结合紧密、无缝隙、无蜂窝、无孔洞、尺寸标准(偏差小 于

5CM),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 8cm)

六、注意事项及质量通病预控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

⑴ 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主要表现为表面波浪,

⑵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 子多,

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从而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混凝土表面局 部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

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形成露筋,局部钢筋 无混凝

土保护层而很快锈蚀。

⑷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形成缝隙夹层,造成结构物整 体性不

好。

⑸ 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砂痕产生。

二)、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混凝土几何尺寸产生变形的原因

⑴ 模板加固不牢靠,支撑或加固不够,模板制作不规统一,致使安装不牢固,

不便发现问题。

⑵振捣离模板太近,致使模板变形跑模。 ⑶ 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

2、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原因

⑴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材料、用水等计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而石子多。 ⑵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⑶混凝土下料不当,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浇注,因而振捣不实或 下料与振

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产生蜂窝。

⑷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烂根”,形成蜂窝。

⑸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 致使拆 模时混

凝土表面粘损。

⑹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前没有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时与模板接触的那部分混凝 土水分被

模板吸去,使其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⑺ 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形成漏浆,沿板缝位置混凝土面出现麻面;混凝 土振捣

不密实,其气泡未排除,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 混凝土表面形成露筋的原因分析

⑴ 混凝土浇注时,振捣器碰撞钢筋,使钢筋垫块移位,造成钢筋紧贴模板或钢 筋被移

位致使拆模后露筋。

⑵ 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过大使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填满 钢筋周

围,使该处产生露筋。

⑶ 配合比不当或下料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注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造成露

筋。

4、 形成缝隙夹层的原因分析

⑴ 浇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时振捣不够。

⑵ 在施工停歇期间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如果没有及时清理, 再次

浇注时杂物混入其中形成夹层。

5、 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产生的原因

⑴混凝土拌和物砂率低,骨料干燥或多孔, 粗骨料过多、过振等,均产生骨料 显露。

三)、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1、 对于混凝土几何尺寸变形的预防措施

⑴对于中小型构造物,在保证模板刚度的前提下,统一钻拉杆孔,以便拉杆和 横挡或竖

挡连接牢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防止模板变形。

⑵确保模板加固牢靠。

⑶ 每次使用之前,要检查模板变形情况,禁止使用弯曲、凹凸不平或缺楞少角 等变形

模板。

2、 对于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预防措施

⑴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现场必须注意砂石材料的含水量,根 据含水量

调整现场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的 偏差,保证混凝土质量。

⑵ 混凝土拌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定的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 易性及

均匀性,从而预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

⑶浇注时如果混凝土倾倒高度超过 2米,为防止产生离析要采取串筒、溜槽 等措施下

料。

⑷ 振捣应分层捣固,振捣间距要适当,必须掌握好每一层插振的振捣时间。 ⑸ 控制好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夏季混凝土施工不少于

温低于20 C时,不应小于30h拆模,以免使混凝土粘在模板上产生蜂窝。

24h拆模,当气

⑹ 板面要清理干净,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洗净, 不留积水,模板缝 隙要堵

严,模板接缝控制在1.5mm左右,

3、预防缝隙夹层产生的措施

⑴用压缩空气或射水清除混凝土表面杂物及模板上粘着的灰浆。

⑵ 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 以便清理杂物和进行冲洗;全部清理干净 后,再

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等,然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浇注前,施工缝宜 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 1道。

4、对骨料显露的预防措施

⑴ 严格控制砂、石材料级配,水泥、砂尽量使用同一产地和批号的产品,严 禁使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砂;采用泌水性小的水泥。

⑶ 尽可能采用同一条件养护,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间应保持连续湿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