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排别墅设计说明.txt43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44成功的门往往虚掩着,只要你勇敢去推,它就会豁然洞开。1、工程设计概况
1.1 本项目为海沧绿苑新城四组团,主要建设十幢花园洋房式住宅。总建筑面积27665.3平方米。
2、设计范围
2.1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含以下内容:低压配电系统,室内应急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变配电室甲方另行委托当地供电部门设计。
3、高、低压变配电系统
3.1 负荷分级为三级负荷。
3.2 负荷容量:小区变配电室装设2台630kVA变压器,本工程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1260kVA。
3.3 供电电源:10kV电源由小区开闭所引至
4、电力、照明系统:
4.1 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电源由变配电室引来,电压采用380/220V,照明使用电压220V。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结合放射式。
4.2 照明系统:照度标准为公共走道50LX, 楼梯间30LX,车库75LX,卧室75LX,起居室100LX,LPD值7W/m,照明分支线路,每回路均单独设置中性线,不得共用。进行二次装修的场所,其用电设备容量不得超过配电箱内所予留的总容量。
4.3 照明线路:除图中注明外,所有照明线路一律采用BYJ-750V-2.5mm的导线,所有照明线路均设PE线,导线穿管管材见系统图,导线穿管数目见平面图,穿管管径为钢管2-3根SC15,4-6根SC20,7-9根SC25;PVC管2根PC16,3-5根PC20,6-8根PC25。以上管线均暗敷于墙,底板及顶板之中。吊顶内敷设的导线不能穿PVC管敷设。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的线路及插座线路导线均为三根。
4.4 动力线路:除图中注明外,所有动力线路一律采用YJV-1kV电缆;除图中注明外,所有消防动力线路一律采用(ZBN、ZB)YJV-1kV电缆,消防线路均穿钢管敷设。
4.5 电线,电缆在金属线槽,金属桥架内敷设时,双电源线路应敷设在不同线槽、桥架或不同槽孔的线槽、桥架内。消防线路与其它线路分线槽、桥架或槽孔敷设。单芯电缆的所有相线及零线必须在同一桥架槽孔内敷设。单芯电缆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涡流的产生。所有明敷的钢管及金属线槽,桥架必须做防火处理。暗敷的消防管线均穿钢管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的净距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当管路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上面时为0.3m;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于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到0.2m。电线管路与其它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当管路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穿管(钢管、电线管、刚性塑料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
30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当加装拉线盒有困难时,也可适当加大管径。半硬塑料管布线宜减少弯曲,当线路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均应装设拉线盒。线路弯头过多或管线过长时,请按施工规范加装过线盒(箱)。楼板内敷设的管线应避免三条线路交叉叠加。过伸缩缝的管线要做伸缩处理。金属线槽布线要求:
1)电线及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宜有接头,但在易于检查的场所,可允许在线槽内有分支接头,电线、电缆和分支接头的总截面(包括外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75%。
2)金属线槽布线,在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应采用相应的附件。
3)金属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在线槽内移动。
4)金属线槽敷设时,吊点及支撑点的距离,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架或支架:直线段不大于3m或线槽接头处;线槽首端、终端及进出接线盒0.5m处;线槽转角处。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要求:
1)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内,电线或电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分线盒或线槽出线盒内进行。
2)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不得突出地面且应做好防水密封处理。
电缆桥架布线要求:
1)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其支撑点间距不宜大于1.5m。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m。
2)同一桥架内向一级负荷供电的两路电源电缆应采用隔板隔开。
3)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下列部位进行固定:垂直敷设时,电缆的上端及每隔1.5~2m处;水平敷设时,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10m处;大于45o倾斜敷设时,电缆的上端及每隔2m处。
4)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电缆编号、型号及起、止点标记。
5)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30m时,宜设置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
6)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电缆的金属导管应可靠接地,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PE)相连。
7)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要求:
1)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在线路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电缆自重和敷设过程中的附加外力等机械外力作用而带来的损伤。
2)预制分支电缆敷设时,固定点最大间距,水平敷设时为0.8m,垂直敷设时为1.5m。
3)预制分支电缆敷设时,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0倍(VV电缆)、15倍(YJV电缆)。
4)支承单芯预制分支电缆的保护管、桥架(槽)、支架及固定卡具采用钢质材料时,应采取分隔磁路的措施,防止涡流产生。
5)预制分支电缆在穿越墙壁楼板时,应防止电缆遭受机械损伤。
矿物绝缘(MI)电缆布线要求:
1)电缆引入振动源设备或通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将电缆敷设成“S”或“Ω”型,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6D)。
2)矿物绝缘电缆进出柜(箱)及支承电缆的桥架、支架及固定卡具,均应采取分隔磁路的措施,防止涡流产生。
3)多根单芯电缆敷设时,应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防止涡流的叠加以减少涡流的影响。
4)电缆在穿过墙、楼板时,应防止电缆遭受机械损伤。导线颜色规定:楼内导线颜色选择应统一;接地线(PE),黄绿双色相间导线;中性线(N),浅蓝色导线;相线(L),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5、设备安装
5.1 落地式安装设备:落地式电表箱、落地式配电柜、强电落地安装的设备需做200mm高素混凝土基础。其它未注明设备见设备材料表。挂墙式明装设备(均为下口距地):火灾
自动报警控制柜1.5米,广播通讯柜1.5米、潜污泵控制箱1.5米、明挂双电源箱1.5米、明挂配电箱1.5米、明挂电表箱1.5米,其它未注明设备见设备材料表。
5.2 由设备配套的控制柜,其控制方案、启动方式等应满足设计要求。暗装配电箱应配合土建预留洞口。配电间(竖井)内配电设备均采用明装。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照明灯具的功率因数均不应低于0.9,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加装补偿电容器。
6、防雷接地系统:
6.1 防雷: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在屋面保温层内暗敷Φ12镀锌圆钢避雷带作为接闪器,屋面避雷网格不大于(20m×20m),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不少于四根)作为引下线,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之间的连接均应焊接。架空和直接埋地的电缆、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防止侧击雷,建筑物的钢构架及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结构圈梁中的钢筋也连接成闭合回路,并同防雷装置连接。安装在屋面上的金属物体(如排气管、排风管、呼吸阀等),及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在引下线距地面0.5米处设测试连接板供测试用,建筑物周边引下线在室外地坪下0.8m米处,应设有Φ12,长2米的外甩钢筋,具体位置见平面图注。利用桩基,承台及地基梁内的钢筋作为接地体,要求所有地基梁内的二根主筋均应焊接成网格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所有人工防雷装置铁件均应作热镀锌处理。为防止建筑物遭受雷击情况下引起的感应过电压,在低压配电系统设电涌保护器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线路在进线处设置浪涌保护器,其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屋顶防雷接闪器采用热镀锌材料。屋面避雷带焊接处应涂防腐漆作为防腐措施。本工程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基础钢筋做为接地体,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米,每根防雷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不小于0.9m。基础接地的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其箍筋的截面积总和不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作为防雷装置,
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钢筋与钢筋及钢筋与其箍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连接或焊接。单根钢筋或圆钢或外引的预埋连接板、线与上述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6.2 接地: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所有配电回路设PE线,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等物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防雷接地,电子信息系统接地等均与总等电位端子板连接。在变配电室内设一总等电位端子箱,总等电位端子箱通过不少于二处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当实测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外甩钢筋,加设人工接地极。总等电位联结应将保护干线、接地干线、各种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等可靠连接。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等电位端子箱下端距地0.3米,将卫生间内金属管道及联接件、PE线、接。电气竖井(强、弱电)内,从底部至顶地板内钢筋与端子板连端,明敷一根接地镀锌扁钢(-40×4)供接地用,其上、下端均与接地装置连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局部等电位(网络)端子板,机房内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以最短的距离与局部等电位(网络)端子板连接。机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电气竖井(强、弱电)内接地干线,总等电位端子板,用接地干线相互可靠连接。气体灭火设备需设置防静电接地。
7、电话系统:本工程直接由公用电信网引来外线。在小区值班室内设电话交接箱,每栋设电话分线箱。交接箱在小区值班室挂墙明装,下口距地1.6米,电话分线箱在楼梯间内挂墙明装,下口距地1.6米,电话插座暗装,距地0.3米。
8、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前端信号由市有线电视网引入,在小区值班室内设置有线电视的前端设备。电视信号采用FK-75-12同轴电缆穿SC40管埋地引至设在小
区值班室的前端设备箱。信号分配采用分配——分支方式,用户终端电平设计要求为68±4dB,信噪比不得低于43dB。
9、 金属电缆桥架与接地干线的连接不少于两点。非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接地线(接地线为不小于4mm的铜芯线),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两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金属导管及金属线槽必须可靠接地。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采用铜芯软线截面4mm。非镀锌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镀锌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距离与等电位联结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本工程的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的接地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当弱电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经过变配电室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均应设置防静电接地。
10、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新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智能建筑设计
标准》 GB50314-2006;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结构、暖通、动力、给排水,工艺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