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Dn留DliaMed J 2014年第46卷第1期 113 精神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李艳平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把2011年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 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服务标准和护理模式实施 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的服务标准和优质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平均治愈日、护理 质量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平均治愈日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较对照组提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实施优质护 理是精神医学发展及护理模式转变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益,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优质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4 0951(2014)01—0113—02 为积极探索精神科新的护理模式,以达到高效、 优质、低耗的精神卫生服务,我科于2012年开展系 统化优质护理服务,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工作宗 旨,使病人获得更为优质的服务,解决更多的健康问 题。现将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1年院内感 染率、平均治愈日、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及服务满意 率及信任度作一比较,以观察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 效果,促进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更深入地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至2012年在我科住院的女患 者255例,其中2011年为120例,年龄16~76岁之 间,精神分裂症84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4例,其他 16例;2012年为135例,年龄17~80岁,精神分裂 症86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6例,其他23例。按年 度分组,把未实旋优质护理服务的201 1年住院患者 作为对照组,2012年我科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该年度住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种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 优质护理服务。 1.2.1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优质护理实 施方案主要包括:(1)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精神科 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护理 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护理人员的爱心、理解和包 容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1 J,必须具有强烈的优质 护理服务理念。为此,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转变 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护理学科的内涵及实质, 真正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 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2)参加各 种管理培训班或者实施进修学习,学习各地成功的 优质服务方法和经验[ 。(3)完善病区的基础设 旋,为病房添置必备的物品。(4)制定优质护理的检 查标准以及服务规范。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激 励机制,建立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施行按劳分 配,优绩优酬的原则。量化指标包括:每位护士临床 护理工作质量,每月的护理工作量,责任护士满意度 调查等。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每月的优质服务明 星评选及年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和主观能动性L3j。 1.2.2优质护理服务措施(1)施行护理人员分层 分级管理及责任护士负责制,分组护理,责任到人。 每名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连续、全程的护理服 务。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安全管理、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等。并在病房公示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 护士的照片、姓名,增强护士责任感,同时方便衰退 的精神病人记忆,提高了护患之间的熟悉度和对责 任护士的知晓率,让患者有需要时能及时与责任护 士沟通[ 。(2)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 中,针对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病态思维的支配,自知、 自理、自护能力有欠缺,对每一位病人正确评估,全 面实行人性化、专业化和无陪护化的护理质量标准。 对住院病人生活护理实行一条龙的服务,从病人的 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以及El常生活护理,使病人养成 讲卫生的好习惯等。(3)开展巡回护理服务。精神 病人大多缺乏自知力,行为退缩,常不能主动寻求帮 助。责任护士把工作地点由护士站移到病房,贴近 患者,获取更丰富、更直接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了 解需求,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不仅提高了 工作时效,也加深了护患之间的情感,建立了和谐护 患关系[引。(4)加强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根 据精神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及理解和接受能力 的不同,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责任护士通过护理 114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ongoliaMed J 2014年第46卷第1期 评估收集信息,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 神等综合因素,拟定教育计划,并在实施中根据患者 处理,行t检验,检验水准a=0.05。 需求进行改进。大力普及疾病知识,提高家属指导、 2结果 照顾病人的能力。鼓励患者和医生、护士及患者间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提高明显,尤其 相互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 护理文书的提高较多,服务满意度提高,反映了实施 者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态度更温和,更能关心和 1.3效果评价 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2011 体贴病人,使病人及家属与医护的冲突明显下降,更 年1~l2月),实旋后(2012年l~l2月)基础护理 多地解决了病人的心理及生活问题。实施优质护理 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及病人及家属对 服务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见表l。实施优质护 服务的满意度四项护理质量质控评分进行比较,满 理服务后院内感染率从2011年的16.67%下降到 分均为100分。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院内 8.8%,治愈平均El下降9 d,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 的院内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比较,见表2。 感染率、平均住院日。 表l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 表2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院内 感染率及平均住院日比较 3讨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的治愈平均日缩短, 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 提高医护质量起了促进作用。过去护理只注重疾病 的护理,优质护理更适应现代化健康模式的需要,不 单纯对疾病的护理,更注重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 功能的恢复,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加强健 康宣教,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发现医疗和护理存在的 问题,从而变被动工作为主动计划实施。评价、解决 病人的问题,满足不同病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力地 促进了医护质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服务满意 率及信任度明显提高。精神病人大多数无自知力或 受病态思维的支配,对住院反感、敌对,一般难以配 合治疗,有时冲动伤人,实施优质护理前对病人的护 理,只见疾病不见人,不把病人当作人,总把他当作 疾病的整体,因此对病人缺乏耐心及尊重,不注意护 患沟通,强制病人服从治疗,常易引起敌对情绪发生 纠纷,实施优质护理后,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深 入每一个护士心中,病人也是人,也有普通人不同层 次的心理需求,在护理上更理解、尊重、同情病人,分 析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循循善诱,不断改进沟通交 流技巧,同时多向患者家属做宣教工作,赢得家属的 理解和支持,赢得病人的主动配合治疗,建立起新型 护患关系,降低了因服务态度质量不佳引起的纠纷。 通过1年的优质护理服务体会到也有一些不完善的 地方,如优质护理服务表格过多、护理病历也过多过 繁,应增加护患接触的时间,同时要改进健康教育的 语言,要写一些通俗易懂、患者能很易理解的语言表 达,探索更能适应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问题、护理诊 断、护理措施,不要局限于书本[6_。总之,在精神科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 的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车文芳,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方法和思考[J].护理研 究,2008,22(21):1941. [2]娄方丽.人力资源管理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J].山东医 药,2003,43(14):64—65. [3]姜萍.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 康医学,2012,24(8):965—966. [4]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患者观点的调 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1—643. [5]周雪芬,陈丽玉.浅淡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 康文摘,2012,9(7):307—308. [6]罗艳华,何仲,关丽婵,等.医生、护士和患者对优质护理观点的 比较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3—346. [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李艳平(1969一),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主 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