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总4
(《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
《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kg/m=1g/cm)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铜块,一个是木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3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 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 密度的公式:r=m/v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 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 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1×103kg/m=1g/cm)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 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m/r;m=rv
4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