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董慧娟,董英焕.我国票据贴现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03)

董慧娟,董英焕.我国票据贴现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03)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3月

我国票据贴现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

董慧娟 董英焕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票据贴现市场经过了较快的发展过程,其在货币市场上的融资作用和充当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其目前的现状和特征以及如何使其更加积极稳健地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我国票据贴现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票据贴现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3—0141—01 我国的票据贴现市场始于20 世纪初,1923 年以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开办了票据贴现业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票据贴现市场采取了鼓励发展的办法,出台了一些管理规定,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我国的票据贴现市场是在以国有银行为主的计划经济形态下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市场,因此积极稳健地大力发展票据贴现市场显得愈加重要。

一、我国票据贴现市场存在的问题

1、各家银行的无序竞争使得贴现利率大幅下降

现行贴现利率的确定方式为“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按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 加点”确定,但并未明确最低“加点”标准。这使得企业筹资成本低于人行流动资金基础利率,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在融资困难的前提下,刻意在贴现业务方面做文章。有些银行为争揽业务,纷纷降低门槛,是贴现率一降再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审查标准模糊

《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目前银行受理贴现业务,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交商品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但凭此是否可以审查出其真伪?并且目前有些银行为了业务发展,仅要求申请人提交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复印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票据贴现审查的标准,隐含了一定程度的经营风险。

3、票据种类单一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社会主体缺乏信用意识,企业间债务拖欠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拖欠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比较淡薄,诚信环境尚未形成。受理的票据业务仅限于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一般不予受理,这是由于银行对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主体资信情况缺乏了解。结构上的不合理,远不能满足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所需的票据数量,也制约了企业信用的重构。

4、部分企业借机钻营,套取银行信用

一部分民营企业在落后的经济环境中,融资尚存在一定困难,于是可能同时注册两个企业,以一个企业名义交纳一部分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在另一个银行以另一个企业名义进行贴现,有时循环使用,解决自己资金周转困难之需。有些银行虽然明白其中端倪,但为了吸收存款、赚取贴息,也就放任自流。

二、发展票据贴现市场的建议 1、增强票据贴现的货币性功能

票据贴现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 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低的特点在票据贴现交易中能够得到

充分体现。所以它是企业及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重要手段, 能够按照市场功能配置资金, 发挥效

益。货币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吸纳票据和控制信贷计划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而且其作用的时效性较强。

2、解除由于贴现交易的政策性限制

目前,票据转让的主要形式还是贴现, 而办理贴现需 要提供持票的法人资料, 并且要以真实的交易背景, 这都在客观上制约了票据的流通。如果能形成以融资为目的的商业票据的直接交易市场则可以进行票据的直接转让。

3、继续深化以shibor为基准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 这种机制更能体现货币市场上资金的时效和真正的价值, 充分发挥利率对于调剂货币资金余缺的杠杆作用, 使票据贴现资金流向效能最大的地方,从而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4、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当今的金融体系下, 货币市场不断开放,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以波及全局,因此必须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来保护票据贴现市场,规范各交易方和利益人的行为, 从而保障其正常稳健运行。

5、提高各交易方的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要增强法律意识, 避免对排除了背书性和流通性的票据进行贴现。二是提高各方的审票能力, 防止出现接收假票或有瑕疵的票据。三是金融机构应加强内控建设, 避免出现道德和操作风险。四是各交易方应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和市场风险, 从而有效规避利率风险。

6、以市场为基础, 合理确定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而目前该利率偏高, 脱离市场实际。贴现行因办理再贴现无利可图, 纷纷开办转贴现业务, 中央银行手中没有票据, 也无法通过吞吐票据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因此,中央银行应适时调整再贴现利率,以引导贴现利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加强各地中央银行的统一监管

央行应加强监督管理,对不正当竞争采取有力制裁。同时应增强再贴现利率的弹性,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利用再贴现利率的传导机制作用,约束商业银行的借款和放款行为,达到央行宏观调控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 戴根有.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践和经验[J].金融研究,2007,(1):55~65.

[2] 易 纲,谭 霖. 规范发展票据市场至关重要[J].金融研究,2008,(3) :26~35.

[3] 曹海珍. 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思考[J] .中国货币市场,2007,(8):28~31.

[4] 袁 东. 试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及其政策问题[J].财贸经济,2009,(2):22~27. 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