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为预防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指导和标准医院感染爆发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管理标准?、?医院感染监测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1.2处置工作原那么: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快速反响,协同作战;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爆发的扩大化。
本预案适用与我院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的应急处理工作。
2.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2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效劳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2.3医院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4疑似医院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疑心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疑心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5本预案中的医院感染爆发包括爆发和疑似爆发,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5.1某一感染综合征的爆发:医院内或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不同类型的感染,但都有感染的典型病症,如高热、白细胞增高、手术切口炎症表现等等。
2.5.2某一系统疾病的爆发:医院内或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类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或手术切口感染等,但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不同。
2.5.3某一病原体的爆发:医院内或同一科室内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的病原菌感染,感染类型可以不同,既有呼吸道感染,也有手术切口感染。如MRSA所致的感染流行爆发,如可引起病人各个部位的感染。 3.组织体系及职责: 3.1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主管医院感染副院长
成员:感染办主任、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后勤主任、器械科科长、药剂科科长、检验科科长,医院感染科所有专职人员。 职责: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发生医院感染疑似爆发或爆发趋势时,负责对本院的医院感染爆发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医院感染爆发的调查与控制工作,并按要求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
.
.实用文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感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具体工作,催促我院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落实各项处置措施。 3.2技术专家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主管副院长
医疗救治组:医务科科长、心内科主任、急诊科主任、外科主任、骨科主任、妇产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
院内感染控制组:院感办主任、护理部主任及副主任、感染办专职人员。 医技组:药剂科主任、检验科主任、功能科主任、影像科主任。 保障组:后勤科主任、器械科科长、供给室护士长。 职责:负责对医院感染爆发卫生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对下一步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议等;负责监督和管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平安防护工作。
3.3疫情报告管理组: 组长:主管副院长 副组长:感染办主任
成员: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
职责:负责收集医院感染病例的个案信息,负责医院感染爆发疫情上报。 3.4.各部门在感染爆发应急处置中的具体分工:
3.4.1院感科: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爆发评估报告。负责感传染病的报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等工作。 3.4.2医务科:协助开展医院感染爆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3.4.3护理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爆发调查与控制,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3.4.4微生物室:负责现场标本的采集及检测,及时准确地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查工作。
3.4.5药剂科、供给室: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无菌物品供给等保障工作。 4.疫情监测与报告
院感科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并付诸实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通过监测并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爆发倾向和隐患,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4.2报告:医院感染爆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和医院感染爆发。 4.2.1医院感染爆发的院内报告程序与时限:
(1)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是全体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临床医师、护士是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责任报告人,当科室有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倾向或医院感染爆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生上述医院感染爆发三种情况的所在临床科室,应由首席医生负责在1小时内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并 报告院感科负责人;如
.
.实用文档.
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联系院感科,应报医院总值班,医院总值班报告值班院领导并通知院感科负责人。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当监测或接到上报某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疑似爆发或2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时,迅速到科室初步调查分析,对感染性质进行判断。
(3)化验室在短时间之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务必在1小时内 或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如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以 或当面方式进行报告的,应报院总值班,院总值班报告院领导并通知院感科负责人。
(4)在收到报告后,院感科专职人员应在1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 报告,此外还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2.2医院感染爆发上报程序与时限:医院感染爆发由院感科填写医院感染爆发信息报告表并按程序报告陕州区卫计委。医院感染爆发除按感染爆发程序报告外,必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1)我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陕州区卫计委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 (2)我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标准〔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陕州区卫计委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1调查与判断:
5.1.1院感科在监测工作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爆发或接到相关科室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负责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计算其罹患率;
5.1.2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相关职能科及专家组成员对爆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决定应急预案是否启动;负责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负责协调相关科室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及防控工作。
院感科、检验科应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视医院感染疾病的特点,可选择病人、接触者、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各种分泌物、血液、体液、排泄物和组织为标本。通过各种病原学、血清学检查仍然不能确定感染源时可以采用通过综合性分析初步确定几个可能的感染源。
对感染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
.实用文档.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具体处置措施为:
5.4.1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5.4.2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爆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 5.4.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5.4.4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5.4.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爆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总结此次调查的经验与缺乏。
5.5.1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5.2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5.5.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5.5.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5.5.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等工作; 5.5.6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5.5.7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5.5.8及时总结和反响临床上别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5.5.9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及技能培训。 6责任追究:
6.1医院对发生的医院感染爆发应及时上报陕州区卫计委和疾控中心,主管院长为医院感染爆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院感科负责人为医院感染爆发的责任报告人。
6.2各科室应及时向院感科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首席医生为医院感染爆发院内责任报告人,科主任为本科内感染爆发事件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3任何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对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不及时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全院通报批评,报告不及时的科主任扣除当月奖金津贴,科护士长及科室监控员、经管医生及检验人员扣除当月一定数量奖金。授意他人瞒报和谎报的个人扣除当月奖金,个人年度考核取消评优资格,并记入个人档案。
6.4由于对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不及时、瞒报和谎报引起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医疗事故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不及时、瞒报和谎报者同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6.5院感科负责人未按报告要求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者院内通报批评,扣除科主任当月奖金,造成恶劣影响者按上级有关部门处分意见处分。 6.6各临床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爆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
.实用文档.
不得提供虚假材料。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积极合作,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置措施。如因推诿、阻碍处置工作者扣除当月奖金。 7预案制定、启动与终止:
7.1预案制定:本预案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将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及本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修订和补充,并在全院公布。 7.2预案启动与终止:各科室发现可疑医院感染爆发后,按报告程序进行报告,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感染事件做出确认方可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感染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经过最长潜伏期后2周内无新发病例出现。医院感染爆发处置流程见附件。
.
.实用文档.
医院感染流行与爆发的紧急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微生物检验人员、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发现以下情况: 情况一:某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呈医院感染流行 情况二:某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执行?院内感染爆发上报程序?,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在此期间内,科室负责人根据现状,有权采取措施立即处理。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吧传播途径:如依照实际情况对病区人员实施分类隔离等。 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院内感染上报程序?逐级上报 启动?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预案?,组织各部门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汇总、反响、分析、判断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务科 护理部 微生物检验部门 药剂科、后勤科、设备科等部门 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开展环境卫生学检测及有关标本采集; 3、指导消毒隔离防控措施。 1、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诊疗方案; 2、调配医务人员积极救治病人; 3、预防医疗纠纷。 1、消毒隔离防控措施的落实;2、调配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 3、协助流行病学调查。 1、标本采集别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 2、微生物同种同源鉴定; 3、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1、治疗药品的协调;2、消毒药品设备的协调; 3、消毒防护用品及设备的协调;4、临床药师指导用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