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钢度等使用性能物理性能:电学性、磁性、导热性、热膨胀、密度、熔点等
化学性能: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热稳定性)可锻性铸造性工艺性能压力加工(冲压性)
焊接性切削加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受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断裂的能力称材料的力学性能又称为机械性能。
主要有四大指标:
1、 强度指标:抗拉强度b 屈服强度s
:(疲劳强度、屈强比)
伸长率(延伸率)2、塑性指标
断面收缩率布氏强度(HB)洛氏硬度(HRC)3、硬度指标 维氏硬度(HV)里氏硬度(HL)D冲击韧性4、韧性指标断裂韧度akKICAk
1、强度指标
将规定尺寸的试棒在拉伸实验机上进行静拉伸实验,以测定该试件对外力载荷的抗力,可求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
(1)拉伸曲线图
(2)应力应变图
外力 应力 (单位面积所受力)
A0(拉伸图)
变形量ΔL (应变ε)
高碳钢 外力F (应力σb σb 中碳钢 K 低碳钢
应变
A0 对原材料、焊接工艺及焊接试板均有严格的标准进行规定。 对圆形拉伸试样分标准试样和比例试样,每种又分为长试样和短试样
L0d0标准试样:直径d20标距L0L0标距L0 d0L011.3比例试样:d0任意选用L05.6510(长试样)5(短试样) A(长)6A(短)0(3)拉伸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 L (单位长度的变形量) L0L0 d ①弹性变形阶段:变形量L与外力(或应变和应力)成正比(即虎克定律)。
该阶段最高值:e:P:称比例极限(即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负荷)。
e:弹性极限:我们把材料产生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称由于检测精度,国标规定以残余变形量为0.01%时的应力为弹性极限。
eFe A0应力:单位面积上材料抵抗变形的力称为应力。
PPa(N2)
mA0国际单位:米、牛、秒制 ②屈服阶段
屈服极限;材料承受的载荷不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塑性变形即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又叫屈服点,用s表示。
sPS A0许多合金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所以工程上规定了以试样产生的伸长量为试样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材料的条件屈服点,用0.2表示。(严格的也可以是0.1、0.05等)
屈服阶段是由于材料内部晶格间发生滑移所至。
③强化阶段
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拉力破坏作用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又称抗拉强度。即产生最大的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
bPb A0由于塑变而产生加工硬化,载荷需增加直至最大载荷Pb后局部发生塑变即“颈缩”。
强度极限b在工程技术上很重要,它的物理意义是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表征材料在拉伸条件下所能担负的最大负荷的应力值在工程上称抗拉强度。它是工程设计和选材上的重要依据,再加上适当的安全系数。b的测量既方便又准确。
屈强比
sb: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称为屈强比。
比值越大越能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自重,但可靠性能下降,因两值较接近,材料在断裂前的塑性“储备”较少,安全裕度较小。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可靠性越高,为保证安全,一般比值在0.65~0.75之间,高屈强比可省材料但对应力集中较敏感,抗疲劳性能较差,所以对大于0.8要慎重处理。
此问题考试可能涉及面大,焊接气瓶用钢国标限定为不得大于0.8。 ④颈缩阶段:
b后试件局部开始变细,出现颈缩现象,截面急剧减小,载荷也减小,曲线下降到K点断裂,此时应力在变大(加工硬化所致)负荷变小
b、s是两个主要指标
s作强度指标时安全系数ns1.5~2.0
b作强度指标时安全系数nb2.0~5.0
现行锅规 ns1.5现行容规 ns1.62、塑性指标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最大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①伸长率:δ
试样受拉力断裂后,总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的百分率称为伸长率(延伸率)
L1L0100% δ=L0nb2.7 nb3
L0:试件原始标距长度 L1: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
长试样 10或表示,L0=10d
短试样 5表示, L0=5d
相同符号才能进行比较,同一钢材的5与10值不同,5大约为
10的1.2倍。
为了防止采用屈强比高的钢材,对锅炉钢板的伸长率规定5不得小于18%,以此来限定屈强比。
②断面收缩率 Ψ(%)
试样受拉力断裂后,试样截面的缩减量与原截面之比的百分率称为断面收缩率。
AA ψ=01×100%
A0A0:拉伸前原始截面
A1:拉断后细颈处,最小截面积
断面收缩率不受试件标距长度的影响(无长短之分),对于锅炉
压力容器材料的伸长率一般要求10%以上。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明材料在静态或缓慢拉伸应力作用下的韧性,良好的塑性即可使材料冷压成型性好,重要的受压零件可防止超载时发生脆性断裂,但对塑性的要求有一定限度并非越大越好。
3、硬度指标:
硬度: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都是用一定载荷(压力)把一定的压头压在金属材料表面,然后测定压痕面积或深度来确定硬度值,压痕愈大愈深则硬度愈低。它是表征材料的弹性、塑性、形变强化率,强度、韧性等一系列不同物理量的组合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由于简单易行,不必破坏所以是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
①布氏硬度 HB
在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上施加压力P,使钢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并留下压痕,载荷P与压痕表面积之比称为布氏硬度。
HB=
HBP AP:压力载荷(N) A:压痕表面积(㎜)
P2P 0.10222AD(DDd)D:钢球直径 d:压痕直径
为了避免压痕面积计算的麻烦,专门制定了压痕直径与HB值的对照表。
在布氏硬度实验时,钢球直径D,压力P和力保持时间应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厚度选定。PD2的比值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PD2分为30、10、25三种;压痕直径d应在0.25D<d<0.6D范围内。 HB>450不能用淬火钢球测量布氏硬度。 硬度与强度的关系:
经验公式:b0.36HB 低碳钢 b0.34HB 高碳钢
布氏硬度一般不标出单位,硬度值越高表示材料越硬。
表示方法:HBS淬火钢球≤450HB,HBW合金钢球≤650HB
②洛氏硬度 HR
洛氏硬度时采用测量压痕深度来确定硬度值的实验方法。 实验:锥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或直径为1.588㎜(116英时)的淬火钢球负载先后两次施加,先加100N初载再加主载荷,按照压头种类和总实验力的大小组成三种洛氏值。
洛氏硬度及应用范围
标度 HRA HRB HRC 压头 120°圆锥 1.588㎜钢球 120°全钢圆锥 总负荷(N) 600 1000 1500 测量范围 75~85 25~100 20~67 洛氏硬度实验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迅速,压痕较小故在热处理质量检验中应用最广。 (无名数)HR=
Kh 每0.002为一个洛氏单位。 h:为深度 0.002金刚石压头 K=0.2㎜ 黑色表盘刻度 淬火钢球 K=0.26㎜ 红色表盘刻度
HRC≈
1HB 10136° ③维氏硬度 HV:使用金刚石正四棱锥体
为了满足从软到硬有一个连续一致的硬度标度,需要采用维氏硬度HV:是以负荷除以压痕表面积所得的商。测出两对角线平均长度(d)㎜。然后查表或代入公式确定硬度值。
(N)
HVP1.8544PP0.1891(MPa) 22AVdd(㎡)
它采用正棱角锥体金刚石压头,实验压力从10~1000N选用。还有显微硬度选更小的压力测出金相组织中不同相的硬度。焊缝热影响区硬度等。
④里氏硬度HL
装有一碳化钨冲击测头在一定高度下冲击试件表面测出冲击测头距试样表面1㎜处的冲击速度和回跳速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中速度与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则
HL=1000×
VBVB:测头回跳速度
VA
VA:冲击速度
里氏硬度仪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任何方向均可测试,所以适合现场使用,由于是电压值,电脑处理十分方便。
里氏硬度实验结果表示方法:
在HL里氏硬度符号前给出硬度数值,在HL后给出冲击装置类型。 例:700HLD表示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对于换算成其他硬度则在HL前,相应的硬度符号 例如:HB120 HLD;400HV HLD;
冲击装置类型D、DC、G、C型。主要是冲击体质量不同,冲击能量不同,测试范围不同。
4、韧性指标
冲击韧性韧性: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称为韧性指标。
断裂韧性①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或者说断裂时吸收冲击功的能量大小,它表示材料对冲击负荷的抗力。
计算公式:aK=单位 Jcm2AK FAK:冲击功(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 F:试样缺口处的截面积
(1J=1N.m)
目前均采用冲击吸收功AKV表示,单位J 试样:U型缺口—时效冲击时用
V型缺口 AKV表示,V型缺口在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中
应用较多。
时效冲击将试件拉伸残余变形10%(低碳钢),5%(低合金钢)后加热250°10℃保温一小时后再作冲击,试验采用U型缺口,得出aKUS时效冲击值。
(1)脆性转变温度:TK
我们把使材料的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的温度叫做脆性转变温度。 因为冲击韧性与试验温度有关,材料在低温下会出现由塑料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冷脆性转变温度的高低是金属材料质量指标之一。冷脆转变温度越低的材料其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越好,北方寒冷地区
必须具有更低的冷脆转变温度才能保证安全,所以在-20℃以下的地区所有焊件都要求低温冲击韧性。
冷脆温度的测定目前可使用三种方法:
①能量准则法 ②断口形貌准则法 ③落锤试验法
所测试样发生脆性断裂的最高温度称为无塑性转变温度NDT。钢材的最低允许工作温度应高于无塑性转变温度。(注意与NDT无损探伤试验相区别)
试样在冲击断裂过程中是一个裂纹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如果塑变能够发生在断裂的前面,阻止裂纹的扩展而裂纹的继续发展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冲击韧性的高低取决于材料有无迅速塑性变形的能力。
aK值对材料内部组织及缺陷较其他方法更为敏感,能够灵敏地反映出材料品质、宏观缺陷和显微组织方面的变化。此外冲击实验迅速、方便,所以是质量检验的有效方法。例如:对白点、温度敏感(时效冲击)。
②断裂韧度
由于在高强度材料中时常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实际上材料远非是均匀的、连续的各向同性的其组织中存在微裂纹、夹杂、气孔等缺陷可看作是裂纹,在外力作用下,在裂纹尖端附近便出现应力集中,根据断裂力学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分析,应力场的强弱主要取决与一个力学参数——应力强度因子KI
KI=Ya Y—无量钢系数与裂纹形状、加载方式试样尺寸有关
:外加拉应力(MPa)
a:裂纹长度的一半(m)
当拉应力逐渐增大或裂纹逐渐扩展时,KI也随之增大,当KI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试样中的裂纹会突然失稳扩展,导致断裂。这个临界值称为该材料的断裂韧度用KIC表示。
断裂韧度是用来反映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即抵抗脆性断裂的指标。
当K1<KIC时,裂纹扩展很慢或不扩展; 当K1≥KIC时,则材料发生失稳脆断。
断裂韧度是材料固有的力学性能指标,是强度和韧性的综合体现,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内部组织和结构,与裂纹的大小、形状、外加应力等无关,通过实验测定的。
5、弯曲实验:
是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实验的主要项目,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试板都要进行弯曲实验方法:将试样放在支座上,用直径为D(一般
D= 为试样厚度)的压头压下,使试样弯曲至一定角度与焊接方
法、材料不同而取 180°(100°) 90°(50°)评定是以不出现长度大于一定尺寸的裂纹或缺陷为合格。分面、背、侧弯。
《容规》按GB150附录E《产品焊接试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规定执行,而在JB4744-2000标准中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之日起代替GB150-98的附录E
其中取消了原标准中弯轴直径和弯曲随钢种试样种类,以及焊接采用单面或双面焊而异的规定。而《锅规》仍延用老标准GB232《金属弯曲实验方法》。
3
一律采用弯轴直径D=4a弯曲角为180°的规定。支座间距离6a+3(面背) 63㎜(侧)
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中已对弯曲试验作了明确规定,而《锅规》仍执行D=3a 支点5.2a
弯曲角度180(碳素钢、奥氏体钢)双面焊 180(其它合金钢)单面焊则为90°、50°
6、有关材料力学方面的进一步知识 ⑴应力的种类:
①剪切应力:作用在构件两侧面上的外力的合力,是一对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横向集中力P,截面称剪切面,截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剪力大小称为剪切应力。(远则为扭距,再近则为一压应力)
②弯曲应力:作用在构件两侧面上的外力的合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则构件在力偶作用下,发生弯曲必然存在一条纵向线即不伸长也不缩短称为中性轴,从中性轴到顶面梁的内应力为压应力其顶面最大,从中性轴到底面内应力为拉应力其底面的拉应力最大。
当锅炉压力容器壳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或壁厚改变(例筒体不直、
P P m m Me Me 截面不圆、接缝有错边、棱角、凹凸不平、不同壁厚的板相连接等)会在不连续处及附近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和剪应力所以要加以限制。
③交变应力:随时间而交替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的过程称为一个应力循环,在一个应力循环中应力有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当最大最小应力的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min=-1时称为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当最小应力
maxmin=0时称脉动循环的交变应力。
锅炉压力容器的升压、卸压过程可视为一个应力循环,长期在交变应力下工作的构件有时会出现疲劳破坏的现象。分低周、高周疲劳。
当N≥104为高周,主要是疲劳强度不够即1 (2)应力集中
由于载面的尺寸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应力局部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用最大局部应力max与该截面上的名义应 力之比称为应力集中系数
应 力 时间
应 力 时间
max σmax 受单向拉伸平板开孔应
力集中系数为3
在锅压容器中缺陷(损伤、咬边、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
裂纹)等统称为缺口,应力集中的严重程度与缺口大小有关,缺口 即缺口根部曲率半径越小,应力集中系数越大。
(3)锅炉压力容器壳体的应力(外径内径≤1.2时)
对锅炉压力容器一般均采用薄壁回转壳体的简化模型来计算壳体的工作应力,这样就只存在两向应力:轴向应力和切向应力Q。 经断面法计算得 轴向应力 =
PD 4PD 切向应力 Q=
2P:压力 D:容器平均直径 :容器壁厚 轴向应力
D..P.D24
.P.D 4PD 4切向应力:2L..QP.DL Q
L P.D 2D 在工程计算时使用内径Dn则计算壁厚的公式:
=
PDnPDn= :切向许用应力
2P2.minP焊缝系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应力的大小与P、D成正比,与壁厚成反比,轴向应力是切向应力Q的一半,即圆筒形容器,环焊缝受力只是纵焊缝的一半;而对球形容器不存在切向应力,只有轴向应力,因此理论上球形比圆筒壁厚减少一半。
轴向应力
实际工作状态下壳体的应力是比较复杂的如元件自重、支座、温度引起应力、形状的变化、结构不连续存在缺陷等。
(4)钢材的脆化
在一定的不利条件或环境下使用的塑性材料会发生脆化即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a、冷脆性:大多数钢材随温度的降低其强度有所增加,韧性下降。 b、热脆性:钢材长时间停留在400~500℃后再冷至室温时,冲击韧性值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热脆性(兰脆)。
c、氢脆:
钢材的强度愈高对氢脆愈敏感,氢对钢材的脆化过程是一个微观裂纹,在交应力作用下的扩展过程只发生-100~150℃范围内。
冶炼中溶解在钢中氢,焊接中水、油分解的氢,还有因氢在钢板分P 层处聚集引起的氢鼓泡。氢在钢材中心部聚集造成的细微裂纹群:白点氢损伤。低合金钢焊接后延迟裂纹,焊后热处理就有一个作用去氢、去应力
d、苛性脆化:
介质内含有苛性钠(NaOH)使钢材腐蚀加剧而引起的脆化现象,一般发生在受压元件的铆接及胀接处:在主裂纹上有大量分枝细裂纹
e、应力腐蚀脆性断裂
由拉应力与腐蚀介质联合作用而引起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称为应力腐蚀。应力腐蚀的速度大于通常的腐蚀速度比单纯应力产生的断裂速度要小,每种材料只在某些介质中才会发生应力腐蚀。
碳钢、低合金钢焊制的压力容器在湿H2S,液氨以及NaOH溶液中,而奥氏体不锈钢则是氯离子引起的。
一、黑色金属、钢和有色金属
在介绍钢的分类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黑色金属、钢与有色金属的基本概念。 1、黑色金属是指铁和铁的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钢和生铁都是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生铁是指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产品,主要用来炼钢和制造铸件。
把铸造生铁放在熔铁炉中熔炼,即得到铸铁(液状),把液状铸铁浇铸成铸件,这种铸铁叫铸铁件。
铁合金是由铁与硅、锰、铬、钛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铁合金是炼钢的原料之一,在炼钢时做钢的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添加剂用。
2、把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按一定工艺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和直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钢属于黑色金属
但钢不完全等于黑色金属。
3、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另外在工业上还采用铬、镍、锰、钼、钴、钒、钨、钛等,这些金属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其中钨、钛、钼等多用以生产刀具用的硬质合金。以上这些有色金属都称为工业用金属,此外还有贵重金属:铂、金、银等和稀有金属,包括放射性的铀、镭等。 二、钢的分类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钢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 1、按品质分类
(1) 普通钢(P≤0.045%,S≤0.050%) (2) 优质钢(P、S均≤0.035%)
(3)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 碳素钢:a.低碳钢(C≤0.25%);b.中碳钢(C≤0.25~0.60%);c.高碳钢(C≤0.60%)。 (2) 合金钢: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1)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 4、按金相组织分类
(1) 退火状态的: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b.共析钢(珠光体);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碳体)。
(2) 正火状态的:a.珠光体钢;b.贝氏体钢;c.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 (3) 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5、按用途分类
(1) 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c.钢筋钢。
(2) 结构钢
a.机械制造用钢:(a)调质结构钢;(b)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c)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 b.弹簧钢 c.轴承钢
(3) 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4) 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c.电热合金钢;d.耐磨钢;e.低温用钢;f.电工用钢。
(5) 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6、综合分类 (1)普通钢
a.碳素结构钢:(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 b.低合金结构钢 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 (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c)电热合金钢;(d)电工用钢;(e)高锰耐磨钢。
7、按冶炼方法分类 (1) 按炉种分
a.平炉钢:(a)酸性平炉钢;(b)碱性平炉钢。
b.转炉钢:(a)酸性转炉钢;(b)碱性转炉钢。或 (a)底吹转炉钢;(b)侧吹转炉钢;(c)顶吹转炉钢。
c. 电炉钢:(a)电弧炉钢;(b)电渣炉钢;(c)感应炉钢;(d)真空自耗炉钢;(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
a.沸腾钢;b.半镇静钢;c.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中国钢号表示方法 一、我国钢号表示方法概述
钢的牌号简称钢号,是对每一种具体钢产品所取的名称,是人们了解钢的一种共同语言。我国的钢号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221-79)中规定,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即:
①钢号中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符号表示,例如Si,Mn,Cr……等。混合稀土元素用“RE”(或“Xt”)表示。
②产品名称、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等,一般采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见表。 ③钢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GB标准钢号中所采用的缩写字母及其涵义
名称 汉符字位名称 字 号 体 置 汉字 符号 字体 位置 gc ZG ZU DZ DR 小写 大写 大写 大写 大写 尾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屈服点 屈 Q 大头 多层或高压容器用钢 高层 写 沸腾钢 沸 F 大尾 铸钢 写 半镇静钢 半 b 小尾 轧辊用铸钢 写 铸钢 铸辊 地质 电热 镇静钢 镇 Z 大尾 地质钻探钢管用钢 写 特殊镇静钢 特TZ 大尾 电工用热轧硅钢 镇 写 氧气转氧 Y 大中 电工用冷轧无取向硅炉(钢) 写 钢 碱性空气转炉电无 DW 大写 DQ 大写 碱 J 大中 电工用冷轧取向硅钢 电取 写 (钢) 易切削钢 碳素工具钢 滚动轴承钢 焊条用钢 高级(优质钢) 特级 易 Y 大头 电工用纯铁 写 碳 T 大头 超级 写 滚 G 大头 船用钢 写 焊 H 大头 桥梁钢 写 高 A 大尾 锅炉钢 写 特 E 大尾 钢轨钢 写 电铁 超 船 桥 锅 DT C C q g 大写 大写 大写 小写 小写 头 尾 尾 尾 尾 轨 精 耐蚀 高合 U J NS GH K 小写 大写 大写 大写 大写 头 中 头 头 头 铆螺钢 铆ML 大头 精密合金 螺 写 锚链钢 锚 M 大头 耐蚀合金 写 矿用钢 矿 K 大尾 变形高温合金 写 汽车大梁 L 大尾 铸造高温合金 梁用钢 写 压力容容 R 大尾 器用钢 写 二、我国钢号表示方法的分类说明 1.碳素结构钢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 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脱氧方法符号: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基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2.优质碳素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钢号为“45”,它不是顺序号,所以不能读成45号钢。 ②锰含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50Mn。
③沸腾钢、半镇静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最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1%的半镇静钢,其钢号为10b。 3.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表示。例如“T8”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8%。
③锰含量较高者,在钢号最后标出“Mn”,例如“T8Mn”。
④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的磷、硫含量,比一般优质碳素工具钢低,在钢号最后加注字母“A”,以示区别,例如“T8MnA”。 4.易切削钢
①钢号冠以“Y”,以区别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字母“Y”后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3%的易切削钢,其钢号为“Y30”。
③锰含量较高者,亦在钢号后标出“Mn”,例如“Y40Mn”。 5.合金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 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合金含量<1.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和“12Cr1MoV”,前者铬含量为0.4-0.6%,后者为0.9-1.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1.5%、≥2.5%、≥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例如18Cr2Ni4WA。 ③钢中的钒V、钛Ti、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
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例如20MnVB钢中。钒为0.07-0.12%,硼为0.001-0.005%。 ④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⑤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例如,铆螺专用的30CrMnSi钢,钢号表示为ML30CrMnSi。 6.低合金高强度钢
①钢号的表示方法,基本上和合金结构钢相同。
②对专业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应在钢号最后标明。例如16Mn钢,用于桥梁的专用钢种为“16Mnq”,汽车大梁的专用钢种为“16MnL”,压力容器的专用钢种为“16MnR”。 7.弹簧钢
弹簧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弹簧钢和合金弹簧钢两类,其钢号表示方法,前者基本上与优质碳素结构钢相同,后者基本上与合金结构钢相同。 8.滚动轴承钢
①钢号冠以字母“G”,表示滚动轴承钢类。
②高碳铬轴承钢钢号的碳含量不标出,铬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例如GCr15。渗碳轴承钢的钢号表示方法,基本上和合金结构钢相同。 9.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
①合金工具钢钢号的平均碳含量≥1.0%时,不标出碳含量;当平均碳含量<1.0%时,以千分之几表示。例如Cr12、CrWMn、9SiCr、3Cr2W8V。
②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表示方法,基本上与合金结构钢相同。但对铬含量较低的合金工具钢钢号,其铬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并在表示含量的数字前加“0”,以便把它和一般元素含量按百分之几表示的方法区别开来。例如Cr06。
③高速工具钢的钢号一般不标出碳含量,只标出各种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例如钨系高速钢的钢号表示为“W18Cr4V”。钢号冠以字母“C”者,表示其碳含量高于未冠“C”的通用钢号。 10.不锈钢和耐热钢
①钢号中碳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例如“2Cr13”钢的平均碳含量为0.2%;若钢中
含碳量≤0.03%或≤0.08%者,钢号前分别冠以“00”及“0”表示之,例如00Cr17Ni14Mo2、0Cr18 Ni9等。
②对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以百分之几表示,而钛、铌、锆、氮……等则按上述合金结构钢对微合金元素的表示方法标出。 11.焊条钢
它的钢号前冠以字母“H”,以区别于其他钢类。例如不锈钢焊丝为“H2Cr13”,可以区别于不锈钢“2Cr13”。 12.电工用硅钢
①钢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钢号头部字母DR表示电工用热轧硅钢,DW表示电工用冷轧无取向硅钢,DQ表示电工用冷轧取向硅钢。
②字母之后的数字表示铁损值(W/kg)的100倍。
③钢号尾部加字母“G”者,表示在高频率下检验的;未加“G”者,表示在频率为50周波下检验的。
例如钢号DW470表示电工用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在50赫频率时的最大单位重量铁损值为4.7W/kg。 13.电工用纯铁
①它的牌号由字母“DT”和数字组成,“DT”表示电工用纯铁,数字表示不同牌号的顺序号,例如DT3。
②在数字后面所加的字母表示电磁性能:A——高级、E——特级、C——超级,例如DT8A。
三、部分新老钢号对照
1、碳结钢新、老标准钢号对照。
GB700-88新标准系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30《结构钢》,而GB700-79旧标准主要参照前苏联IOCT380,因此两者的钢号表示方法以及对各钢号所规定的技术要求都不相同,现将新旧标准钢号对照如下。 GB700-88标准 GB700-79标准 钢号 技术条件 钢号 技术条件 A1钢保证的力学性能(σs,σb,δ和不分等级,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σs,σb,δ和A1 冷弯),B1钢保证的化学成分与冷弯)均须保证。 Q195相同 Q195 对轧制薄板和盘条等产品, 其力学性能的保证条件,可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在有关标准中B1 A1钢的冷弯试验是附加保证条件 另行规定。 1号钢没有特类钢 分A、B等级,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须A2 A2钢保证的力学性能,C2钢保证保证 Q215 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15Q215A不作冲击试验 C2 钢基本相同 Q215B 须作室温冲击试验,用V型缺口试样 A3钢保证的力学性能,C3钢保证分A、B、C、D等级,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A3 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35性能均须保证 钢基本相同 Q235A不作冲击试验 Q235 C3 A3钢附加保证常温冲击试验,用U型缺口试样 C3钢附加保证常温或-20OC冲击试Q235B 须作室温冲击试验,用V型缺口试样 验,试样同上 Q235C、Q235D用于重要焊接结构,前者于0OC作冲击试验,后者于-20OC作冲击试验,试样, 试样同上 A4钢保证的力学性能,C4钢保证分A、B等级,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须A4 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55保证 钢基本相同 Q255 C4钢附加保证冲击试验,用U型Q255A不作冲击试验 C4 缺口试样 Q255B须作室温冲击试验,用V型缺口试样 Q275 不分等级, 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须保证 C5 C5钢保证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75钢基本相同 2、低合金钢目前采用GB/T1591-94代替1591-88,现将部分新老钢号对照如下:
GB/T1591-94 Q295 Q345 Q390 Q420 钢的来源
钢的源头是铁矿砂,即铁元素(Fe)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纯粹的铁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铁矿砂主要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三种,这些都是铁的氧化物,不同之处在
GB1591-88 09MnV 09MnNb 12Mn 12MnV 16Mn 16MnRE 15MnV 15MnTi 16MnNb 15MnVN 14MnVTiRE 于它们的氧化方式。铁矿砂中的含铁量越高越好,理论上铁矿砂中的最高含铁量在72%左右,含铁量在60%以上称为富铁矿。铁矿砂先在熔炉内还原成铁(铣铁),再送入炼钢炉内脱碳精炼成钢,废钢也可在炼钢炉熔炼再生。一般钢铁依使用用途制成性质、形状各异的商品,既所谓的钢铁制品。通常钢铁制品是将铁矿石还原,熔解成铣铁(炼铣),铣铁精炼成钢(炼钢),钢再轧延、加工后制成各种钢铁制品,广义的钢铁制品包含铸铁、铸钢、锻造钢品及钢材加工的制品 炼 铣
铁矿砂在熔炉(高炉)中提炼成铁的过程称为炼铣。熔炉外部由钢板铸造而成,内部衬耐火砖。高度20~30m,炉径6~8m形状的炉称为高炉(铣铁日产超过一万吨的大型高炉炉床直径13~14m,炉高100m以上)。炼铣时,自高炉上方将铁矿砂、焦炭、石灰石等交互投入,热风炉加热过的空气由高炉下部风口吹入,炉内焦炭燃烧生成1500。C高温,产生一氧化碳(CO)炉气自炉中上升,一氧化碳把铁矿砂还原;炼成的铣铁自炉下方出铣口流出,由混铣炉暂贮并运到炼钢工场,或用盛桶装熔铣注入形状似猪槽的铸模内。 炼 钢
高炉熔出的铣铁碳含量高(C含量3%以上),硅(Si)、磷(P)、硫(S)等不纯物多,产品既硬且脆。把杂质减低炼成强韧性质的钢制品,此过程称为炼钢。炼钢原料除铣铁、废钢外,还有去除不纯物用的熔剂,生石灰、萤石,脱氧剂合金铁等,使钢的品质提高。炼钢方法主要有转炉、电炉、平炉三种,随炼钢炉种类不同使用的原料各异,转炉用以熔铣,电炉以废钢为主原料,平炉使用铣铁和废钢。 炼钢法
电炉炼钢法电气炉如锅子形状,由炉盖、炉壁、炉床三部分构成,外侧是厚铁板制成,内侧有冷却水管,炉床筑耐火砖与耐火材料,炉体可以前后倾动,炉盖中央有电极垂直插入,可自动调整升降,电极的弧光高热溶解废钢,进行氧化、还原精炼成优质钢品,电气炉又有直流(DC)与交流(AC)两种,直流电炉使用电极一支,交流电炉三支,所以直流电炉电极单位耗用量较低,溶解热效率较好,噪音低。
转炉炼钢法:转炉以熔铣为主原料,精炼时间短,几乎不需燃料,可降低成本,高炉溶
解的熔铣置入转炉后吹入高压氧气,将铣铁中的碳素与其它不纯物氧化燃烧去除,可提炼出纯度高的钢,吹氧方式有顶吹、底吹、顶底吹三种。
平炉炼钢法:平炉是平船底形状的反射炉,加入铣铁、废钢、石灰石用燃料加热溶解,以氧气或氧化铁把铣铁中的碳(C)和硅(Si)磷(P)等氧化去除,精炼完成加入硅铁、锰铁、铝去除钢液中的氧气、氮气,炼钢时间较长。近年此法逐渐消失被转炉取代。连续铸造:熔钢不能直接作轧延,必须造块(现已几乎消失)或由连续铸造方式作成扁钢胚、大纲胚、小钢胚等半成品,连铸设备有垂直形、弯曲形、水平形式,设备有分钢槽、铜模、冷却装置、矫直机、引拔机、切断装置等,钢液由盛钢桶流出熔钢到分钢槽,依模型铸成制品,可以冷却后再加热轧延,连铸后不等冷却直接轧延的方法已被采用,能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316和316L不锈钢
316和317不锈钢(317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7不锈钢中的钼含量略高明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
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
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 耐热性
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最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 热处理
在1850-2050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316不锈钢
不能过热处理进行硬化。 焊接
316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所有标准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可根据用途,分别采用316Cb、316L或309Cb不锈钢填料棒或焊条进行焊接。为获得最佳的耐腐蚀性能,316不锈钢钢的焊接断面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如果使用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 典型用途
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
不锈钢、特殊合金牌号与美国、日本、欧洲对照表
类别 中国 Cr13型 1Cr17Ni2 9Cr18 美国 410 431 440C 17-4PH XM32 S31500 S31803 S31260 日本 SUS410 SUS431 SUS440c SUH630 SUH600 SUH616 3RE60 329J3L1 329J1L1R-4 329J4L 欧洲 SAF2301 SAF2321 DIN1.4313 SAF2205 SAF2507 马氏体不锈钢 0Cr17Ni4Cu4Nb 1Cr12Ni3MoWV 2Cr12MoVNbN 2Cr12NiMoWV 双相钢 00Cr18Ni5Mo3Si2 00Cr22Ni5Mo3N 00Cr25Ni6Mo2N 00Cr25Ni7Mo3N 00Cr25Ni6Mo3CuN ZG40Cr25Ni20 特种合金 ZG45Ni35Cr27N6 KP HK S32550 ZG50N148Cr28W5 ZGN136Cr26Co15W5 ZG10Ni32Cr20Nb ZG45Ni48Cr28W5Co5 0Cr13 铁素体 00Cr17Ti 00Cr18Mo2Ti 0Cr18Ni9Ti 00Cr19Ni10 0Cr17Ni12Mo2 0Cr17Ni14Mo2 00Cr19Ni13Mo3 奥氏体不锈钢 ZG00Cr19Ni10 ZG00Cr17Ni14Mo2 0Cr25Ni20 00Cr20Ni18Mo6CuN 00Cr20Ni25Mo4.5Cu 00Cr25Ni22MoN 410S 321 304L 316 316L 317L CF3 CF3M 310S S31254 904L S31050 SUS410S SUS321 SUS304L SUS316 SUS312L SUS317L SCS19A SCS16A SUS310S SAF2337 SAF2343 254SMO 2RK65 2RE69 各种优质合金钢,工模具钢、低温钢、压力容器用钢、ASME规范材料,线材、板材、TIG焊丝合金钢 及覆皮焊条。
钢 材 理 论 重 量 计 算 方 法
角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 (注: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公斤)=7.85*厚度
有色金属的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公斤)=比重*厚度
各种有色金属的比重如下: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铝板2.8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公斤)=2.96*厚度
紫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黄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镀层重量计算方法
单面公称镀层重量 锌层计算重量kg/m2 相当锌层厚度mm 40 50 60 90 100 110 125 135 175 225 0.06 0.075 0.092 0.122 0.142 0.152 0.152 0.19 0.229 0.282 0.008 0.01 0.013 0.017 0.02 0.022 0.024 0.027 0.032 0.04 如何在外观上辩别假冒伪劣钢材
1.伪劣钢材易出现折叠。折叠是钢材表面形成的各种折线,这种缺陷往往贯穿整个产品的纵向。产生折叠的原因是由于伪劣厂家追求高效率,压下量偏大,产生耳子,下一道轧制时就产生折叠,折叠的产品折弯后就会开裂,钢材的强度大下降。
2.伪劣钢材外表经常有麻面现象。麻面是由于轧槽磨损严重引起钢材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缺陷。由于伪劣钢材厂家要追求利润,经常出现轧槽轧制最超标。
3.伪劣钢材表面易产生结疤。原因有两点:1.伪劣钢材材质不均匀,杂质多。2。伪劣材厂家导卫设备简陋,容易粘钢,这些杂质咬人轧辊后易产生结疤。
4.伪劣材表面易产生裂纹,原因是它的坯料是土坯,土坯气孔多,土坯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产生裂痕,经过轧制后就有裂纹。
5.伪劣钢材容易刮伤,原因是伪劣材厂家设备简陋,易产生毛刺,刮伤钢材表面。深度刮伤降低钢材的强度。
6.伪劣钢材无金属光泽,呈淡红色或类似生铁的颜色,原因有两点二、它的坯料是土
坯。2、伪劣材轧制的温度不标准,他们的钢温是通过目测的,这样无法按规定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轧制,钢材的性能自然就无法达标。
7.伪劣钢材的横筋细而低,经常出现充不满的现象,原因是厂家为达到大的负公差,成品前几道的压下量偏大,铁型偏小,孔型充不满。
8.伪劣钢材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原因是厂家为了节约材料,成品辊前二道的压下量偏大,这种螺纹钢的强度大大地下降,而且也不符合螺纹钢外形尺寸的标准。
9.优质钢材的成分均匀,冷剪机的吨位高,切头端面平滑而整齐,而伪劣材由于材质差,切头端面常常会有掉肉的现象,即凹凸不平,并且无金属光泽。而且由于伪劣材厂家产品切头少,头尾会出现大耳子。
10.伪劣钢材材质含杂质多,钢的密度偏小,而且尺寸超差严重,所以在没有游标卡尺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称量核对。比如对于螺纹钢 20,国家标准中规定最大负公差为 5%,定尺9M时它的单根理论重量为 120公斤,它的最小的重量应该是:120 X(l-5%)=114公斤,称量出来单根的实际重量比114公斤小,则是伪劣钢材,原因是它负公差超过了5%。一般来说整相称量效果会更好,主要考虑到累积误差和概率论这个问题。
11.伪劣钢材的内径尺寸波动较大,原因是;l、钢温不稳定有阴阳面。2、钢的成分不均匀。3、由于设备简陋,地基强度低,轧机的弹跳大。会出现有同一周内内径变化较大,这样的钢筋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断裂。 12.优质材的商标和印字都比较规范。
13.三钢材直径16以上的大螺纹,两商标之间的间距都在IM以上。 14.伪劣钢材螺纹钢的纵筋经常呈波浪形。
15.伪劣钢材厂家由于没有行车,所以打包比较松散。侧面呈椭圆形。
无缝钢管--热轧、冷轧或冷拨的无缝钢管
按制造工艺可分为热轧无缝钢管、冷拔无缝钢管、异型无缝钢管及渗铅或镀锌钢管。 按化学成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结构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的一般无缝钢管。
焊接钢管----包括一般焊接钢管、吹氧钢管、电线套管、镀锌钢管、变压器管、电焊异型管等。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尺寸及重量 公称口径 外径(mm) (mm) (in) 壁厚(mm) (kg/m) 6 8 10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1/8 1/4 3/8 1/2 3/4 1 11/4 11/2 2 21/2 3 4 5 6 10.00 13.50 17.00 21.25 26.75 33.50 42.25 48.00 60.00 75.50 88.50 114.00 140.00 165.00 2.00 2.25 2.25 2.75 2.75 3.25 3.25 3.50 3.50 3.75 4.00 4.00 4.00 4.50 0.39 0.62 0.82 1.26 1.63 2.42 3.13 3.84 4.88 6.64 8.34 10.85 13.42 17.81 2.50 2.75 2.75 3.25 3.50 4.00 4.00 4.25 4.50 4.50 4.75 5.00 5.50 5.50 普通管 理论重量 壁厚(mm) (kg/m) 0.46 0.73 0.97 1.45 2.01 2.91 3.78 4.58 6.16 7.88 9.81 13.44 18.24 21.63 加厚管 理论重量
铝锭
铝,我们日常工业上的原料叫铝锭,按国家标准(GB/T1196-93)应叫“重熔用铝锭”,不过大家叫惯了“铝锭”。它是用氧化铝-冰晶石通过电解法生产出来的。
铝锭进入工业应用之后有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及铝合金是以铸造方法生产铝的铸件;变形铝及铝合金是以压力加工方法生产铝的加工产品:板、带、箔、管、棒、型、线和锻件。按照«重熔用铝锭»国家标准,“重熔用铝锭按化学成分分为6个牌号,分别是Al99.85、Al99.80、Al99.70、Al99.60、Al99.50、Al99.00”(注:Al之后的数字是铝含量)。
目前,有人叫的“A00”铝,实际上是含铝为99.7%纯度的铝,在伦敦市场上叫“标准铝”。大家都知道,我国在五十年代技术标准都来自前苏联,“A00”是苏联国家标准中的俄文牌号,“A”是俄文字母,而不是英文“A”字,也不是汉语拼音字母的“A”。和国际接轨的话,称“标准铝”更为确切。
标准铝就是含99.7%铝的铝锭,在伦敦市场上注册的就是它。
有色金属实用知识简介
§1.有色金属分类及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一、有色金属的分类
(1)有色纯金属 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五类。
(2)有色合金 按合金系统分:重有色金属合金、轻有色金属合金、贵金属合金、稀有金属合金等;按合金用途则可分:变形(压力加工用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质合金、焊料、中间合金、金属粉未等。
(3)有色材 按化学成份分类:铜和铜合金材、铝和铝合金材、铅和铅合金材、镍和镍合金材、钛和钛合金材。按形状分类时,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 二、产品牌号的表示办法
(1)命名原则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的命名,规定以汉语拼音字母或国际元素符号作为主题词代号,表示其所属大类,如用L或AL表示铝,T或Cu表示铜。主题词以后,用成份数字顺序结合产品类别来表示。即主题词之后的代号可以表示产品的状态、特征或主要成份,如LF为防(F)锈的铝(L)合金;LD为锻(D)造用的铝(L)合金;LY为硬(Y)的铝(L)合金,这三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铝合金(L)。又如QSn为青(Q)铜中主要的添加元素为锡(Sn)的一类;QAL9-4为青(Q)铜中含有铝(AL),成分中添加元素铝为9%,其他添加元素为
4%,这两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青铜(Q)。因此,产品代号是由标准(GB340-78)规定的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见表1及表2:
表1 常用有色金属和合金元素的名称及代号
代 号 代 号 名称 铜 铝 镁 镍 钛 化学元素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代号 名称 锌 铅 锡 锑 金 银 镉 铍 化学元素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代号 Cu AL Mg Ni Ti T L M N T H Q B Zn Pb Sn Sb Au Ag Cd Be 黄铜 —— 青铜 —— 白铜 —— 表2专用有色金属合金名称及其代号
名称 采用代号 名称 采用代号 防锈铝 LF 镁合金(变形加工用) MB 锻铝 LD 焊料合金 HI 硬铝 LY 阳极镍 NY 超硬铝 LC 电池锌板 XD 特殊铝 LT 印刷合金 I 硬钎焊铝 LQ 印刷锌板 XI 无氧铜 TU 稀土 Xt 金属粉末 F 钨钴硬质合金 YG 喷铝粉 FLR 钨钛钴硬质合金 YT 涂料铝粉 FLU 铸造碳化钨 YZ 细铝 FLX 碳化钛--(铁)镍钼硬质合金 YN 特细铝粉 FLT 多用途(万能)硬质合金 YW 炼钢、化工用铝粉 FLG 钢结硬质合金 YE 镁粉 FM 轴承合金 Ch 铝镁粉 FLM 铸造合金 Z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加工方法、特征代号,采用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热加工的R(热),淬火的C(淬),不包铝的B(不),细颗粒的X(细)等。但也有少数便外,如优质表面O(形象化表示完美无缺)等。其状态、特性代号见表3。
表3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特性代号
名称 采用代号 名称 采用代号 热加工(如热轧、热挤) R 优质表面 O 退火(焖火) M 涂漆表面 Q 淬火 C 加厚包铝的 J 淬火后冷轧(冷作硬化) CY 不包铝的 B 淬火(自然时效) CZ 硬 表面涂层 U 淬火(人工时效) CS 添加碳化钽 A 硬 Y 质 添加碳化铌 N 3/4硬、1/2硬 Y1、Y2 细颗粒 X 1/3硬 Y3 合 粗颗粒 C 1/4硬 Y4 超细颗粒 H 特硬 T 金 (2)牌号表示方法举例见表4
表4 有色金属和合金产品的牌号表示方法举例
名称 代号 Cu-1 牌号 1#铜 说明 纯金属 铜 均用化学元素符号结合顺序号或表示主要成分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与顺序号冶炼产 铝 Al99.5 1#铝 中间划一横线,金属纯度随顺序号增加而降低。 品 镍 铜 纯金 铝 属加 镍 工产 锌 品 钛 TAl 1#工业纯钛 Zn1、Zn2 1#、2#锌 N2、N4 2#、4#纯镍 L1、L2 1#、2#工业纯铝 (1)铜(T)、铝(L)、镍(N)的纯金属加工产品分别用括号内的汉号拼音字母加顺序号表示;(2)其余纯金属加工产品均用化学元素符号加顺序号表示(如Zn1、Zn2);(3)钛用T加表示金属组织类型的字母及顺序号表示 Ni-01 T1、T2 特号镍 1#、2#铜 QSn4-3 青铜 合 QA19-4 H62、H68 金 黄铜 HPb59-1 HFe58-1-1 加 B19 白铜 工 BZn15-20 镍合金 产 NCr10 铝合金 LF2、LF6 钛合金 TC1 品 其它合金 PbSb2 NMn3 BMn3-12 4-3锡青铜 青铜用汉语拼音字母Q加第一个添加元素符号及除基元素铜外的成分数字组(百分之几)表示 9-4铝青铜 62黄铜 68黄铜 黄铜用汉语拼音字母H加基元素铜的含量表示;三元以上的黄铜在H后加第二个主添加元素符号以及除锌以外的成分数字组(百分之几)表示 59-1铅黄铜 58-1-1铁黄铜 19白铜 白铜用汉语拼音字母B加镍含量表示;三元以上的白铜在后加第二个主添加3-12锰白铜 元素符号以及除基元素铜以外的成分数字组(百分之几)表示 15-20锌白铜 3镍锰合金 镍合金用汉语拼音字母N加第一个主添加元素符号及除基元素镍外的成分数字组(百分之几)表示 10镍铬合金 2#,6#防锈铝 1#α+β型钛合金 2铅锑合金 铝合金用汉语拼音字母加顺序号表示 钛合金用T加合金组织类型的字母及顺序号表示 铅、锡、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合金用其元素符号加第一个主添加元素符号及除主元素外的成分数字组(百分之几)表示 CuSi25 ZQSn6-6-3 25铜硅中间合金 6-6-3铸造合金 铸铜合ZQA19-4 铸 金 ZHPb59-1 造 ZL101 合 铸铝合ZL202 金 金 ZL301 301#铸铝 202#铸铝 分组号(1为铝硅合金、4为铝锌合金),第二、三位数为顺序号 101#铸铝 合金代号中Z、L、为铸、铝二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其后第一位数为合金59-1铸造黄铜 9-4铸铝青铜 母Z(铸)表示 铸造铜合金的表示方法,除按上述规定表示外,并在代号前冠以汉语拼音字ZChSn1 轴承合ZChSn3 金 ZChPb4 HISnPb50 1#锡基轴承合金 Z为铸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Ch为轴承中承字汉语拼音第一个音节;第一3#锡基轴承合金 个化学元素为基元素,并以此分组 4#铅基轴承合金 50锡铅焊料 专用合焊接合金 金 专用合金表示方法是汉语拼音字母加二个基元素符号及除一个基元素外的成分数字组 DHIAgCu50 50铜焊料 三、铸造和热处理名称及代号 有色金属铸造和热处理的代号见表5
表5有色合金铸造方法和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及其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金属型铸造 J 人工时效 T1 淬火和完全时效 T6 砂型铸造 S 退火 T2 淬火和稳定回火 T7 压铸 Y 淬火 T4 淬火和软化回火 T8 变质处理 B 淬火和部分时效 T5 铜及铜合金
一、纯铜
纯铜是玫瑰红色金属,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呈紫色,故工业纯铜常称紫铜或电解铜。密度为8-9g/cm,熔点1083°C。纯铜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纯铜产品有
冶炼品及加工品两种。分别见表6和表7。
3
表6冶炼铜的牌号、成分及用途
牌号 代号 成分(%) 铜 杂质总和 用 途 不小于 小大于 一号铜 Cu-1 99.95 0.05 适用于电解铜,供溶铸铜线锭、铜锭、铜棒和铸造合金用 二号铜 Cu-2 99.90 0.10 适用于电工用铜线锭,供压延导电线材、铜棒和型材用 表7加工铜的组别、牌号及成分
化学成分(%)重量 组 成 牌 号 代 号 铜+银 一号铜 T1 ≥99.95 其它 杂质总和(%)(重用 途 量) ≤0.05 1.导电和高纯度合金用,2.导电用,3.纯铜 二号铜 T2 ≥99.90 ≤0.10 一般用 三号铜 一号无氧无氧铜 铜 T3 ≥99.70 ≤0.30 TU1 ≤0.03 电真空器件和仪器、仪表用 ≤0.05 二号无氧TU2 铜 一号脱氧磷0.005-0.012 磷脱 铜 TP1 ≥99.90 磷≤0.10 焊接等用 ≤0.15 0.013-0.050 氧铜 二号脱氧TP2 铜 ≥99.98 铜银铜 0.1银铜 TAg0.1 银0.06-0.12 ≥99.95 ≤0.30 二、铜合金 (1)黄铜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见表8。
表8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重量) 组别 代号 铜 锌 其它合金元素 杂质总和(%)(重量) H96 95.0-97.0 ≤0.2 H90 普通黄铜 H80 88.0-91.0 余 ≤0.2 79.0-81.0 量 ≤0.3 H68 67.0-70.0 ≤0.3 H62 60.5-63.5 ≤0.5 H59 57.0-60.0 ≤1.0 HPb63-3 铅黄铜 HPb59-1 62.0-65.0 余量 57.0-60.0 铅2.4-3.0 ≤0.75 铅0.8-1.9 ≤1.0 锡黄铜 HSn62-1 61.0-63.0 余量 锡0.7-1.1 ≤0.3 加砷黄铜 HSn70-1 69.0-71.0 余量 锡0.8-1.3,砷0.03-0.06 ≤0.3 铝黄铜 HAl60-1-1 58.0-61.0 余量 铝0.7-1.5,砷0.1-0.6,铁0.7-1.5 ≤0.7 HFe59-1-1 铁黄铜 HFe58-1-1 57.0-60.0 余量 56.0-58.0 铁0.6-1.2,铝0.1-0.5, ≤0.3 锰0.5-0.8,锡0.3-0.7 ≤0.5 锰黄铜 HMn58-2 57.0-60.0 余量 锰1.0-2.0 ≤1.2 镍黄铜 HNi65-5 64.0-67.0 余量 镍5.0-6.5 ≤0.3 硅黄铜 HSi80-3 79.0-81.0 余量 硅2.5-4.0 ≤1.5 (2)青铜
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原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由于锡是一种稀缺元素,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无锡青铜主要有铝青铜、铍青铜、锰青铜、硅青铜等。此外还有成份较为复杂的三元或四元青铜。现在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合金均称为青铜。
锡青铜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
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铝青铜有比锡青铜高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无偏析倾向,可得到致密的铸件。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青铜也分为压力加工和铸造产品两大类。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见表9
表9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重量) 组别 代号 锡 QSn4-3 2.5-4.5 铝 锰 其它 锌2.7-3.3 ≤0.3 杂质总和(%)(重量) QSn4-4-2.5 锡青铜 QSn6.5-0.1 3.0-5.0 6.0-7.0 铅1.5-3.5 锌3.0-5.0 ≤0.2 磷0.10-0.25 ≤0.1 QSn6.5-0.4 QA15 6.0-7.0 4.0-6.0 磷0.26-0.40 ≤0.1 ≤1.6 QA17 6.0-8.0 1.5-2.5 ≤1.6 铝青铜 QA19-2 8.0-10.0 1.0-2.0 ≤1.7 QA19-4 8.0-10.0 铁2.0-4.0 ≤1.7 QA110-3-1.5 QMn1.5 锰青铜 QMn5 硅青铜 QSi1-3 硅0.6-1.1 8.5-10.0 1.2-1.8 4.5-5.5 0.1-0.4 铁2.0-4.0 ≤1.7 ≤0.3 ≤0.9 ≤0.5 QSi3-1 铍青铜 QBe2 硅2.7-3.5 铍1.80-2.10 1.0-1.5 镍0.2-0.5 ≤1.1 ≤0.5 (3)白铜
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银白色,称为白铜。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锰、铁、锌和铝等元素的铜镍合金称为复杂白铜,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电阻和热电性。工业用白铜根据性能特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分别满足各种耐蚀和特殊的电、热性能。白铜多经压力加工成白铜材,常用加工白铜的组别、化学成份见表10。
表10加工白铜的组别和成分
代 号 组别 普 B0.6 镍+钴 铁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 杂质总和 锰 铝 锌 铜 (%) ≤0.1 0.57-0.63 通 B5 4.4-5.0 余量 ≤0.5 白 B19 18-20 ≤1.3 铜 B25 BFe10-1-1 24-26 9-11 1-1.5 0.5-1 余量 ≤1.8 ≤0.7 铁白铜 BFe30-1-1 锰 BMn3-12 29-32 2-3.5 0.2-0.5 白 BMn40-1.5 39-41 1-2 0.5-1 0.5-1.2 11.5-13.5 ≤0.7 ≤0.5 硅0.1-0.3 余量 ≤0.9 铜 锌 BMN43-0.5 BZn15-20 42-44 113.5-16.5 0.1-1 ≤0.6 62-65 ≤0.9 白 BZn15-21-1.8 14-16 铅1.5-2 余量 60-63 ≤0.9 铜 BZn15-24-1.5 12.5-15.5 铅1.4-1.7 0.05-0.5 BAl13-3 12-15 BA16-1.5 5.6-6.5 58-60 ≤0.75 ≤1.9 ≤1.1 铝白铜 二、铜材
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材和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而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各种铜材的种类、规格见表11-16。
表11铜棒材的种类、规格
供应状种 类 态 直径范围(毫备 注 米) 拉 制 紫铜棒 挤 制 5-80 包括方形、六角形棒,其直径为内切圆直径,即两平行边间30-120 的距离(以上均同): 普通黄棒 拉 制 5-80 挤 制 10-160 铅黄铜棒 拉 制 5-60 直径: 挤 制 10-160 5-10 0.5进级 复杂黄铜棒 拉 制 5-60 挤 制 10-120 10-30 1进级 拉 制 铝青铜棒 挤制圆10-160 棒 5-40 30-60 2进级 拉 制 硅青铜棒 挤制圆20-100 棒 5-40 60-100 5进级 拉 制 锡青铜棒 挤制圆30-120 棒 5-40 100-160 10进级 锌白铜棒 拉 制 5-40 挤 制 25-850 表12铜线材的种类、规格
种 类 供应状态 直径范围(毫米) 备 注 纯铜线 拉制M、Y 0.02-6.0 拉制M、Y 黄铜线 Y1、Y2 0.05-6.0 方形和六角形材直径范围为3.0-6.0毫米 铆钉用铜线和黄铜线 拉制 1.0-6.0 硅青铜线 拉制Y 0.10-6.0 锡青铜线 拉制Y 0.10-6.0 白铜线 拉制M、Y 0.05-6.0 BZn5-20还有Y2供应 表13铜板材的种类、规格
种 类 尺 寸 范 围 备 注 厚度 宽度 长度 供 应 状 态 热轧 纯铜冷轧 板 R、M、Y 宽度≥100毫米时的冷轧板,其最大长度为热轧 3000毫米。热轧铜板的宽度按1000毫米进级 黄铜板 冷轧 5-50 200-3000 1000-6000 0.2-10.0 200-2500 1000-6000 4-50 200-3000 1000-6000 R、M、Y2 0.2-10.0 200-2500 1000-6000 Y、T 复杂黄铜板 热轧R 4-40 400-1000 500-2000 铝青铜板 M、Y2、0.-12 Y 100-1000 大于宽度 锰青M、Y 铜板 0.5-5.0 100-600 600-1500 硅青铜板 M、Y、0.5-10 T 100-1000 大于宽度 热轧 锡青铜板 冷轧 9-50 300-500 1000-2000 R、M、Y2 0.2-2.0 100-400 ≥500 Y、T 锡锌铜 M、Y3 0.8-5.0 青铜板 Y2、Y 200-600 800-2000 普通 热轧 7-75 600-1500 0.5-10.0 100-1500 大于宽度 白铜板 冷轧 R、M、Y 铝白Y、CYS 0.5-12.0 100-600 800-1500 BA16-2.5(Y) 铜板 BAl13-3(CYS) 锰白M、Y 铜板 0.5-10.0 100-600 800-1500 锌白铜板 M、Y2 0.5-10.0 Y、T 100-600 800-1500 表14铜带材的种类规格
种 类 供 应 状 态 尺 寸 范 围 (毫米) 厚 度 宽 度 长度(不小于) 纯铜带 M、Y 0.05-1.50 20-600 7000-20000 黄铜带 M、Y2、Y、T 0.05-1.50 20-600 7000-20000 铝青铜带 M、Y2、Y、T 0.05-1.20 30-300 2000 锰青铜带 M、Y 0.10-1.20 20-300 2000-3000 硅青铜带 M、Y、T 0.05-1.20 30-300 2000 锡青铜带 M、Y2、Y、T 0.05-1.20 40-400 2000-3000 锡铅锌青铜带 M、Y 0.80-1.20 40-200 5000-8000 普通白铜带 M、Y 0.05-1.20 20-300 2000-3000 铝白铜带 BAl6-1.5Y 0.05-1.20 30-300 2000-3000 BAl13-3CYS 锰白铜带 M、Y 0.05-1.20 20-300 2000-3000 锌白铜带 M、Y2、Y、T 0.05-1.20 30-300 2000-3000 注:厚度进级分档(毫米)0.05、0.06、0.07、0.08、0.09、0.10、0.12、0.15、0.18、0.20、0.22、0.25、0.30、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90、0.95、1.00、1.10、1.20、1.30、1.40、1.50
表15铜管材的种类、规格
规 格 范 围 (毫米) 种 类 供 应 状 态 外径(公称尺寸) 壁厚 3-50(1进级) 0.5-6.0 52-100(2进级) 1.0-10.0 拉制铜管 M、Y 105-200(5进级) 2.0-10.0 210-360(10进级) 3.0-7.0 30-46(2进级) 50-200(5进级) 挤制铜管 R 210-300(10进级) 5-10 5-30 10-30 3-40(1进级) 0.5-10 拉制黄铜管 M、Y 42-160(2进级) 1.0-10 165-200(5进级) 3.0-10 21-56(1进级) 58-94(2进级) 挤制黄铜管 R 95-170(5进级) 1.5-9.0 4.0-10.0 5.0-10.0 3-10(1进级) 黄铜薄壁管 M、Y2、Y 12-30(2进级) 0.15-0.90 0.20-0.90 20-46(1进级) 3-7.5 48-50(2进级) 3-7.5 挤制铝青铜管 R 55-170(5进级) 5-42.5 180-250(10进级) 15-50 0.5-0.8(1进级)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M、Y2、Y 1.0-3.0(0.2进级) 0.10-0.20 0.10-0.90 4-20(1进级) 锌白铜管 M、Y2、Y 22-40(2进级) 0.5-4.0 0.75-40 2.8-3.2(0.2进级) 3.6-4.4(0.4进级) 拉杆天线套管H62 Y 5-13(1进级) 0.25 表16铜箔材的种类、规格
尺 寸 范 围 (毫米) 种类 供应状态 厚度 宽度 长 度 0.008 0.010 0.012 Y 0.015 4-120 0.020 紫铜箔 0.030 0.040 Y、M 0.050 40-150 不小于5000 铝及铝合金
铝是一种轻金属,密度小(2.79/Cm), 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度,超硬铝合金的强度可达600Mpa,普通硬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也达200-450Mpa,它的比钢度远高于钢,因此在机械制造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铜,居第三位,用于制造各种导线。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各种散热材料。铝还具有良好的抗腐
蚀性能和较好的塑性,适合于各种压力加工。
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又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机械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
3
以及防锈铝等。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可以通过淬火和时效等热处理手段来提高机械性能,
它可分为硬铝、锻铝、超硬铝和特殊铝合金等。
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铸造铝合金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和铝锌合金。
一、纯铝产品
纯铝分冶炼品和压力加工品两类,前者以化学成份Al表示,后者用汉语拼
音LG(铝、工业用的)表示。分别见表17和表18。
表17冶
炼纯铝的代号、成分及用途
化 学 成 分 % 铝 代号 不小于 铁+铜 硅 总和 用 途 杂质不大于 Al99.7 99.7 0.26 0.01 0.30 制造铝箔、铝合金、防锈用的包铝材料、电缆和导电体、特殊用途及化学工业用铝合金 Al99.6 99.6 0.36 0.01 0.40 Al99.5 99.5 0.45 0.015 0.50 制造电缆及导电体、铝合金、铝箔、铝粉及器皿;制造铝合金及其它合、铝食具、电缆及导电体、中间合金;用作铝合金配料、中间合金、Al99.0 99 0.90 0.02 1.0 铝制器具及日用品 Al98.0 98 1.8 0.05 1.2 表18工业高纯铝的代号和成分
工 业 高 纯 铝 代号 LG5 LG4 LG3 LG2 LG1 铝(%≮) 99.99 99.97 99.93 99.90 99.85 工 业 高 纯 铝 代号 L1 L2 L3 L4 L4-1 L5 L5-1 L6 铝(%≮ 99.7 99.6 99.5 99.3 99.3 99.0 99.0 98.3 二、压力加工铝合金
铝合金压力加工产品分为防锈(LF)、硬质(LY)、锻造(LD)、超硬(LC)、包覆(LB)、特殊(LT)及钎焊(LQ)等七类。常用铝合金材料的状态为退火(M焖火)、硬化(Y)、热轧(R)等三种。压力加工铝合金的产品代号及化学成份见表19。 表19铝合金加工产品代号和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余量为铝)(%) 类 别 代号 铜 LF2 镁 2.0-2.8 0.15-0.40 LF6 5.8-6.8 0.5-0.8 防锈铝合金 LF11 4.8-5.5 0.30-0.60 LF21 1.0-1.6 LF43 LY1 2.2-3.0 0.6-1.4 0.2-0.5 钛0.02-0.01 钛0.02-0.15 铍0.001-0.005 *或铬 锰 铁 硅 其它 硬铝合金 LY2 2.6-3.2 2.0-2.4 0.45-0.70 LY11 3.8-4.8 0.4-0.8 0.4-0.8 LY17 6.0-7.0 LD2 0.2-0.6 0.25-0.45 0.45-0.90 0.4-0.8 0.15-0.35 0.5-1.2 铍0.1-0.2 *或铬 0.7-1.2 LD5 1.8-2.6 0.4-0.8 0.4-0.8 0.5-1.2 锻铝合金 LD8 1.9-2.5 1.4-1.8 1.0-1.6 镍0.9-1.5 0.5-1.0 LD9 3.5-4.5 0.4-0.8 10.5-1.0 镍1.8-2.3 0.6-1.2 锌5.0-5.7 铬0.10-0.25 LD10 3.9-4.8 LC4 1.4-2.0 超硬铝合金 LC9 1.4-2.0 包覆铝合金 LB1 LT1 特殊铝合金 LT17 0.4-0.8 1.8-2.8 0.4-1.0 0.2-0.6 2.0-3.0 锌5.1-6.1 锌0.9-1.3 4.5-6.0 铬0.15-0.30 11-12.5 钎焊铝合金 LQ1 心板LF21 包覆层LT17 三、铝材
铝和铝合金经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材料统称铝材,包括板、带、箔、管、棒、线、型等。各种铝合金及规格见表20。
表20铝材的主要品种及规格(毫米)
品种 厚度 宽度 长度 铝及铝合金板 0.3-150 400-2500 2000-10000 不要热处理强化的铝和铝合金板 0.3-10 1000-1500 2000-4000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 底板厚度1.0-7.0 1000-1600 2000-10000 电容器用铝箔 0.005-0.010 120-520 成卷供应 0.012-0.016 90-540 工业用铝箔 0.006-0.009 40-950 成卷供应 0.010-0.200 90-1000 铝合金箔 0.020-0.200 40-400 成卷供应 铝及铝合金圆棒 直径5-630 铝及铝合金四方棒 边长5-200 铝及铝合金六方棒 对边距离5-200 铝及铝合金管 外径 壁厚 冷拉薄壁管 6-120 0.5-5.0 热挤压厚壁管 25-500 5.0-50 铝及铝合金冷拉管 外径 壁厚 6-120 0.5-5.0 25-500 3-50 铝及铝合金线材 直径1.6-10 四、铸造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ZL)按成分中铝以外的主要元素硅、铜、镁、锌分为四类,
代号编码分别为100、200、300、400。其代号及化学成分见表21。
表21铸造铝合金的代号和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余量为铝)(%) 组 别 代号 硅 铜 镁 锰 其它 ZL101 6.0-8.0 0.2-0.4 ZL102 10.0-13.0 ZL103 4.5-6.0 1.5-3.0 0.3-0.7 0.3-0.7 ZL104 8.0-10.5 0.17-0.3 0.2-0.5 ZL105 铝硅合金 ZL106 (100系列) ZL107 4.5-5.5 1.0-1.5 0.35-0.6 7.0-8.5 1.0-2.0 0.2-0.6 0.2-0.6 6.5-7.5 3.5-4.5 ZL108 11.0-13.0 1.0-2.0 0.4-1.0 0.3-0.9 ZL109 11.0-13.0 0.5-1.5 0.8-1.5 镍0.5-1.5 ZL110 4.0-6.0 5.0-8.0 0.2-0.5 钛0.1-0.35 ZL111 8.0-10.0 1.3-1.8 0.4-0.6 0.1-0.35 ZL201 铝铜合金 ZL202 (200系列) ZL203 4.5-5.3 9.0-11.0 0.6-1.0 钛0.15-0.35 4.0-5.0 铝镁合金 ZL301 9.5-11.5 (300系列) ZL302 0.8-1.3 4.5-5.5 0.1-0.4 铝锌合金 ZL401 6.0-8.0 0.1-0.3 锌9.0-13.0 (400系列) ZL402 铬0.3-0.8 0.3-0.8 钛0.1-0.4 锌5.0-7.0 五、高强度铝合金
高强度铝合金指其抗拉强度大于480兆帕的铝合金,主要是压力加工铝合金中硬铝合金类、超硬铝合金类和铸造合金类。此类铝合金品种、成分见表22。 表22高强度铝合金的品种及成分
类代号 别 压力 LY12 0.25 1.2-1.8 主要化学成分(余量为铝)(%) 锌 镁 铜 铁 硅 锰 其它 相当美国牌号 2024 3.8-4.9 0.50 0.50 0.30-0.90 铬0.10 2124 加工 LY16 0.10 0.02 5.8-6.8 0.30 0.20 0.20-0.40 2219 铝合 LC4 5.1-6.1 2.1-2.9 1.2-2.0 0.50 0.40 0.30 铬0.18-0.35 7075 钛0.02-0.10 金 ZL702 0.4-0.6 1.3-1.8 ≤0.35 8-10 0.10-0.35 钛0.10-0.35 SAE354.0 镉0.15-0.25 铸造 ZL204 4.6-5.3 ≤0.1 ≤0.06 0.6-0.9 钛0.15-0.35 铍0.03-0.10 ZL-S305 铝合 锆0.10-0.20 铬0.14-0.17 ZL-5012 金 6.39-6.46 1.51-1.65 0.11-0.16 钛0.15-0.17 1.0-1.5 7.5-9.0 <0.3 <0.2 钛0.10-0.20 K0-1 (210.0) X-250 Arcast67 化学镀镍与电度镍的区别
化学镀与电镀从原理上的区别就是电镀需要外加的电流和阳极,而化学镀是依靠在金属表面所发生的自催化反应。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
电镀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但化学镀过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
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层。
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我,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
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
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
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不锈钢、合金钢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
3.1 工艺流程
机械除油除锈→水洗→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吹干→涂保护漆→酸洗→水洗→阴极活化→水洗→预镀镍→水洗→去离子水洗 3.2 主要步骤的工艺要求
其中的工艺除阴极活化和预镀镍外 ,其余均与碳钢的处理相同。 3.2.1 阴极活化 3.2.1.1活化液配方
10% H 2 SO 4 (体积比) 去离子水(余量) 3.2.1.2工艺条件
温度:室温 时间:3分钟 电流密度:2—4A/dm 2 3.2.2 预镀镍 3.2.2.1镀液配方
采用易镀网专用镀液。 3.2.2.2工艺条件
温度:室温 时间:2-3分钟 电流密度:2-4A/dm 2
化学镀层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密度:镍的密度在20℃时为8.91。含磷量1%-4%时为8.5;含磷量7%-9%时为8.1;含磷量10%-12%时为7.9。酸性镀液中磷含量与密度关系极为紧密。
热学性质:热膨胀系数是用来表示金属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指线膨胀系数μm/m/℃。化学镀Ni-P(8%-9%)的热膨胀系数在0—100℃内为13μm/m/℃。电镀镍相应值为12.3-13.6μm/m/℃。
电学性质:由于镀层是很薄的一层金属,测定比电阻困难。Ni-P(6%-7%)比电阻为52-68μΩ·cm,碱浴镀层只有28-34μΩ·cm,纯镍镀层的比电阻小,仅为6.05μΩ·cm。镀层比电阻的大小与镀浴的组成、温度、pH值,尤其是磷含关系密切。另外热处理也明显影响着比电阻值的大小。
磁学性质:化学镀Ni-P合金的磁性能决定于磷含量和热处理制度,也就是其结构属性——晶态或者非晶态。P≥8%(wt)的非晶态镀层是非磁性的,含5%-6%P的镀层有很弱的铁磁性,只有P≤3%(wt)的镀层才具有铁磁性,但磁性仍比电镀镍小。
化学镀镍的特点与发展简史
化学镀镍,又称无电解镀镍,是在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存在的溶液中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沉积出金属镀层的新的成膜技术。
化学镀镍层是磷约为0.5-14%(wt)的镍-磷合金。它具有镀层十分均匀,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的特点。含磷8%(wt)以上的化学镀镍层是一种无孔隙和无裂纹的金属玻璃,只要前处理合理,镀层与基体有很好的结合力,远优于电镀层。化学镀镍层外观上很类似于抛光的不锈钢。 化学镀镍层与电镀层相比,有以下优点:
• • • •
优异的耐腐性能,即耐酸又耐碱(除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外) 高的表面研度,经热处理可达1100Hv 桌越的耐磨性,相当于镀硬铬 无针孔、分层、裂纹和其他缺陷
• 镀层厚度非常均匀,是基体形状的复制,因此特别适合于复杂零件、管件内壁、盲孔工件的镀覆
• • • • • • •
焊接性好
可代替不锈钢等昂贵的金属材料
有自然的润滑性能,因而有优良的防止擦伤的性能 由于镀层精度高,可省略镀后的研磨,抛光 适用于超差和误加工过量的选择性镀 搞高仪器整机可靠性 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比较短暂,真正在工业上应用仅仅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事。从发现到现在也仅仅五十年。
1844年,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经过了很多年,1911年Bretau等研究者发表了有关次磷酸盐的还原反应的研究报告,认为镍的沉积过程是镍盐与次磷酸盐的催化反应。这一结论使人们对化学镀镍有了突破性的认识。1916年,Roux从柠檬本盐和次磷酸盐溶液中沉积出金属镍,并且申请了第一个化学镀镍专利。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极不稳定,自分解严重,只能得到黑色粉末状镍沉积物或镍镜子附着物镀层,没有实际价值。
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应该是在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A. Brenner和G. Riddell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克服沉积出粉末状镍的配方,于1946年和1947年两年中发表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化学镀镍工艺的应用
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他们用普通电镀的方法得到这种镀层失败了,然后转向用无电解镀来代替。在以后的五年中GATC公司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公布了许多专利。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Danigen”。
除了“Kanigen”工艺以外,七十年代中到末期,发展了Durnicoat工艺,也以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同时有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的Nibodur工艺。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于1959年召开了首次化学镀镍讨论会,对化学镀镍磷合金作了有价值的总结。1962年Saubestre,1963年Gorbunova-Nikitrorova,1974年Pearlsteir,1979年Gaurialv分别出版了他们的化学镀镍专著,使化学镀镍工艺更趋完善和成熟。
化学镀镍的定义与分类
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是在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存在的溶液中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沉积了金属镀层的新的成膜技术。
化学镀镍所镀出的镀层为镍磷合金,按其磷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磷、中磷、高磷三大类,磷含量低于3%的称为低磷,磷含量在3-10%的为中磷,高于10%的为高磷,其中中磷的跨度比较大,一般我们常见的中磷镀层为6-9%的磷含量。
当然,本站主要介绍的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有时为了方便我们简称化学镀了,而且EN也是化学镀镍简称。但化学镀不仅此一种镀种,比较成熟的还有化学镀
铜,化学镀金,化学镀锡,还有一种复合镀层。其它镀种的市场占有量不足总量的1%,本站不做重点介绍。
摩托车电镀零件的保护
一辆摩托车通常由大大小小上千个零件组成,电镀零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摩托车电镀件按镀基材料可以分为金属电镀件和塑料电镀件两种,如车把、挡泥板、车圈、排气管等,属于金属镀基件;而踏板车外壳、仪表、商标、车型标识则属于塑料镀基件。如果摩托车电镀层保持完好则车辆会显得光彩照人。相反,如果镀件有锈蚀、擦痕、凹陷则整车则显得丑陋不堪,并进一步影响车手骑乘形象。像有些豪华型大排量进口摩托车,如商标、排气管锈蚀,车子会很麻烦(因为这些零件非常难买)。所以,车手应该了解电镀零件电镀层的构造及原理,掌握保护电镀零件的知识,保护好自己的爱骑。 一、电镀层的分类及特点
电镀层的分类及特点主要是:电镀层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保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三大类。 1、防护性镀层:顾名思义,这种镀层就是用于防止产品和零件的腐蚀,在摩托车生产工艺中通常用镀锌层来保护钢铁主零件。
2、防护——装饰性镀层:这种镀层在摩托车生产工艺中应用最广泛,加工工序要比防护性镀层复杂,起码要镀两层以上,有的还更多。如摩托车的挡泥板、车圈、羊角车把、排气管等;这种镀层除了外观好看之外,还能起到防止主零件锈蚀的作用。
3、功能性镀层:这种镀层通常应用于轴类零件、发动机汽缸和活塞环的摩擦表面,一般采取镀铬的方法增加主零件的耐磨性。
4、其他镀层:生产轮胎时,为了增加钢丝和橡胶之间在热压时的黏合性,一般的方法是在钢丝上镀铜锌合金。由于用途不同,镀的金属也不同,常用的金属有锌、铜、银、铅、铬、镍、黑铬、黑镍等。
二、电镀零件的保护措施
电镀层大多数有腐蚀性的溶液,在有机酸中是稳定的,能长期保持光泽。但是以下几种情况会使电镀层受到腐蚀,需要注意和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1、应防止与食盐、盐酸、苦卤等物质接触。因为镀层很容易溶于上述物质中,所以要避免与84消毒液、漂白粉、洁厕清等物质接触。
2、摩托车不要存放在有煤气、煤球炉、煤烟熏烤的地方。这是因为一氧化碳(CO)会使镀层产生灰黑色网状裂纹而锈蚀。
3、讲究擦拭的方法。平时在一个星期中只需对摩托车电镀层擦一次中性机油,如缝纫机油。注意每次擦油时应先用软布将尘垢擦净;雨天行车后应先用清水将污垢擦净;然后再用软布擦拭,最后蘸机油擦拭。擦油时不要将油碰到漆面及轮胎上,以防止漆面失光及轮胎老化。如果是仪表及其它镀层内部有水雾,应先用电吹风吹干再进行擦拭。
4、对于车条上的镀锌面,由于其表面生成了一层暗灰色的碱式碳酸锌薄膜,能有效地防止内部金属遭受腐蚀,所以在擦拭的时候注意不必将这层暗灰色的镀锌面擦净、擦亮,可以擦一些中性机油加以保护。
5、对于塑料电镀件的擦拭,只能用软布蘸清水(温水)擦拭,不能蘸机油擦拭,因为那样会将塑料电镀件的镀层破坏掉。
6、对于排气管、挡泥板、车圈这样的镀件,不能用钢丝刷刷泥垢,因为钢丝刷的刷丝会擦伤镀层表面。应用清水将泥垢泡松后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擦拭。若实在泡不松应用木质棒条轻轻进行除垢。
1 电镀常识
表面处理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处理,中间处理和后处理。 1.1前处理
零件在处理之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毛刺和油污,有的严重腐蚀,给中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给化学或电化学过程增加额外阻力,有时甚至使零件局部或整个表面不能获得镀层或膜层,还会污染电解液,影响表面处理层的质量。包括除油、浸蚀,磨光、抛光、滚光、吹砂、局部保护、装挂、加辅助电极等。 1.2 中间处理
是赋予零件各种预期性能的主要阶段,是表面处理的核心,表面处理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处理。 1.3 后处理
是对膜层和镀层的辅助处理。 1.镀镍组成原料的功用?
硫酸镍(NiSO4·6H2O):硫酸镍为镍离子的主要来源,沉积在镀件上的金属镍就是镍离子还原。 氯化镍(NiCl2·6H2O):氯化镍提供氯离子来帮助阳极溶解,减少阳极极化现象,增加镀液的导电性,并使阴极有较高之电流密度,同时也供应镍离子。
硼酸(H3BO7):硼酸有缓冲作用,可稳定阴极膜的PH值。硼酸过低,镀层会有针孔,容易变脆。硼酸过高,阴极袋会因硼酸结晶而阻塞,间接增大电阻。
2.镀铬的组成原料的功用?
铬酸:铬酸(铬酐)是镀铬液中的必要成份。铬酸浓度上升时,镀液的导电率会提高,而阴极电流效率则下降。铬酸含量不足时,工件就容易在高电流区烧焦。
硫酸:镀铬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硫酸根,才能使六价铬还原为金属铬。硫酸的含量,并不於其绝对数值的多少,而在於铬酸与硫酸根之比(CrO3/SO4)。与一般传统镀铬工艺不同,镀铬工艺宜控制铬酸/硫酸比在200:1。如此例过高(即硫酸不足),就会减低镀层的沉积速度和光泽度,镀层亦会出现黑色条纹及棕色的铬渍。如比便偏低(即硫酸太多)是,虽然可以提高呈点镀层的光亮程度,但却使阴极电流效率,沉积速度及深镀能力降低。始镀液中硫酸含量过高,可用碳酸钠(BaCO3)沉淀1克的硫酸。
三价铬:新酸镀液经过电解后,必须有三价铬产生。由於在电解时,阴极上产生三价铬,而阳极上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达到平衡。镀铬液中存在一定量的三价铬是必要的,其含量一般为
0.5-3克/升.三价铬过低,沉积速度缓慢,镀层较软,镀液均镀能力差.三价铬过高时,镀层光亮范围缩小,溶液导电率下降。三价铬的浓度受阴阳极之面积比例所影响,小阴极面积、大阳极面积的电解可降低过多的三价铬,反之则可提高三价铬含量。
3.电镀层的作用是什么?
1、提高金属零件在使用环境中的抗蚀性能; 2、装饰零件的外表,使其光亮美观;
3、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导电性、电磁性、耐热性等等。
4.对电镀层有哪些要求?
1、镀层与基体,包括镀层与基体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力; 2、镀层在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有比较均匀的厚度和细致的结构; 3、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隙;
4、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各项指标,例如表面粗糙度、硬度、色彩以及盐雾试验耐试性。
5.什么是阴极性镀层和阳极性镀层?
阴极性镀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镀层的电位正于基体金属的电位的一种镀层,反之则为阳极性镀层。确定镀层为何种镀层,应由该镀层在所处介质条件下的电位与基体金属的电位之差来决定。
6.按镀层用途选择所需镀种?
1、防护性镀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不规定对产品的装饰要求,如镀锌、镀镉等;
2、防护-装饰性镀层:除保护基体金属外,还使零件美观,如镀镍、镀镍/铬、镀铜/镍/铬等; 3、功能性镀层: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外,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目的,如镀锡、镀银、硬铬等。
7.常见电镀层的性质与用途
1、锌镀层 锌镀层在大气条件下对钢铁零件为阳极性镀层,经彩色钝化后,明显地提高了镀层的保护性能并改善了外观。主要用于防止钢铁零件的腐蚀,其镀层价格低廉,耐腐蚀性能优良,应用量大面广。
2、镉镀层 镉镀层在海洋和高温大气的环境中,对钢铁零件为阳极性镀层,镀层比较稳定,耐腐蚀性强,润滑性能好,在航空及电子工业中应用较多。
3、锡镀层 锡镀层对钢铁件为阴极性镀层。因此,只有当镀层无孔隙时才能机械地保护钢铁零件不被腐蚀。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与硫及硫化物几乎不起作用,焊接性能良好,对渗氮有屏蔽作用。
4、铜镀层 铜镀层对锌、铁等金属为阴极性镀层,常常用于钢铁或某些塑料上作为镀铜/镍防护-装饰性镀层的底层或中间层,也可用于印刷电路、电铸模等方面。
5、镍镀层 镍镀层对钢铁零件为阴极性镀层,它具有较高的硬度,抗蚀性比铜高,能耐碱,也比较能耐酸。常用于钢铁零件的镀铜/镍/铬防护-装饰性镀层的中间层及酸性镀铜前的预镀。
6、铬镀层 铬镀层对钢铁零件为阴极性镀层。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常温下硬度好,耐磨性好,光反射性强,被广泛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光反射性以及修复尺寸和装饰等方面。 7、银镀层 银镀层对于常用金属为阴极镀层,其导电、焊钎性能优良,化学性质稳定,主要用于电器工业中的导电部件及其焊接部位,还用于防护-装饰性镀层,如乐器、餐具、光学仪器及工艺品。 8.镀锌工艺的种类
1、氰化镀锌:分高氰镀锌、中氰镀锌、低氰镀锌;
2、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弱酸性氯化钾镀锌、氨三乙酸-氯化铵镀锌; 3、碱性无氰锌酸盐镀锌。
9.镀锌钝化的种类 1、镀锌白色钝化; 2、镀锌蓝白色钝化;
3、镀锌彩色钝化; 4、镀锌军绿色钝化; 5、镀锌黑色钝化。
按照钝化液中的成分又分:三价铬钝化和六价铬钝化。
10.各种镀锌工艺的优缺点
1、氰化镀锌
优点:镀层结晶细致,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钢铁设备无腐蚀作用。 缺点:镀液含有剧毒氰化物,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有危害。 2、硫酸盐镀锌
优点:成本低,镀液稳定,电流效率高,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上限值很高,沉积速度快。 缺点: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较差,镀层结晶较粗,只适用于镀外形简单的零件。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作用。
3、弱酸性氯化钾镀锌
优点:无氰,镀液成分简单、稳定,投产成本不高,电流效率高,节约电能,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铸铁零件、高碳钢零件镀锌。镀层光亮、细致,整平性好。
缺点: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作用。如果后处理不好,彩色钝化膜的抗盐雾性能比碱性镀锌差。
4、氨三乙酸-氯化铵镀锌
优点:由于氨三乙酸对锌的络合能力较强,显著增加了锌沉积时的阴极极化作用,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镀层比较光亮。 缺点: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严重。 5、碱性锌酸盐镀锌
优点:无氰,对钢铁设备无腐蚀,钝化膜在湿热的大气中不容易变色发黑。 缺点:在镀层的结合力和脆性方面于氰化镀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11.镀锌工艺流程
零件上挂—有机溶剂除油—热水洗—化学除油(或电解除油)—水洗—除锈—水洗—酸活化—水洗—电镀—水洗—出光—水洗—钝化—水洗—烘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