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 第24卷下半月第l8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M JoumM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Sep.2012 Vo1.24 SHM No.18 【护理研究与实践】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蓓 徐州221000)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江苏【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85例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肿瘤患者的信心增强,应对能力提高。结论:护理人员要运用心理护理学知识,改善患者消极状态和心理活动,激发、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 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肿瘤;心理分析;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2.18.061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护理不仅要重视患者的躯体变化,还要充分关注患者的 心理变化。肿瘤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长期遭受化疗的 折磨,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对家庭、社会影响很大。因此了 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疏导 肿瘤患者心理,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使之保持最佳身 心状态。 l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285例,其中,男187例,女98例, 年龄2O~85岁;肝癌68例,胃癌8I例,肺癌52例,食管癌 31例,乳腺癌24例,大肠癌29例。 心理状态:心态稳定32例(11.23%),悲观66例 (23.16%),焦虑85例(29.82%),抗拒66例(23.16%),绝 望36例(12.63%)。 2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 2.1 猜疑心理肿瘤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猜疑心理。在疾病 确诊前,既想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又害怕知道真相。因 此,对医务人员和亲属的言行、表情特别敏感,怀疑对自己不 讲真实病情;有的抱多疑及侥幸心理,自认为可能是误诊或 癌症尚属早期;有的将放疗反应猜疑为病情恶化或癌转移, 甚至将自己与病情较重的患者不加分析地对照或查阅有关 书刊,造成过度紧张而加重心理负担。 2.2回避心理一旦被确诊,出于对肿瘤的担忧,肿瘤患者 不愿面对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这是 许多肿瘤患者得知明确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表现为 沉默寡言、烦躁、易激惹、逃避现实,否认患病这个事实。 2.3恐惧心理由于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得知肿瘤的事实, 毫无思想准备,加之患者住院后环境陌生,周围人的紧张和 过分关心,使患者忧心忡忡,整日惶恐不安,加重了其心理负 担。患者也普遍认为肿瘤很难治愈,所以一旦确诊为癌症, 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感,害怕治不好和受病痛折磨,害 怕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难以完成放疗计划,忧 虑放疗效果而出现恐惧、悲观、绝望心理,失去战胜癌症的信 心,表现为愤怒、抗拒和抵触情绪。 2.4焦虑心理这种心理状态较为普遍。肿瘤患者感觉极 文章编号:1672—0369(2012)18—2255—02 度紧张、恐惧,伴有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有的表现为严重自 卑。他们害怕因患癌失去职业、地位,减少或失去经济来源, 由当初恐惧或侥幸转为自怜和怨恨,情绪极度消沉。除了对 患病有焦虑情绪外,还怕手术致残,怕癌症引起疼痛,怕化疗 引起脱发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还担心预后不良,对生活和 前途失去希望,表现为每日忧心忡忡、情绪紧张、坐卧不安、 烦躁,夜不能寐。总想向医护人员咨询有关病情,如手术能 否彻底解决、化疗是否有效等。 2.5抑郁心理抑郁是每个肿瘤患者都表现出来的心理障 碍,情绪低落,表情呆滞。日益恶化的病情以及化疗、放疗过 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常常产 生“生不如死”的念头。患者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消沉 和绝望,自残甚至轻生自杀,是一种即使治疗也难以摆脱的 灰暗心理。 2.6愤怒心理当病情不见好转,在恐惧和焦虑的同时,肿 瘤患者难以承受治疗的痛苦,产生强烈的消极心理,总认为 病情不断加重,无法医治,向家属及医护人员乱发脾气,闷闷 不乐,精神萎靡,对治疗失去信心,消极等待死亡。 2.7绝望心理病情恶化及化疗不良反应,使患者意识到 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到头来只会是人财两空,患者 极度痛苦,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焦 虑不安、易激动、暴躁、孤独消沉,丧失治疗信心或拒绝治疗, 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以及自杀行为。 3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3.1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各种先进的医学治 疗手段和肿瘤治疗后存活时间较长的一些报道,引导和启发 患者认识到肿瘤并不可怕,使患者摒弃认知上的错误,学会 用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减轻紧张情绪,树立 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让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取得最 佳治疗效果。 3.2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很多肿瘤患者因为认知的偏 差,认为一旦确诊肿瘤就是判死刑,情绪比较低落、恐惧、绝 望等,影响饮食和睡眠。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病程中各个阶 (下转第2270页) 2255 2012年9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e ̄JoumM of Chinese People fl HeMth Sep.2012 第24卷下半月第l8期 Vo1.24 SHM No.18 合的手术次数及类别来衡量。其实,一个手术的成功,除了 与医生精湛的技术和参与手术人员的密切配合有关外,重要 的是术后能否尽快恢复,因为任何术后感染都可能导致严重 并发症。所以,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这 就要求护生掌握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为手术患者创造良好 环境。 2体会 在工作中不断的强化此内容,有利于护生以后规范化操作。 2.3 医德医风的培养 带教老师要有良好的素质、敬业精 神,工作中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教老师的思想素质会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护生。加强护生思想品德教育,严格执行各种 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 其慎独精神。 2.4出科考试带教中要善用表扬性语言(如做得不 对护生进行操作、理论的综合评分,不仅可 2.1采用赏识教育以督促护生认真实习,而且是检验护生手术室实习效果的方 法。 3小结 错、继续努力等),少用责备性语言,采用欣赏带教法,给护生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以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 挥。同时,注重协作精神的培养。现在的护生大多是独生子 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手术为集体工作,协 作好才能顺利完成繁重的手术任务。 2.2做好示范教学(上接第2255页) 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更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 能力的重要环节。带教有方,可使护生顺利完成实习计划。 带教老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合格 护理人才而努力。 带教老师亲自示范操作的每个步骤, (收稿日期:2012—05—28) 通过对285例肿瘤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征的观察和在 不同治疗阶段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把握患者的心理活 动,不同程度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障 段不同的心理冲突,制订适时调整心理护理的方案,最大限 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调动患者的正常情绪,促使患者的病 态心理向正常心理状态转化。 碍,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配合及良好心态。护士以 有效地情感宣泄是 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关心体贴的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及 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以典型治愈病例 3.3给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宣泄机会肿瘤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措施,让患者与亲人在一起倾 诉、痛哭,排解心理瘀积太久的压抑,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某 些平衡。 让患者看到治愈的光明前途。心理护理不但可以使患者以 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 好转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达到最高护理目 标,必须实施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实践表明,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 3.4重视患者家属的作用 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 行为、生活习惯最了解,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 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 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心 肿瘤患者的治疗信心。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哪种护理形式,要 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只要患者自己 能积极配合治疗,就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去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张砚涛.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实践,2002,15 (12):1445. 理疏导;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一道共同做 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并积极配合治疗。 3.5 护士与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与患者 进行充分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信 任,制定有效、完善的心理干预计划。关心、体贴患者,使患 者获得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病 情发展和进行各种治疗的目的、方案向患者说明,提高患者 对治疗的信心,保持积极心态,形成良好循环。与此同时,尽 可能满足患者的意愿和需要。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觉一样 [2]於爱宝.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21(7):77. [3] 尚清红,胡英,陈爱云,等.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 鲁护理杂志,2005。11(9):1337. 可以得到生活乐趣,从而唤起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主动配合 医护人员去战胜病魔,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讨论 [4] 杭亚秀.人文关怀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 理杂志,2006,7(12):1275. (收稿日期:2012—06—25) (上接第2266页) 方法外,还应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制定严密的压疮防治 计划,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认真细致地做好基础护理,增强与 患者的有效沟通,使健康教育全面落实到位,减少压疮的发 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 87. [2]夏泉源.临床护理(上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 (收稿日期:20l2一o5一l4)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