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镇化进程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镇化进程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

作者:张任晗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1997年至2011年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计算,并利用城镇化的主要指标对计算所得的效率指标进行回归建模和对比。研究表明重庆市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负面的影响,城镇化过程中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外流,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很可能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原因。本文根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城镇化;重庆市 一、绪论

(一)问题背景与意义

城镇化建设是当下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背景,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消费水平的约束,农村地区存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规模较小等问题,给当下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诸多障碍。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农村金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效地支持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之所在。但是,由于政策配套等原因,中国的农村金融恰恰是发展最为缓慢的行业,基础金融设施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难以起到准确配置农村市场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地城镇化进程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重庆市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然而,现阶段重庆市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的基本金融需求无法满足,金融机构臃肿缺乏竞争,民间借贷盛行且缺乏监管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统计学角度探究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以及城镇化建设对于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在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状况和效率都是热点研究问题。张杰(2003)认为政府为农民提供的低息贷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效果并不显著。林毅夫(2003)认为国有金融在20世纪9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代之后撤出农村以及农村信用社大规模集中撤并使得农村金融效率显著下降。姚耀军(2004)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在其中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农村经济并未影响农村金融。陶月英(2009)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村、农户和村镇企业展开业务,抵押品较少且缺乏有效担保,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坏账风险。 实证方面,钱克明(2003)运用单方程模型,确立了各类资金投入的优先顺序。姚耀军(2004)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法和随机效应估计法,表明我国农业信贷配置机制效率不足,应作进一步调整。温涛(2005)对农业贷款和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同样证明农村资源配置低效问题。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当前研究往往将城镇化率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产出变量,将城镇化想当然地作为金融业发展的结果,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城镇化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刺激了农村地区对金融资源的需求,进而推动了当地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将当地经济推上更高的发展水平。将城镇化率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果,导致的后果是无法探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对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更无法探讨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途径。

相比较于以往研究将城镇化率作为农村金融业发展的结果,本文在计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时,将城镇化率作为一个外生变量,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7年至2011年间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其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由于农村金融资源的利用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主要采用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对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

本文对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使用的模型是:

其中Tj为第j年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的综合投入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δi为第i个投入指标的权重,而Tij为第i年第j个投入指标的取值,j为研究年份,取值从1997到2011。 Cj为第j年农村金融资源的综合投入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λi为第i个产出指标的权重,而Cij为第i年第j个产出变量的取值,j为研究年份,取值从1997到2011。表1所列是本研究中计算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采用的全部指标。 表2-1 计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采用的指标

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入表示农村地区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的投入,农村地区存贷款之和表示农村地区存款与贷款之和,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支出表示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人均农业GDP即平均到每位户籍人口的农业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农业生产总值除以户籍人口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根据我们的定义,Ej越大,说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越高,Ej越小,说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越低。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阶段中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0年-2013年《重庆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实际的实证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中数据的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Xij为第j年第i个指标的取值, 。 ,为了明显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等级差异,这里取

由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具有望小特性,所以为了避免在计算产出综合指标时出现负值,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作出调整,调整后的指标如下: 调整后的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00-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四、实证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投入产出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避免因为专家的主观经验判断而导致的随意性。本研究针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计算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等, 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

(一)运用主成分法权重确定与效率指标计算 1.投入指标权重的计算

运用标准化后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资源投入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结果如图1所示:

表4-1 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指标主成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97.414%,因此只选用第一主成分进行后续分析。投入指标的成分矩阵如表2所示:

表4-2 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指标的成分矩阵 进一步计算得到各投入指标的权重: 表4-3 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指标的权重 2.产出指标权重的计算

类似投入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我们可以计算产出指标的权重, 如表4所示: 表4-4 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产出指标的权重 3.各年份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计算

运用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模型、产出模型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各地区的投入综合指标Ti,产出综合指标Ci,投入产出比Ei。也即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体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4-5 重庆市历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 图4-1 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变动图

根据上面的图表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却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城镇化率在30%到40%时,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在之后城镇化率持续上升的阶段中,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逐步降低。为什么伴随着重庆市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出现大幅下降,我们需要研究城镇化的代表性指标对于其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影响。 (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城镇化率关系回归分析

在重庆市城镇化进行被迅速推进的十几年间,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却逐年降低,我们可以通过城市化指标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回归分析对其中的原因做一些探究。 1. 确定描述城市城镇化程度的自变量指标

根据周晓强(2011)的研究,本文将从经济发展、设施环境、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四个方面寻找描述城镇化的指标。考虑到本研究是对城镇化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探索,而并非对城镇化指标体系进行讨论,所以只将上述四个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指标纳入模型。本模型将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入的用于刻画重庆市城镇化程度的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张)数。由于重庆市1997年重庆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即达到99.6%,因此不再将该指标纳入到模型中。指标构造如表7: 表4-6 重庆市回归建模选的取自变量 2. 建模结果与分析

以重庆市1997年至2011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因变量,以期间各年人均GDP、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张)数自变量进行先行回归建模,剔除掉P值大于0.1的自变量,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如表7、表8所示:

可见,对于农村金融效率起到显著性影响的指标有: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张)数、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人均GDP。

虽然重庆市农村金融机构逐年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贷款总和也逐年增加,但是重庆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说明农村金融资源存在错配的问题。

可以看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医院和卫生院病床(张)数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着最显著负效应,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缴税直接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上是把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源用于支持乡镇企业,进而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建模结果有良好的解释。

根据回归建模的结果,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也是影响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说明农村金融资源流失导致了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高企,导致投入农村的金融体系的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平均利润率。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流向就是城市,城市中的企业通过信贷资金发展,吸引劳动力,引起了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这就是城镇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指标对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性影响的原因。

此外,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GDP对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无论农村金融资源最终应用在何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都会改善农村家庭的支出状况以及人均收入,因为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有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中谋生,城市经济的繁荣也提升了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改善了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找出农业支撑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增加值偏小。“贷款难”成为制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瓶颈。

同样,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都需要农村金融资源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农村金融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比例并不合理,因此导致了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逐年降低的情况。 五、主要结论

第一,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均存在下降的趋势。 第二, 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医院、道路建设,会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建占用了农村金融资源。

第三,重庆市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改善了城镇就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资金流向说明导致人均农业GDP数值徘徊不前甚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六、政策建议

从政策层面入手,支持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程度、拓宽金融产品市场等都是有用的手段。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有其特殊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特点拓展新的金融服务领域。此外,加强对于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也很有必要。农村地区信贷风险较高,现有政策使得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难以大量提供贷款,政策性银行便能够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促进小额信贷公司发展也能有效缓解信贷缺口。小额信贷公司在农村地区从事的业务是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从事的,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信贷风险较大且抵押物少,且农村地区信贷额度普遍较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并非好的贷款目标。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只接受存款而不发放贷款,使得农村地区贷款难度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小额信贷弥补了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缺失,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拓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范围,可以适当给予补贴等政策优惠。■ 参考文献

[1] 张杰.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季刚,陈彤. 新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06(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唐青生,周明怡.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4] 李明贤,向忠地.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1(07).

[5] 周晓强. 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J]. 中国金融. 2011(07).

[6] 张晓山,何安耐.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2(09). [7] 王永龙. 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及其效率分析[J]. 中国经济问题. 2006(06). [8]林毅夫, 孙希芳, 姜 烨.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 2009(8). 作者简介:

张任晗(1993-),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在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