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铜川旅游资源开发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铜川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本文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铜川,城市形象面临考验,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形象新定位,开发文化价值高的陶瓷古镇等建议,来促进铜川在新时期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发展;陶瓷文化;铜川 一、铜川旅游资源

铜川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山,川,塬,梁,沟,谷均有分布。历史馈赠的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铜川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游、医药保健游、避暑休闲游和佛教文化游等四大旅游项目。现有历史文化遗迹名胜古迹600余处,其中市级以上的名胜古迹28处。著名的”两址两山”即玉华宫遗址、耀州窑遗址和香山、药王山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华山中的玉华宫遗址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及高僧玄奘译经、圆寂之处。号称”十里窑场”的耀州窑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集唐、五代、宋、金、元各个时期窑炉之精华于一地的古遗址,堪称当代中国最大的地下陶瓷博物馆。它兴于唐,盛于宋,曾与汝、定、官、钧、哥并称中国六大窑系。药王山因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被御封”药王”而名传天下。另外,还有烈女孟姜女的遗迹姜女祠,柳范书画的墨宝和照金薛家寨的奇峰等等。铜川人杰地灵,有西晋著名哲学家傅玄、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等古代先

贤。冬季至此还能体验冰雪艺术节的非凡景象,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滑雪场小试身手,充分享受玩冰雪、观冰雕、赏冰灯的无穷乐趣。

二、铜川在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铜川市是我国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就业面窄等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衰退或增长相对停滞等。有的城市资源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形势。面对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健康、繁荣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而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是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之一。

作为资源型城市典型代表的铜川,给人的印象始终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灰色的城市,灰色的地。城市污染严重,烟囱高耸,机器轰鸣,烟尘滚滚,污水奔泻。发展旅游业与原有的城市功能属性所致的形象与旅游者的心理感应不相适应,会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旅游过程中,仅仅停在景观的展示上,忽视了参与的重要性,在耀州窑陶瓷游览中表现明显。 三、铜川旅游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

给城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改变原有的城市形象,加强环境治理,生态重建。这些举措将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拓宽渠道吸纳就业,招商引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一)改善铜川旅游环境

作为以工业为主的铜川,首先应加大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在政府的指导下,对不规范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顿,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使用防污减污的设施。同时,加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再造秀美山川。

(二)重新定位城市旅游形象

铜川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也是中国陶瓷名城,陶瓷文化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1300多年,是一张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而作为宋代名窑之一的耀州窑更散发着耀眼的光辉。耀州窑在唐代时开始制陶瓷,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可将”大唐瓷都”这一宣传口号作为铜川旅游发展的新形象。

(三)旅游开发重点--再现千年青瓷故乡陈炉古镇

陈炉镇在铜川东南方,蜿蜒上行15公里,一过宜古村便开始进山,古镇就在山里。镇上几乎家家以陶为业,陈炉也就以陶炉陈列而得名。据陈炉镇窑神庙的梁间板记推断,陈炉窑烧造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以前,兴盛于金、元、明、清。除烧制瓷器外,这里还烧制了大量建材,据考证,小雁塔、明秦王府等建筑的孔雀蓝琉璃瓦就是出自陈炉窑。1400多年来,陈炉窑火灼灼不息,积淀了深

厚的陶瓷文化。陈炉有名的文化元素是罐罐墙建筑,瓷片路建筑,陶瓷制作技艺,深厚的古镇文化氛围。这些都是陈炉古镇最重要、最突出、最具竞争力的元素。

陈炉古镇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民居风俗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要深入挖掘陈炉古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不同于别处的陶瓷文化、生态环境、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作为品牌,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和陶瓷文化、陶瓷产业开发并举,打好文化牌,做足瓷文章,做大做强陶瓷旅游产业。将陕西省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文化名镇-陈炉的潜在动力完全发挥出来。根据现有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以展示陶瓷为主,体验烧陶烧瓷为辅,古镇漫游的旅游体系。同时,借助陈炉陶瓷这个品牌,加大铜川陶瓷产业发展力度,努力把铜川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成为陶瓷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举办陈炉古镇陶瓷文化节,拍摄以陶瓷为主题的影视节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供旅游者体验的”陶吧”,加大对陈炉古镇的投资等。 参考文献:

[1]陈瑞,何磊,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2]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3]乔凡梅,刘田天,袁婷玉,等.榆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商

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4]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

[5]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6]王沛,刘军波,许军让,等.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

[7]石全平,赵琨,吴琳,等.对当前地方政府”旅游热”的理性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

[8]姚智文,肖亚波.旅游业发展中的区域合作问题浅析--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

[9]常翊,朱颖育,李悦,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0]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对陕南旅游形象的初步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1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2]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13]石全平,闫新慰,谢文平,等.浅谈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营销策略[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14]李琰,秦婉君,任睿,等.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保护[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15]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作者简介:郭娜(1989-),女,陕西铜川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2008级本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