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育计划,华南理工大学13数学学院各系本科课程学分及所需必修选修大全报告

培育计划,华南理工大学13数学学院各系本科课程学分及所需必修选修大全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数学类创新班(本硕连读)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专业代码:070101 学 制:3+1年

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培养德才兼备,数学及应用数学领域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宽广的数学理论知识,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有很强的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的毕业生大部分要攻读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攻读与数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如:经济、金融、管理等。使之具备进一步从事数学及应用数学各个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宽广的数学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

目标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等的潜在能力。

目标3:(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了解相关的数学应用技术。

目标4:(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自动化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数学和应用数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等基本能力以及理论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广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可塑性和很强的发展潜力。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数学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 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B10 分析写作能力。 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近世代数、点集拓扑学、数学物理方程、C++程序设计。

特色课程:

双英语教学课程:近世代数、数学物理方程 双语教学课程:数理统计、运筹学

研究型课程: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测度论、现代分析基础

讨论型课程:走进现代代数学和几何学、动力系统中的某些前沿问题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建模、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学学 年 期 1 工 电综社生毕其 中毕就机 假 外论 学 程程 子合会产业它 合业业 作 教 教 设训 实实实实实实 作设安 项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 试 育 训 计 练 习 验 践 习 习 习 目 计 排 动 期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理考 入军 课大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一 小 计 1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19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4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O B B 16 2 1 1 20 6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7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O O B B 16 2 20 8 L L L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合 计(周) 3 3 15 1 2 19 15 1 3 158 二 三 四 109 14 1 3 9 二、各类课程学分登记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理论教学 课程要求 必修 通识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专业领域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合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毕业生学分要求 选修 学分 75.5 10.0 2.0 45.0 0.0 0.0 16.5 120.5 28.5 149.0 28.0 学时 1148 160 32 720 0 0 264 1868 456 2324 28周 备注 149.0+28.0=177.0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 程 类别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总 上 实 学 机 验 时 (48) (36) (96) 48 必 (32) 修 24 (48) 课 36 64 64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3.0 6.0 2.0 3.0 2.0 4.0 4.0 1 2 3 4 1-8 1 2 知识 架构 A1 A1 A1 A1 A1 A8 A8 能力 要求 B6 B7 B6 B7 素质 要求 C5 C5 C5 C5 C5 C3 C3 1430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课1431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430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3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3094 形势与政策 144001 大学英语(一) 144002 大学英语(二) (128)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学 开课 总 上 实 分 学期 学 机 验 数 时 32 32 32 32 (16) 48 48 1.0 1.0 1.0 1.0 1.0 1 2 3 4 2 2 3 2 3 1 2 3 1 2 1 3 2 1 2 3 1 2 1 知识 架构 A5 A3 A3 A3 A3 A5A6 A5A6 A5A6 A4A5A6 A4A5A6 能力 要求 B7 B7 B7 B7 B2B7 B2B7 B2 B3 B2 B3 B2 B2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9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素质 要求 C3 C3 C3 C3 C2C4 C2C4 C4 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152001 体育(一) 152002 体育(二) 152003 体育(三) 152004 体育(四) 106001 军事理论 141001 大学物理Ⅰ(一) 141002 大学物理Ⅰ(二) 141007 大学物理实验(一) 141008 大学物理实验(二) 140042 数学分析(一) 140043 数学分析(二) 140044 数学分析(三) 140033 高等代数(上) 140034 高等代数(下) 140036 解析几何 140030 常微分方程 140088 C++程序设计 140131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一) 140132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二) 140133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三) 140169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I) 140171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II) 145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文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合140076 数据结构 计 选修课 3.0 3.0 32 1.0 32 1.0 5.0 6.0 必 32 修 32 课 80 96 96 80 80 48 64 80 26 32 32 26 32 32 通96 识课 64 公 共 基 础 课 6.0 5.0 5.0 3.0 4.0 16 4.5 1.5 2.0 2.0 1.5 2.0 2.0 6.0 4.0 A4 A5 A5A6 A3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3 A1 A2 必 1148 16 64 75.5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2.0学分(含通识10.0学分) 必 64 4.0 2.0 2.0 4.0 4.0 4.0 4.0 1.0 4.0 4.0 4.0 4.0 4.0 3 1 2 4 4 4 5 5 5 5 4 6 6 A3 A3A6 A3A6 A5 A5 A3 A5 A6 A5 A6 A5 A6 A5A6 A5A6 A5A6 A6 B2 B2B9 B2B9 B2B7 C2C4 C2C4 C2C4 140186 走进现代代数学和几何学(研讨课) 必 32 140187 动力系统中的某些前沿问题(研讨课) 必 32 140032 复变函数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16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学科基础课140037 近世代数 140125 数值分析 140040 实变函数 140172 实变函数习题 140072 概率论 140154 点集拓扑学 140091 微分几何 140041 泛函分析 140045 数学物理方程 B2B6B7 C2C4 B2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学 开课 总 上 实 分 学期 学 机 验 数 时 32 16 45.0 4.0 2.0 4.0 4.0 2.0 3.5 4.0 4.0 3.0 4.0 4.0 4.0 3.0 4.0 4.0 3.0 4 3 5 7 5 5 6 6 6 6 7 7 7 5 7 8 知识 架构 A3 A4 A6 A6 A3 A3 A6 A6 A6 A3A6 A9 A9 A6 A6A9 A6 A6 能力 要求 B2B7 B2 B2B7 B2B7 B2 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 B9 B2 B9 B2B6 B2B7 B2 B7 B2 素质 要求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合 计 140071 数据库应用 140178 数理逻辑 140059 运筹学 140129 组合与图论 140134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14017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必 720 选 64 选 32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64 B2B6B7 C2C4 专业领域课140174 初等数论 140062 数理统计 140060 数学模型 140170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140114 现代分析基础 140116 测度论 140161 随机过程 140115 代数学基础 140158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140160 数理金融 合 计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 程 代 码 106002 军训 105001 公益劳动 140021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4017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9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4008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40092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140123 毕业实习 140124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课程名称 是否时间安排 开课 学分 必修 实践 授课 学期 必 必 必 必 选 必 选 选 必 必 必 3周 1周 2周 2周 1周 2周 2周 2周 3周 15周 28周 3.0 1.0 2.0 2.0 1.0 2.0 2.0 2.0 3.0 15.0 28.0 1 假期 2 3 5 4 4 6 8 8 知识架构 A3 A3 A3 A3 A3 A3 A6A7 A3A5A6 能力要求 B7 B1B2B7 B1B2B7 B1B2 B7 B1B2B7 B1B2B7 B1B2B7 B1B7B8 B1B2B9B10 素质要求 C5 C4 C4 C4 C4 C4 C4 C3 C4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6.5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专业代码:070101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德才兼备、数学及应用数学领域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适应广的人才,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掌握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建模方法,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企业、事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深造,到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其他交叉学科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

目标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建模方法,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等的潜在能力。

目标3:(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了解相关的数学应用技术。

目标4:(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自动化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数学和应用数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等基本能力以及理论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广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可塑性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 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B10 分析写作能力。 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近世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统计、运筹学 研究型课程: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测度论、现代分析基础 讨论型课程:数学模型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学学 年 期 1 工 电综社生毕其 中毕就机 假 外论 学 程程 子合会产业它 合业业 作 教 教 设训 实实实实实实 作设安 项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 试 育 训 计 练 习 验 践 习 习 习 目 计 排 动 期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理考 入军 课大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一 小 计 1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19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4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O B B 16 2 1 1 20 6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E B B 16 2 2 20 7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O O B B 16 2 2 20 8 L L L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合 计(周) 3 3 15 1 2 19 15 1 5 158 二 三 四 109 14 1 3 9 二、各类课程学分登记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理论教学 课程要求 必修 通识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专业领域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合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毕业生学分要求 选修 学分 75.5 10.0 2.0 36.0 0.0 0.0 23.5 111.5 35.5 147.0 30.0 学时 1148 160 32 576 0 0 376 1724 568 2292 30周 备注 147.0+30.0=177.0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学 开课 总 上 实 分 学期 学 机 验 数 时 (48) 3.0 1 (36) (96) 48 6.0 2.0 3.0 2.0 4.0 4.0 2 3 4 1-8 1 2 知识 架构 A1 A1 A1 A1 A1 A8 A8 能力 要求 素质 要求 C5 C5 C5 C5 C5 C3 C3 1430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6B7 B6B7 公共基础课1431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 修 1430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3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3094 形势与政策 144001 大学英语(一) 144002 大学英语(二) (32) 24 课 (48) 36 64 64 (128) 课 程 类别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总 上 实 学 机 验 时 32 32 32 32 (16) 48 48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1.0 1.0 1.0 1.0 1.0 1 2 3 4 2 2 3 2 3 1 2 3 1 2 1 3 2 1 2 3 1 2 1 知识 架构 能力 要求 B7 B7 B7 B7 素质 要求 C3 C3 C3 C3 152001 体育(一) 152002 体育(二) 152003 体育(三) 152004 体育(四) 106001 军事理论 141001 大学物理Ⅰ(一) 141002 大学物理Ⅰ(二) 141007 大学物理实验(一) 141008 大学物理实验(二) 140042 数学分析(一) 140043 数学分析(二) 140044 数学分析(三) 140033 高等代数(上) 140034 高等代数(下) 140036 解析几何 140030 常微分方程 140088 C++程序设计 140131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一) 140132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二) 140133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三) 140169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上) 140171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下) 145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文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合140076 数据结构 140032 复变函数 计 选 修 课 A5 A3 A3 A3 A3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3 A1 A2 B2B7 B2B7 B2B3 B2B3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1B5 B1B5 C2C4 C2C4 C4 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1C3 C1C3 3.0 3.0 32 1.0 32 1.0 5.0 6.0 必 32 修 32 课 80 96 96 80 80 48 64 26 32 32 26 32 32 通96 识课 64 公共基础课 6.0 5.0 5.0 3.0 4.0 4.5 1.5 2.0 2.0 1.5 2.0 2.0 6.0 4.0 80 16 必 1148 16 64 75.5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2.0学分(含通识10.0学分)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576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36.0 4.0 2.0 4.0 3 4 4 4 5 5 6 4 6 5 3 6 A5A6 A5 A5 A5 A5 A5 A5 A6 A5A6 A6 A5 A5A6 A5 B2 B2 B2B6 B2 B2 B2 B2B6 B2 B2B6 B2B7 B2 B2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学科基础课140037 近世代数 140125 数值分析 140040 实变函数 140072 概率论 140062 数理统计 140071 数据库应用 140045 数学物理方程 合 计 140154 点集拓扑 140178 数理逻辑 140041 泛函分析 选 64 选 32 选 64 课 程 类别 代 码 140091 微分几何 140059 运筹学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总 上 实 学 机 验 时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4.0 4.0 4.0 2.0 3.5 4.0 3.0 4.0 2.0 3.0 4.0 4.0 3.0 4.0 4.0 3.0 4 5 7 5 5 6 6 6 6 7 7 7 7 7 7 8 知识 架构 A6 A5A6 A6 A6 A6 A6 A6 A6A9 A6 A6 A9 A9 A6 A6 A6 A6 能力 要求 B2B7 B2B6 B2B7 B2 B2 B2 B2 B2B9 B2 B2 B2B9 B2B9 B2 B2B6 B2B7 B2 素质 要求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选 64 选 64 选 64 140129 组合与图论 140134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14017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0056 操作系统 140060 数学模型 140170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140070 软件工程 140156 计算机图形学 140114 现代分析基础 140116 测度论 140065 计算机网络 140161 随机过程 140158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140160 数理金融 合 计 选 48 32 选 64 16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32 选 48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专业领域课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 程 代 码 106002 军训 105001 公益劳动 140021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40089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4008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4017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92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140093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140123 毕业实习 140124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课程名称 是否时间安排 开课 学分 知识架构 必修 实践 授课 学期 必 必 必 必 必 选 选 选 选 必 必 3周 1周 2周 2周 2周 2周 1周 2周 1周 3周 15周 3.0 1.0 2.0 2.0 2.0 2.0 1.0 2.0 1.0 3.0 15.0 28.0 1 假期 2 3 4 4 5 6 6 8 8 能力要求 B7 素质要求 C5 C4 C4 C4 C4 C4 C4 C4 C3 C4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23.5学分 A3 A3 A3 A3 A3 A3 A3 A6A7 A3A5A6 B1B2 B7 B1B2 B7 B1B2 B7 B1B2 B7 B1B2 B7 B1B2 B7 B1B2 B7 B1B7B8 B1B2B9B10 必 28周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2.0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方向)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tatistics)

专业代码:070101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系统掌握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做好准备。培养学生具备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应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毕业生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能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与分析、数据管理与咨询、数量建模与预测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和实际管理工作。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4:(系统认知能力)掌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由此得出结论的方法与工具,用于服务社会。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统计学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数学及统计思维基本训练,进行统计建模训练,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统计应用意识和统计计算能力。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统计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 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B10 分析写作能力。 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学、C++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

特色课程:

双语课:数理统计、运筹学、随机过程. 讨论型课程:数学模型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统计软件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学学 年 期 1 工 电综社生毕其 中毕就机 假 外论 学 程程 子合会产业它 合业业 作 教 教 设训 实实实实实实 作设安 项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 试 育 训 计 练 习 验 践 习 习 习 目 计 排 动 期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理考 入军 课大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一 1 2 二 3 4 三 5 6 四 7 8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小 计 19 20 20 20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Q Q B B 16 2 L L L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P 合 计(周) 2 2 2 2 1 1 20 2 20 19 3 3 15 1 109 14 1 3 9 15 1 3 158 二、各类课程学分登记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理论教学 课程要求 必修 通识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专业领域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合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毕业生学分要求 选修 学分 75.5 10.0 2.0 45.5 0.0 0.0 14.0 121.0 26.0 147.0 29.0 学时 1148 160 32 736 0 0 224 1884 416 2300 29周 备注 147.0+29.0=176.0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学 开课 总 上 实 分 学期 学 机 验 数 时 (48) 3.0 1 (36) (96) 48 必 (32) 修 24 (48) 课 36 (128) 64 64 6.0 2.0 3.0 2.0 4.0 4.0 2 3 4 1-8 1 2 知识 架构 A1 A1 A1 A1 A1 A8 A8 能力 要求 B6B7 B6B7 素质 要求 C5 C5 C5 C5 C5 C3 C3 1430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课1431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430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3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3094 形势与政策 144001 大学英语(一) 144002 大学英语(二)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时数 总 上 实 学 机 验 时 32 32 32 32 (16) 48 48 16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1.0 1.0 1.0 1.0 1.0 1 2 3 4 2 知识 架构 A5 A3 A3 A3 A3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3 A1 A2 能力 要求 B7 B7 B7 B7 B2B7 B2B7 B2B3 B2B3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 素质 要求 C3 C3 C3 C3 C2C4 C2C4 C4 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 152001 体育(一) 152002 体育(二) 152003 体育(三) 152004 体育(四) 106001 军事理论 141001 大学物理(一) 141002 大学物理(二) 141007 大学物理实验(一) 141008 大学物理实验(二) 140042 数学分析(一) 140043 数学分析(二) 140044 数学分析(三) 140033 高等代数(上) 140034 高等代数(下) 140036 解析几何 140030 常微分方程 140088 C++程序设计 140131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一) 140132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二) 140133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三) 140169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上) 140171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下) 145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文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合140072 概率论 140062 数理统计 140161 随机过程 140198 多元统计分析 计 通识课 选修课 必 修 课 3.0 2 3.0 3 2 3 32 32 80 96 96 80 80 48 64 80 26 32 32 26 32 32 96 64 32 1.0 32 1.0 5.0 1 6.0 2 6.0 3 5.0 1 5.0 2 3.0 1 4.0 3 4.5 1.5 2.0 2.0 1.5 2.0 2.0 6.0 4.0 2 1 2 3 1 2 1 公共基础课 必 1148 16 64 75.5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2.0学分(含通识10.0学分)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64 64 64 64 48 48 64 64 64 32 48 48 64 16 4.0 4.0 4.0 4.0 3.0 3.0 4.0 4.0 4.0 1.5 3.0 3.0 4.0 4 5 6 6 6 4 5 5 5 7 6 5 4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 A5A7 A3 A4 A6 A5 B2B7 B2B6 B2B6 B2B7 B2B7 B2B7 B2B7 B2 B2B6 B2 B2B7 B2 B2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 C2C4 C2C4 C2C4 学科基础课140207 计量经济学 140039 离散数学 140071 数据库应用 140040 实变函数 140059 运筹学 140208 统计软件 140069 市场调查与预测 140060 数学模型 140032 复变函数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选 学时数 总 上 实 学 机 验 时 64 48 32 32 32 48 64 48 48 48 32 32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45.5 4.0 3.0 2.0 2.0 2.0 3.0 4.0 2.0 3.0 3.0 2.0 3.0 2.0 4.0 5.0 4.0 3 6 6 6 7 6 4 4 6 6 7 7 7 7 3 4 知识 架构 A5A6 A6 A5A6 A4 A5A6 A6 A5 A6 A5A6 A5A6 A6 A6 A5A6 A9 A6 A6 能力 要求 B2 B2B9 B2B7 B2B7 B2B7 B2B7 B2 B2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9 B2 B2 素质 要求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 C2 140076 数据结构 140160 数理金融 140201 抽样技术 合 计 必 736 16 140209 试验设计与分析 140199 非参数统计 140210 寿险精算数学 专业领域课 140125 数值分析 140134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140200 时间序列分析 140211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 140202 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 140203 统计机器学习 140204 应用回归分析 140116 测度论 140110 微观经济学 140111 宏观经济学 合 计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 程 代 码 106002 军训 105001 公益劳动 140021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40089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4008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40212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课程设计 140168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 140092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140123 毕业实习 140124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课程名称 是否时间安排 学分 必修 实践 授课 必 必 必 选 选 必 选 必 必 必 必 必 3周 1周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1周 2周 3周 15周 29周 3.0 1.0 2.0 2.0 2.0 2.0 2.0 1.0 开课 学期 1 假期 2 3 4 5 6 6 知识架构 A6 A6 A6 A6 A6 A6 A6 能力要求 B7 B2 B2 B2 B2 B2 B2 B2 B4 素质要求 C5 C2 C2 C2 C2 C2 C2C4 C2C4 C2C4

选 48 选 32 选 选 选 选 64 80 64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4.0学分 2.0 5 3.0 15.0 29.0 8 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专业代码:110102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应于政府部门、管理部门、财政金融部门或高等学校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科技开发、教学等工作,也适合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现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等专门知识。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4:(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以数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和经济学四个方面的知识为平台构筑学科基础。本专业基于系统的观点,综合运用数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 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B10 分析写作能力。 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数理统计、运筹学、近世代数、数学物理方程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创业教育课程:统计软件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学学年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理 考 入军 公课金电综社生毕毕就机 假 小 论 学 益程工子合会产业业业 教 教 劳设实实实实实实设安 学 试 育 训 动 计 习 习 验 践 习 习 计 排 动 期 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一 1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19 20 20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F B B 16 2 二 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I B B 15 2 4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O F B B 16 2 三 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6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四 7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B B 16 2 8 L L L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合 计(周) 1 1 2 1 2 2 1 1 1 20 20 20 1 20 19 3 15 1 108 14 1 3 1 9 1 3 15 1 2 158 二、各类课程学分登记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理论教学 课程要求 必修 通识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专业领域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合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毕业生学分要求 选修 学分 75.5 10.0 2.0 43.0 0.0 0.0 16.5 118.5 28.5 147.0 31.0 学时 1148 160 32 688 0 0 264 1836 456 2292 31周 备注 147.0+31.0=178.0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学 否总 开课 上 实 分 必学 学期 机 验 数 修 时 (48) 3.0 1 (36) (96) 48 必 (32) 修 24 (48) 课 36 (128) 64 64 6.0 2.0 3.0 2.0 4.0 4.0 2 3 4 1-8 1 2 知识 架构 A1 A1 A1 A1 A1 A8 A8 能力 要求 B6 B7 B6 B7 素质 要求 C5 C5 C5 C5 C5 C3 C3 1430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课1431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430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3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3094 形势与政策 144001 大学英语(一) 144002 大学英语(二)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否总 上 实 必学 机 验 修 时 32 32 32 32 48 48 必 32 修 32 课 80 96 96 80 80 48 64 26 选修课 32 32 26 32 32 通96 识课 64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1.0 1.0 1.0 1.0 1.0 3.0 3.0 1 2 3 4 2 2 3 2 3 1 2 3 1 2 1 3 2 1 2 3 1 2 1 知识 架构 A5 A3 A3 A3 A3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3 A1A2 A1A2 能力 要求 B7 B7 B7 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1B5 B1B5 素质 要求 C3 C3 C3 C3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1C3 C1C3 152001 体育(一) 152002 体育(二) 152003 体育(三) 152004 体育(四) 106001 军事理论 141001 大学物理Ⅰ(一) 141002 大学物理Ⅰ(二) 141007 大学物理实验(一) 141008 大学物理实验(二) 140042 数学分析(一) 140043 数学分析(二) 140044 数学分析(三) 140033 高等代数(上) 140034 高等代数(下) 140036 解析几何 140030 常微分方程 140088 C++程序设计 140131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一) 140132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二) 140133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三) 140169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上) 140171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下) 145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文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合 计 140110 微观经济学 140111 宏观经济学 140072 概率论 140096 管理科学 (16) 32 1.0 32 1.0 5.0 6.0 6.0 5.0 5.0 3.0 4.0 4.5 1.5 2.0 2.0 1.5 2.0 2.0 6 4 公共基础课 80 16 必 1148 16 64 75.5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2.0学分(含通识10.0学分) 必 80 必 64 必 64 必 48 必 48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48 必 48 必 48 必 48 合 计 5.0 4.0 4.0 3.0 3.0 4.0 4.0 4.0 3.0 3.0 3.0 3.0 43.0 3 4 4 4 4 5 5 5 6 6 6 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7 A5A7 A2A7 A6 B2B7 B2B7 B2B7 B2B7 B2 B2 B2B6 B2B6 B2 B2 B2 B2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学科基础课140039 离散数学 140071 数据库应用 140059 运筹学 140062 数理统计 140067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 14016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40069 市场调查与预测 140060 数学模型 必 688 类别 课 程 代 码 140076 数据结构 140032 复变函数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否总 上 实 必学 机 验 修 时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4.0 4.0 4.0 4.0 2.0 4.0 4.0 3.5 4.0 4.0 4.0 4.0 4.0 3.0 4.0 4.0 1.5 2.0 3.0 3 4 4 4 4 4 5 5 5 6 6 6 6 7 7 7 7 7 7 知识 架构 A5A6 A5 A5 A5 A6 A5 A5 A6 A5 A6 A5 A6 A9 A6 A9 A9 A9 A6 A6 能力 要求 B2 B2 B2 B2 B2 B2B6 B2 B2 B2 B2B6 B2 B2 B2B9 B2 B2B9 B2B9 B2B9 B2 B2 素质 要求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140066 计算机原理 140125 数值分析 140134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140037 近世代数 140040 实变函数 选 48 32 专业领域课14017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0154 点集拓扑学 140045 数学物理方程 140041 泛函分析 140056 操作系统 140091 微分几何 140156 计算机图形学 140114 现代分析基础 140116 测度论 140208 统计软件 140049 多媒体技术 140065 计算机网络 合 计 选 64 16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64 选 64 选 32 选 48 选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 程 代 码 106002 军训 105001 公益劳动 140021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40089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4008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4017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168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 140092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140086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课程设计 140123 毕业实习 140124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课程名称 是否时间安排 开课学分 必修 实践 授课 学期 必 必 必 选 选 必 选 必 必 必 必 3周 1周 2周 2周 2周 2周 1周 1周 2周 2周 3周 3.0 1.0 2.0 2.0 2.0 2.0 1.0 1.0 2.0 2.0 3.0 15.0 31.0 1 假期 2 3 4 5 5 6 6 6 8 8 知识架构 A5 A5A6 A5 A5A6 A6 A2A7 A6 A5A7 A3 A3 能力要求 B7 B2B7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素质要求 C5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选 32 16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6.5学分 必 15周 必 31周 信息与计算科学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专业代码:070102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和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掌握信息和计算数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

目标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建模方法,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等的潜在能力。

目标3:(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信息领域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标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了解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认识信息技术和科学计算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数学理论、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接受数学基础训练,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逻辑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应用计算机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开展工作的坚实基础和能力。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 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B10 分析写作能力。 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智能。

特色课程:

双语课程: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统计、运筹学、近世代数 讨论型课程:数学模型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统计软件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学学年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理考 入军 公课金电综社生毕毕就机 假 小 论 学 益程工子合会产业业业 教 劳设实实实实实实设安 学 试 育 训 动 计 习 习 验 践 习 习 计 排 动 期 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6 2 19 20 20 20 20 20 2 2 2 2 2 7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8 2 20 8 L L L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合 计(周) 3 15 1 3 15 1 19 158 111 14 1 3 10 二、各类课程学分登记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理论教学 课程要求 必修 通识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专业领域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合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毕业生学分要求 选修 学分 75.5 10.0 2.0 37.0 0.0 0.0 20.5 112.5 32.5 145.0 32.0 学时 1148 160 32 592 0 0 328 1740 520 2260 32周 备注 145.0+32.0=177.0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类别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学 否总 开课 上 实 分 必学 学期 机 验 数 修 时 (48) 3.0 1 (36) (96) 48 必(32) 修24 (48) 课 36 64 64 6.0 2.0 3.0 2.0 4.0 4.0 2 3 4 1-8 1 2 知识 架构 A1 A1 A1 A1 A1 A8 A8 能力 要求 B6 B7 B6 B7 素质 要求 C5 C5 C5 C5 C5 C3 C3 1430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课1431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430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3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3094 形势与政策 144001 大学英语(一) 144002 大学英语(二) (128) 类别 课 程 代 码 152001 体育(一) 152002 体育(二) 152003 体育(三) 152004 体育(四) 106001 军事理论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否总 上 实 必学 机 验 修 时 32 32 32 32 (16) 48 48 必修32 32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1.0 1.0 1.0 1.0 1.0 3.0 3.0 1 2 3 4 2 2 3 2 3 1 2 3 1 2 1 3 2 1 2 3 1 2 1 知识 架构 A5 A3 A3 A3 A3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5 A5A6 A5A6 A5A6 A5A6 A5A6 A3 A1 A2 能力 要求 B7 B7 B7 B7 B2B7 B2B7 B2 B3 B2 B3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2B7 B1B5 B1B5 素质 要求 C3 C3 C3 C3 C2C4 C2C4 C4 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1C3 C1C3 141001 大学物理Ⅰ(一) 141002 大学物理Ⅰ(二) 141007 大学物理实验(一) 141008 大学物理实验(二) 140042 数学分析(一) 140043 数学分析(二) 140044 数学分析(三) 140033 高等代数(上) 140034 高等代数(下) 140036 解析几何 140030 常微分方程 140088 C++程序设计 140131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一) 140132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二) 140133 数学分析习题选讲(三) 140169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上) 140171 高等代数习题选讲(下) 145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文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合 计 140076 数据结构 140039 离散数学 140125 数值分析 140066 计算机原理 140072 概率论 140045 数学物理方程 140083 微分方程数值解 140205 信息论与编码 140071 数据库应用 140118 计算智能 合 计 140032 复变函数 140040 实变函数 选修课 32 1.0 32 1.0 5.0 6.0 6.0 5.0 5.0 3.0 4.0 4.5 1.5 2.0 2.0 1.5 2.0 2.0 6 4 课 80 96 96 80 80 48 64 26 32 32 26 32 32 通96 识课 64 公 共 基 础 课 80 16 必 1148 16 64 75.5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2.0学分(含通识10.0学分) 必 64 必 48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48 必 48 必 64 必 64 必 64 必 592 选 64 选 64 4.0 3.0 4.0 4.0 4.0 3.0 3.0 4.0 4.0 4.0 37.0 4.0 4.0 3 4 4 4 4 4 5 5 5 6 4 5 A5A6 A5A6 A5 A5 A5A6 A6 A6 A5 A5A6 A5 A5 A5 B2 B2 B2 B2 B2B7 B2B6 B2 B2 B2 B2 B2 B2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学科基础课 类别 课 程 代 码 140062 数理统计 140059 运筹学 课程名称 是学时数 否总 上 实 必学 机 验 修 时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64 选 48 选 48 选 32 选 64 选 48 选 32 选 48 学 开课 分 学期 数 4.0 4.0 3.5 4.0 4.0 4.0 3.0 3.0 2.0 4.0 3.0 2.0 3.0 2.0 1.5 5 5 5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知识 架构 A5A6 A5A7 A6 A6 A5 A5 A5A7 A6 A6 A6 A6 A6 A6 A6 A3 能力 要求 B2B6 B2B6 B2 B2 B2B6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素质 要求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B4 C2C4 C2C4 C2C4 C2C4 C2 14017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0056 操作系统 140037 近世代数 140041 泛函分析 140067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 140060 数学模型 140070 软件工程 140206 算法设计与分析 140156 计算机图形学 140049 多媒体技术 140065 计算机网络 140134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140208 统计软件 合 计 选 64 16 专业领域课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 程 代 码 106002 军训 105001 公益劳动 140021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8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40089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4008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4017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40092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140086 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课程设计 140130 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设计 140123 毕业实习 140124 毕业设计(论文) 合 计 课程名称 是否时间安排 开课 学分 必修 实践 授课 学期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选 选 选 必 必 3周 1周 2周 2周 2周 2周 1周 2周 2周 1周 3周 3.0 2.0 2.0 2.0 2.0 1.0 2.0 1.0 3.0 15.0 31.0 1 2 3 4 5 5 6 5 8 8 1.0 假期 知识架构 A5 A5 A5 A6 A6 A6 A5A7 A6 A3 A3 能力要求 B7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B2 素质要求 C5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C2C4

选 48 32 选 32 16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20.5学分 2.0 6 必 15周 必 31周 选 选修课修读最低要求1.0学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