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比较强,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求知欲,但是又不敢轻易尝试,比较害怕和怯懦,缺乏自信心,通常在其需要发挥动手能力去进行活动时,会表现出以下行为:
1.想“动手”,但不会主动去做。 2.喜欢“动手”,但不能很好地模仿创造。 3.不敢“动手”,总喜欢依赖其他人。 4.随意“动手”,不听他人的指导意见。 二、班级餐后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餐后活动内容缺乏趣味性和丰富性
班级餐后活动内容大多数是以散步、幼儿自己阅读图书、等待、看电视等活动开展,幼儿在此活动过程中,常常出现嬉戏打闹,到处乱跑,教师需要不停的用语言提示告知幼儿规则。
(二)餐后活动安排缺乏适宜性和发展性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和组织时,班级老师都不太重视餐后活动的有效性,经常忽略餐后活动的作用,认为幼儿刚入园,情绪愉悦和安定就行了,常常在餐后活动时间给幼儿放动画片或者就安安静静坐在位置上无聊且消极地等待,甚至进行一些活动量小、不激烈的活动。
(三)餐后活动忽视幼儿主体性
由于班级一日生活时间安排,餐后活动是在午睡之前,幼儿做事情较慢,吃饭比较拖拉,吃完饭以后就已经进行盥洗,因此,班级教
师会直接在幼儿吃完饭之后就不给幼儿自主选择餐后游戏活动的机会或权利,直接让幼儿进行教师安排的活动,或者在餐后活动中过多干预幼儿的行为,忽视班级幼儿的主体性。
三、在玩中萌发班级幼儿对超轻粘土的兴趣
有刚开始玩超轻粘土时,幼儿只会简单地揉搓,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会搓圆、按压等技能。幼儿入园后不久迎来了教师节、国庆节,结合班级节节日课程,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了花朵、祖国地图的作品,使幼儿对粘土能制作作品产生了一种成就感,使其产生了对粘土更浓厚的兴趣。
四、将超轻粘土融入餐后活动的内容
刚开始接触超轻粘土,幼儿是陌生、好奇的,在引导时都是选择幼儿经常看到或者接触的事物,给幼儿一个自由使用粘土的机会,幼儿自由搭配颜色,主动去选择,充分利用超轻粘土的可塑性,在前期刚融入超轻粘土时,我们制作的是单个事物,适宜小班幼儿的手部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小班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