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平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5期
李 平
(山西省汾阳市阳城乡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山西汾阳 032200)
汾阳是全国知名的“小米之乡”,是山西汾州香小米原产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格局。近年来,在我市边山的峪道河、栗家庄、杨家庄、三泉、杏花、贾家庄等乡镇,谷子种植面积达到3333.33hm2左右,全市以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谷子加工企业达到10余个,年加工能力2万t以上,尤其是2007年我市被省列为全省优势农产品谷子示范基地市以来,经过几年努力,谷子主产区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示范区广大农民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农民种植谷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谷子生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一步增加,据统计,截止目前,无公害谷子基地认证面积达24.8万亩,汾州香小米2008年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项目区分别比项目实施前亩增产50kg、65kg和93kg,辐射带动全市3333.33hm2谷子年平均亩增产20kg以上,三年累计总增收1600余万元。通过有机肥、生物菌剂的应用,减轻土壤中化肥和农药污染,培肥地力,保护和提高谷子基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做法有一下四方面。
1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汾阳市位于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沿,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型,其中丘陵、边坡348km2,边山丘陵年平均气温9.7℃,年日照时数2637h,年降雨量为467.2mm,其中6~9月降雨在350mm以上,无霜期177d,地力基础较好,有机质含量11g/kg以上,具备种植谷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纯属三无地域,是谷子的优生区。因此确定边山峪道河、杨家庄、栗家庄、杏花、三泉、石庄等6个乡镇为发展谷子生产的重点区域,同时确定峪道河镇的宋家庄、坡头、上张家庄、下张家庄、向阳、马家社、水泉,杨家庄镇的北舍、庄子、垣头,栗家庄乡的南垣底等20个村为示范村。
2 示范推广,集成技术
2.1 良种推广
我市谷子品种多年来一直采用晋谷21号,因为其米质特别优良,已成为我市优质米来源的品种保障,使用年限已达近30年,至今品种有所退化,产量不高,易感白发病,近年来山西省农科所育成晋谷40号,优质高产均超过晋谷21号,经试验晋谷40号平均亩产比晋谷21号提高10%以上,将成为替代晋谷21号的优良品种,使用晋谷21号种子必须用瑞毒霉拌种,以预防白发病的发生,三年来累计推广晋谷21号8200hm2,晋谷40号1800hm2。
2.2 标准化生产技术
近年来,我们不断总结传统谷子生产技术和谷子生产实际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前提下,制定了汾阳市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精细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优质农肥、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三年来全市累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10000hm2,为生产谷子绿色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开拓创新,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
谷子不能重茬、间苗投工多、种性退化、新技术推广不力等问题,成为目前我市谷子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近年来连续进行。
1)谷子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新优品种晋谷40号常规种及丰产性好的张杂谷3号、5号,汾杂谷4号、5号等杂交谷子品种。
2)重茬PK在谷子上的应用,经过多年试验,谷子重茬地使用重茬PK,谷子白发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产量水平与轮作倒茬田持平,比对照增产50~60%。
3)谷子化控间苗技术,是谷子栽培技术上的一大发明创造,属国内外首创。该项技术在思路和方法上大胆创新,应用了化学控制的方法,既保证了谷子的正常顶土出苗,发挥群体萌芽顶土作用,又使出苗后多余的苗自然死亡,科学而微妙地实现了谷子的免间苗,攻克了“间苗”这一谷子栽培史上的技术难关,开辟了谷子免间苗的新途径。使谷农摆脱繁重的间苗劳动,促进谷子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经过多年试验,化学处理过的谷种与正常谷种的混配比例以50%为宜。
4)试验证明使用谷子专用除草剂“谷友”可有效防除绝大部分单双子叶杂草,节省锄苗、间苗投工50%以上。
5)那氏齐齐发、金太龙叶面宝、谷子专用肥等新农资试验示范效果明显。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
优势农产品谷子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协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要在省、市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成立了汾阳市优势农产品谷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组织管理职能,保证项目的科学管理与正常运行。
4.2 统一管理
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政府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局技术人员实行蹲村联户工作责任制,按照“十统一”的管理模式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即“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生产规程、统一供种、统一下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间技术指导、统一签定收购合同、统一加工销售”。根据各村不同特点,实地考查丈量,以户造册登记,对所涉村全部作了统一规划,并绘出区域规划图,针对受训对象不同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以镇集中训,逐村巡回训、田间实地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